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9
1
作者 吴银亚 谭善忠 +3 位作者 沈建军 肖倩 梁重锋 蒋淑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以下简称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携带者200例,HBeAg阳性携带者和HBeAg阴性携带者各100例,通过辨证分析得出中医证型,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 HBeAg阳性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型3例,肝郁脾虚型92例,瘀血阻络型3例,肝肾阴虚型2例,脾肾阳虚型0例。HBeAg阴性携带者分别为4、87、5、4、0例。2组均以肝郁脾虚证为主,与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肝郁脾虚型为主,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和瘀血阻络型散在出现,没有表现为脾肾阳虚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携带者 中医证型 肝郁脾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伟 司建林 +4 位作者 张剑 买买提江.吾布力艾山 胡志明 李侗增 耿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3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4例、HBV携带者51例,回顾性分析HBV感染后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4例、HBV携带者51例,回顾性分析HBV感染后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携带者乙肝家族史、抗-HBe阳性、乙肝基因型C型(C型HB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性别、BMI、HBe Ag阳性、HBV DNA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乙肝家族史、C型HBV为HBV感染致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乙肝家族史、抗-HBe阳性、C型HBV是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HBV感染致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合并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转归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姗 庞超 胡南 《现代医院》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情转归。方法 以血清HBsAg和抗HAV -IgM均阳性患者 37例作为重叠组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叠组慢...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情转归。方法 以血清HBsAg和抗HAV -IgM均阳性患者 37例作为重叠组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叠组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 ;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病程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 ,病程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正常 总胆红素 病程 转归 目的观 结论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听力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原晶晶 鲍诗平 +3 位作者 张帆 焦楠 刘勇刚 张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听力水平了解HBV对听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对64名慢性HBV感染者(包括HBV携带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及46例对照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等检查,并对平均听阂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语频... 目的通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听力水平了解HBV对听力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对64名慢性HBV感染者(包括HBV携带者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例)及46例对照者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等检查,并对平均听阂行统计分析。结果3组语频平均听阈(500、1000、2000Hz)比较,HBV携带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乙肝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HBV携带组和对照组在500~8000Hz倍频听阈无统计学差异(P〉0.05),250Hz听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组和对照组250~8000Hz各频率听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250、2000、4000、8000Hz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BV携带者听力水平除250HzPb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慢性乙肝患者各频率均出现听力下降。提示慢性乙肝患者可能存在内耳的感染及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听力损失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互作用及预后
5
作者 羊璐萍 施军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72-474,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与HCC又是全球[1]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感染影响着全球2.5~3.4亿人,其中亚洲人群占比最高。虽然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以及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NA)和干扰...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与HCC又是全球[1]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感染影响着全球2.5~3.4亿人,其中亚洲人群占比最高。虽然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以及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NA)和干扰素的应用,HBV感染患者的数量明显得到控制,但由于共价闭路环状DNA的存在,HBV病毒并不能完全被人体所清除,功能性治愈是目前可以实现[2]的最高治疗目标。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也逐渐成为全球较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慢性肝病 病毒药物 乙肝疫苗 亚洲人群 核苷酸类似物 主要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8577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霍志晓 张世田 +3 位作者 乔坤艳 代庆海 陆伟 侯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特征。方法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分析法对天津地区8 57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其模式组合方式,并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血清标志物共有18种不同组合模式,其中模式1(HBsAg+、HBeAb+、HBcAb+)占比例最高,为40.00%;其次为模式2(HBsAg+、HBeAg+、HBcAb+),所占比例为27.14%;特殊血清学模式(HBsAg+、HBsAb+)所占比例为5.50%。男性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或<0.01)。20~40<岁年龄组血清标志物模式1、2所占比例分别为49.58%和62.16%,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或<0.01)。结论天津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以HBsAg+、HBeAb+、HBcAb+和HBsAg+、HBeAg+、HBcAb+为主要血清标志物模式;上述两种血清标志物模式在2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在男性感染者中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标志物 横断面研究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玉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1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方法 99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1组、A2组和A3组,每组33例,A1、A2、A3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三种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三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方法 99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1组、A2组和A3组,每组33例,A1、A2、A3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三种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三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A1组总有效率为87.9%,A2组总有效率为90.9%,A3组总有效率为93.9%,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拉米夫定、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三种抗病毒药物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艾滋病病毒感染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翟爱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14例)、免疫清除期(13例)、低复制期(13例)、再活动期(10例)。根据...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方法 5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免疫耐受期(14例)、免疫清除期(13例)、低复制期(13例)、再活动期(10例)。根据荧光定量法检测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以及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分析研究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有明显的差异变化。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的感染患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值分别为46722.49、8542.27、1294.26、1964.51 IU/ml。乙肝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水平仅在免疫清除期呈正相关(r=0.324,P<0.01)。结论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这四个时期中,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的差异变化,但只在免疫清除期,乙肝表面抗原才与乙型肝炎病毒DNA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不同阶段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治疗中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闫会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HBV)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HIV)应用抗病毒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HIV并HBV患者38例,均行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16例(常规护理)和护理组22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HBV)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HIV)应用抗病毒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HIV并HBV患者38例,均行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16例(常规护理)和护理组22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干预、健康宣教等),比较两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临床疗效上,护理组显效率68.2%、总有效率95.