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定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长强 李治国 +3 位作者 刘勇 丁兴华 杨树广 刘少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0-713,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诱导的首发和复发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以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水平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组1(正常饲养),组2(CUMS),组3(正常饲养+生理盐水+正常饲养),... 目的观察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诱导的首发和复发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以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PX-3)水平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组1(正常饲养),组2(CUMS),组3(正常饲养+生理盐水+正常饲养),组4(CUMS+氟西汀+CUMS)。应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野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GPX-3含量。结果 4周CUMS后,与对照组(组1、组3)比较,实验组(组2、组4)大鼠糖水偏好度、活动能力均显著降低(P<0.01);经3周氟西汀治疗后(组4),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发生逆转,与对照组(组3)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大鼠再次给予4周CUMS后(组4),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显著降低(P<0.01),活动路程与不动时间也低于对照组(组3,P<0.05)。首发和复发CUMS抑郁大鼠(组2和组4)血清GPX-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1、组3,P<0.01)。结论 CUMS可诱导大鼠产生抑郁样症状,而氟西汀能逆转CUMS诱导的抑郁样症状;首发和复发CUMS抑郁大鼠血清GPX-3升高,可能有助于降低抑郁样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对机体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氟西汀 复发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神经内分泌因子近日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燕 付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1-1758,共8页
目的:探讨8周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生物节律表达的影响,从时间生物学方面探讨运动抗抑郁、促进脑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 目的:探讨8周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外周神经内分泌因子生物节律表达的影响,从时间生物学方面探讨运动抗抑郁、促进脑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及模型运动(model+exercise)组。采用CUMS方式建立抑郁模型,模型运动组前5周自愿跑轮,从第6周开始,附加21 d慢性复合应激,模型组于同一时点造模21 d。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行为及高架十字迷宫系统观测大鼠焦虑情绪的行为学变化。行为学检测结束后第2天,连续24 h分6个时点(ZT1、ZT5、ZT9、ZT13、ZT17、ZT21)处死动物取血,每个时点处死5只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上述6个时点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ELISA检测6个相同时点血清皮质酮(CORT)、褪黑素(M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采用单一余弦法拟合曲线比较慢性应激大鼠各指标的节律周期、振幅、峰相位、中值的变化特点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1 d的CUMS使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明显减少(P<0.01),糖水消耗量明显降低(P<0.01);旷场实验中爬格数、直立次数及中央格停留时间均显著下降,而粪粒数明显增多(P<0.01);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停留时间的百分比和开放臂进入次数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运动对CUMS诱导的大鼠抑郁样行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血浆近日节律输出肽及相关激素方面,慢性应激至抑郁样行为充分表达后,模型组大鼠血浆ACTH、CORT的相位与对照组完全相反,表现为时相的大幅度提前、含量波动幅度减小、昼夜分泌节律紊乱;MT的24 h分泌节律完全丧失且整体水平下降,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VIP虽仍存在24 h节律,但振幅明显低于对照组,峰相位也延迟6 h,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8周跑轮运动能显著改善应激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激素分泌量的异常,使血浆ACTH、MT、CORT和VIP的近日节律恢复正常。结论:运动可拮抗CUMS致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整外周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昼夜节律性和改变激素的分泌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跑轮运动 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 抑郁样行为 神经内分泌因子 生物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内甘丙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平 邹慧莉 +1 位作者 杨婷 宿长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对大鼠海马甘丙肽(ga-lanin,Ga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al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 目的: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对大鼠海马甘丙肽(ga-lanin,Ga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al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孤养结合CUMS 21 d建造抑郁症模型,应用旷场试验和糖水偏好试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使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Gal及Gal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运动总路程、中央路程、周边路程及糖水摄入量均较正常组偏低(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海马内Gal及Gal mRNA的表达同样降低(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海马内Gal及Gal mRNA的表达量下降,推测Gal在抑郁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 抑郁症 海马 甘丙肽 MRN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袁前发 徐志忠 +3 位作者 温春燕 张贤华 林多朵 王文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85-1489,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CUMS+氟西汀组(CUMS+F组)、CUMS+APS组,每组9只。CUMS、...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和血清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CUMS+氟西汀组(CUMS+F组)、CUMS+APS组,每组9只。