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困扰的辅助干预效果及预测指标初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黎志成 程楠 +5 位作者 邢纪斌 田家旺 赵鉴祺 田华静 林嘉怡 曾祥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2,共7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困扰的辅助干预效果,及相应的预测指标,为SGB应用于耳鸣的临床干预累积经验。【方法】回顾因其他干预方案效果不理想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SGB干预的慢性主...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困扰的辅助干预效果,及相应的预测指标,为SGB应用于耳鸣的临床干预累积经验。【方法】回顾因其他干预方案效果不理想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SGB干预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资料。SGB干预前进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估、纯音听阈测试、耳鸣响度评估,部分患者接受了睡眠质量(PSQI)评估。SGB干预后复测THI,以评价SGB的干预效果。随后,通过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方程探寻预测SGB干预效果的潜在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24.0进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至2023年04月,共有107名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接受了SGB干预,其中男性患者67名,女性患者40名,平均(45.32±11.40)周岁,耳鸣持续(20.32±24.64)月[16(12~20)]。有7名患者因个人原因中途退组,退组率6.54%,干预依从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SGB干预后,有77名患者的THI得分下降至36分及以下,剩余的患者中有12名的THI得分下降幅度达到10分及以上,有效率为89%;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SGB干预前后的THI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15.575,P<0.001),干预效果良好。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干预前的THI得分和耳鸣主观响度与THI的改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进一步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干预前THI得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回归系数为0.308,预测了THI改善水平的17.4%。【结论】SGB干预慢性主观性耳鸣困扰的短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用于常规干预方案不理想时(尤其是THI得分较高患者)的补充方案,但后续研究需要明确长期疗效及内在机制,为SGB应用于主观性耳鸣的干预奠定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主观性耳鸣 星状神经节阻滞 耳鸣困扰 干预效果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慢性主观性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齐思涵 秦兆冰 +3 位作者 陈秀兰 李素娟 张帆 刘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分析相关因素对慢性主观性耳鸣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纯音听阈测试及耳鸣匹配检查,并填写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焦... 目的分析相关因素对慢性主观性耳鸣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120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耳鼻喉科专科检查、纯音听阈测试及耳鸣匹配检查,并填写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应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耳鸣频率、耳鸣响度、睡眠状况、有无听觉过敏及焦虑程度与耳鸣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耳鸣频率、耳鸣响度与耳鸣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②睡眠状况、有无听觉过敏及焦虑程度与耳鸣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睡眠障碍、听觉过敏、轻、中、重度焦虑的OR值分别为2.373、2.408、2.688、13.777及58.032。结论睡眠状况、有无听觉过敏及焦虑程度是影响耳鸣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治疗时应采用心理干预、声治疗、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主观性耳鸣 严重程度 相关因素 耳鸣残疾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慢性耳鸣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曾祥丽 招柏明 +5 位作者 张姝琪 黎志成 岑锦添 顾晶 袁涛 李水颜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THI评分≥38分,病史6≥个月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G6805-I型电针治疗仪实施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 目的探讨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THI评分≥38分,病史6≥个月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G6805-I型电针治疗仪实施经皮外耳道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以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Anxiety and Stress Scale-21,DASS-21)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第10天,T-VNS组主观症状改善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显著;PSQI评分显示,T-VNS治疗期间睡眠质量获得明显改善,但3个月随访时,PSQI评分有轻度反弹;DASS-21评分显示,T-VNS治疗期间,T-VNS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均有下降;THI评分,治疗期间以及3个月随访时,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VNS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期间较治疗前THI评分降低,但差异不显著;3个月随访时,THI评分降低,差异显著。结论 T-VNS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的治疗对患者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仅少数患者治疗期间有短暂咳嗽或耳部刺痛感,安全性好。疗程及刺激参数的设置需要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 慢性主观性耳鸣 有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