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情合一:苏州耦园造园意匠的感物美学探析
1
作者 杨雨清 周恬仪 +1 位作者 陈远昇 丁铮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5期96-97,共2页
感物美学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古代美学的核心部分,其景情合一的美学理念在园林中皆有体现。通过分析梳理,耦园在对于“偶”的景致营造中深刻浸透了造园主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一物一景间融入了男女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意... 感物美学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古代美学的核心部分,其景情合一的美学理念在园林中皆有体现。通过分析梳理,耦园在对于“偶”的景致营造中深刻浸透了造园主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一物一景间融入了男女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意。研究其情景之间的表达方式不仅对于耦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借此解读中国古代感物美学,为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物美学 景情合一 耦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味美学之后物感美学架上绘画空间的衍变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秀珂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9期24-25,共2页
物感美学是当代美学在以康德的趣味美学为代表之后,新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物感美学作品由平面性向多维性的空间衍变,突出了"物质因"在美学和哲学创作指导思想下,对人与物之间的功能关系的另外一种空间关系的开创,对架上绘画... 物感美学是当代美学在以康德的趣味美学为代表之后,新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物感美学作品由平面性向多维性的空间衍变,突出了"物质因"在美学和哲学创作指导思想下,对人与物之间的功能关系的另外一种空间关系的开创,对架上绘画的艺术创作产生新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美学 美学 架上绘画 创作 衍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感美学视野下架上绘画空间创作的实践突破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秀珂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0期6-8,共3页
物感美学是当代美学在以康德的趣味美学为代表之后,新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也是"当代文化界、艺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艺术创作的精神意义上,以卢西奥·丰塔纳为代表的半物式物感美学,浦捷超越实物形式的精神物感美... 物感美学是当代美学在以康德的趣味美学为代表之后,新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也是"当代文化界、艺术界关注和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艺术创作的精神意义上,以卢西奥·丰塔纳为代表的半物式物感美学,浦捷超越实物形式的精神物感美学,形成了架上物感美术创作的空间衍变与突破,使审美主体由一种旁观式,即"无利害"的、"距离"的审美,变成了一种物与观者的视觉、直觉和精神的交融性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架上绘画创作 空间 衍变突破 浦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感物”美学思想及其对当代学校美育的启示
4
作者 王国东 易晓明 《美育学刊》 2021年第4期22-30,共9页
“感物”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发生的美学范畴,“感物”美学脱胎于“气化宇宙”和“天人合一”哲学。“感物”美学指向人的“感性生命”的回归,其蕴含的整体审美意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对当下美育有重要价值。对中国... “感物”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发生的美学范畴,“感物”美学脱胎于“气化宇宙”和“天人合一”哲学。“感物”美学指向人的“感性生命”的回归,其蕴含的整体审美意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对当下美育有重要价值。对中国古典“感物”美学理论内涵和美育价值的当代诠释揭示了学校美育的应有取向:即学校美育起于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应由单一感官的训练转向整体身心的参与;艺术课程应转向包含艺术、自然、生活的综合审美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气化宇宙 天人合一 性生命 整体审美 自然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物为师——袁晓岑先生的雕塑创作
5
作者 张仲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45-150,共6页
2015年是著名雕塑家、画家袁晓岑先生100周年诞辰。《万物为师——袁晓岑诞辰百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其创作于50年代初的雕塑《母女学文化》足以代表新中国雕塑创作水平。袁晓岑先生一生以"万物为师",虚怀若谷,德艺双... 2015年是著名雕塑家、画家袁晓岑先生100周年诞辰。《万物为师——袁晓岑诞辰百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其创作于50年代初的雕塑《母女学文化》足以代表新中国雕塑创作水平。袁晓岑先生一生以"万物为师",虚怀若谷,德艺双馨,作"大地之子",塑绘相承,相得益彰。在长期艺术探索中谨遵徐悲鸿先生教诲,继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理精髓,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循"六法"造型,吸收西方泥塑技法,将二者有机融合,为完成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化问题做出卓越贡献,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晓岑 为师 感物美学 雕塑创作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