CUMS、CUMS+F和CUMS+APS组小鼠采用CUMS刺激4周构建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CUMS+F组小鼠每天给予氟西汀10 mg/kg腹腔注射,CUMS+APS组小鼠每天给予APS 40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CU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干预治疗4周。通过行为学实验观察药物干预后小鼠抑郁状态是否改善。小鼠药物干预4周后经眼眶取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OH)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UMS组比较,CUMS+F组和CUMS+APS组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缩短(P均<0.01),蔗糖偏好率、旷场实验穿越次数、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的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均增加(P<0.05,P<0.01);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下降(P均<0.05),SOD、GSH-Px、■和·OH含量升高(P<0.05,P<0.01);小鼠海马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 APS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状态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组织Nrf2通路和血清中的氧化指标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抑郁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 氧化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通过阻断海马组织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老龄大鼠认知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春华 胡凌云 +2 位作者 解云 文静 陈亚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0-616,共7页
目的 探讨刺芒柄花素(FMN)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老龄大鼠认知行为和炎症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约70周龄的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 CUMS模型组、 CUMS联合10 mg/kg FMN组、 CUMS联合20 mg/kg FMN组和CUMS联合1.8 mg/kg盐酸氟西汀(... 目的 探讨刺芒柄花素(FMN)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老龄大鼠认知行为和炎症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约70周龄的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 CUMS模型组、 CUMS联合10 mg/kg FMN组、 CUMS联合20 mg/kg FMN组和CUMS联合1.8 mg/kg盐酸氟西汀(Flu)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CUMS刺激并根据分组给药,持续28 d。糖水偏好、强制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观测各组大鼠情绪行为。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HE染色观察脑海马区病理损伤程度,试剂盒检测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ELISA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胱天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 cleaved caspase-3、 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磷酸化的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 与CUMS模型组比较,CUMS联合20 mg/kg FMN组和CUMS联合1.8 mg/kg Flu组大鼠糖水消耗、旷场中心区域活动时间、旷场移动路程和游泳活动时间均显著增长;新异臂进入次数显著增多,起始臂进入次数和其他臂进入次数显著减少;脑海马区病理损伤得到改善,5-HT和5-HIAA含量显著增高;凋亡细胞及BAX/Bcl2比值、 cleaved caspase-9、 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TNF-α、 iNOS和IL-6含量显著降低;TLR4、 MyD88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FMN能通过阻断海马组织NF-κB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改善CUMS老龄大鼠认知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素(FMN) 慢性不可预见性(cums) 认知行为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自由基水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研究
6
作者 李晓乐 韩世范 +12 位作者 程俊香 朱瑞芳 潘梦怡 游凯琪 武静 张红 张晓辉 张倩 赵瑜 宋杰 冯耀清 董文静 刘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013-4018,共6页
目的:观察氢自由基水的安全性及其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只雌雄各半的6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基于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期间分别给予高浓度氢自由基水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 目的:观察氢自由基水的安全性及其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0只雌雄各半的6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基于体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期间分别给予高浓度氢自由基水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并进行相关病理学检查。将32只雄性4周龄SD大鼠基于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对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大鼠进行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干预6周,构建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大鼠抑郁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血清皮质酮水平评估氢自由基水对抑郁大鼠的影响;通过比较各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及病理切片结果初步评价氢自由基水的短期安全性。结果:相同性别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增长率、重要器官脏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期6周的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干预大鼠呈现了抑郁样行为,低浓度组、高浓度组能有效缓解;各组血常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低浓度组、高浓度组碱性磷酸酶水平虽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镜下发现,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高浓度组更严重,模型组膀胱黏膜下层局部可见轻微炎症细胞浸润,而高浓度组未见,其余脏器组织高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未显示出氢自由基水有急性和短期毒性效应及毒作用特征,并发现其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具有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自由基水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cums) 抑郁样行为 安全性 皮质酮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果内酯对慢性应激导致小鼠抑郁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程英 惠爱玲 +1 位作者 吴泽宇 张文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2-1367,共6页
