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头痛感觉定量检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雅杰 刘璐 +4 位作者 徐晓白 赵洛鹏 曲正阳 朱玉璞 王麟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9-622,627,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感觉定量检测可对多种感觉进行定... 偏头痛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发作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为主要表现,头痛多为偏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感觉定量检测可对多种感觉进行定量判断,是一种无创、操作简单且可重复进行的神经物理学技术。本文拟对其常用仪器类别、检测部位、检测时间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以为偏头痛感觉定量检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感觉定量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穴效应特异性量化研究中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忠人 王振宇 刘睿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如何对经穴效应特异性进行量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经络、腧穴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自动神经选择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CPT/C)能够客观地全面分析和量化有髓鞘和无髓鞘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主要介... 如何对经穴效应特异性进行量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针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经络、腧穴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自动神经选择的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NeurometerCPT/C)能够客观地全面分析和量化有髓鞘和无髓鞘感觉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主要介绍NeurometerCPT/C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在经穴效应特异性量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 经穴效应特异性 量化研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手术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倩影 倪华栋 +6 位作者 陈雅静 姚明 周煦燕 黄冰 安康 朱春燕 和秋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8-902,共5页
目的:总结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在三叉神经损毁射频热凝手术前后的应用,定量评估损毁射频热凝术对三叉神经切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进行CT引导下三叉... 目的:总结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在三叉神经损毁射频热凝手术前后的应用,定量评估损毁射频热凝术对三叉神经切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嘉兴市第一医院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进行CT引导下三叉神经损毁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病人30例,比较术前术后患侧CPT值的变化,并于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30例病人在术前1天进行了患侧CPT的测试。术后1天再次对患侧进行CPT测试。根据巴罗神经学研究所分级标准,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若病人术后分级为优或良,纳入手术显效组,术后分级为差,纳入手术无效组。术后23人纳入手术显效组,7人纳入手术无效组。对两组内术前术后CPT数值采取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术前CPT数值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在手术显效组内,患侧术后CPT数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无效组内,部分病人术后CPT有所升高,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CPT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T对评估病人的感觉功能有一定的意义,在三叉神经损毁射频热凝术的应用中可以在术前对三叉神经的病变程度起到一定的评估作用,并对预测手术效果,定量评估手术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射频热凝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评估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新 粟胜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目的通过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相对客观的评估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 目的通过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相对客观的评估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L5、S1神经根电流感觉阈值(CPT)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侧存在感觉神经损伤。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L5、S1神经根CPT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法均能改善感觉神经的损伤,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结论刃针疗法结合Mulligan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性高、疗效优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 刃针疗法 Mulligan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阿是穴、痛敏穴、触发点在偏头痛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聂利敏 刘璐 +1 位作者 杨鑫 李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400-2405,共6页
偏头痛作为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特征的神经血管疾病,不仅能导致患者学习、工作能力的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情感障碍等疾病息息相关。阿是穴、痛敏穴、触发点在临床上均与疼痛有关,有许多相似之处,可用于治疗... 偏头痛作为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特征的神经血管疾病,不仅能导致患者学习、工作能力的下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情感障碍等疾病息息相关。阿是穴、痛敏穴、触发点在临床上均与疼痛有关,有许多相似之处,可用于治疗偏头痛。从概念来源上讲,阿是穴为疾按之或痛、或快、或有其他特殊反应之处,痛敏穴和触发点可视作广义概念下一类特定的阿是穴,从对疼痛的敏感度及解剖位置上为阿是穴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从临床应用上看,偏头痛患者的阿是穴或痛敏穴常根据患者病情综合应用,采用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等对于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镇痛效果较好。触发点的分布可为发作期患者临床选穴定位提供参考,同时也可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临床多采用干针疗法或注射浸润疗法。在辅助诊治技术上,未来或可应用感觉定量检测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辅助进行对痛敏穴、阿是穴、触发点的量化性定位,甚至可用于区分不同头痛的表型,预测疼痛轨迹和治疗效果等。现从概念来源、临床应用、辅助诊治技术3个方面探讨三者关系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阿是穴、痛敏穴、触发点在偏头痛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是穴 痛敏穴 腧穴敏化 触发点 偏头痛 感觉定量检测 超声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