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情绪分析的生产安全事故政府责任公众感知偏差研究
1
作者 张羽 周旭 梁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3-209,共7页
为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督及行政问责公正机制,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协同治理能力,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从个体和场域2个层面出发,探索生产安全事故政府责任的公众感知偏差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公众责任感知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PPR)预测事故... 为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督及行政问责公正机制,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协同治理能力,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从个体和场域2个层面出发,探索生产安全事故政府责任的公众感知偏差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公众责任感知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PPR)预测事故微博评论的情绪和归责类型,对比事故调查结果得到政府责任的公众感知偏差,并基于二元逻辑回归考察事故信息和微博报道对感知偏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政府形象框架以及调查结果公布阶段引发政府舆情危机的风险更高;责任人宣判阶段公众更易误判政府有责。行业、阶段、等级、形式、框架因素对生产安全事故政府责任公众感知偏差的影响不同,应采取对应措施,进而纠正相关偏差。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生产领域内相关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安全事故 政府责任 感知偏差 舆情治理 情绪分析 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迷雾场景中侦查情报感知偏差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苏志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研究目的]信息迷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真伪信息交织而成的不确定性氛围。推进信息迷雾场景中侦查情报感知偏差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启示进程,可以有效减少情报失误。[研究方法]借鉴经典力学理论的分析思路,以感知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压力、阻... [研究目的]信息迷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真伪信息交织而成的不确定性氛围。推进信息迷雾场景中侦查情报感知偏差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启示进程,可以有效减少情报失误。[研究方法]借鉴经典力学理论的分析思路,以感知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压力、阻力和动力三个维度探究偏差原因和控制方案。[研究结论]侦查情报感知存在全面获取之偏差、资格准入之偏差和整体相容之偏差。侦查情报感知偏差是侦查人员在感知系统生物性所施压力和信息迷雾中相关性判断的综合影响下,感知受到阻力而产生的。为此,基于情报完整性理念探求改造逻辑,从单一情报的完整性、全案情报的完整性和保管链条的完整性三个方面设置动力基础,确保侦查情报所有信息的识别、解读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迷雾 侦查情报 感知偏差 感知活动 情报感知 情报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形象感知偏差测评模型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姚长宏 陈田 刘家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2,共4页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形象塑造是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缺乏全真信息支撑,市场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普遍存在偏差。本文根据形象主体及感知内容系统构建感知偏差测评层次模型,包含3个层次9个指...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形象塑造是提高其市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因缺乏全真信息支撑,市场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普遍存在偏差。本文根据形象主体及感知内容系统构建感知偏差测评层次模型,包含3个层次9个指标,其中模型权重由专家打分确定,基础数据源于市场调查结果,主要采用离差和法分析不同主体对不同感知内容的偏差程度。通过十堰旅游目的地验证,最终偏差指数测评结果为0.626,偏差较大,其中主体对自然环境感知偏差最小,对社会环境感知偏差最大;旅游介体对十堰形象感知偏差最小,本地居民感知偏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形象 感知偏差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乃文 王春迪 黄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7-52,共6页
