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线性皮肤病病例分享——慢性光化性皮炎
1
作者
陈崑
顾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77-80,共4页
患者,男性,60岁,农民。面颈部、双手背红斑、斑块伴瘙痒7年,加重3年。7年前春季始,面部及颈前“V”区出现小片红斑,其上散在红色丘疱疹伴轻度渗出,自觉瘙痒剧烈。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局部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皮损渐消退...
患者,男性,60岁,农民。面颈部、双手背红斑、斑块伴瘙痒7年,加重3年。7年前春季始,面部及颈前“V”区出现小片红斑,其上散在红色丘疱疹伴轻度渗出,自觉瘙痒剧烈。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局部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皮损渐消退。后每年春夏季病情反复,日晒后皮损加重,秋冬皮损逐渐缓解。初期表现为红斑及渗出,病程较长时渐转为暗红色黄豆大小扁平肥厚性丘疹,部分融合成数厘米大小的斑块,无明显渗出,边界清晰。皮损分布于面部、颈部、双手背及前臂伸侧等光暴露部位。近3年病情加重,无明显季节性,皮损渐扩展至躯干等非光暴露部位,瘙痒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
局部外用
苔藓样
丘疹
浸润性
慢性光线性皮炎
斑贴试验
光变应原
皮炎
湿疹
PUVA
红色斑块
红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线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建美
吴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73-76,共4页
太阳光是由电磁辐射产生的连续光谱构成的,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紫外线(100~400 nm),可见光(400~780 nm)和红外线(>780 nm)。紫外线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100~290 nm)、中波紫外线(UVB,290~320 nm)和长波紫外线(UVA,...
太阳光是由电磁辐射产生的连续光谱构成的,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紫外线(100~400 nm),可见光(400~780 nm)和红外线(>780 nm)。紫外线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100~290 nm)、中波紫外线(UVB,290~320 nm)和长波紫外线(UVA,320~400 nm)。而 UVA 又可进一步分为UVA1(340~400 nm)和 UVA2(320~340 nm)[1,2]。其中 UVC 对生命细胞的杀伤能力最强,但一般均被地面大气层中的氧及臭氧所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 UVA(占到达地表 UV 总量的95%)和 UVB(占到达地表 UV 总量的5%),所以 UVA 和 UVB 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作用光谱。目前认为 UVA2的生物学作用与 UVB 类似。在紫外线和可见光光谱内,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因此,UVB 仅累及表皮,而 UVA 和可见光对真皮影响最大[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性
皮肤病
皮肤损伤
光接触性
皮炎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
UVB
光敏性皮肤病
鉴别诊断
UVA
湿疹样改变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慢性光线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3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试题
皮肤科
杂志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慢性光线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继续医学教育考试卷
4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i001-i002,共2页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皮肤科
雄激素性脱发
杂志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慢性光线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线性皮肤病病例分享——慢性光化性皮炎
1
作者
陈崑
顾恒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77-80,共4页
文摘
患者,男性,60岁,农民。面颈部、双手背红斑、斑块伴瘙痒7年,加重3年。7年前春季始,面部及颈前“V”区出现小片红斑,其上散在红色丘疱疹伴轻度渗出,自觉瘙痒剧烈。予口服“抗组胺药”及局部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皮损渐消退。后每年春夏季病情反复,日晒后皮损加重,秋冬皮损逐渐缓解。初期表现为红斑及渗出,病程较长时渐转为暗红色黄豆大小扁平肥厚性丘疹,部分融合成数厘米大小的斑块,无明显渗出,边界清晰。皮损分布于面部、颈部、双手背及前臂伸侧等光暴露部位。近3年病情加重,无明显季节性,皮损渐扩展至躯干等非光暴露部位,瘙痒剧烈。
关键词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
局部外用
苔藓样
丘疹
浸润性
慢性光线性皮炎
斑贴试验
光变应原
皮炎
湿疹
PUVA
红色斑块
红斑量
分类号
R758.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线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建美
吴艳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5期73-76,共4页
文摘
太阳光是由电磁辐射产生的连续光谱构成的,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紫外线(100~400 nm),可见光(400~780 nm)和红外线(>780 nm)。紫外线又可分为短波紫外线(UVC,100~290 nm)、中波紫外线(UVB,290~320 nm)和长波紫外线(UVA,320~400 nm)。而 UVA 又可进一步分为UVA1(340~400 nm)和 UVA2(320~340 nm)[1,2]。其中 UVC 对生命细胞的杀伤能力最强,但一般均被地面大气层中的氧及臭氧所吸收,因此,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主要是 UVA(占到达地表 UV 总量的95%)和 UVB(占到达地表 UV 总量的5%),所以 UVA 和 UVB 是导致皮肤损伤的主要作用光谱。目前认为 UVA2的生物学作用与 UVB 类似。在紫外线和可见光光谱内,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因此,UVB 仅累及表皮,而 UVA 和可见光对真皮影响最大[3]。
关键词
光线性
皮肤病
皮肤损伤
光接触性
皮炎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
UVB
光敏性皮肤病
鉴别诊断
UVA
湿疹样改变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慢性光线性皮炎
分类号
R758.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3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I0001-I0002,共2页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试题
皮肤科
杂志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慢性光线性皮炎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继续医学教育考试卷
4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i001-i002,共2页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皮肤科
雄激素性脱发
杂志
慢性
光化性
皮炎
慢性光线性皮炎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线性皮肤病病例分享——慢性光化性皮炎
陈崑
顾恒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线性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郭建美
吴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04年《临床皮肤科杂志》继续医学教育考试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