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隙性脑梗死19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永鸿 周庆昆 卢颖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51-1452,共2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临床表现、脑CT及MRI特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97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7例患者有高血压史155例(78.7%),糖尿病124例(62.9%),冠心病102例(51.8%),高脂血症110例(55.8%),短暂性脑缺...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临床表现、脑CT及MRI特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97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7例患者有高血压史155例(78.7%),糖尿病124例(62.9%),冠心病102例(51.8%),高脂血症110例(55.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5例(17.8%),烟酒嗜好89例(45.2%)。按Fisher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单纯运动性轻偏瘫(PMH)98例,PMH变异型12例,感觉运动性卒中(SMS)9例,单纯感觉性卒中(PSS)6例,构音-手笨拙综合征(DHS)3例,腔隙状态(LS)23例,无症状腔隙性梗塞(ALI)35例,丘脑内囊综合征(TICS)11例。病灶基底节区最多见121例(占61.4%),其次为内囊、侧脑室、侧脑室旁及放射冠,少见部位有丘脑、额叶、顶叶及脑干。结论: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乃是防治本病的关键。CT扫描或MRI是最佳的诊断手段,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脑梗死 临床分析 短暂脑缺血发作 单纯运动轻偏瘫 感觉运动性卒中 Fisher 感觉 高脂血症 MRI特点 回顾分析 腔隙梗塞 临床表现 高血压史 烟酒嗜好 分型标准 腔隙状态 基底节区 少见部位 诊断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