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研究进展
1
作者 崔庆轩 王大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1,共5页
查阅国内外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征、致病机制、治疗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对疾病的再认识,并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 急性低频神经性 发病机制 预后 大脑功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病程感音神经性聋药物疗效分析
2
作者 林佳华 张娇 +1 位作者 任丽瑶 邹艺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分析长病程(≥30 d)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药物疗效,为其是否采用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尤其在人工耳蜗植入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收治的首次治疗时病程≥30 d的感音神经... 目的分析长病程(≥30 d)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药物疗效,为其是否采用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尤其在人工耳蜗植入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收治的首次治疗时病程≥30 d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87例(124耳),纯音阈值0.125~8 kHz,按照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疗效评估标准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分析影响两组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87例(124耳)中13耳治疗有效,有效率为10.5%,对长病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药物疗效,病程>3个月和双侧耳聋是影响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长病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10.5%仍有效,病程>3个月和双侧耳聋是影响长病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药物疗效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长病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以及此类患者决定采取人工耳蜗植入前,可尝试行一期药物治疗,有改善听力或改人工耳蜗植入为佩戴助听器的可能,这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长病程 药物疗效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感音神经性聋-肾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3
作者 刘敏 孟黎平 +3 位作者 季慧 范烨 王莹莹 洪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感音神经性聋-肾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arathyroidism sensorineural deafness-renal dysplasia syndrome,HD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为HDR患者的听力学、基因检测及其他临床... 目的探讨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感音神经性聋-肾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arathyroidism sensorineural deafness-renal dysplasia syndrome,HDR)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为HDR患者的听力学、基因检测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双耳未通过,诊断为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访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正常,泌尿系统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病例2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通过,3岁时体检耳声发射双耳未通过,诊断为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随访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正常,甲状旁腺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泌尿系统超声示双肾小结晶,形态正常。2例经基因检测,诊断为HDR,分别为GATA3基因突变位点c.867dup和c.65_68dup位点突变,患儿双亲均未携带该突变,均为首次报道。结论HDR临床表型差异较大,对听力损伤怀疑合并甲状旁腺功能降低或肾功能异常的患儿应尽早完善基因检测,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神经性-肾发育不良综合征 神经性听力损失 GATA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吴限 肖其珍 +2 位作者 王立宇 刘淑云 殷泽登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预后、年龄和职业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SSNHL住院患者115例,...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预后、年龄和职业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简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SSNHL住院患者115例,按照职业将患者分为脑力组(医生、公务员、白领、学生、公关、教师、程序员等)59例和体力组56例;按照SSNHL分型将患者分为低频型组35例,平坦型组38例,高频型组17例,全聋型组25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痊愈组44例,显效组4例,有效组19例,无效组48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分型、预后、年龄及职业SSNHL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 不同分型SSNHL患者总均分、抑郁因子、其他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组恐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力组焦虑、偏执分值高于体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组躯体化分值高于脑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10个因子、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NHL患者普遍存在失眠、抑郁等消极情绪;全聋与无效组患者在精神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良精神心理问题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神经性 精神状态 职业 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任基浩 王耀文 +4 位作者 卢永德 殷团芳 谢鼎华 伍伟景 胡彬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和圆窗置管微泵灌注地塞米松3种方法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方法55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圆窗置管微泵灌注用药治疗21例(置管组),每次2.5mg/0.5ml,维持1小时,... 目的观察和比较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和圆窗置管微泵灌注地塞米松3种方法治疗难治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方法55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圆窗置管微泵灌注用药治疗21例(置管组),每次2.5mg/0.5ml,维持1小时,每天两次,连续给药7天,总剂量35mg;鼓膜穿刺注药23例(穿刺组),首次剂量为2.5mg,此后,每2天重复注药1次(每次2.5mg),共4次,总剂量10mg;鼓膜切开置管滴药11例(滴药组),首次剂量为0.5%地塞米松0.5ml,经通气管滴入鼓室,每天重复滴药2次(每次2.5mg),共7天,总剂量32.5mg。