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移动性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
1
作者
李保珠
高宪军
+1 位作者
李娜
李洪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09-213,共5页
移动Ad-hoc网络中节点一般由电池提供能量,有效地节约能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功率感知和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M-PAR)。协议引入了可用邻居节点平均能量值和节点相对移动性值,选择可用邻居节点平均能...
移动Ad-hoc网络中节点一般由电池提供能量,有效地节约能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功率感知和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M-PAR)。协议引入了可用邻居节点平均能量值和节点相对移动性值,选择可用邻居节点平均能量值高,且相对移动性值小的链路作为路由。仿真验证表明:与传统的PAR协议相比,M-PAR协议获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网络生命周期提高了50%。同时,在包投送率、端到端延时取得了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AODV协议
稳定
性
功率
感知
路由协议(PAR)
基于
移动
性
的功率
感知
路由协议(M-PAR)
NS2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移动情境和心流体验的技术接受模型
被引量:
35
2
作者
许雪琦
张娅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5,84,共8页
移动计算技术与各类信息终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发展。当前,纷繁的在线学习平台面临着用户不易接受、满意度和使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基于信息系统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整合理论(UTUAT),结合移动情境和心流...
移动计算技术与各类信息终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发展。当前,纷繁的在线学习平台面临着用户不易接受、满意度和使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基于信息系统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整合理论(UTUAT),结合移动情境和心流体验理论,针对当前用户群较为广泛的英语在线学习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用户在线学习的情境和技术接受感知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移动学习平台的用户使用行为模型。数据分析显示,心流体验、感知移动性和服务质量对学习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在线学习的内容质量通过心流体验对用户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感知成本因素方面,付费的移动学习平台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比免费平台相对显著,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上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各类移动学习平台的用户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
学习
用户行为
持续使用意愿
感知移动性
心流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巢乃鹏
樊彦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43,共8页
移动媒介的高度普及使用户处于"持续可联络"状态,也使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自然。基于移动媒介特性提出"媒介同一感""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的概念,并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基...
移动媒介的高度普及使用户处于"持续可联络"状态,也使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自然。基于移动媒介特性提出"媒介同一感""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的概念,并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基础上引入"感知移动性",构建了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100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用户的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较非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频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移动性显著影响媒介同一感,媒介同一感能进一步预测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意向。此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也对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
媒介
多任务行为
媒介同一感
感知移动性
多任务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移动性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
1
作者
李保珠
高宪军
李娜
李洪斌
机构
空军航空大学信息对抗系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209-213,共5页
文摘
移动Ad-hoc网络中节点一般由电池提供能量,有效地节约能量显得尤为重要。在功率感知和AODV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性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M-PAR)。协议引入了可用邻居节点平均能量值和节点相对移动性值,选择可用邻居节点平均能量值高,且相对移动性值小的链路作为路由。仿真验证表明:与传统的PAR协议相比,M-PAR协议获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网络生命周期提高了50%。同时,在包投送率、端到端延时取得了较好的改善。
关键词
AD-HOC网络
AODV协议
稳定
性
功率
感知
路由协议(PAR)
基于
移动
性
的功率
感知
路由协议(M-PAR)
NS2模拟器
Keywords
Ad-hoc network AODV protocol stability power aware routing protocol(PAR) mobility-based power-aware routing(M-PAR) NS2 simulator
分类号
TP393.0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移动情境和心流体验的技术接受模型
被引量:
35
2
作者
许雪琦
张娅雯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5,84,共8页
基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XGG2019YB00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于MOOCs/SPOC的翻转课堂改革项目(2016)。
文摘
移动计算技术与各类信息终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学习平台的发展。当前,纷繁的在线学习平台面临着用户不易接受、满意度和使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基于信息系统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整合理论(UTUAT),结合移动情境和心流体验理论,针对当前用户群较为广泛的英语在线学习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用户在线学习的情境和技术接受感知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移动学习平台的用户使用行为模型。数据分析显示,心流体验、感知移动性和服务质量对学习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在线学习的内容质量通过心流体验对用户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感知成本因素方面,付费的移动学习平台对用户行为的影响比免费平台相对显著,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上述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各类移动学习平台的用户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移动
学习
用户行为
持续使用意愿
感知移动性
心流体验
Keywords
Mobile Learning
User Behavior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
Perceived Mobility
Flow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巢乃鹏
樊彦宁
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4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移动互联新媒体采纳与使用研究”(项目编号:15FTQ006)的研究成果。
文摘
移动媒介的高度普及使用户处于"持续可联络"状态,也使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自然。基于移动媒介特性提出"媒介同一感""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的概念,并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中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的基础上引入"感知移动性",构建了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100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用户的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较非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更频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移动性显著影响媒介同一感,媒介同一感能进一步预测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意向。此外,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媒介多任务效能感也对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意向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移动
媒介
多任务行为
媒介同一感
感知移动性
多任务效能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移动性的功率感知路由协议
李保珠
高宪军
李娜
李洪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移动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移动情境和心流体验的技术接受模型
许雪琦
张娅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移动媒介多任务行为研究
巢乃鹏
樊彦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