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联网翻转课堂:慕课模式的教育传播学思考
被引量:
16
1
作者
徐武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6,共3页
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影响着教育传播的发展和演变。基于互联网的MOOC模式是一场教育传播学革命。作为一种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MOOC具有传统教育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内容、渠道到受众体验,慕课给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
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影响着教育传播的发展和演变。基于互联网的MOOC模式是一场教育传播学革命。作为一种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MOOC具有传统教育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内容、渠道到受众体验,慕课给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慕课掀起的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学的革命以及一场波及整个教育领域的革命,值得教育传播学者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翻转
课
堂
慕课模式
教育传播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范式”融合视域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建构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永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69,共6页
澄清慕课开发样态是慕课应用共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亦是慕课开发的理论要求。当前慕课开发过度沿袭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弱化人本价值。解决慕课开发困境既需要着眼于人本价值的理论支持,又需要通过"开发"过程实现价值意义。...
澄清慕课开发样态是慕课应用共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亦是慕课开发的理论要求。当前慕课开发过度沿袭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弱化人本价值。解决慕课开发困境既需要着眼于人本价值的理论支持,又需要通过"开发"过程实现价值意义。泰勒原理与课程理解范式的融合,为实现多元课程"理解"的慕课开发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建构了"FLTC"慕课开发模式,以理论模式解读慕课开发的关系、逻辑与过程。该模式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是关键要素,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在线教学活动、学习分析与评价、学习支持是主要活动。实现"FLTC"模式的慕课开发,须重视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重视学习交互中的网络连通,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的差异性、过程性及情境性,促进"严密"中开放的慕课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
程范式
融合
慕
课
开发
模式
“FLTC”
课
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一流建设教育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交流技能”课程为例
被引量:
7
3
作者
付洋
马俊玲
+2 位作者
綦海
吴美璇
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8期1013-1017,共5页
"慕课+"教学模式是在慕课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双一流"学校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在双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以沟通行动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为支撑,对"慕课+"教学模式加以阐...
"慕课+"教学模式是在慕课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双一流"学校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在双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以沟通行动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为支撑,对"慕课+"教学模式加以阐述;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环境与筹备三方面描述了如何在"交流技能"课程中构建"慕课+"教学模式;实践中,以某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交流技能"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突出了"慕课+"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成长的价值感和增加学习时间自由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需要在慕课品质、考核评价体系和面授时间等方面有待完善,以期为中国双一流学校建设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慕
课
+”教学
模式
课
程改革
双一流建设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慕课市场的学分认定机制
被引量:
26
4
作者
邱伟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4,共11页
随着课程数量和学习人数持续增长,慕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为慕课授予学分已成为大学应对挑战的一项策略。慕课的出现让大学的教育功能和授予学分的功能可以相分离。大学正在分化为开设慕课的大学和引进慕课的大学,高等...
随着课程数量和学习人数持续增长,慕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为慕课授予学分已成为大学应对挑战的一项策略。慕课的出现让大学的教育功能和授予学分的功能可以相分离。大学正在分化为开设慕课的大学和引进慕课的大学,高等教育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根据课程和学分的来源,大学为慕课授予学分可分为自授学分、联盟学分、合作学分和认证学分四种模式。通过比较世界各国出现的慕课学分认定策略,本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会影响不同学分模式下授予慕课学分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不同国家所处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及其目标导致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慕课学分模式。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其大学并不积极引进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慕课课程。美国的慕课平台与一流大学目前主要采用自授学分模式,针对准备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学习者推出学分课程。印度作为欠发达人口大国,亟需利用慕课扩大高等教育质量和入学机会。因此,印度政府与其国家慕课平台采用政府主导的认证学分模式,让著名大学提供优质课程,并要求普通大学引进慕课并为之授予学分。中国作为中等收入的高等教育大国,需要借助慕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慕课平台和大学主要使用合作学分模式建立竞争性课程市场,从而更有利于推动慕课创新。四种慕课学分模式各有所长,可视为一组政策工具,加以灵活运用,促进慕课市场的成长。中国应当破除学分制度存在的障碍,引入自授学分和认证学分模式激励大学提供优质课程,释放慕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慕
课
市场
慕
课
学分
模式
慕
课
学分认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翻转课堂:慕课模式的教育传播学思考
被引量:
16
1
作者
徐武生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4-76,共3页
文摘