同期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32例突聋患者,且拒绝鼓室用药者随访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各组听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4组治疗前听力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治疗完成后1月纯音测听检查:置管组、穿刺组和滴药组平均PTA分别提高9dB、8.6dB和1.7dB,前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dB(P<0.05),置管组8例(38.1%)听力改善约15~56dB,无效13例;穿刺组8例(34.8%)听力改善约16~54dB,无效15例;滴药组1例(9.1%)听力改善约26dB,无效10例;对照组3例(9.4%)听力改善约15~36dB,无效29例。结论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聋方法安全有效,为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突聋患者,提供了再次治疗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 神经性 地塞米松 鼓室内 圆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闽 胥亮 +8 位作者 刘水霞 史敏 唐凤珠 瞿申红 梁建平 陆秋天 彭璐 景艳 李凤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临床防聋及治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晶芯?十五项遗传性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对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GJB2(...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临床防聋及治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晶芯?十五项遗传性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对广西地区22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GJB2(35del G、235delC、176del16、299del AT)、SLC26A4(2168A>G、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1975G>C、2027T>A、IVS15+5G>A)、线粒体DNA12SrRNA(1494C>T、1555A>G)和GJB3(538C>T),对未确诊的阳性结果进行基因全序列分析。结果 222例患者中23例(10.36%,23/222)被检测出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 235delC纯合突变3例(1.35%),杂合突变8例(3.60%),GJB2 35delG杂合突变2例(0.90%),GJB2 235delC/109A>G复合杂合突变2例(0.90%);SLC26A4IVS7-2A>G杂合突变2例(0.90%),SLC26A4 1229C>T纯合突变2例(0.90%),IVS7-2A>G/IVS11+47T>C/1548insC复合杂合突变2例(0.90%);GJB3 538C>T杂合突变1例(0.45%);线粒体DNA12SrRNA 1555A>G异质突变1例(0.45%);1例(0.45%)同时携带GJB2 235delC杂合突变及SLC26A4 1226G>A杂合突变。结论本组广西地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以GJB2基因突变为主,其次是SLC26A4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基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中内耳畸形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程岚 吴皓 +4 位作者 杨军 陶峥 李蕴 侯峥 李玉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NHL)患儿中内耳畸形的颞骨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行听力学检查后确诊的先天性SNHL儿童进行颞骨CT和MRI检查,其中188例资料完整,总结影像学所见,按Sennaroglu分类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CT和MRI显示其中35例(54耳... 目的分析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SNHL)患儿中内耳畸形的颞骨影像学表现。方法对行听力学检查后确诊的先天性SNHL儿童进行颞骨CT和MRI检查,其中188例资料完整,总结影像学所见,按Sennaroglu分类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CT和MRI显示其中35例(54耳)存在内耳发育畸形,3例(5耳)同时合并中耳及外耳畸形。35例中共同腔畸形2例(4耳);耳蜗发育不全1例(1耳);耳蜗不完全分隔Ⅱ型(IP-Ⅱ)即Mondini畸形13例(26耳);前庭扩大4例(7耳);半规管畸形13例(19耳);内听道狭窄7例(10耳);内听道扩大1例(2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9例(34耳)。结论对先天性SNHL患儿行CT及MRI检查非常重要,可发现其中存在的内耳发育畸形。CT及MRI对诊断内耳畸形优势互补,为临床治疗,尤其是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畸形 神经性 先天性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高频听力易损机制 被引量:19
8
作者 曹连杰 余力生 李兴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4,共4页
关键词 高频听力损失 神经性 噪声性 老年性 药物性 突发性 主要表现 听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晓晶 娄昕 +2 位作者 吴南洲 王大勇 王秋菊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在感音神经性聋(SNH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TwinExct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30例(260耳)SNHL患者进行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及内耳水成像。蜗神经成像序列为斜矢状位FRFSET2加权像,内耳水成像为3DFIESTA序列。结果... 目的探讨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在感音神经性聋(SNH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TwinExct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30例(260耳)SNHL患者进行蜗神经磁共振成像及内耳水成像。蜗神经成像序列为斜矢状位FRFSET2加权像,内耳水成像为3DFIESTA序列。结果 90例大于等于18岁的患者中,85例170耳显示蜗神经、迷路正常;1例2耳前庭导水管扩大;1例1耳蜗神经信号缺失;3例6耳蜗神经细小;40例小于18岁的患者中,19例38耳显示蜗神经、迷路正常;2例3耳Michel畸形;6例12耳Mondini畸形;1例2耳共腔畸形;12例24耳前庭导水管扩大;21例畸形中7例14耳蜗神经信号缺失。2例4耳显示内听道狭窄伴蜗神经细小。结论磁共振内耳成像对诊断SNHL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判断患者内耳蜗神经发育情况及内耳畸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这类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必要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 听觉损失 神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内耳及颅脑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霞 沈桂权 +2 位作者 吴永彦 余晖 汪汉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内耳畸形及颅脑异常的发病情况,为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确诊为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245例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232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204例行内... 