为探索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运用Net Logo仿真平台,通过调节组织、管理者、矿工的不同行为主体属性值,模拟组... 为探索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模型。运用Net Logo仿真平台,通过调节组织、管理者、矿工的不同行为主体属性值,模拟组织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安全管理规范水平及风险信息处理能力对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的动态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工风险感知偏差演化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CAS);各仿真主体属性交互影响矿工风险感知偏差,且不同属性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因此,煤炭企业应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针对性地调节各主体行为,降低矿工风险感知偏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 风险感知偏差 风险信息处理能力 情绪稳定性 多主体建模与仿真(ABMS) NetLog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偏差机理概念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黄浪 吴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完善风险感知理论体系,以风险感知过程为主线,从风险感知信息的识别与收集、编辑与处理、评估与决策3阶段解析风险感知偏差形成过程,分别从个体心理机制与组织因素2个层面探析风险感知偏差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基于心理距离理论和解释水... 为完善风险感知理论体系,以风险感知过程为主线,从风险感知信息的识别与收集、编辑与处理、评估与决策3阶段解析风险感知偏差形成过程,分别从个体心理机制与组织因素2个层面探析风险感知偏差形成的内因和外因;基于心理距离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构建并解析风险感知偏差的4维心理距离模型。论述了风险感知偏差的放大机制和干预对策。基于此,构建了风险感知偏差机理概念模型。研究结果为探索风险感知偏差的形成与演化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可为安全风险管控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风险感知 感知偏差 概念模型 心理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感知偏差的公路几何平纵协调性分析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陈雨人 余博 贺思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7-1354,共8页
用视觉平面分量指数表示驾驶员视觉感知平面信息和实际供给之间的偏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公路平纵协调性新的分析技术.首先建立基于CatMull-Rom样条曲线的公路几何线形视觉模型,根据透视映射原理,完成了从视觉感知中心线到平面分量... 用视觉平面分量指数表示驾驶员视觉感知平面信息和实际供给之间的偏差,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一种公路平纵协调性新的分析技术.首先建立基于CatMull-Rom样条曲线的公路几何线形视觉模型,根据透视映射原理,完成了从视觉感知中心线到平面分量中心线的变换,然后在计算透视图形状参数的基础上,计算视觉平面分量指数并采用区间估计方法确定分析平纵协调性的分类阈值,最后结合以往进行过的公路平纵协调性评价的实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有关公路几何线形平纵组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平纵协调 CatMull-Rom样条曲线 公路透视图 视觉信息感知偏差 视觉平面分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感知偏差对供应链绿色运营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关志民 曲优 +1 位作者 叶同 白淳予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0-490,共11页
为探究消费者感知偏差对供应链绿色运营策略及成员收益的影响,基于3种绿色消费行为动机,构建了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考虑与未考虑消费者感知偏差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绿色运营决策模型,探讨了制造商绿色研... 为探究消费者感知偏差对供应链绿色运营策略及成员收益的影响,基于3种绿色消费行为动机,构建了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效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考虑与未考虑消费者感知偏差两种情形下的供应链绿色运营决策模型,探讨了制造商绿色研发投入、批发价格决策及零售商广告投入、零售价格决策问题。结果表明,与未考虑消费者感知偏差相比,考虑消费者感知偏差会使制造商加大绿色研发力度;而广告宣传水平则取决于单位广告宣传成本,当单位宣传成本低于某一个阈值时,零售商会提高宣传水平,反之则降低宣传水平;虽然考虑消费者感知偏差会在某些情形下降低制造商或零售商的收益水平,但是却使供应链整体收益及社会总福利得到提升。以新款福克斯轿车为例估计相关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绿色运营 感知偏差 绿色研发 广告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绪分析的事故风险感知偏差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羽 赵碧柳 刘红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2,共7页
为探索公众对安全事故的风险感知,运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得事故微博评论数据,采用中文风险感知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RPC)识别惊讶和恐惧情绪,以频率惊讶测量事故概率感知偏差,以恐惧和损失惊讶测量事故损失感知偏差,基于二元逻辑回归考察... 