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增强学习与子流耦合感知的多路传输控制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久人 许长桥 +2 位作者 杨树杰 高楷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6-357,共12页
为了解决多路传输中子流耦合感知缺乏与传输控制效率低下等的问题,针对未来异构、动态的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感知与深度Q网络的多路传输控制机制(WaveLet and Deep Q Network based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W... 为了解决多路传输中子流耦合感知缺乏与传输控制效率低下等的问题,针对未来异构、动态的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感知与深度Q网络的多路传输控制机制(WaveLet and Deep Q Network based multipath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WL-DQN).利用小波去噪技术,消除子流单向传输时延中由非耦合路段及系统随机产生的噪声,并基于子流互相关系数对子流耦合特性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依据深度增强学习理论对多路传输控制进行建模,并提出多路DQN拥塞控制算法,实现了异构、动态网络环境下的智能多路拥塞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传输吞吐量、传输时延、数据包重传避免等方面均优于标准及相似的代表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传输 耦合识别 深度增强学习 拥塞控制 网络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车地传输数据压缩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鹏迪 杨晓明 +1 位作者 杨阔 吕赫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动车组车地无线传输受限于移动网络带宽限制,数据传输间隔较长,无法准确反映车载系统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车地传输数据压缩算法,能够在地面高精度地还原车载原始数据的同时,大幅压缩车地传输数据量,提高了车地带宽利用率... 动车组车地无线传输受限于移动网络带宽限制,数据传输间隔较长,无法准确反映车载系统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车地传输数据压缩算法,能够在地面高精度地还原车载原始数据的同时,大幅压缩车地传输数据量,提高了车地带宽利用率,为动车组运行监测和故障应急指挥提供了更详实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输 压缩感知 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大数据南昌县武阳镇杜鹃花产业基地物联网水肥一体化项目
3
作者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7期36-36,共1页
荣获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区域赛5G+智慧农业行业赛三等奖。●项目内容。该项目是基于智能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大规模数据处理与远程控制等物联网核心技术进行开发,面向农业大棚,满足水肥灌溉集约、高产、高效、生态... 荣获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江西区域赛5G+智慧农业行业赛三等奖。●项目内容。该项目是基于智能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大规模数据处理与远程控制等物联网核心技术进行开发,面向农业大棚,满足水肥灌溉集约、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需求,集土壤及环境参数在线采集、远程控制、无线传输、数据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支持、一体化控制等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数据处理 智能传感器 远程控制 大数据 物联网 无线传输技术 水肥一体化 农业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无线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2
4
作者 赵雄文 张钰 +5 位作者 秦鹏 王晓晴 耿绥燕 宋俊元 刘瑶 李思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第六代通信系统(the Sixth Generation,6G)的重要目标,无线光通信相较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技术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建立全球无缝覆盖空间网络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了基...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第六代通信系统(the Sixth Generation,6G)的重要目标,无线光通信相较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通信技术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已成为建立全球无缝覆盖空间网络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C)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国内外建设及相关标准化现状,相较于现有综述文献,涵盖了更多最新研究工作,并针对物理层和上层指出一体化FSOC网络设计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对大气信道建模、“捕获、瞄准和跟踪”(Acquisition Pointing and Tracking,APT)、拓扑控制、路由、资源分配、可靠传输协议、微波协作传输几种重要通信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自由空间光通信网络 信道建模 APT 拓扑控制 路由 资源分配 可靠传输协议 微波协作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工厂的感知、通信与控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关新平 吕玲 杨博 《中兴通讯技术》 2017年第5期61-66,共6页
认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基于感知、通信、控制相融合的工业网络系统有利于推动全局统筹调度、过程运行优化和系统反馈控制等的实现,为建立高品质、低能耗、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智能工厂奠定基础。同时,... 认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未来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基于感知、通信、控制相融合的工业网络系统有利于推动全局统筹调度、过程运行优化和系统反馈控制等的实现,为建立高品质、低能耗、个性化、小批量生产的智能工厂奠定基础。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网络系统的智能工厂架构,指出了传统工厂面临的挑战,以及实现智能工厂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工厂 工业网络系统 感知通信控制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监控中的一种基于Internet的传输控制协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 谭国真 丁男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8,共4页
