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指导经颅直流电刺激靶向治疗感觉性失语症:1例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汪洁 吴东宇 +2 位作者 袁英 张烨 张甜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近年来,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tDCS由于其副作用小、刺激范围大,可以与语言检查或治疗同... 近年来,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tDCS由于其副作用小、刺激范围大,可以与语言检查或治疗同时实施,因此在失语症的治疗与研究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性失语症 电刺激 语言评价 TRANSCRANIAL 经颅磁刺激 stimulation 脑刺激 颞上回 亚急 汉语失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语言治疗后错语的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汪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 :观察语言治疗对不同类型错语的影响及治疗效果 ,确定感觉性失语症命名困难的主要语言学层次损害。方法 :对 14例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进行 4周语言治疗 ,治疗前后对患者实施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汉语版中的图片命名测验 ,对测验中... 目的 :观察语言治疗对不同类型错语的影响及治疗效果 ,确定感觉性失语症命名困难的主要语言学层次损害。方法 :对 14例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进行 4周语言治疗 ,治疗前后对患者实施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汉语版中的图片命名测验 ,对测验中出现的错误分类记分 ;对 2例患者进行单病例实验设计 ,观察恢复早期与后遗症期的疗效。结果 :语言治疗后感觉性失语症患者的错语总量减少 ,急性期与恢复后期治疗后错语量减少的程度接近。结论 :语言治疗对减少感觉性失语症患者图片命名的错语有积极作用 ,语义性错语的出现率最高 ,提示感觉性失语症的命名困难以语义层次的损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性失语症 错语 语言治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与非语言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3
作者 卢肖 张玉梅 陈心雅 《中国卒中杂志》 2025年第8期985-991,共7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症[韦尼克失语症(Wernicke’s aphasia,WA)]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后WA患者。采用西方失语成套... 目的探讨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症[韦尼克失语症(Wernicke’s aphasia,WA)]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后WA患者。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修订版(western aphasia battery-revised,WAB-R)评估语言功能(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和命名);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评估非语言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和注意力)。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语言功能与非语言认知功能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分别以WAB-R中的听理解和命名得分为因变量,以LOTCA各子项得分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评估非语言认知功能对听理解和命名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例年龄27~73岁的WA患者。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OTCA中的定向力、空间知觉及动作运用得分与WAB-R中的听理解及命名得分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TCA中的定向力得分与WAB-R中的听理解得分呈正相关(P=0.048),LOTCA中的视知觉得分与WAB-R中的听理解得分呈负相关(P=0.041)。结论WA患者的定向力、空间知觉和动作运用等非语言认知功能与其听理解和命名等语言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视知觉则与听理解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感觉性失语症 非语言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影像学方法探讨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红霞 赖宗力 +2 位作者 陈红燕 周筠 张玉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 目的探讨临床上类似运动性和感觉性的传导性失语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选择7例类似运动性失语和7例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研究Broca区、Wernicke区及弓状纤维束,并测量三者的各向异性(FA)值,分别比较健康志愿者与传导性失语患者双侧大脑半球的FA值;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的方式,比较Broca区、Wernicke区的纤维结构。结果 在健康志愿者中,左侧大脑半球各项FA值大于右侧(P<0.05);在类似运动性失语症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Broca区以及弓状纤维束前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在类似感觉性失语的传导性失语患者中,左侧Wernicke区以及弓状纤维后部的FA值小于右侧镜像区(P<0.05),Broca区的FA值与正常健康志愿者相似。结论除弓状纤维束受损外,皮层的病变同样可以引起传导性失语。如果病变部位靠近Broca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前部受损,则临床症状类似于运动性失语症;靠近Wernicke区且弓状纤维束的后部受损,则类似于感觉性失语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纤维追踪 类似运动失语症的传导失语 类似感觉性失语症的传导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态语言在感觉性失语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丽华 刘春香 李荣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8期2754-2755,共2页
[目的]探讨体态语言在感觉性失语病人语言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感觉性失语症病人320例,按就诊时间将全部受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例,观察组采用体态语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 [目的]探讨体态语言在感觉性失语病人语言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治疗感觉性失语症病人320例,按就诊时间将全部受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0例,观察组采用体态语言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于病人入院第1天和第14天对病人进行改良波士顿汉语失语症测试,作为疗效评定,并对病人、家属的满意度分别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改良波士顿汉语失语症测试评分比较,两组入院第1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家属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态语言护理有利于感觉性失语病人语言功能康复语言康复,可提高病人、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性失语症 体态语言 语音康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柏广涛 王强 +2 位作者 姜亮 李江 孟萍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域及相关区域受到损害,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失语症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脑损害的部位,根据失语症表现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 失语症是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域及相关区域受到损害,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失语症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脑损害的部位,根据失语症表现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运动性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分别涉及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两方面,常出现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性失语症 脑卒中后 刺激治疗 应用 患者 运动失语症 器质病变 语言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