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压力和逆算法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倪艳 柳文轩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8,共11页
算法控制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正在全球企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零工经济领域,算法的深度渗透已引发零工工作者劳动过程的系统性变革。以自我调节理论与劳动过程理论的控制抵制框架为基础,在外卖骑手群体中检验零工工... 算法控制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管理模式,正在全球企业组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零工经济领域,算法的深度渗透已引发零工工作者劳动过程的系统性变革。以自我调节理论与劳动过程理论的控制抵制框架为基础,在外卖骑手群体中检验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逆算法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并揭示上述关系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585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发现,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压力、逆算法行为呈“U”形关系,工作压力在感知算法控制与逆算法行为的“U”形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成就动机分别调节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压力、逆算法行为的“U”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算法行为 成就动机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算法控制的双刃剑效应对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的影响:基于合法性判断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孙锐 袁圆 +2 位作者 朱秋华 陈丽君 赵坤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3-1385,1396,共14页
基于279份来自零工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公平、隐私、自主合法性判断为中介变量,以人工智能风险观念为调节变量,探讨感知算法控制的双刃剑效应对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法性判断负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且完... 基于279份来自零工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公平、隐私、自主合法性判断为中介变量,以人工智能风险观念为调节变量,探讨感知算法控制的双刃剑效应对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法性判断负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且完全中介了感知算法控制对情绪耗竭的影响;感知算法规范指导通过公平合法性判断负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感知算法追踪评估通过隐私合法性判断正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感知算法行为约束通过自主合法性判断正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人工智能风险观念强化了感知算法追踪评估对隐私合法性判断的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合法性判断 情绪耗竭 人工智能风险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认知和情感的双路径模型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兰霞 李佳敏 毛孟雨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8,共12页
算法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正改变着员工的工作方式,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却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感知算法控制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文章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基于认知和情感的视角,构建了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 算法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正改变着员工的工作方式,给组织管理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却少有研究关注员工感知算法控制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文章依据资源保存理论,基于认知和情感的视角,构建了感知算法控制对工作投入影响的双路径模型,并检验了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以及算法透明度的调节作用。针对397名零工工作者两阶段的调查分析发现:感知算法控制显著负向影响工作投入;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不仅在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而且在感知算法控制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间的关系,还调节了认知负荷和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这不仅丰富了算法管理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也为相关组织开展科学的员工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投入 算法透明度 资源保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双刃剑”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万明 徐国长 马欢欢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61,共13页
算法控制是数字零工平台的显著特征,零工工作者对算法控制的感知差异会影响其工作态度及行为,但鲜有研究关注感知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对430名零工工作者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探究感知算法... 算法控制是数字零工平台的显著特征,零工工作者对算法控制的感知差异会影响其工作态度及行为,但鲜有研究关注感知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通过对430名零工工作者的三阶段时间滞后调查,探究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对零工工作者离职倾向的双路径作用机制,以及谋生工作价值观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在感知算法控制与离职倾向关系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即感知算法控制既可以通过提升零工工作者工作倦怠,增强其离职倾向,又可以通过提高零工工作者工作投入,降低其离职倾向;谋生工作价值观负向调节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而正向调节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此外,谋生工作价值观还调节了工作倦怠、工作投入在感知算法控制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零工经济领域员工离职倾向的理论研究,为数字零工平台的算法控制实践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离职倾向 工作倦怠 工作投入 谋生工作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概念化、测量与服务绩效影响验证 被引量:79
5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1 位作者 崔勋 瞿皎皎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5,I0004,I0005,共14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零工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线劳动平台构建出通过算法实现劳动服务供需之间在线撮合、交付与验收的新商业模式,并创新出由算法自动化控制分布在不同“时空”、以自雇佣身份存在的零工工作者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当前理论界... 随着数字技术与零工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线劳动平台构建出通过算法实现劳动服务供需之间在线撮合、交付与验收的新商业模式,并创新出由算法自动化控制分布在不同“时空”、以自雇佣身份存在的零工工作者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当前理论界关注平台算法控制给零工工作者带来的潜在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统一的概念界定及科学可靠的测量工具,导致现阶段定量研究鲜有涉及,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冲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站在零工工作者的主体感知视角将算法控制的内涵概念化;其次,以劳动过程理论为基础,基于扎根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出包含“规范指导”“追踪评估”和“行为约束”三个维度的测量模型;最后,以认知交互理论为基础,利用新开发的测量工具证实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服务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以及挑战性压力评估在其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与职业类型(全职/兼职)的调节作用。本文所提供的测量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方式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量化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零工工作者交互和协作过程中的科学管理实践问题提供工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劳动平台 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控制 量表开发 服务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丽 陈政任 +3 位作者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97,I0002-I0004,共26页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困境中,算法控制是如何迫使零工工作者做出短期抉择以及该如何破局”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两阶段时间滞后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主观时间边界。研究发现:作为解开时间困境的钥匙,职业未来时间观缓解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角色宽度之间的负向关系,及其通过角色宽度对主动服务行为的负向间接影响,而不同零工行业类型影响了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发挥。结论有助于推动对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的思考,并为零工工作者如何跳脱困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时间困境 角色宽度 主动服务行为 职业未来时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控制能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吗——基于工作动机的视角 被引量:14
7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2 位作者 崔勋 张志朋 葛淳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5,I0020,I0021,共14页
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 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借鉴国内学者开发的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量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视角,实证考察了感知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针对347名零工工作者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感知算法控制一方面通过激发主动性动机提升主动服务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诱发控制性动机降低主动服务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对主动服务行为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负。此外,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影响主动服务行为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推进了算法控制在个体微观层面的机制研究,为零工平台科学开发、设计和应用算法系统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动机 主动服务行为 算法透明度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算法,坏算法?算法逻辑下零工工作者的过度劳动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1 位作者 张志朋 谢宇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5,共15页
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 天然具有“最优解”属性的算法技术使平台对零工工作者效率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算法逻辑的管理控制下,数字零工群体面临着高强度、高压力和高风险的过度劳动困境。本研究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算法控制何时以及如何影响零工工作者过度劳动。问卷调查发现(N=1004),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的三个维度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效应:首先,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追踪评估会通过抑制工作自主性,进而导致过度劳动;其次,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行为约束会通过诱发工作不安全感,进而导致过度劳动;最后,零工工作者感知到的算法规范指导作为一种个体能够感知到的技术支持资源,不仅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与工作自主性的关系、算法行为约束与工作不安全感的关系,还调节了算法追踪评估通过工作自主性影响过度劳动、算法行为约束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影响过度劳动的间接效应。研究发现有助于学界辩证地认识算法控制这一新兴管理实践,并为我国零工经济市场中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序构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自主性 工作不安全感 过度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工工作者体面劳动感知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嘉茜 赵曙明 +1 位作者 丁晨 陈一宁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95,共15页
零工经济的兴起与普及突破了体面劳动的场所限制并拓宽了其情境外延,而目前关于体面劳动感知的研究多针对传统雇佣劳动者群体,鲜有研究讨论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劳动者... 零工经济的兴起与普及突破了体面劳动的场所限制并拓宽了其情境外延,而目前关于体面劳动感知的研究多针对传统雇佣劳动者群体,鲜有研究讨论其对零工工作者的影响作用。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索劳动者对零工工作的体面劳动感知与其工作投入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通过对391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的体面劳动感知正向影响其工作投入;心理授权在体面劳动感知与其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算法控制感知负向调节体面劳动感知与心理授权之间的关系,同时负向调节心理授权在体面劳动感知与工作投入之间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 体面劳动感知 心理授权 算法控制感知 工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