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无效率4.5%则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2.5%(P<0.01),护理满意度9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结论 HIV并HBV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辅助以常规护理、心理疏导、健康管理等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艾滋病病毒感染 病毒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炎重症化关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家定 方婉珍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病毒 (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 方法 对771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放射免疫试验 (RIA)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经临床观... 目的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病毒 (HEV)感染与肝炎重症化的关系。 方法 对771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放射免疫试验 (RIA)和斑点杂交试验检测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经临床观察、对照和分析 ,发现重叠HEV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的重型肝炎发生率和慢性乙肝重度发生率高。 结论 提示HBV/HEV重叠感染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肝炎重症化 慢性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邢宇锋 童光东 +3 位作者 周大桥 贺劲松 魏春山 陈英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法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使用补肾清透方、补肾健脾方和安慰剂治疗,疗程5... 目的观察补肾法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使用补肾清透方、补肾健脾方和安慰剂治疗,疗程52周,治疗前后进行肝穿检查,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和Ishak纤维化评分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结果共得到106例病理样本。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治疗后Knodell HAI评分下降≥2分者分别为21、18、6例(P<0.05),Knodell HAI评分上升≥2分者分别为3、2、8例(P<0.05),补肾清透组和补肾健脾组炎症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治疗组间作用相似(P>0.05)。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shak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者分别为13、12、9例(P>0.05),Ishak纤维化评分上升≥1分者分别为8、3、11例,补肾健脾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健脾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恶化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法(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有改善慢性HBV携带者炎症活动和延缓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携带者 肝组织病理 补肾法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绍斌 刘伏友 陈军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11期587-589,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约占其中1/3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15%~40%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血液透析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约占其中1/3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15%~40%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乙型病毒肝炎 慢性HBV携带者 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 HB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亚梅 霍桂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透析室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制品 携带 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工作 尿毒症 传播 途径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生化指标异常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胎儿卵泡刺激素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健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61-62,共2页
目的:探究肝生化指标异常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胎儿卵泡刺激素(FS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进行产检且伴有HBV感染孕妇95例,以其中肝生化指标异常的35例为研究组,肝生化指标正常的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天... 目的:探究肝生化指标异常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胎儿卵泡刺激素(FS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进行产检且伴有HBV感染孕妇95例,以其中肝生化指标异常的35例为研究组,肝生化指标正常的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以及脐血FSH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清AST、ALT、PT水平及脐血FS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肝生化指标水平会导致HBV感染孕妇的胎儿脐血FSH水平升高,同时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生化指标异常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 DNA载量与IP-10蛋白及IL-12水平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张秀丽 丁岗强 张守瑞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载量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相关...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载量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及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疾病科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P-10蛋白及IL^(-1)2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BV DNA载量与IP-10蛋白及IL^(-1)2间相关性。结果:13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患者入组时HBV DNA载量(486.25±541.21)×105 copy·mL^(-1),IP-10蛋白106.69±29.70 pg·mL^(-1)、IL^(-1)259.61±33.39 pg·mL^(-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IL^(-1)2、IP-10蛋白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均是患者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2、IP-10蛋白水平与HBV DNA载量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检测IL^(-1)2、IP-10蛋白水平判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白细胞介素-12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东 朱肖鸿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 拉米夫定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总胆汁酸、胆碱酯酶的测定
17
作者 张冬霞 徐传和 李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7期24-2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sAgcarrier,CASC)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分析,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CASC血清中的TBA、CHE与正常对照组血... 目的通过对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sAgcarrier,CASC)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分析,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CASC血清中的TBA、CHE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BA、CHE结果。结果在156例CASC的试验组中,TBA为(19.87±7.34)μmol/L,CHE为(4.12±1.88)kU/L;对照组TBA为(6.05±3.34)μmol/L,CHE为(10.29±1.26)k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TBA高于正常参考值者47例,占30.8%;CHE低于正常参考值者25例,占16.0%。结论CASC应定期作包括TBA、CHE等多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CASC) 总胆汁酸(TBA) 胆碱酯酶(CHE)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王守义 朱新宇 邢卉春 《抗感染药学》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在于观察华蟾素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情况。方法是选择HBV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华蟾素注射液4ml,肌注1日1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不用华蟾素治疗。结果:治疗组HBsAg阳性者转阴1例,占3.33%... 目的在于观察华蟾素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情况。方法是选择HBV携带者及慢性乙型肝炎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华蟾素注射液4ml,肌注1日1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不用华蟾素治疗。结果:治疗组HBsAg阳性者转阴1例,占3.33%;对照组无转阴者。HBeAg阳性者16例,转阴8例,占50%,与对照组比X^2=5.10 P<0.025;pre-S_2阳性者23例,转阴11例,占47.82%;与对照组比X2=5.06 P<0.025。结论:华蟾素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HaeAg,pre-S_2转阴的疗效与α-干扰素3~6个月疗效比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HBV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雪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妊娠合并 母儿预后 乙肝病毒感染 全国病毒肝炎学术会议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临床资料 肝功能异常 回顾分析 相关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260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润东 申康 《国医论坛》 2004年第2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血清学检查 病毒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