为了探究白果内酯(BB)对抑郁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文章以40%白果内酯粗品为原料,通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molecular imprint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制备纯度为98.21%白果内酯。采用6~8周龄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 为了探究白果内酯(BB)对抑郁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文章以40%白果内酯粗品为原料,通过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molecular imprint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MISPE)制备纯度为98.21%白果内酯。采用6~8周龄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 mg/kg)、低剂量组(BB 3.5 mg/kg)、中剂量组(BB 7.0 mg/kg)、高剂量组(BB 14.0 mg/kg)6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通过慢性不可预测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构建小鼠抑郁模型。实验过程中观察白果内酯干预后小鼠抑郁行为的变化,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相对表达量。研究发现,白果内酯的干预使得小鼠抑郁情况得到改善,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质量浓度,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质量比,并促进BDNF的表达。结果表明,白果内酯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发生和BDNF的表达,从而发挥对抑郁小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内酯(BB)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cums)模型 抗抑郁 单胺类神经递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酸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庆阳 杨俊卿 +2 位作者 罗文 罗映 余华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咖啡酸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各种慢性不可预见轻微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21 d后,ig给予大鼠咖啡酸10,30和50 mg.kg-1,连续21 d。通过旷场实验检测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情况,通过强迫游泳实验检... 目的探讨咖啡酸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各种慢性不可预见轻微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21 d后,ig给予大鼠咖啡酸10,30和50 mg.kg-1,连续21 d。通过旷场实验检测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情况,通过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静止不动行为百分比(PI);检测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央格停留时间增长,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减少,强迫游泳静止不动状态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咖啡酸10~50 mg.kg-1组能够显著缩短停留时间(P<0.05)、增加垂直活动(P<0.01),但对水平活动无明显影响。模型组PI为(79.69±15.84)%,咖啡酸10~50 mg.kg-1组PI显著降低,分别为(16.00±2.11)%,(10.33±2.92)%和(7.33±2.6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酶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咖啡酸10~50 mg.kg-1能够显著增加SOD酶活性,分别为模型组的1.50,2.46和2.59倍(r=0.91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模型组的18.64%,11.37%和6.35%(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r=0.982,P<0.01)。咖啡酸与舍曲林5 mg.kg-1的作用相似。结论咖啡酸对慢性应激大鼠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 旷场实验 强迫游泳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行为及外周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才 薛红莎 +3 位作者 李玉玉 刘白平 张永平 宋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81-86,共6页
以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为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蔗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静止时间、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研究DHA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表明: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5),强迫游泳静... 以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为模型,通过测定大鼠蔗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静止时间、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研究DHA的抗抑郁效果。结果表明: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蔗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P<0.05),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延长(P<0.01),肾上腺指数、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长期喂食DHA可以改善蔗糖水偏好度和静止时间(P<0.01),降低肾上腺指数、血清皮质酮水平、巨噬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P<0.05)。慢性应激可引起外周炎症反应增强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DHA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外周炎症反应和激素水平,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行为 慢性不可预知性轻度 巨噬细胞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对慢性应激诱导的外周巨噬细胞功能及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玉玉 张才 +3 位作者 薛红莎 刘白平 张永平 宋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8-94,共7页