本文基于城市交通物联网及远程控制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个设备无关的、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使各种交通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控制命令能够以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表示和传输,并通过Internet来进行远程感知和控制。设计了设备和服务... 本文基于城市交通物联网及远程控制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个设备无关的、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使各种交通设备的传输数据和控制命令能够以统一的数据格式进行表示和传输,并通过Internet来进行远程感知和控制。设计了设备和服务器间交互报文的数据格式,结合通信协议的原子性、次序性、实时性和容错性,实现了连接建立、数据传输、状态维护、丢包检测和重传机制、拥塞控制等关键技术。通过仿真和实验分析了可行性及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协议 交通监督 城市交通感知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新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I0011-I0011,共1页
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性技术,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离不开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帮助。由汤平、邱秀玲、叶婧婧和毛坤鹏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传感器技术及... 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性技术,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离不开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帮助。由汤平、邱秀玲、叶婧婧和毛坤鹏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一书,优先选择在实践上有代表性的典型传感器及现代感知技术,如RFID、生物识别和图像识别技术等作为对象,对传感器理论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了简化,突出了传感器的应用,尽量使实践过程由易到难逐步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 生物识别 图像识别技术 感知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自动检测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通信一体化在智能铁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洛言 何丹萍 +1 位作者 钟章队 官科 《中国铁路》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阐述智能铁路的外延和内涵,立足于智能铁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与智能铁路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现有研究和相关文献,论述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并提出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在智能铁路... 阐述智能铁路的外延和内涵,立足于智能铁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与智能铁路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综合现有研究和相关文献,论述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并提出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在智能铁路中的两方面应用:智能感知层安全保障应用和智能传输层雷达辅助通信应用。雷达通信一体化技术可为我国铁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信息化智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融合发展 智能铁路 感知 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流量控制的天地网络数据传输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佳欣 禹航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65,71,共6页
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提出了应用动态流量控制的传输方法,由网关根据缓存区状态对终端的传输速率进行实时、动态速率调整,实现网络终端数据可靠传输的同时,提升天地信道的利用率,最后通过Opnet数字仿真平台,模拟了天地网络... 针对天地一体化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提出了应用动态流量控制的传输方法,由网关根据缓存区状态对终端的传输速率进行实时、动态速率调整,实现网络终端数据可靠传输的同时,提升天地信道的利用率,最后通过Opnet数字仿真平台,模拟了天地网络数据传输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流量控制 数据传输 天地一体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总装的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及应用
10
作者 关新平 温晓婧 +2 位作者 金天恺 王淑玲 陈彩莲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47-2162,共16页
面对复杂系统装配对高精度、高时效协同的迫切需求,飞机总装制造亟需构建具备感知−传输−控制一体化能力的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为此,本文率先建立现场级网络控制系统容量模型,提出双向融合−协同管控的工业互联网新型架构.围绕感知、传输... 面对复杂系统装配对高精度、高时效协同的迫切需求,飞机总装制造亟需构建具备感知−传输−控制一体化能力的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为此,本文率先建立现场级网络控制系统容量模型,提出双向融合−协同管控的工业互联网新型架构.围绕感知、传输、计算与控制的全链条任务闭环,系统构建多维时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索多域异构资源的联合调度与协同优化机制.最后,面向飞机总装过程中活动面动态测量与多工序协同优化,设计并实现高保真数字孪生验证平台,有效支撑了理论模型、控制策略与实际部署之间的闭环映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级工业网络系统 感知−传输−控制一体化 系统容量 综合指标 联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的大地测量数据实时传输和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鹏 吕志平 赵冬青 《海洋测绘》 2007年第6期48-51,共4页
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处理检核的时空阻隔问题一直是制约大地测量数据生产效率的瓶颈,提出建立基于GPRS网络的大地测量数据的传输处理系统,详细设计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以及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可实现外业端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和内业自... 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处理检核的时空阻隔问题一直是制约大地测量数据生产效率的瓶颈,提出建立基于GPRS网络的大地测量数据的传输处理系统,详细设计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以及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可实现外业端数据的实时、可靠传输和内业自动检核处理,提高大地测量数据生产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数据生产 内外业一体化 GPRS 数据传输 数据结构 传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威胁规避智能自主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2