目的探讨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内耳畸形及颅脑异常的发病情况,为人工耳蜗植入适应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确诊为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245例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232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204例行内听道MRI检查,196例行常规颅脑MRI检查,分析内耳结构异常及颅脑异常患儿的影像表现。结果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的232例中,195例内耳正常,37例内耳异常,占15.95%;行内听道MRI检查的204例中,167例正常,37例异常,占18.14%;行颅脑MRI平扫的196例中,110例正常,86例异常,占43.88%。耳蜗畸形包括:Michel畸形3例4耳,耳蜗未发育4例7耳,耳蜗发育不全2例3耳,不完全分隔Ⅰ型5例8耳,不完全分隔Ⅱ型5例10耳。前庭畸形16例26耳,半规管畸形14例24耳;内听道畸形7例12耳;前庭导水管畸形16例29耳。颅脑异常者包括:脑白质病61例,颅内发育变异9例,脑先天畸形7例,脑损伤、破坏性疾病6例,颅骨异常2例及松果体囊肿1例。结论本组先天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内耳畸形发生率为15.10%(37/245),颅脑异常发生率为43.88%(86/196),术前常规进行颞骨高分辨率CT、内听道MRI及颅脑MRI检查能够发现内耳及颅脑病变,可作为人工耳蜗植入适应人群的筛选及植入耳选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内耳畸形 颅脑异常 计算机体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陈冬 刘振 李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耳)ALHL的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测结果和2~5年的随访情况,总结ALHL的临床...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耳)ALHL的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测结果和2~5年的随访情况,总结ALHL的临床发病特征。结果本组42例(42耳)ALHL呈急性发病,年龄27~44岁。男16例(38.10%),女26例(61.90%)。20例(20耳)伴低调耳鸣,17例(17耳)伴耳部堵闷,11例(11耳)伴听觉过敏现象,6例(6耳)伴有头昏。0.125~1kHz平均听阈为(38.74±4.62)dBHL,2~8kHz平均听阈为(13.52±3.86)dBHL,治疗后上述平均听阈分别为(21.05±9.74)dBHL和(19.85±9.44)dBHL。所有病人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在低频区引出率为16.67%,高频区引出率为85.71%。结论ALHL以单侧发病为主,常伴低调耳鸣、耳部堵闷及胀满感。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纯音听阈以低频听阈升高为特征,ABR正常。病变可能位于耳蜗顶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听阈 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失匹配负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峰杰 刘莎 +7 位作者 鲜军舫 王振常 郭连生 秦鹏民 赵金萍 林思恩 宋雯 刘美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短纯音刺激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美国32导Neuroscan EEG/ERP记录系统对24例(48耳)听力正常受试者和7例(14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MMN测试。采用经典Oddball模式,标准... 目的初步研究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短纯音刺激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美国32导Neuroscan EEG/ERP记录系统对24例(48耳)听力正常受试者和7例(14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MMN测试。采用经典Oddball模式,标准刺激和偏差刺激分别为500Hz和1000Hz的短纯音测试两组受试者MMN,比较两组MMN潜伏期和波幅的差异。结果感音神经性聋组MMN潜伏期为145.00±16.11ms,与对照组130.45±7.31ms相比,明显延长(P=0.009),两组的波幅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908)。而两组的波幅变异系数(CV%)均大于对应潜伏期的变异系数(CV%)。结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MMN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变化不大。MMN潜伏期相对比较稳定,但波幅个体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失匹配负波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人和正常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BOLD-fMRI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2 位作者 张权 李威 张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平面;表现聋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脑区有:两侧枕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正常人和感音性聋人接受适当纯音刺激都可激活听觉中枢。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聋人听觉中枢激活程度较正常人低。人脑以网络模式处理听觉信息,不同感觉中枢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聋人的听觉中枢有重组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D-FMRI 功能成像 听觉中枢 神经性 正常人 脑功能区 fMRI研究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长期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默认网络的静息态fMRI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新 黄志纯 +2 位作者 张萍萍 刘斌 张光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1-515,共5页
目的研究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默认网络的活动,观察聋人默认网络与正常人之间的变化。方法选择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4例(左、右聋各17)以及17例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听力对象作为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所得数... 目的研究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默认网络的活动,观察聋人默认网络与正常人之间的变化。方法选择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4例(左、右聋各17)以及17例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听力对象作为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所得数据经过处理得到分别以默认网络中各脑区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图,并进行组内和组间分析。结果同正常控制组相比,耳聋组的默认网络各脑区均呈现了增强的功能连接,并且左侧耳聋表现了更为显著的变化。结论单侧长期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脑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的异常,表明耳聋患者默认网络发生了功能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神经性 默认网络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感音神经性聋同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宏鸣 翁婷雯 董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简称突聋(suddensensorineu—ralhearinglossSSNHL),定义为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
