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鲜卑族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慕容恪
- 1
-
-
作者
宋丹凝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7年第2期61-65,共5页
-
文摘
慕容恪,(?——公元三六六年),字玄恭,慕容皝之第四子。在前燕四个君主中,他历事三主,慕容皝和慕容儁时,他率军征战四方,为前燕盛况空前的局面贡献了卓越的才干;慕容(?)时,他辅佐幼主七年,这是前燕王朝政治空前稳定的时期。他的一生与前燕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军事上,慕容恪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对前燕政权的稳定及保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起了重要的作用。前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在辽西奠定立国基础,向中原扩张;与前秦和东晋对峙。在这三个阶段中,慕容恪始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
关键词
鲜卑族
前燕
政治家
军事指挥
慕容垂
王朝政治
军事家
公元
慕容评
辽西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十六国官制初探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冯君实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5-101,11,共8页
-
文摘
关于十六国的官制,不但在封建正史和典章制度史,如《晋书》、《宋书》、《魏书》、《通典》等书的“职官”志典部分,没有予以收录,就是集官私典籍大成的类书有关职官部分,也不予收录,以致影响到近代所出关于古代官制著作,也只偶然提到十六国的个别官制。清人所撰十六国有关将相大臣表,算是系统整理十六国官制的著作,
-
关键词
十六国时期
古代官制
单于
胡汉分治
晋书
慕容垂
制度史
割据政权
石虎
左右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苻坚的治秦与伐晋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赵文润
-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48-59,共12页
-
文摘
前秦皇帝苻坚(公元357—385年在位),曾经在宰相王猛等人的扶助下,任人唯贤,打击豪强,广立学校,劝课农桑,使秦国大治。史载,当时秦国境内“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但是,三八三年苻坚伐晋,在安徽淝水遭到失败,前秦的统治也随之瓦解。
-
关键词
符坚
前秦
东晋
劝课农桑
失败原因
封建政权
侵略战争
长安
显著成效
慕容垂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读《邺中记》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周一良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4期102-110,共9页
-
文摘
(一) 邺城(今河北临漳、河南安阳交界处。)是十六国时前燕慕容氏和后赵石氏的首都,以后东魏北齐也建都于此。《邺中记》一书,《隋书·经籍志》作二卷,称晋国子助教陆翔。撰。唐代此书还存在。贞观时欧阳询编《艺文类聚》,开元时徐坚编《初学记》都曾征引。以后止佚,清代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出。《四库总目提要》说,“六朝归籍,世远逾稀。断壁残玑,弥足为宝。佚而复存,是亦罕见之秘笈矣”。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史料保存下来的很少,《邺中记》确是值得重视的。陆翔当是西晋东晋之交的人,可能后来过江,作了东晋的国子助教。所以《隋志》题为晋人,把这部书和晋宋人著作列在一起。在记述石虎统治时的邺城以外,其中涉及高欢高洋的记载,大约是后人(?)入。
-
关键词
石勒
洛阳
石虎
前燕
曹操
云母
慕容垂
十六国
关中
慕容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北魏宦官的出身及其社会地位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陈连庆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6期91-98,共8页
-
文摘
一、北魏宦官的来源及其出身鲜卑拓跋部自拓跋猗卢至拓跋什翼犍,是由原始公社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时,部族间的战争非常频繁,掠夺俘虏和牲畜已成为经常的现象.如《魏书序记》所载:什翼犍大破高车,俘“获万口,马牛羊百余万头”;破刘卫辰又“俘获生口及马牛羊数十万头”.奴隶的使用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伴随着阶级的产生。
-
关键词
北魏
社会地位
鲜卑拓跋部
什翼犍
奴隶社会
胡太后
冯太后
魏书
奴隶制
慕容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淝水之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6
-
-
作者
景有泉
-
机构
东北师大历史系
-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57-60,共4页
-
文摘
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当时统一了北方的前秦政权同南方东晋政权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大战,历来受到史家的重视。近年来有论者对传统看法提出异议,并引起史学界展开了关于淝水之战的性质、规模和双方胜负原因等的热烈讨论。笔者不揣谫陋,仅就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略抒管见,并祈请教正。
-
关键词
淝水之战
慕容垂
北府兵
少数民族
孝武帝
军队
史学界
政权
汉族人
江南地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胡三省误注“恶奴”
- 7
-
-
作者
谭世保
-
出处
《学术研究》
1985年第4期111-111,共1页
-
文摘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纪》“孝武帝太元九年”载:“慕容农之奔列人也,止于乌桓鲁利家,利为之置馔,农笑而不食。利谓其妻曰:“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奈何?”胡三省于“恶奴”后加注云:“句绝。恶奴,盖詈其妻之语。”今按恶奴乃慕容农之字。《晋书人名索引》303页中载“慕容农(恶奴、辽西王)”。查《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太元十九年“冬十月,慕容垂遣其子恶奴寇廪丘,东平太守韦简及垂将尹国战于平陆,简死之。”此事《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孝武帝大元十九年”载为:“
-
关键词
胡三省
孝武帝
资治通鉴
慕容垂
人名索引
晋书
辽西
乌桓
东平
误注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淝水之战为什么南胜北败与苻秦败亡后的北方局势
- 8
-
-
作者
王仲荦
-
出处
《文史哲》
1955年第12期42-47,共6页
-
文摘
淝水之战,在魏晋南北朝史上是关系重大的一次战争。自永嘉以后,到北方统一於苻秦,至此,北方又再度大分裂,终后开出南北对峙之局,皆以这一次战争为关键,故有试论之必要。由於本人史料以及方法观点各方面水平低下,因此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深盼同志们多多指正。氐人的兴起前案是属於氐族人建立的国家。氐人自称是盤瓠之后(三国志魏志四夷傅注引魏书西戎傅),可能与崇拜狗图腾的南蛮族是血亲近属。不过由於这一族已后向西北发展,和冉駹夷、白马羌混合以后,他们的嫁娶风俗,有似於羌,因此,后来统治阶级的史学家。
-
关键词
淝水之战
魏晋南北朝史
氏族部落
南北对峙
三国志
陕西
贵族
统治阶级
慕容垂
战争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