作者 袁利 姜甜甜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45,共17页
当前,轨道空间日益拥挤、太空竞争不断加剧,对航天器执行既定任务时的轨道威胁自主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技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调研分析了轨道威胁感知、自主决策规划、规避机动动作执行、自主控制系统架构... 当前,轨道空间日益拥挤、太空竞争不断加剧,对航天器执行既定任务时的轨道威胁自主应对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使得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技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调研分析了轨道威胁感知、自主决策规划、规避机动动作执行、自主控制系统架构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威胁规避智能自主控制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并分析指出发展“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控制是破解瓶颈难题的有效手段,最后从一体化控制系统建模、设计、分析与验证多方面,系统讨论了威胁规避智能自主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若干基础问题,为未来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威胁感知 自主决策规划 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 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流程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良森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7期136-140,共5页
解决生产流程中的监管不全面以及实现生产设备温度的可靠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流程控制系统。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全面感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信息,获取生产设备温度信息,通过传输层的远、近距离传... 解决生产流程中的监管不全面以及实现生产设备温度的可靠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此,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产流程控制系统。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全面感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信息,获取生产设备温度信息,通过传输层的远、近距离传输模块将感知的信息传送至控制层,控制层分析接收的信息后,依据设定的控制标准下达控制指令,同时可对生产现场的设备实行控制,采用改进的PID控制算法控制设备的实时温度,实现生产流程的可靠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采集误差低于0.2℃的情况下完成生产设备温度采集,传输性能稳定,拥塞率和能耗均低于期望标准,抗干扰性能以及适应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生产流程控制 全面感知 设备温度 远距离传输 系统控制 控制指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以太网控制生产检测流水线的管理系统
14
作者 石建国 《电气制造》 2005年第4期68-70,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不断的趋向完善,对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生产型企业不断的趋向于检测、控制、管理一体化,信息传输实时化,数字化的管理,本系统就是根据我们单位的生产实际运作情况,而设计的1SW45(DW45...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不断的趋向完善,对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生产型企业不断的趋向于检测、控制、管理一体化,信息传输实时化,数字化的管理,本系统就是根据我们单位的生产实际运作情况,而设计的1SW45(DW45)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的生产检测流水线管理系统(下面简称系统)的平台。DW45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是新一代的低压开关,应用十分广泛,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DW45的体积重量很大,检验参数很多,使得生产及出厂的检验过程变得十分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生产检测 流水线 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 控制 以太网 管理一体化 经济竞争 信息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G赋能智慧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题序言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威 李春国 +3 位作者 康嘉文 杨照辉 熊泽辉 刘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共2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物联网正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泛在智慧物联网(简称智联网)快速演进。智联网建立在移动互联网(数据信息互联)和物联网(感知控制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体(如物联网设备与系统)群体之间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物联网正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泛在智慧物联网(简称智联网)快速演进。智联网建立在移动互联网(数据信息互联)和物联网(感知控制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体(如物联网设备与系统)群体之间的“协同知识自动化”和“协同认知智能”,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落地应用。近来,具有全频谱通信能力的6G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其借助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设施,实现通信信号从人口覆盖走向空天海地网络一体化全球无缝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网络一体化 物联网 智能体 移动互联网 感知控制 万物互联 地面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化与矿用5G和网络硬切片技术 被引量:63
16