利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作为抑郁样行为评价指标,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质酮激素水平为外周免疫和应激激素指标,测定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探讨脑内细胞膜组成的变化。结果表... 利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导大鼠抑郁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作为抑郁样行为评价指标,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皮质酮激素水平为外周免疫和应激激素指标,测定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探讨脑内细胞膜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大鼠在体质量、糖水偏好及旷场实验中穿越格数和站立次数均有明显下降,而皮质酮激素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增加,脑内n-3 PUFAs、n-3/n-6 PUFAs减少,喂饲EPA可显著改善应激引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 不饱和脂肪酸 炎症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性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MS模型探究抑郁症对细菌感染的影响及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磊 赵润平 +5 位作者 陈洁云 杨艳鲜 郭锡龙 代敏 田国宝 秦丽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7-581,共15页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抑郁症与较高的细菌感染风险相关;然而,这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以及抑郁症如何影响感染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模型,探究抑...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抑郁症与较高的细菌感染风险相关;然而,这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以及抑郁症如何影响感染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模型,探究抑郁表型在小鼠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小鼠经CUMS诱导4周,通过行为学测试评估抑郁表型。随后,小鼠腹腔注射肺炎克雷伯菌模拟细菌感染,感染后48 h收集血清和腹腔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水平。此外,对感染前收集的小鼠粪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并检测未感染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UMS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001,t=5.426),蔗糖偏好率显著降低(P<0.001,t=4.937),游泳静止时间显著增加(P<0.001,t=16.37),旷场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显著减少(P<0.01,t=3.575)。生存分析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感染后CUMS小鼠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HE染色结果显示,CUMS小鼠肝脏(P<0.05,t=4.025)、肾脏(P<0.05,t=2.828)、肠系膜(P<0.01,t=5.367)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加重。ELISA结果显示,炎症因子IL-6(P<0.01,t=3.365)、IL-1β(P<0.01,t=4.061)、TNF-α(P<0.01,t=4.460)和LPS(P<0.0001,t=27.24)水平升高。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CUMS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与对照组小鼠明显不同,表现出菌群失调。与对照组相比,CUMS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P<0.01,t=6.825)和NLRP3(P<0.001,t=9.561)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CUMS小鼠发生更严重的细菌感染。CUMS诱导的抑郁表型可能因为破坏肠道菌群组成和激活NF-κB/NLRP3信号通路,增加了小鼠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 感染 肠道菌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大鼠脑源性营养因子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静华 肖泽萍 +5 位作者 肖世富 彭素芳 董晓蔚 禹顺英 李华芳 李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大鼠模型各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及抗抑郁药对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8):A组为对照组;B组为CUMS应激组;C组为CUMS应激+西太普兰用药组(每天腹腔注射西...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大鼠模型各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及抗抑郁药对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8):A组为对照组;B组为CUMS应激组;C组为CUMS应激+西太普兰用药组(每天腹腔注射西酞普兰水溶液2 mL,10 mg/kg)。实验为期6周,每周称量大鼠体质量,每3周测试大鼠的糖水偏爱度,造模前及造模6周末通过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6周后处死大鼠获取脑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脑区BDNFmRNA表达水平。结果第6周末,B组大鼠的糖水偏爱度明显低于A、C两组(P<0.05)且行为增多。应激实验开始后,B、C两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5)。B组BDNF mRNA在海马中的表达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C组纹状体中BDNF mRNA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能引起海马BDNF表达升高,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纹状体BDNF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抑郁行为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康伟 颜玲 +3 位作者 张才 王昊印 张永平 宋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目的】探索中药材海马改善慢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建立小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 【目的】探索中药材海马改善慢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测性应激建立小鼠抑郁模型,通过糖水偏好度、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皮质酮含量(Glucocorticoid,GC)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脑区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度显著下降,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旷场中运动总格数和中心格进入次数显著降低,血中皮质酮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显著下降;应激同时饲喂海马可显著改善应激小鼠以上指标的异常(P<0.05)。【结论】中药材海马可通过调节炎症和神经递质的变化而改善抑郁样症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性轻度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改善斑马鱼慢性应激所致抑郁样行为和病理变化的机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淑怡 王佳佳 +3 位作者 张永平 钟绮媚 杨志友 宋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0-525,共6页