为探索公众对安全事故的风险感知,运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得事故微博评论数据,采用中文风险感知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RPC)识别惊讶和恐惧情绪,以频率惊讶测量事故概率感知偏差,以恐惧和损失惊讶测量事故损失感知偏差,基于二元逻辑回归考察微博形式和内容对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估安全事故风险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对事故损失的低估更为突出;基于BERT-RPC模型的“抓取-分析”技术能够高效、低延迟地实现全网公众的风险感知偏差监测;交通行业的事故概率、损失被严重低估;一般事故的概率和特大事故的损失被严重低估;事故图片和视频有助于纠正事故损失的感知偏差,但对概率感知偏差作用有限;事故爆发初期报道对公众风险感知纠正效果最佳,调查结果公布和责任人宣判阶段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分析 事故风险 感知偏差 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 中文风险感知(R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偏差视角下城市邻避抗争的运行机理与治理之道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志军 梁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风险感知偏差是认识邻避抗争冲突的重要解释性工具,与其他抗争治理范式不同,风险感知偏差的存在场域为地方政府留备了弹性回应空间。江苏启东、四川什邡、上海松江反国轩电池和昆明反"PX"事件的案例表明,地方政府能成功处理... 风险感知偏差是认识邻避抗争冲突的重要解释性工具,与其他抗争治理范式不同,风险感知偏差的存在场域为地方政府留备了弹性回应空间。江苏启东、四川什邡、上海松江反国轩电池和昆明反"PX"事件的案例表明,地方政府能成功处理邻避抗争事件,在于民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感知未达到偏差阈值,地方政府处理失败的原因在于当地市民对风险感知的高敏感度超过了社会安全阈值,致使地方政府失去斡旋和弹性回应机会。由此可知,政府与民众对邻避设施的风险感知偏差强度决定了邻避抗争烈度。同时,凝闭型政策体制是风险感知偏差存在的结构性根源。因此,要建立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互动的认知平台,推动体制从凝闭走向协商,促使民众从邻避迈向迎臂。同时,应将邻避抗争事件信息进行及时公开,在政策营销的基础上,组织利益相关者积极、有效、有序地参与风险的沟通和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抗争 风险感知偏差 凝闭型政策体制 风险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I网络连通性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感知偏差研究
10
作者 贾凯威 曹月 张晗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35,共6页
文章基于DY框架,将网络科学理论应用于CPI各子指数间的网络结构描述,以刻画CPI各子指数间的网络连通性。通过刻画CPI网络连通性的时变性,从网络结构的视角进一步定量研究CPI感知偏差的原因与程度。结果表明,我国CPI网络连通性指数呈现... 文章基于DY框架,将网络科学理论应用于CPI各子指数间的网络结构描述,以刻画CPI各子指数间的网络连通性。通过刻画CPI网络连通性的时变性,从网络结构的视角进一步定量研究CPI感知偏差的原因与程度。结果表明,我国CPI网络连通性指数呈现振荡上升、动态波动的变化趋势。我国CPI网络连通性的持续上升意味着市场对CPI的感知偏差逐渐下降。通过CPI网络连通性的描述性分析发现,我国CPI网络连通性的平均值为78.3%,CPI感知偏差为21.7%,表明我国CPI感知偏差的纠正仍然存在较大空间。进一步研究表明,结构性通货膨胀与CPI各子指数的权重问题是导致CPI感知偏差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感知偏差 网络连通性 rolling-VAR DY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彩感知的车载增强现实色彩适老化研究
11
作者 窦金花 马培鹏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2,共7页
车载增强现实平视显示(Augmented Reality Head-Up Display, AR-HUD)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降低驾乘人员的注意力负荷,快速增长的商业车型搭载量证实了其应用潜力。为实现AR-HUD界面色彩的标准化应用,提高车载增强现实平视显示... 车载增强现实平视显示(Augmented Reality Head-Up Display, AR-HUD)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降低驾乘人员的注意力负荷,快速增长的商业车型搭载量证实了其应用潜力。为实现AR-HUD界面色彩的标准化应用,提高车载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界面的感知稳定性,支持老龄用户在AR-HUD界面色彩方面的包容性体验,基于不同色彩对AR-HUD界面进行编码,在标准晴朗日间城镇道路模拟驾驶场景中,采用色彩感知偏差量和主观评价指标对不同色彩编码的界面进行量化研究与评估,提出自动驾驶汽车车载AR-HUD界面色彩适老化设计建议,支持老龄用户获得稳定有效的增强现实平视显示色彩界面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效 适老化设计 色彩编码 感知偏差 界面主观评价 增强现实平视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扩散模型及干预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宏淼 齐佳音 靳祯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72,共16页
首先,本研究从多重网络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医联网环境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多渠道扩散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医联网环境下不同信息渠道之间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扩散的交互影响;其次,得出区分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在公众中扩散开来与否... 