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沉郁愤激 浑然成章——读茅盾散文《戽水》
- 1
-
-
作者
欣荣
-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1985年第2期14-15,共2页
-
文摘
1932年夏天,茅盾一度回到自己的故乡乌镇。“九·一八”后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鼓起他笔底的波澜,使他在写出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即《春蚕》、《秋收》、《残冬》)后,相继又写了《戽水》等一系列散文。这是给故乡的纪念,也是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学遗产。
-
关键词
散文
茅盾
《农村三部曲》
愤激
沉郁
《林家铺子》
社会现实
农村经济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绝圣弃智”管窥庄子的处世思想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戴道谦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61-262,264,共3页
-
文摘
战国时代,盗贼蜂起:有盗物者,有盗国者。他们利用“圣”“智”,为自己编织了合法的外衣。庄子的“绝圣弃智”,是为医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社会弊病开出的一剂药方,它在抛弃“盗”这种病变细胞的同时,也抛弃了“圣”“智”这种正常的细胞,从中我们可窥见庄子愤激而又无奈的情感。
-
关键词
绝圣弃智
全身远祸
愤激
-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王夫之讽刺诗论简评
- 3
-
-
作者
王思焜
-
机构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6-94,共9页
-
-
关键词
讽刺诗
诗论
沉郁
愤激
文赋
王夫之
隐居
名家
经世致用
复兴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杜甫的旅寓诗(上)
- 4
-
-
作者
李华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88-95,共8页
-
文摘
杜甫一生心系朝廷,追求事业,富于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但综观他的经历和文学创作,似乎还接受了陶渊明的影响。特别是他后半生“飘泊西南”期间,他还写过不少表现安于隐逸闲适思想的作品。如何认识这一复杂的现象,杜甫的思想、创作和渊明有哪些异同,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
关键词
耿介率真
不谐流俗
执拗愤激
正言若反
羁旅生涯
继承创新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曹操在立嗣上的选择对曹植的影响
- 5
-
-
作者
韩鑫
-
机构
<江苏年鉴>编辑部
-
出处
《学海》
1995年第3期91-92,共2页
-
文摘
曹操在立嗣上的选择对曹植的影响韩鑫中国文学史上的建安时代,诗文腾踊,俊才云蒸。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开创了一个“崇文之盛事”。曹操“外走武功,内兴文学”,不仅在政治上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达提供了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他身体力行为建安文学注塑了新的...
-
关键词
曹植
曹操
“三曹”
曹丕
“骨气奇高”
建安文学
建安时代
经国之大业
《典论·论文》
愤激之情
-
分类号
K827.3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鲁迅风格:孤愤
- 6
-
-
作者
陈琦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40,共4页
-
-
关键词
鲁迅作品
鲁迅风
“孤愤”
反传统
愤激之情
诚与爱
精神胜利法
知识分子
孤独感
思想启蒙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散文小议
- 7
-
-
作者
周涛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47,共2页
-
文摘
散文小议周涛关于散文已经说了不少的话,说得对也罢、错也罢,无非是一家之言。作家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看法的人,作家的意见不是指示,不代表哪一级机关,只是一个人的看法。说得对,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说得不对,无须大惊小怪。我对于散文的议论,归纳起来无非是这样...
-
关键词
散文
中国西部文学
中国作家
文学环境
新时期
当代文学
群众基础
“说真话”
愤激之词
生存家园
-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