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8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罗雯琪 翟丽娜 +2 位作者 杨国威 王航宇 韩大正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92-93,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110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治疗并随访两年后,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生存和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9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 目的 探讨分析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110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治疗并随访两年后,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生存和死亡),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89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TBIL水平较预后良好组高,CHO、ALT、ALB、PTA水平较预后良好组低;预后不良组的并发症发生≥2种的发生率为38.10%高于预后良好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为,TBIL升高,ALT下降、并发症≥2种是影响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重度乙型肝炎患者的TBIL升高,ALT降低、并发症≥2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平为期”理论探讨中医药调节免疫系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珊珊 覃拉拉 +3 位作者 张裕源 黄锦洋 蒋勇杰 邓鑫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71-75,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损伤肝功能且具有传染性,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可持续进展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治疗上“以平为期”为纲领,补虚泻实为切入点,与...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其损伤肝功能且具有传染性,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可持续进展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治疗上“以平为期”为纲领,补虚泻实为切入点,与现代医学抗病毒治疗结合,临床效果显著,对恢复免疫平衡、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从“以平为期”角度试述中医药调节免疫系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调节 “以平为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焦分消”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证思路
3
作者 袁萌婕 陈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4期88-91,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起病隐匿,缠绵难愈,传染性强,临床症状多不明显,现多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等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应答较差,长期服用可出现交叉耐药等不良反应。中医将其归为“黄疸”“胁痛”“肝着”“肝...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起病隐匿,缠绵难愈,传染性强,临床症状多不明显,现多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等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应答较差,长期服用可出现交叉耐药等不良反应。中医将其归为“黄疸”“胁痛”“肝着”“肝瘟”等范畴,认为湿热内蕴是CHB的基本病机,三焦负责通畅气机和运化水液,湿热邪气阻滞三焦,导致气机不畅,水液代谢失常。甘露消毒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化浊的功效,全方从上中下三焦分消湿热,临床治疗CHB效果颇佳。文章从三焦分消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CHB的临证思路,以期为CHB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分消 甘露消毒丹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血清HBV RNA水平变化与HBeAg阳性及肝硬化的关系
4
作者 蔡纲 高庆娥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RNA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的CHB患者491例,其中HBeAg阳性206例、阴性285例,有肝硬化117例、无肝硬化...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RNA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的CHB患者491例,其中HBeAg阳性206例、阴性285例,有肝硬化117例、无肝硬化374例。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血清HBV DNA,用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检测血清HBV RNA。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 RNA阳性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eAg阳性、肝硬化的影响,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BeAg阳性患者年龄小于HBeAg阴性患者(P<0.05),HBV RNA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及HBV RNA、HBV D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患者(P均<0.05)。肝硬化患者年龄大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HBV DNA阳性率、HBV DNA水平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均<0.05)。肝硬化患者与无肝硬化患者性别、HBV RNA阳性率、HBV 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小、HBV DNA阳性、HBV RNA阳性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eAg阳性的危险因素(P均<0.05)。男性、年龄大、HBV DNA阳性、HBV RNA阳性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均<0.05)。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HBV RNA阳性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eAg阳性、肝硬化的危险因素,HBV RNA检测可作为HBV DNA评估病毒复制活性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分析
5
作者 王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叙事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采集绵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治的CHB患者84例,在随机数表下将其1:1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叙事护理),42例/组;对比用药依从性、心理压...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叙事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采集绵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治的CHB患者84例,在随机数表下将其1:1纳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叙事护理),42例/组;对比用药依从性、心理压力(CPSS评分)、心理弹性(CD-RISC评分)、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PSS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WHOQOL-BREF评分及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HB患者进行叙事护理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减轻其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患者认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叙事护理 用药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健康宣教模式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方式改变的研究
6
作者 张瑜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8期266-269,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68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接受了为期一年的... 目的:探讨标准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68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接受了为期一年的标准化健康宣教干预,包括定期健康讲座、个性化饮食建议、运动指导以及心理支持等,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酒精摄入量平均下降了25%,对照组下降了10%(P<0.05);在营养摄入方面,实验组中有50%的患者开始遵循高纤维、低脂肪饮食模式,而对照组这一比例为20%(P<0.05);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ALT水平平均降低了10 IU/L,对照组降低了3 IU/L(P<0.05)。结论:标准化健康宣教模式能够显著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健康宣教 慢性乙型肝炎 生活方式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OPN、IL-21的表达及其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
7