首先,本研究从多重网络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医联网环境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多渠道扩散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医联网环境下不同信息渠道之间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扩散的交互影响;其次,得出区分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在公众中扩散开来与否的阈值;最后,利用实际数据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案例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与仅进行正确认知的宣传推广相比,在正确认知宣传的同时进行认知纠偏,医联网下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效率将降低的更加明显;2)与仅对一种或两种渠道中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进行深度管控相比,如果同时对所有渠道中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均进行适度干预,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的扩散效率将更显著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网 医源性风险偏差感知 社会传播 多重网络 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业务性能偏差感知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策略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亚鹏 杨阳 +2 位作者 舒乙凌 谢文正 周振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11-3421,共11页
针对新兴电力业务对时延、可靠性的严苛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性能偏差感知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策略。在建立“能量-信息”耦合网络模型基础上,量化分析电力业务转发时延与可靠性约束,设置与能量层、信息层重要度相关的业务效用最大化... 针对新兴电力业务对时延、可靠性的严苛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性能偏差感知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策略。在建立“能量-信息”耦合网络模型基础上,量化分析电力业务转发时延与可靠性约束,设置与能量层、信息层重要度相关的业务效用最大化问题,利用虚拟队列积压感知多跳长时路由优化中的业务性能偏差,基于引入记忆空间的改进SARSA(λ)算法,实现信息不确定场景下的电力通信网路由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有效提升业务效用,在转发时延、丢包率方面性能更优,且可通过权重系数调节适应不同场景的差异化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 “能量-信息”耦合网络 路由优化 业务性能偏差感知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偏差及群体分异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田青 姚冬萍 +2 位作者 苏桂武 刘健 谢今范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或幅度上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不如对趋势感知的准确度高。经验积累影响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感知准确度,成长经历影响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感知的准确度。建议政府对气候变化教育有专门投入,在应对气候趋势的变化和极端冷暖年变化方面,总结关键人群在粮食种植行为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教育方式为关键人群提供分享这些案例的机会,服务于提高乡村人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感知 乡村人群 人群分异 气候变化趋势 极端冷暖年 感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旅游者感知距离偏差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岚 张捷 +1 位作者 曹靖 张宏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4-59,共6页
感知距离是指大尺度空间中,人们对彼此相距直接不可见的场所间距离的信念。本文首先根据以往的研究结论及相关理论,提出与感知距离偏差有关的5个假设,利用2008年九寨沟游客抽样调查资料,采用距离分段均值统计、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 感知距离是指大尺度空间中,人们对彼此相距直接不可见的场所间距离的信念。本文首先根据以往的研究结论及相关理论,提出与感知距离偏差有关的5个假设,利用2008年九寨沟游客抽样调查资料,采用距离分段均值统计、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提出的5个假设进行验证,发现:九寨沟旅游者的感知距离偏差总体上为正值;感知距离偏差随着出游距离的增加呈现一致性增长趋势;感知距离偏差受游览次数和交通方式的影响显著,而组团与非组团旅游者的感知距离偏差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最后利用等级理论和非等级理论对感知距离偏差的影响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距离偏差 出游距离 游览次数 旅游方式 交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和滤波器偏差感知约束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海军 张圣燕 杜玉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4-1832,共9页
针对无人机视觉跟踪任务中目标外观变化大、视野角度多变问题,提出基于响应和滤波器偏差感知约束的无人机实时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根据视频帧间响应差和滤波器变化的一致性,通过建模前后帧响应差和滤波器的变化,建立基于响应偏差感知和... 针对无人机视觉跟踪任务中目标外观变化大、视野角度多变问题,提出基于响应和滤波器偏差感知约束的无人机实时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根据视频帧间响应差和滤波器变化的一致性,通过建模前后帧响应差和滤波器的变化,建立基于响应偏差感知和帧间滤波器偏差约束机制的目标函数,学习目标的外观变化和滤波器的帧间变化.引入辅助变量构建优化函数,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将计算目标问题转化为求相关滤波器和辅助变量的最优解.采用跟踪准确度和成功率指标,将所提算法与其他9种算法在DTB70、UAV123@10 fps和UAVDT等3个无人机视频数据库上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遮挡、形变、角度变化等干扰属性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跟踪平均速度达到39.0帧/s,能够有效跟踪无人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相关滤波 视觉目标跟踪 响应偏差感知约束 滤波器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岳经纶 程璆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88-100,共13页