作者 孙继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为减少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提出了采掘工作面无人5G地面远程控制方法:在采掘工作面设置工业摄像机和传感器,将视频、音频和传感器信号通过5G网络传输至地面,地面操作人员远程操作设备,将控制命令通过5G网络传输至采掘工作面,控... 为减少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提出了采掘工作面无人5G地面远程控制方法:在采掘工作面设置工业摄像机和传感器,将视频、音频和传感器信号通过5G网络传输至地面,地面操作人员远程操作设备,将控制命令通过5G网络传输至采掘工作面,控制采掘设备动作。提出了用于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的无线传输距离和传输带宽计算方法。综采工作面两端头的基站之间无线传输距离应不小于综采工作面长度的1/2。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所需上行传输总带宽与综采工作面长度成正比,与液压支架中心距成反比,与支架和摄像机数量比成反比,与单台摄像机视频压缩后所需传输带宽成正比。为减少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对上行传输带宽的需求,可以只传输邻近采煤机的摄像机视频。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所需上行传输最小带宽与邻近采煤机的摄像机数量成正比,与单台摄像机视频压缩后所需传输带宽成正比。提出了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系统无线传输距离测试方法,用于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的5G等无线传输系统,在保证传输带宽、时延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对无线传输距离进行测试,基站上行无线传输带宽不得小于20 Mbit/s,同时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50 m。提出了基于网络硬切片的全矿井一体化信息传输网,通过网络硬切片,给煤矿安全监控、矿井监控、人员及车辆和设备定位、视频监视、语音通信、5G通信等分配不同的信道,既保证了煤矿安全监控和矿井监控等高可靠、低时延的要求,也统一了煤矿井下信息传输网络,将煤矿安全监控网、矿用工业以太网和矿用5G通信网等多网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5G 网络硬切片 无人工作面 地面远程控制 全矿井一体化信息传输 无线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系统实现 被引量:14
17
作者 任玲 夏俊 +2 位作者 翟旭军 刘政委 戚玉强 《南方农机》 2022年第3期5-10,共6页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管理中能够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精准化,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分析温室大棚监控的指标提出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标准架构方案:感知控制层由无线传感器模块检测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和光照度,利用数据融合...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管理中能够实现农业数字化和精准化,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分析温室大棚监控的指标提出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标准架构方案:感知控制层由无线传感器模块检测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和光照度,利用数据融合的相关知识,并提出无迹卡尔曼(UKF)算法用于感知数据的处理,启动滴灌、喷灌、补光或通风等控制设备;网络传输层以AVR单片机ATMEGA328P构成的Arduino板为控制核心,采用ESP8266 WIFI模块支持数据传输和数据同步,建立了系统层间数据枢纽;终端应用层采用可视化的TLINK物联网平台,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查看环境监测数据,同时根据平台监测到的数据,手动或自动启动设备。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成本低,却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种植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智能温室 感知控制 网络传输 终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洪铭 闫实 +3 位作者 唐斌 王成才 彭木根 陆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海上通信为海上用户与地面、空天和水下用户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枢纽,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数字基建战略的核心组成,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针对海上无线传输介质复杂多变、传输距离近、业务需求差异大等挑战,首先在对现有海上无线... 海上通信为海上用户与地面、空天和水下用户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枢纽,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数字基建战略的核心组成,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针对海上无线传输介质复杂多变、传输距离近、业务需求差异大等挑战,首先在对现有海上无线通信技术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传统海上无线通信技术的不足,介绍了影响海上无线传输性能的关键性因素,分析了海上无线传输的核心关键技术原理与性能,最后讨论了未来海上无线通信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无线通信 相控阵天线 蒸发波导 毫米波通信 感知传输一体化 低轨卫星互联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掘进机器人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进 王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9-42,共4页
从掘进机定位与定姿、机身状态感知、自动截割与远程人工干预、通信网络和人机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等方面探讨了煤矿智能掘进机机器人关键技术:通过搭载激光导引装置、光纤陀螺仪、光纤寻北仪、高精度加速度计的组合惯性导航系统实时监测... 从掘进机定位与定姿、机身状态感知、自动截割与远程人工干预、通信网络和人机交叉作业安全防护等方面探讨了煤矿智能掘进机机器人关键技术:通过搭载激光导引装置、光纤陀螺仪、光纤寻北仪、高精度加速度计的组合惯性导航系统实时监测掘进机位姿,修正掘进机截割航行方向;利用敏感元件和摄像仪实时监测掘进机运行状态信息,提升掘进机感知能力;以远程人工干预操作平台和核心计算机完成掘进机远程人工控制和自动截割控制;采用5G通信技术实现掘进机信息的高带宽、低时延传输,保证掘进机与上位机互联;安装人员接近监测系统,避免人员与掘进机近距离交叉作业,提高现场人员安全防护能力。指出了高适应化、高智能化、高集群化是煤矿智能掘进机器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器人 定位定姿 状态感知 自主截割 远程控制 信息传输 安全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智能供排液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洋 夏蒙健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18-120,146,共4页
煤矿供排液系统空间布置分散,管网辐射范围大,管网多采用点状监测,存在监测盲区,不能形成完整的供排液控制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智能供排液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一张能够覆盖管网辐射范围的网络,将供排液系统所包含的全... 煤矿供排液系统空间布置分散,管网辐射范围大,管网多采用点状监测,存在监测盲区,不能形成完整的供排液控制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智能供排液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建立一张能够覆盖管网辐射范围的网络,将供排液系统所包含的全部设备连接,再将机房自动化控制、管网自动调度、管网环境监测进行融合,重新建立控制模型。利民煤矿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智能供排液系统可实现设备状态监测、管网压力平衡、泄漏定位、污染定位等功能,并能够根据供排液需求和设备条件自主制定供排液工作计划和设备运行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供排液系统 管网压力 管网泄漏 直埋管线 传输 控制 感知执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