关键词 突发神经性 血脂异常 神经性听力损失 原因不明 听力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氧化损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国辉 谢鼎华 伍伟景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关键词 氧化损伤 神经性 耳蜗 老年性 药物性 噪声性 常见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理研究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相关内耳免疫及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7
作者 塞娜 韩维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6,共6页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由于内耳与听觉皮层之间的听觉通路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局部缺氧缺血、病毒感染以及微创伤等,但具体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免疫和炎症介导的...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由于内耳与听觉皮层之间的听觉通路一个或多个部分的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常见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包括局部缺氧缺血、病毒感染以及微创伤等,但具体的病理机制仍不清楚。免疫和炎症介导的内耳疾病被认为是导致SNHL的机制之一,并且抗炎和免疫治疗对部分SNHL的听力恢复有效。此外,糖皮质激素治疗SNHL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可能机制包括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内耳免疫/炎症反应在SNHL,主要是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感染性聋、老年性聋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以及免疫/炎症介导的SNHL的治疗。将免疫/炎症因子和免疫细胞(特别是巨噬细胞)作为治疗靶点,综述调节内耳免疫系统以修复组织并改善SNHL患者听力可能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 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糖皮质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低频振幅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桂玲 杨明 +2 位作者 刘玉婷 吴寒 管红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方法分析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脑功能磁共振改变。方法采集16例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及20例正常听力儿童的静息态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目的研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方法分析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脑功能磁共振改变。方法采集16例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及20例正常听力儿童的静息态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数据,对BOLD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图像,比较两组间ALFF信号得出两组间的差异性脑区。结果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较正常听力儿童对照组ALFF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区包括左、右额中上回。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组较正常听力儿童对照组ALFF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区包括右后扣带回、右中央旁回。结论双侧先天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相关脑区的脑功能活动水平与正Gguiling,YANG Ming,LIU Yuting,WU Han,GUAN Hongmei(Department of Radiology,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0008常听力儿童不同提示耳聋患儿存在脑代偿性功能及相关脑区功能会发生改变及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ALFF 先天性神经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儿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及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俊阁 李瑞花 +4 位作者 皮丽宏 王荣国 秦占芬 梁恒仁 刘卫卫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 目的比较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ASSR)、短纯音听性脑干反应(Tb-ABR)与感音神经性聋儿行为测试听阈的差值,研究MASSR和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之间的差异。方法对60名感音神经性聋儿分别测试MASSR和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评价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结果MASSR反应阈、Tb-ABR反应阈和行为听阈之间均有较高的相关性。二者在频率为2、4kHz时,对行为听阈的预测具有相似的、较高的准确性;但在频率为0.5、1kHz时,MASSR的准确性较Tb-ABR高。结论MASSR和Tb-ABR均可用作感音神经性聋儿言语频率客观听阈的预测,为低龄儿童及难以检测行为听力的患儿提供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神经性 反应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低频振幅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源 陈宇辰 +3 位作者 刘斌 张玲玲 杨明 黄志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目的应用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来观察长期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改变。方法采集19例中重度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以及20名正常听力志愿者的静息态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BOLD)数据采集... 目的应用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来观察长期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改变。方法采集19例中重度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以及20名正常听力志愿者的静息态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BOLD)数据采集,对BOLD数据进行后处理以获得低频振幅波动(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图像,并比较两组间ALFF信号的差异性。结果右侧耳聋组较正常听力对照组ALFF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校正)的脑区包括在双侧颞上中回(双侧颞横回与双侧颞极)、双侧岛叶、双侧钩回、右海马旁回以及小脑前叶。右侧耳聋组较正常听力对照组ALFF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校正)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后部。结论右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相关脑区的脑功能活动水平与正常听力人群的不同提示了耳聋后脑代偿性功能改变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听觉皮层 神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