目的探究海洋中药海马对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斑马鱼抑郁样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成年斑马鱼分为对照组、Stress组、Stress+低剂量(Stress+0.044%SH)、Stress+高剂量(Stress+0.22%SH)海马... 目的探究海洋中药海马对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斑马鱼抑郁样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成年斑马鱼分为对照组、Stress组、Stress+低剂量(Stress+0.044%SH)、Stress+高剂量(Stress+0.22%SH)海马干预组,采用新环境水槽(novel tank test,NTT)鉴定抑郁样行为,Elisa检测皮质酮(cortisol)、白介素(interleukin,IL)-6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代谢产物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2、5-HT2A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ress组在NTT中达到顶部的潜伏期明显延长,转移至顶部区域次数和顶部停留时间明显减少,cortisol和IL-6、IFN-γ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脑内DA和5-HT含量明显减少以及5-HT代谢率增加,同时5-HT2A mRNA表达上调,TPH2的mRNA表达下调;而低剂量的海马干预有效降低CUMS斑马鱼焦虑程度、减少cortisol和IL-6、IFN-γ浓度、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逆转5-HT能系统失调。结论海马可能通过抗炎和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发挥抗抑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测温和 斑马鱼 神经递质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乙酰栀子苷对CUMS大鼠抑郁行为及其对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霞 蔡莉 +1 位作者 李荣 高婉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4-1168,共5页
目的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观察五乙酰栀子苷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乙酰栀子苷组(25、50、100mg/kg)和氟西汀组(10 mg/kg... 目的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观察五乙酰栀子苷对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五乙酰栀子苷组(25、50、100mg/kg)和氟西汀组(10 mg/kg)。除正常组外,均采用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从造模第8天开始,五乙酰栀子苷和氟西汀连续灌胃给药2周。糖水偏爱实验、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检测血清皮质酮(CORT)、肾上腺指数及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探讨五乙酰栀子苷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UMS大鼠表现出异常行为学及HPA轴活化,五乙酰栀子苷能逆转CUMS诱导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包括提高糖水消耗量、增加穿格数和站立数、缩短不动时间及延长游泳时间。同时,五乙酰栀子苷能使CUMS大鼠异常的HPA轴功能恢复,包括降低血清CORT和肾上腺指数、抑制下丘脑CRH mRNA表达。结论五乙酰栀子苷可以改善CUMS大鼠行为学,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HPA轴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乙酰栀子苷 抑郁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 T MR GluCEST成像评估抑郁症模型鼠疗效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张洁 聂泰明 +5 位作者 郑蕾 黄德龙 徐洋洋 齐凯 张树平 姜兴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 目的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抑郁样行为,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氟西汀(fluoxetine)给药组(CUMS-fluoxetine)。每组12只大鼠。采用糖水偏爱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PT)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使用7.0 T小动物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及GluCEST序列,用Matlab软件测定海马区Glu相对浓度值。将CUMS组与正常对照组、CUMS-fluoxetine组与CUMS组分别比较,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评估给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糖水偏爱率降低、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延长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减少,CUMS-fluoxetine组糖水偏爱率提高、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减少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增加。(2)GluCEST测定值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升高(左侧P<0.001,右侧P=0.014);与CUMS组相比,CUMS-fluoxetine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减低(左侧P=0.002,右侧P=0.025);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左、右侧海马区Glu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fluoxetine组海马区Glu浓度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7.0 T MR GluCEST成像技术能够无创性定量反映抑郁症模型鼠治疗前后双侧海马区Glu浓度变化,为临床评估抑郁症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模型 海马 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饮食模式对CUMS诱导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平 李晓芳 +4 位作者 余颖 张颖莹 张家明 李春美 李凯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5,共8页
为探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正常饮食应激组(normal diet stress,NDS)、高脂饮食... 为探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正常饮食应激组(normal diet stress,NDS)、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HFD)和高脂饮食应激组(high fat diet stress,HFDS),对小鼠的行为、体质量、脂质和神经递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糖水偏好显著降低,旷场试验中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和跨格次数降低,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较HFD组更低,且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低于NDS组;HFD组体质量、体脂比、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最高,CUMS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小鼠的体脂比、TC和TG水平,且与NDS组相比,这些脂质指标水平在HFDS组更低。