作者 董玉倩 王亚南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 观察血清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21(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医院确诊188例CHB患者,患者接受为期1年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1年时血清OPN、I... 目的 观察血清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21(IL-2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医院确诊188例CHB患者,患者接受为期1年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1年时血清OPN、IL-21表达、HBV-DNA载量,分析血清OPN、IL-21表达与HBV-DNA载量的关系。结果 随着治疗的展开,患者血清OPN、HBV-DNA载量降低,IL-21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并建立广义估计方程模型,CHB患者HBV-DNA病毒载量与血清OPN呈正相关(r>0,P<0.001),与IL-21表达呈负相关(r<0,P<0.001)。结论 CHB患者血清OPN、IL-21表达呈异常表达,且二者表达水平与CHB患者HBV-DNA载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骨桥蛋白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胆平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陈济永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4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茵胆平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连江县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CHB 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茵胆平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连江县总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CHB LC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采用茵胆平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95.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γ-谷氨酰转移酶(GG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血清透明质酸(HA)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胆平肝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CHB LC,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胆平肝胶囊 替诺福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的病毒学抑制率及ALT复常率研究
9
作者 林金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59-861,共3页
目的:研究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患者对其病毒学抑制率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研究丙酚替诺福韦(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TA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患者对其病毒学抑制率及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CHB-LLV患者纳入研究,按倾向评分分为使用丙酚替诺福韦治疗的TAF组(n=75)以及使用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的ETV组(n=75)。治疗24 w后比较两组病毒学抑制率、肝功能情况、ALT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F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明显小于ETV组(P<0.05);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ETV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TAF治疗CHB-LLV效果明显,能明显提高病毒学抑制率与ALT复常率,改善患者肝功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酚替诺福韦 慢性乙型肝炎 低病毒血症 病毒学抑制率 ALT复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当归散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赵彩莎 孔洪彬 +3 位作者 李卫强 李改叶 裴晓敏 张运豪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77-83,共7页
目的探究柴胡当归散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柴胡当归散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仅予丙酚替诺福... 目的探究柴胡当归散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柴胡当归散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仅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各5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阴转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肝脏硬度、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水平和治疗前后差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阴转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肝脏硬度及MMP-2、TGF-β1、IL-8、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脏硬度及MMP-2、TGF-β1、IL-8、TNF-α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积分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球菌、大肠杆菌菌落数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肠球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差值大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当归散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脏硬度,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且不影响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纤维化 柴胡当归散 丙酚替诺福韦 肝脏硬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中医证候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陈开勇 陈思吉 +2 位作者 张倩格 王绪山 曹磊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soluble 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sLAG-3)在乙型肝炎肝硬化(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HBV-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就诊的46例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以及56例HBV-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4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sLAG-3、乙肝e抗原(HBeAg)、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乙肝病毒核酸(HBV-DNA)等指标,并计算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AST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T to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LAG-3与各项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sLAG-3水平对CHB进展为HBV-LC的诊断效能。结果 CHB组、HBV-LC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之间血清sLAG-3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H=28.7,P<0.001),且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高于CHB组(U=789.0,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LC组血清sLAG-3水平与ALT、AST、APRI、FIB-4、HA、LN水平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2(P=0.004)、0.433(P<0.001)、0.618(P<0.001)、0.596(P<0.001)、0.519(P<0.001)、0.230(P=0.020)。血清sLAG-3水平诊断CHB进展为HBV-L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69,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5.2%。结论 sLAG-3在CHB、HBV-L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并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对HBV-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可辅助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12
作者 赫晓磊 王俊 王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的2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划分为无纤维化组(n=137)和合并纤维化组(n=73)。所有患者均接受C...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的2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划分为无纤维化组(n=137)和合并纤维化组(n=73)。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应用Shukun Radiomics V94软件自每张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内提取不同的CT影像组学特征。将入组患者划分为训练集(n=147)和验证集(n=63),通过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建立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提取的1227个定量影像特征参数通过LASSO降维筛选后共保留了23个具有预测性能的组学特征用于构建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1、0.789、0.792、0.735;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4、0.733、0.751、0.703。结论 通过CT影像组学特征辅助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CT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期携带者外周血焦孔素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林洁 何君君 +2 位作者 李娟 沈冬 吴四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非活动期携带者(I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焦孔素(GSDM)分子成员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3月至8月于杭州市上城区中医院就诊的IC组患者22例以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非活动期携带者(I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焦孔素(GSDM)分子成员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3月至8月于杭州市上城区中医院就诊的IC组患者22例以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体检健康者(HC组)22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外周血PBMCs中GSDM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IC患者外周血PBMCs中GSDMA(t=0.323,P=0.323)、GSDMB(t=42,P=0.243)、GSDMC(t=57,P=0.847)和PJVK(t=44,P=0.684)mRNA的表达水平与H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GSDMD(t=19,P=0.019)和GSDME(t=20,P=0.02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C组患者PBMCs中GSDMD(P=0.016)和GSDME(P=0.008)蛋白水平亦显著高于HC组。