本文构建了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影响的解释框架。基于2018年全国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作为文化结果的福利污名及个体污名、社会污名和制度污名三者的交互效应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斥性偏差感... 本文构建了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影响的解释框架。基于2018年全国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作为文化结果的福利污名及个体污名、社会污名和制度污名三者的交互效应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斥性偏差感知和内含性偏差感知普遍存在;个体污名和制度污名会强化个人瞄准偏差感知,对穷人生性懒惰的刻板印象会增强排斥性偏差感知;社会污名会强化个体污名对内含性偏差感知的影响,以及强化制度污名对排斥性偏差感知的影响。据此,文化相容性应包含于具体的社会救助政策中,在低保对象识别上既需要考虑瞄准效率,也应避免片面追求瞄准精度对申请人带来的污名损害,防止福利申领因附属性权利所导致的身份特权和不公平现象,以保证瞄准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污名 瞄准偏差感知 交互效应 内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快速路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兰芳 武雅婷 +1 位作者 王淑丽 史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为探究驾驶人速度感知机理,设计驾驶模拟实验采集驾驶人感知速度与实际行车速度,分析地下快速路几何线形、侧壁变化频率等因素对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恒定速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驾驶人速度感知偏差敏感性阈值预测模... 为探究驾驶人速度感知机理,设计驾驶模拟实验采集驾驶人感知速度与实际行车速度,分析地下快速路几何线形、侧壁变化频率等因素对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恒定速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驾驶人速度感知偏差敏感性阈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不同速度水平、线形组合、侧壁变化频率组别下,驾驶人的速度感知敏感性阈值都存在显著差异。采用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筛选根据短期、中长期、长期时窗划分的各特征变量,构建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45,多层感知机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27,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快速路 驾驶模拟 速度感知偏差 敏感性阈值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差距、不平等感知与公众容忍度 被引量:27
19
作者 魏钦恭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4-240,共37页
本文辨析和检验了收入不平等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对公众容忍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客观收入差距对公众容忍度并无直接影响,而感知的收入差距越大,对不平等的厌恶倾向越明显。但客观差距大并不意味着个体感知到的差距大,感知偏差及... 本文辨析和检验了收入不平等的两种表现形式及其对公众容忍度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客观收入差距对公众容忍度并无直接影响,而感知的收入差距越大,对不平等的厌恶倾向越明显。但客观差距大并不意味着个体感知到的差距大,感知偏差及情境分割效应的存在,区县而非省级、时下而非过往的收入差距状况更易为个体所捕捉和感知,进而对其容忍度产生间接影响,且这种情境传导效应及对客观差距的感知程度在不同群体间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为我们理解过大收入差距与较高容忍度共存的反差现象提供了基于分配结构异质性的观察视角和情境反应在地化的经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忍度 收入差距 感知偏差 情境分割 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重感知的概念与测评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茹星 朱大乔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58,共5页
肥胖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个体只有意识到超重或肥胖,才有可能主动寻求或采取控重、减重的措施。然而,现有数据表明,普通民众甚至医护人员对自身或他人体重并不都能准确地感知[1-2],即存在体重感知偏差。国外调查[3]显示,仅有45... 肥胖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个体只有意识到超重或肥胖,才有可能主动寻求或采取控重、减重的措施。然而,现有数据表明,普通民众甚至医护人员对自身或他人体重并不都能准确地感知[1-2],即存在体重感知偏差。国外调查[3]显示,仅有45%~68%的护士能准确感知自身体重,这也意味着护士对超重或肥胖个体的识别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国外开展体重感知的相关研究已有较长时间,但我国在上述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数量也不多,体重感知对国内学者而言还相对陌生。本文对体重感知的概念、相关测评方法等进行梳理,以期为国内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感知 体重感知偏差 概念 测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