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易诱导焦虑抑郁样行为,且高脂饮食会加重CUMS诱导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cums) 饮食模式 行为 焦虑抑郁 脂质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解郁汤对CUMS大鼠海马p-Tau及HPA轴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珍 隋竹欣 +1 位作者 王欣笛 王海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3-388,共6页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ASJYD)对抑郁大鼠海马微管蛋白p-Tau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抑郁模型组(CUMS)和ASJYD治疗组(ASJYD),利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ASJYD)对抑郁大鼠海马微管蛋白p-Tau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Control)、抑郁模型组(CUMS)和ASJYD治疗组(ASJYD),利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灌胃方法给予抑郁大鼠ASJYD治疗;通过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结构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Tau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变化。结果:糖水消耗和糖水偏好百分比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旷场实验中行走路程、中央格时间、站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P<0.01)。HE染色各组海马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模型组大鼠海马p-Tau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后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下丘脑CRF含量和血清ACT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安神解郁汤对CUMS大鼠抗抑郁作用,可调节p-Tau以及下丘脑CRF和血清ACTH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解郁汤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 海马 微管蛋白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IOB602后生元调节神经内分泌及肠道微生态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
19
作者 井昭轩 梁配新 +5 位作者 韩雪梅 张艺华 邓朗妮 贾龙刚 王艳萍 耿伟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8-178,共11页
为了探讨植物乳植杆菌IOB602(LP602)后生元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本实验以SPF级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UMS模型组、安慰剂组、LP602后生元... 为了探讨植物乳植杆菌IOB602(LP602)后生元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本实验以SPF级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UMS模型组、安慰剂组、LP602后生元组和阳性药物氟西汀组。各组小鼠在CUMS模型构建后进行2周的灌胃干预。通过行为测试初步评估LP602后生元的抗抑郁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含量的变化;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并使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小肠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LP602后生元提升了CUMS小鼠的糖水偏好率,延长了中心区域停留时间,以及缩短了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此外,后生元显著增加了血清和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并降低了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酮的含量。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后生元的干预可以调节CUMS诱导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和组成,显著升高了肠道中Erysipelotrichaceae、Dubosi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Firmicutes、Staphylococcaceae相对丰度。此外,小鼠粪便内乙酸、丁酸、异丁酸、丙酸、戊酸、异戊酸含量均显著升高;LP602后生元还减轻了小肠组织损伤程度,并显著提高了免疫荧光蛋白ZO-1表达水平。综上,LP602后生元有效改善了CUMS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纠正HPA异常激活和调控肠道微生态,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 后生元 抑郁样行为 肠道菌群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模型大鼠AMPK/mTOR/ULK1通路及胶质细胞的作用
20
作者 程茗 曹峰 张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6-181,I0025-I0027,共9页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眶额皮层(OFC)腺苷酸活化蛋白激活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及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眶额皮层(OFC)腺苷酸活化蛋白激活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及胶质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组(10.50 mg/kg)、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3.15 g/kg)、柴胡疏肝散中剂量组(6.30 g/kg)、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12.60 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28 d。观察各组大鼠糖水偏好系数、悬浮不动时间、旷场行走路程的变化。待上述检测完成后断头取脑,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OFC中离子钙结合受体分子1(Iba-1)、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FC中pT172-AMPK/AMPK、pS2488-mTOR/mTOR、pS757-ULK1/ULK1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PCR法检测OFC中AMPK、mTOR、ULK1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糖水偏好系数降低、悬浮不动时间增加、旷场行走路程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糖水偏好系数升高、悬浮不动时间减少、旷场行走路程均有所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Iba-1及GFAP除柴胡疏肝散高剂量组外,模型组及各给药组Iba-1及GFAP均升高(P<0.05,P<0.01),MBP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Iba-1、GFAP均降低(P<0.01)、MBP均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给药组pT172-AMPK/AMPK、pS2448-mTOR/mTOR及pS757-ULK1/ULK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pT172-AMPK/AMPK、pS2448-mTOR/mTOR、pS757-ULK1/ULK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及柴胡疏肝散低、中剂量组mTOR、ULK1 mRNA表达均降低(P<0.01),柴胡疏肝散低剂量组的AMPK mRNA、柴胡疏肝散低、高剂量组的mTOR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AMPK mRNA、mTOR mRNA、ULK1 mRNA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可以通过降低大鼠OFC组织中Iba-1、GFAP,升高MBP的表达,激活AMPK/mTOR/ULK1通路以发挥其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测轻度 眶额皮层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