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立福 李筠 周双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51-352,共2页
目的总结426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肝硬化Ch ild-Pugh分级、败血症、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分期、消化道出血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自相关系数构建评估方程,将原始数据代... 目的总结426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肝硬化Ch ild-Pugh分级、败血症、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分期、消化道出血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自相关系数构建评估方程,将原始数据代入公式。结果两组患者分值差异显著(P<0.001),以0.5为判别界限,好转组临床符合率84.3%,无效组临床符合率95.5%。结论评估方程可较好地评估预后,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过建春 李春青 +2 位作者 马翔华 荀运浩 石伟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953-95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调查2009年3月—2010年6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97例,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随访24周。结果:气虚瘀黄型、阴虚瘀黄型患者12周病死率明显高于瘀热发...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调查2009年3月—2010年6月住院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97例,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随访24周。结果:气虚瘀黄型、阴虚瘀黄型患者12周病死率明显高于瘀热发黄型(P<0.05),气虚瘀黄型患者12周病死率亦高于湿热发黄型(P=0.020);生存分析显示各组间的累积存活率有显著差异,以气虚、阴虚为主证的患者24周累积存活率明显低于其他证型(P=0.022)。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与中医辨证分型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预后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龚钰清 任泽久 +5 位作者 陈悦 朱琳 李东 柯昌征 汤守斌 刘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各期存活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PT、PTA等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中期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治疗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过建春 方兴刚 李春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要求,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以2009年5月...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课题要求,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以2009年5月—2010年1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CSHB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随访48周,对其生存时间,生化指标等进行监测。共完成试验组53例,对照组50例。结果:(1)两组在各时段累计生存率上有明显差别,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各时段累计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第0周,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数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第4周、第8周试验组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第12周以后两组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AFP值在各期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以中药留灌肠能明显改善CSHB患者生存率,减慢病情发展速度,改善其预后,并可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辨证治疗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库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丰衣 毛德文 +3 位作者 王立福 张晓峰 庄永龙 李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7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运用现代物理、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智能化数码成像采集技术,综合中医四诊,建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库。方法:选择全国18家传染病院中西医结合科或综合性中医院肝病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进行在线... 目的:运用现代物理、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智能化数码成像采集技术,综合中医四诊,建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库。方法:选择全国18家传染病院中西医结合科或综合性中医院肝病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进行在线数据收集管理及分析处理。结果:制定一套规范化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信息采集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病例剔出标准。结论:对复杂的临床信息进行标准化、要素化,结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情况,初步形成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信息平台,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的诊治和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方面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数据库 信息化管理 回顾性证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龚钰清 陈悦 +4 位作者 任泽久 朱琳 柯昌征 汤守斌 刘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79-48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前后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同健...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前后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同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内毒素、TNF-α、sIL-2R水平明显升高,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置换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TNF-α及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TNF-α及sIL-2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清内毒素、TNF-α及sIL-2R的水平,通过影响细胞因子水平,保护肝细胞,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血浆置换 患者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对照组 血清TNF-Α 血清内毒素 水平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H管理模式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照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华 李正莲 +1 位作者 魏艳芳 王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H2H管理模式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取H2H管理模式进行患者评估及照护,借助精准医疗、人文关怀、患者教育、营养干预、出院准备及延伸护理完成医院到家庭全过程的管理。结... 目的探讨H2H管理模式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取H2H管理模式进行患者评估及照护,借助精准医疗、人文关怀、患者教育、营养干预、出院准备及延伸护理完成医院到家庭全过程的管理。结果实施H2H管理模式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 H2H管理模式能改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采取遵医行为,获得营养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医院-家庭管理模式 生存质量 服药依从性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拉米夫定治疗 HBSAG阳性率 慢性肝炎 HBV感染 原发性肝癌 抗病毒治疗 高流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龚钰清 陈悦 +6 位作者 任泽久 刘莉 朱琳 李东 柯昌征 汤守斌 刘国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9-63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及西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大黄煎液灌肠。