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西酞普兰干预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引发的精神症状 被引量:17
1
作者 齐明华 周斌 +7 位作者 苏梅蕾 潘集阳 张浩 张艳茹 张健 李威 王俊洁 周元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
目的旨在评估引起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易感因素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干预这些症状的效果。方法 59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12周时由精神科医师使用DSM-IV标准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使用SCL-90量... 目的旨在评估引起这些精神心理症状的易感因素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干预这些症状的效果。方法 59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12周时由精神科医师使用DSM-IV标准进行评估,并指导患者使用SCL-90量表自评。对于符合重度抑郁标准者进行艾司西酞普兰干预治疗,在用药后4周,8周时再次行SCL-90测评。结果中重度抑郁的易感因素有:男性,1b基因型,感染途径为静脉药瘾。干扰素相关中重度抑郁的发病率为32.2%。其他精神症状,如:敌对、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各因子的发生率为分别为19.7%,9.2%,5.26%。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4周及8周,患者的SCL-90总分,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各因子得分显著下降。结论干扰素引发的精神症状在我国丙型肝炎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应做常规的精神症状评估,特别注意对静脉药瘾感染人群的评估,及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对于干扰素引发的精神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聚乙二醇干扰素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自然杀伤细胞CD100表达水平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瑜 李冰洁 +5 位作者 周云 张颖 郭永红 纪光晰 范超 贾战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K细胞、NK细胞亚群百分率及活化因子CD100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外周血中NK细胞、NK细胞亚群频率及膜型CD100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K细胞、NK细胞亚群百分率及活化因子CD100表达水平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外周血中NK细胞、NK细胞亚群频率及膜型CD100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可溶性CD100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CD100与谷丙转氨酶(ALT)、HCV-R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患者CD56dimNK亚群百分率降低,而CD56neg亚群比率升高(P<0.05);抗病毒治疗后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者,CD56bright亚群百分率升高,CD56neg亚群比率显著降低(P<0.05);停药后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者,总NK细胞及亚群频率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HCV感染患者血清中sCD100水平显著降低(P<0.05);膜型CD100表达轻度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经抗病毒治疗获得EVR者,sCD100及膜型CD10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获得SVR者又降至正常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NK细胞CD100表达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与HCV-RNA滴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100表达降低与HCV持续感染有一定关系,并参与NK细胞对HCV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自然杀伤细胞 CD100 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单媛 霍娜 +3 位作者 张爱秋 王力芬 陆海英 徐小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研究乙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非饮酒与饮酒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病毒学、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1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中,非饮酒者99例,少量饮酒者34例,大量饮酒者29... 目的研究乙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非饮酒与饮酒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病毒学、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1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中,非饮酒者99例,少量饮酒者34例,大量饮酒者29例,3者的病程中位数分别为12、9、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非饮酒者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 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 in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平均红细胞容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与少量饮酒及大量饮酒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饮酒者中,高病毒载量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饮酒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1.0%和14.1%,P=0.037)。非饮酒者中肝硬化32例(32.3%),少量饮酒者为13例(43.3%),大量饮酒者为18例(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非饮酒者中死亡2例(4.0%),少量饮酒者死亡2例(5.9%),大量饮酒者死亡5例(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饮酒者与饮酒者肝癌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酒可加重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损害,加速病情的进展,增加肝硬化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大量饮酒有可能促进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乙醇 肝损害 肝硬化 肝癌 饮酒 统计学意义 临床转归 肝炎患者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预测价值
4
作者 郭熙清 钟庆 向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过程中血清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CHC患者94例,根据治疗前HCV-RNA含量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过程中血清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并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CHC患者94例,根据治疗前HCV-RNA含量将患者分为低、中、高载量3组,分析不同载量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检治测、对比治疗后不同应答组患者各HCV-RNA含量及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结果:低、中、高载量3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和HCV-RNA载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2者呈正相关(r=0.845,P=0.001);94例患者中完成48周治疗者共计90例,其中持续应答55例,部分应答25例,无应答10例。持续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CD4^+CD25^+Treg细胞比例较治疗前逐渐降低,无应答组逐渐升高,治疗24周、48周3组间CD4^+CD25^+Treg细胞比例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和部分应答组CD3^+、CD4^+、CD8^+及CD4^+/CD8^+升高(P<0.05),3组间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CHC可降低机体HCV-RNA载量和CD4^+CD25^+Treg细胞比例,CHC患者HCV-RNA载量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而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CD4^+CD25^+Treg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为预测CHC患者的治疗是否有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CD4^+CD25^+TREG细胞 干扰素 HCV-RNA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调素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杨娜 罗海英 秦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2,共4页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这种疾病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最终导致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因此,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铁调素抗菌肽(hep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 HAMP),一种在肝细胞...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这种疾病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最终导致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因此,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铁调素抗菌肽(hepcidin antimicrobial peptide, HAMP),一种在肝细胞内显著表达的肽激素基因,可以在外周血中表达铁调素(hepcidin)[2],并且与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调素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进展:寻求完美的治疗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震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前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我国和以往许多国家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格局,是一个突破性进展。本文主要对DAA类药物对CHC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方案 聚乙二醇干扰素 毒治疗 毒药物 标准方案 利巴韦林 C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亚群Tim-3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冰洁 何瑜 +1 位作者 贾战生 左维泽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为探讨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方法;q T-PCR检测... 为探讨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方法;q T-PCR检测血清中HCV-RNA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8+T细胞频数、Tim-3表达与HCV-R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频数较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初始T细胞明显增加(P<0.01)。TCM、TEM细胞分布频率降低(P<0.01)。经IFN-α治疗后,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P<0.05),初始T细胞数量下降(P<0.01),TCM、TEM细胞频数均升高(P<0.01)。三组人群TEMRA细胞频数无统计学差异。与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相比,慢丙肝患者CD8+T细胞及各亚群Tim-3表达水平均有上调(P<0.05)。经抗病毒治疗后,CD8+T细胞、Naive细胞、TEM细胞、TEMRA细胞亚群Tim-3表达明显降低(P<0.05),TCM细胞亚群中Tim-3表达也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与病毒载量呈反比(r=-0.3775,P<0.01),而Tim-3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正相关(r=0.6230,P<0.0001)。由此可知,HCV感染慢性化时可出现CD8+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及各亚群Tim-3过表达。IFN-α通过调节各CD8+T细胞亚群分化状态,及下调各群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促进HCV免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CD8+T淋巴细胞 TIM-3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庆春 余永胜 +2 位作者 汤正好 奚敏 臧国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及肝功能、HCV-RNA,探讨血清IL-21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各项参数及HCV-RNA的关系,研究IL-21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 目的:检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及肝功能、HCV-RNA,探讨血清IL-21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各项参数及HCV-RNA的关系,研究IL-21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检测患者HCV-RNA、肝功能等指标,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LT升高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显著高于ALT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且其血清IL-21水平与ALT、AST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47,P<0.01;r=0.591,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与HCV-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21与慢性丙型肝炎肝脏炎症密切相关,是反应慢性丙型肝炎炎症程度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毒性肝炎 丙型 慢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