技术的不断改变及其潜在范式的重大转移影响着教育传播的发展和演变。基于互联网的MOOC模式是一场教育传播学革命。作为一种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MOOC具有传统教育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从内容、渠道到受众体验,慕课给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慕课掀起的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学的革命以及一场波及整个教育领域的革命,值得教育传播学者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
翻转
课
堂
慕课模式
教育传播
思考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范式”融合视域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建构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永华
机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69,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线教育的适切性研究--以MOOC为例"(项目编号:14YJA880040)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文摘
澄清慕课开发样态是慕课应用共享深入推进的现实需求,亦是慕课开发的理论要求。当前慕课开发过度沿袭现代课程开发范式,弱化人本价值。解决慕课开发困境既需要着眼于人本价值的理论支持,又需要通过"开发"过程实现价值意义。泰勒原理与课程理解范式的融合,为实现多元课程"理解"的慕课开发提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建构了"FLTC"慕课开发模式,以理论模式解读慕课开发的关系、逻辑与过程。该模式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是关键要素,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在线教学活动、学习分析与评价、学习支持是主要活动。实现"FLTC"模式的慕课开发,须重视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重视学习交互中的网络连通,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的差异性、过程性及情境性,促进"严密"中开放的慕课开发。
关键词
课
程范式
融合
慕
课
开发
模式
“FLTC”
课
程开发
Keywords
Curriculum Paradigm
Fusion
MOOC Development Model
"FLT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一流建设教育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交流技能”课程为例
被引量:
7
3
作者
付洋
马俊玲
綦海
吴美璇
尹梅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8期1013-1017,共5页
基金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2018年研究课题立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精神养成路径研究”(A1-YX20180603-01)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混合式教学法对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作用的机制”(GJB139081)
+1 种基金
哈尔滨医科大学2019年度医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医学人文慕课教学质量方法与研究实践”(XQ201927)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慕课+”视域下医学人文课程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践(SJGY20190419)。
文摘
"慕课+"教学模式是在慕课教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双一流"学校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在双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以沟通行动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为支撑,对"慕课+"教学模式加以阐述;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环境与筹备三方面描述了如何在"交流技能"课程中构建"慕课+"教学模式;实践中,以某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交流技能"课程"慕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突出了"慕课+"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成长的价值感和增加学习时间自由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需要在慕课品质、考核评价体系和面授时间等方面有待完善,以期为中国双一流学校建设过程中的教学改革提供建议和经验。
关键词
“
慕
课
+”教学
模式
课
程改革
双一流建设
医患沟通
Keywords
"MOOC+"Teaching Mode
Curriculum Reform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慕课市场的学分认定机制
被引量:
26
4
作者
邱伟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74,共11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慕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机制设计研究"(DIA140306)
文摘
随着课程数量和学习人数持续增长,慕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为慕课授予学分已成为大学应对挑战的一项策略。慕课的出现让大学的教育功能和授予学分的功能可以相分离。大学正在分化为开设慕课的大学和引进慕课的大学,高等教育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根据课程和学分的来源,大学为慕课授予学分可分为自授学分、联盟学分、合作学分和认证学分四种模式。通过比较世界各国出现的慕课学分认定策略,本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会影响不同学分模式下授予慕课学分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不同国家所处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及其目标导致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慕课学分模式。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其大学并不积极引进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慕课课程。美国的慕课平台与一流大学目前主要采用自授学分模式,针对准备进入大学和研究生院的学习者推出学分课程。印度作为欠发达人口大国,亟需利用慕课扩大高等教育质量和入学机会。因此,印度政府与其国家慕课平台采用政府主导的认证学分模式,让著名大学提供优质课程,并要求普通大学引进慕课并为之授予学分。中国作为中等收入的高等教育大国,需要借助慕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慕课平台和大学主要使用合作学分模式建立竞争性课程市场,从而更有利于推动慕课创新。四种慕课学分模式各有所长,可视为一组政策工具,加以灵活运用,促进慕课市场的成长。中国应当破除学分制度存在的障碍,引入自授学分和认证学分模式激励大学提供优质课程,释放慕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潜力。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慕
课
市场
慕
课
学分
模式
慕
课
学分认定策略
Keywords
model of MOOC credit
strategy to award MOOC credit
higher education market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联网翻转课堂:慕课模式的教育传播学思考
徐武生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范式”融合视域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建构
冯永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双一流建设教育背景下“慕课+”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交流技能”课程为例
付洋
马俊玲
綦海
吴美璇
尹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等教育慕课市场的学分认定机制
邱伟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