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阴性症状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裴建琴 张艳 +4 位作者 陆江波 张洁 姚梦洁 代金枝 钱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阴性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3例老年精神科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干预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感觉运动训练,每周3次,共24次,两组干预... 目的探讨团体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阴性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3例老年精神科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干预组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感觉运动训练,每周3次,共24次,两组干预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阴性症状量表(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index,MBI)评定干预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患者复发率。结果干预8周后,干预组MMSE、MBI总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SAN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MMSE、MBI总分高于干预前,SANS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MMSE、MBI、SANS总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感觉运动训练能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运动训练 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运动训练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晶 裴建琴 +3 位作者 李建华 陆江波 钱维 赵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101-4105,共5页
目的: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8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8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开展感觉运动训练。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评价病人的认知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10周,观察组MoCA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FIM总分及进食、梳洗修饰、洗澡、穿裤子、穿上衣、上厕所、膀胱管理、床或椅或轮椅间转移、入厕、盆浴或淋浴、步行/轮椅、上下楼梯、理解、表达、社会交往、解决问题、记忆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感觉运动训练,能够提升病人认知功能,提高病人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运动训练 老年人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实施的感觉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家庭康复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奎 解东风 +6 位作者 李鑫 郑海清 胡昔权 付奕 陈颖蓓 郑雅丹 郝元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训练"方案,由照顾者和物理治疗师分别实施家庭康复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卒中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照顾者组)和对照组(治疗师组)各20例...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脑卒中患者"感觉运动训练"方案,由照顾者和物理治疗师分别实施家庭康复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脑卒中后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照顾者组)和对照组(治疗师组)各20例。对照组由熟练操作的物理治疗师在患者家里负责实施"感觉运动训练"方案,1.5小时/次,3次/周,共8周;实验组由经过物理治疗师培训且考核合格后的照顾者负责实施,其他方案同对照组。选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Berg平衡量表、10m步行试验和6min步行试验分别评估患者的各项运动功能,入组时、治疗8周后对两组病例均分别进行一次评估,3个月后对两组病例均再进行1次随访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各变量3次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各个变量时间主效应F值分别为77.892、114.689、42.793、84.895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处理主效应F值分别为0.934、2.191、3.040、1.888与处理×时间F值分别为0.243、4.189、0.956、2.409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经过物理治疗师培训过的脑卒中患者照顾者负责实施的家庭感觉运动训练与教育方案能取得与由物理治疗师负责实施接近的治疗效果,并能在短期内继续提高或维持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照顾者 家庭康复 感觉运动训练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干预的范围综述
4
作者 李靖 李星 +3 位作者 刘维 王彦艳 赵琼 王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20-125,共6页
目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 目的对乳腺癌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运动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基于JBI范围综述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和信息提取。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10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类实验研究。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感觉运动训练、平衡训练、振动训练、神经舞蹈训练、自行设计的四肢锻炼操等;总干预时长4~12周或化疗时长,运动强度多为轻中度,运动频率多为2~5次/周,30~60 min/次。运动干预评价指标包括安全性、依从性、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等。结论运动干预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运动干预策略和评价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待更多证据以制订最佳运动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感觉运动训练 平衡训练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