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及西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及大黄煎液灌肠。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存活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上述指标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中药能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对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文轩 王山军 +4 位作者 张瑞娟 苏海生 罗思宁 刘海玲 王增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 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 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2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重型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重度组)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三组研究对象静脉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BMC RORγt和Foxp3 m 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组和重型组患者PBMC RORγt和Foxp3m RNA表达水平较高(P<0.05),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TGF-β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重度组比较,重型组患者Foxp3 m RNA表达水平较低而RORγt m RNA表达水平较高(P<0.05)。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而TGF-β水平显著下降(P<0.05)。RORγt m RNA表达水平与IL-17和TGF-β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Foxp3 m RNA表达水平与IL-17和TGF-β无相关性(P>0.05)。结论 RORγt和Foxp3 m 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有关,其表达失衡可能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失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RORΓT FOXP3 IL-17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8 IL-4、TFN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利华 蒋跃明 +1 位作者 谢志萍 蒋祥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分析IL-18、IL-4、IFNγ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例正常人,35例慢性乙型肝炎,4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IL-4、IFNγ的水平。结果发现1.IL-18、IL-4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IFNγ慢... 分析IL-18、IL-4、IFNγ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例正常人,35例慢性乙型肝炎,4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IL-4、IFNγ的水平。结果发现1.IL-18、IL-4三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IFNγ慢性肝炎与慢重肝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IL-18、IL-4生存组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IFNγ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重型肝炎重症期与康复期比较,IL-18、IFNγ康复后均显著性下降(P<0.05);4.慢重肝组IL-4与IL-18呈正相关(r=0.6,P<0.01);IL-4与IFNγ呈正相关(r=0.54,P<0.01)。IL-18、IL-4、IFNγ参与了重型肝炎的发病及转归过程,在慢性重型肝炎的免疫病理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自拟赤丹汤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舒德云 刘三都 +2 位作者 杨庆坤 杨红 陆英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264-326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自拟赤丹汤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抗病毒、...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自拟赤丹汤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抗病毒、抗感染等)同时给予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赤丹汤进行治疗,30 d为一疗程,治疗2~3个疗程后复查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病毒量,并评价疗效。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肌酐、HBV D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3%和53%,P<0.05),而病死率(2%和12%,P<0.05)及不良反应发生率(8%和29%,P<0.05)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自拟赤丹汤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治疗 赤丹汤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邱绍勤 李文勇 +4 位作者 彭秋萍 钱宜丹 王淑平 明全 黎春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后在2周、4周、12周的...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后在2周、4周、12周的HBVDNA,治疗前后肝功能,PT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4,12周分别为33.0%,80.0%,83.3%,对照组分别为0%,3.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在TB il降低(P<0.01)、PTA升高(P<0.0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67.7%,对照组40.0%(P<0.05)。结论替比夫定有较强的抗HBVDNA活性,且起效快,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适合重型肝炎患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翔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46-447,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口服,一日一次。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死亡18例(45.0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78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口服,一日一次。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死亡18例(45.00),对照组死亡26例(68.42)。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改善肝功能,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伴发肝豆状核变性致重型肝炎1例
15
作者 王晓霖 王秀珍 詹东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96-1196,共1页
患者女,22岁,因"乏力、纳差、尿黄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食欲减退,伴尿黄,呈浓茶样,进行性加深。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给予保肝、退黄、抗病毒、支持、对症等治疗,患者尿色进行性加深。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肝豆状核变性 慢性 伴发 四肢无力 食欲减退 医院就诊 进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慢重肝“毒损肝体”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探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秋云 刘绍能 +2 位作者 李秀惠 钱英 姚乃礼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46-1248,共3页
乙型慢重肝具备“毒邪”致病的共同特征;湿热疫毒”猖獗是本病的主要外因,“毒损肝体”“,肝体肝用俱损”是其基本病机,“毒瘀与正虚交织”是其病机特点;基于“毒损肝体”病因病机理论的治疗思路,主张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 乙型慢重肝具备“毒邪”致病的共同特征;湿热疫毒”猖獗是本病的主要外因,“毒损肝体”“,肝体肝用俱损”是其基本病机,“毒瘀与正虚交织”是其病机特点;基于“毒损肝体”病因病机理论的治疗思路,主张重病重药,快速截断,多法联用,突出重点。进展期以解毒化瘀、截断病势为主;平稳期或恢复期以体用同调、调理肝脾、肝肾同治为主;毒瘀与正虚均已严重,则应攻补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重型肝炎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