结论持续的HBV感染可能影响GSDM分子的表达水平,不同GSDM分子在HBV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孔素分子 慢性乙型肝炎 非活动期 无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李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3例采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3例采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学应答标准将其分为应答组(46例)和未应答组(3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时血清HBV-DN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检验血清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应答组和未应答组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至治疗12个月的HBV-DNA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治疗3个月时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价值较低(AUC=0.694,P=0.002),治疗6个月时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51,P<0.001)。结论血清HBV-DNA表达在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且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血糖指数及HOMA-IR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李占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分析并比较甘油三酯血糖(TyG)指数及HOMA-IR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及门诊就诊的60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的肝脏硬度值(LSM...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分析并比较甘油三酯血糖(TyG)指数及HOMA-IR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及门诊就诊的60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的肝脏硬度值(LSM)分为S0S1组(n=184)、S2组(n=145)、S2S3组(n=128)和≥S3组(n=143)。测定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等,计算TyG指数和HOMA-IR。结果与S0S1组相比,S2组、S2S3组和≥S3组TyG指数和HOMA-IR均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增加,TyG指数和HOMA-IR逐渐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在CHB患者中,LSM与TyG指数(r=0.289,P<0.001)和HOMA-IR(r=0.283,P<0.001)均呈正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yG指数和HOMA-IR均是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TyG指数对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效能大于HOMA-IR,当TyG指数大于5.33时,其预测肝纤维化发生的敏感度为79.8%,特异度为63.6%。结论TyG指数与CHB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对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优于HOMA-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血糖指数 HOMA-IR 肝纤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邱榕 陶云平 吴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替诺福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肝爽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6周。比较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肝硬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T、TBi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A、LN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试验组HA、LN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与对照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硬化,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爽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总胆红素 肿瘤坏因子-α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为基础的“四时、五化、七方位”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8
17
作者 郝晓丽 解维星 +6 位作者 范金花 张建锐 许大副 官晓斐 荆春明 刘金旭 于燕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7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CHB患者健康教育现状,针对现状提出建立"四时、五化、七方位"健康管理模式。方法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患者所答问题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本次研究发放30份问卷,有效回... 目的分析CHB患者健康教育现状,针对现状提出建立"四时、五化、七方位"健康管理模式。方法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患者所答问题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本次研究发放30份问卷,有效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00%。年龄26~46岁之间[均数±标准差为(33.7±5.65)];从事护理工作年限4~25岁之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8±6)];从事肝病科护理工作年限2~19年之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8±4)];慢性CHB患者的健康教育未形成同质化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单一、健康教育工具缺乏直观与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缺乏个性化、健康教育时段缺乏常态化。结论 "四时、五化、七方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建立能有效弥补传统CHB患者健康教育的缺陷,值得在临床CHB健康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建锋 陈正雷 张煜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2D shear wave elasticity,2D-SWE)成像检测杨氏模量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为CHB肝纤维化分期患者117例,分别行二... 目的探讨实时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2D shear wave elasticity,2D-SWE)成像检测杨氏模量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为CHB肝纤维化分期患者117例,分别行二维超声检查及2D-SWE检查,二维超声以M0、M1为阴性,以M2、M3、M4为阳性组,SWE以E1级为阴性组,以E2、E3、E4级为阳性组,进行对比研究,并观察SWE杨氏模量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2D-SWE与二维超声评估CHB肝纤维化相比,诊断效能明显提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752,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SWE弹性模量与病理分期成正相关,r值0.903。结论2D-SWE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与临床病理分期具有高度相关性,且比二维超声具有更可靠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 二维超声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梦琪 刘繁荣 +5 位作者 郭新建 朱敏 刘彦花 王欢欢 白玉 常凯旋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探讨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6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治疗的6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每次0.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膏剂苦菜膏治疗,每日2次,每次10 g,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4项[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III型前胶原(PC-III)、层连黏连蛋白(LN)]、肝脏功能指标[AST、总胆红素(TBil)、ALT]、肝脏硬度值(LSM)、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2组中医症候疗效。结果观察组AST、ALT、TBil、PC-Ⅲ、LN、HA、IV-C水平和LSM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8周HBV DNA的转阴率比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eAg阴转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用苦菜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肝脏功能、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硬度值均有所降低,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菜膏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郁脾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钱英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用药规律
20
作者 胡文涵 马重阳 +2 位作者 姜雪娇 梁嘉俊 张秋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全国名中医钱英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回顾性收集钱英教授2000年3月-2020年12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医案168则,采用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其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核心方药及药物群...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全国名中医钱英教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回顾性收集钱英教授2000年3月-2020年12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医案168则,采用名医传承辅助平台多维度分析其处方用药的性味归经、核心方药及药物群组。结果168则医案涉及患者168例,中药227味,总频次为2158。性味归经特点显示,药性以寒性最多,药味以苦味居前,归经以肝经为主。挖掘得到34味高频药物(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28味核心药物,10对高共现药对,10类潜在药物群组。结论钱英教授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本虚标实病机,治疗尤重补虚;常从肝论治,同时强调肝脾肾同调;以补虚、清热、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随证佐以祛湿、行气、化痰、开郁、解表等治法;重视体用同调;善多法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钱英 用药经验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