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地确权、政策执行与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基于山东省农户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高燕 饶芳萍 +1 位作者 石晓平 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6,共9页
研究目的:以产权安全理论为指导,探究农地确权及相应的政策执行对农户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效应,以期提高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绩效。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研法和Logit模型。研究结果: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实施后农户新证书持有状态对... 研究目的:以产权安全理论为指导,探究农地确权及相应的政策执行对农户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效应,以期提高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绩效。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问卷调研法和Logit模型。研究结果:新一轮农地确权政策实施后农户新证书持有状态对农户产权安全感知无显著影响;确权实施或执行过程中是否公示、确权满意度对农户产权安全感知有显著影响;农户对相关农地产权政策的认知对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建议在农地治理中加强农地确权颁证的规范管理,扩大政策信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农地政策认知水平,进而提升农户的农地产权安全感知,达到激励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的政策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农地确权 感知产权安全 LOGIT模型 政策执行 农地政策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钱龙 冯永辉 +1 位作者 陆华良 陈会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101,共9页
研究目的:以广西为例,基于农户调查,验证新一轮确权颁证后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二元Probit与Mv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得到有效改善,近80%的农户认为新一轮确权提升... 研究目的:以广西为例,基于农户调查,验证新一轮确权颁证后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二元Probit与Mv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得到有效改善,近80%的农户认为新一轮确权提升了农地产权安全;(2)产权安全性感知改善有助于农户采取多样化的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施有机肥的概率提升了18.42%,施测土配方肥的可能性提升了13.99%,进行秸秆还田的概率增加了18.28%,施用石灰的概率提升了25.49%,进行深松的可能性增加了18.70%;(3)产权安全性感知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影响存在分化,在不同代际、不同非农兼业化程度、不同土地规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转入地和承包地之间,产权安全性感知能更有效的激励年轻代、以农业收入为主、较大土地规模、非贫困村的农户对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且产权安全性感知提升更有利于农户对转入地进行保护。研究结论:为激励农户更积极地保护耕地质量,需要确保确权政策的落实和有效改善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并且,在激励农户保护耕地质量时,要特别关注不同群体的响应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确权颁证 产权安全感知 耕地质量保护行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确权如何影响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基于土地产权历史情景的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仇童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09,共15页
文章在建构土地产权经历、产权历史情景与土地产权安全感知逻辑关联性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和江西省的141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在不同土地产权历史情景中,土地确权对农民土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土地确权的作用受产权历... 文章在建构土地产权经历、产权历史情景与土地产权安全感知逻辑关联性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和江西省的141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在不同土地产权历史情景中,土地确权对农民土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土地确权的作用受产权历史情景和农民产权经历的影响,表现出情景依赖和经验依赖特征。在土地调整感知和失地风险感知表征土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基础上,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第一,在土地调整较少而征地较多的产权情景中,土地确权抑制了经历过土地调整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但对与征地相关的感知影响不显著。第二,在土地调整较多而征地较少的产权情景中,土地确权抑制了未经历过土地调整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并提高了持有土地法律文书的农民的产权安全感知。文章还发现,由于所处产权历史情景的差异,土地产权经历会扩大农民土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差异,土地确权在降低农民土地产权安全感知差异方面的作用尚不明显。据此,文章从明晰土地法律、优化产权实施和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属认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土地确权 产权安全感知 产权经历 产权历史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改革干群关系对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娟 冉瑞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48,共11页
林地产权安全感知是影响农户参与林业经营及林业生态治理决策的关键因素,探究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下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形成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石漠化地区农户合理的林业经营行为及林业生态治... 林地产权安全感知是影响农户参与林业经营及林业生态治理决策的关键因素,探究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下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形成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石漠化地区农户合理的林业经营行为及林业生态治理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549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Ologit模型估计了林权改革变量、干群关系对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的影响。结果显示:1)林改确权发证强化了农户的林地产权安全感知,但受林改政策实施的制度环境影响,其强化作用在石漠化地区的发挥仍比较有限,在确权方式方面,均山到户模式比均股均利到户模式更为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林地产权安全感知;2)以农户对村干部的信任为代表的干群关系显著地提高了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3)干群关系对林改政策的实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但这种调节作用在当前农村治理扁平化、农户与村级组织之间关系有所疏离的背景下被弱化。进一步深化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并以良好的干群关系来保障制度政策的实施,可能是提高石漠化地区农户林地产权安全感知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干群关系 石漠化地区 农户 林地产权安全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产权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机理及实证检验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21,共9页
研究目的: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也经历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外出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表现出非永久性迁移特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非永久性迁移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农地制度安排... 研究目的: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城市化也经历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的外出农民工往返于城乡之间,表现出非永久性迁移特征。本文旨在揭示这种非永久性迁移特征与中国特殊的农地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机制。研究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统计检验,分析农地资产安全性、农地资产变现能力对劳动力迁移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1)中国农地归集体所有,承包土地周期性的可能被重新分配,外出务工能导致农民失地,于是农地产权的安全性影响劳动力迁移决策;(2)农地资产的变现能力差影响迁移农户在城镇的安家置业能力,也对劳动力迁移模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当前,要大力推进农地确权工作,让不能移动的土地借力农地流转方式金融创新流动起来,实现劳动力永久性迁移和城乡统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产权 非永久性迁移 感知的农地产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