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荃 吴新日 +2 位作者 张彩琴 刘娟 洪忻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5,I0003,共8页
目的分析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代谢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随机选取南京市2个区,每个区覆盖所有街道,每个街道覆盖所有居委会/村委会。2... 目的分析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代谢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随机选取南京市2个区,每个区覆盖所有街道,每个街道覆盖所有居委会/村委会。2018-2021年连续追踪65岁及以上健康体检人群,通过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收集同一人群体检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群主要慢性代谢病变化趋势。结果最终19314例老年人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222例(42.57%),女性11092例(57.43%)。经GEE分析,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018年的1.035倍(95%CI:1.010~1.061)、1.105倍(95%CI:1.076~1.135)和1.187倍(95%CI:1.148~1.226),2021年的超重、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是2018年的1.038倍(95%CI:1.010~1.067)、1.205倍(95%CI:1.170~1.241)和1.308倍(95%CI:1.264~1.354)。结论南京社区老年体检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肾脏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南京市慢性代谢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应及时制定和优化一级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体检 慢性代谢病 变化趋势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指标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婷婷 冯正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描述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体内钙和磷酸盐稳态的变化,其与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维生素D的...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描述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体内钙和磷酸盐稳态的变化,其与钙、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维生素D的异常循环水平有关,影响了骨矿化、生长和骨强度,导致心血管事件、骨折率及病死率的增加。目前对CKD-MBD的管理主要依赖于对血清钙、磷酸盐和甲状旁腺素浓度等生化指标的临床判断和评估。骨代谢标志物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主要针对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做一综述,主要涉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SAP)、Ⅰ型原胶原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 N terminal propeptide,P1NP)、抗酒石酸磷酸酶5b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 I terminal peptide,β-CTX)、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Klotho蛋白及硬骨抑素(scleros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矿物质骨代谢紊乱 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的骨与矿物质代谢异常 被引量:5
3
作者 孟彦 张豪 +4 位作者 贺宁 石东英 李青南 赵建荣 左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KD)大鼠模型矿物质代谢生化标志物、血管钙化和肾性骨病改变的特点。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和CKD组。第2周末,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主动... 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KD)大鼠模型矿物质代谢生化标志物、血管钙化和肾性骨病改变的特点。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和CKD组。第2周末,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主动脉血管病理学检查和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五腰椎做骨密度(BMD)检查、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在第2和第6周末,CKD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血钙明显下降。CKD组有50%的大鼠发生中膜血管钙化,正常对照组无血管钙化发生。CKD组的血管钙、磷含量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BMD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的全股骨、股骨皮质骨、股骨小梁骨和第五腰椎BMD均明显降低。骨形态计量学方面,CKD组大鼠的小梁骨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处于高水平,处于高转换状态;CKD组大鼠小梁骨和皮质骨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CKD组大鼠小梁骨骨矿化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表现为低血钙、高血磷和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管钙化表现为中膜钙化;肾性骨病表现为小梁骨高转换、正常矿化和低皮质骨和小梁骨骨量,也符合纤维性骨炎的特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可以作为未来开展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研究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 慢性肾脏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 肾性骨 血管钙化 纤维性骨炎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代谢病的先天因素
4
作者 吕佳琪 华雯妤 王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动物胚胎营养环境受母体营养供应与胎盘营养转运两方面影响。充足、合理的母体营养供应是胚胎健康发育的保障。不利的胚胎环境可以程序化胚胎发育,并持续影响代谢,导致成年后发生慢性疾病。论文探讨了胚胎期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维... 动物胚胎营养环境受母体营养供应与胎盘营养转运两方面影响。充足、合理的母体营养供应是胚胎健康发育的保障。不利的胚胎环境可以程序化胚胎发育,并持续影响代谢,导致成年后发生慢性疾病。论文探讨了胚胎期能量、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常量元素营养异常对胚胎发育和出生后代谢的影响;结合胎盘的结构,介绍了转运蛋白表达对胚胎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胆固醇供应的影响;总结了胚胎发育程序化的形成机制。深入研究母体营养对后代代谢的长期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动物出生后代谢疾病的发生几率,有助于后代的健康生长,也为人类医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体营养 胚胎发育 代谢程序化 慢性代谢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大鼠股骨cbfa1表达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白亚玲 徐金升 +4 位作者 韩佩桐 张俊霞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3-657,717,共6页
目的探讨股骨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股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肾衰竭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测量各组大鼠股骨的整体骨密度(Whole-bone mineral density,W-BMD)、松质骨骨密度(Trabecul... 目的探讨股骨核心结合因子-a1(cbfa1)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股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肾衰竭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测量各组大鼠股骨的整体骨密度(Whole-bone mineral density,W-BMD)、松质骨骨密度(Trabecular-bone mineral density,T-BMD)、皮质骨骨密度(Cortical-bone mineral density,C-BMD),留取血清测定钙、磷等生化参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的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股骨中Cbfa1蛋白的表达及松质骨和皮质骨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慢性肾衰竭模型组W-BMD、C-BMD降低,T-BMD升高(P<0.001);股骨松质骨Cbfa1表达增多,皮质骨Cbfa1表达减少(P<0.001);相关分析显示W-BMD与皮质骨Cbfa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979,P<0.001),与松质骨Cbfa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74,P<0.001),与血清钙浓度呈正相关(r=0.730,P<0.001),与血清磷浓度呈负相关(r=-0.652,P<0.001)。结论 Cbfa1是肾性骨病导致的骨密度改变的预测因素,可能是Cbfa1对骨形态的影响而导致骨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核心结核因子-a1 骨密度 CB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蓉黄颗粒对非透析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胡顺金 王东 +7 位作者 张芮 曹媛茹 金华 茅燕萍 魏玲 任克军 章雪莲 王亿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s)、Klotho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蓉黄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非透析CKD-MBD肾虚湿热...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s)、Klotho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蓉黄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非透析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最终实际完成6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蓉黄颗粒,温水冲服,3次/d,1袋/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变化,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FGF23、FGFRs及Klotho蛋白,同时检测正常组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KD-MBD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节点中医证候积分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仅治疗12周末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血清Ca、P、iPTH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仅在治疗12周末,血清Ca升高,血清P、iPTH降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蓉黄颗粒可显著改善非透析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非透析CKD-MBD肾虚湿热证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抑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有效防治CKD-MBD,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显著改善患者血清FGF23、FGFRs、Klotho蛋白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蓉黄颗粒 肾虚湿热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KLOTHO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