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书寰 丁燕洁 +3 位作者 刘钰文 刘冰凝 任桢 孙彩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调查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方案改善临床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3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染... 目的调查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针对性方案改善临床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0—11月选取浙江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369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安全态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64%。364名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分量表B得分为(48.94±15.06)分,分量表C得分为(47.88±14.54)分。医院伦理氛围得分为(103.00±16.01)分,安全态度得分为(128.50±17.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的影响因素为临时聘用方式、工作科室为院前急救及医院伦理氛围得分低(均P<0.05)。结论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改善医院伦理氛围,针对不同工作科室及聘用方式的护士采取相应干预手段以减少护士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感染预防和控制 护理缺失 医院伦理氛围 安全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染预防和控制理念解析英国医疗建筑中的洗脸池和洗手池 被引量:1
2
作者 解皓 张琪 +1 位作者 李洋 刘抚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1-1318,共8页
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医疗建筑内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感染风险。以洗脸池和洗手池为代表的手卫生设施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陆续发布的多份医疗建筑指南为基础,解析英国医疗建筑中的洗脸池与... 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医疗建筑内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的感染风险。以洗脸池和洗手池为代表的手卫生设施对此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陆续发布的多份医疗建筑指南为基础,解析英国医疗建筑中的洗脸池与洗手池,并对中国同类问题进行梳理。明确英国医疗建筑中洗脸池与洗手池的区别与使用者分类、尺寸及空间要求、分类及设计要求、配置要求,探讨中国此类问题的现状及英国相关经验和启示。英国的部分经验可为中国《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规范或标准未来的修订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感染预防和控制 手卫生设施 英国 洗脸池 洗手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掌握情况调查 被引量:10
3
作者 敬洁 白晓霞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4期50-51,共2页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和控制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9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手...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和控制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9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相关知识掌握得分(5.66±3.34)分,及格57.78%;不同工龄、职称的护士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对SSI预防和控制技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欠佳,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不同层次拟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制定规范的培训计划,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实施预防及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降低SSI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士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晴晴 丁萍 +3 位作者 宋海燕 张雯珍 杨慧 李莹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72,共6页
目的对英文版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进行汉化,为评估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活动上的缺失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按照Brislin原则对英文版量表进行翻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试验进行跨文化调适后,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50名护士... 目的对英文版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进行汉化,为评估护士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活动上的缺失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按照Brislin原则对英文版量表进行翻译,通过专家咨询和预试验进行跨文化调适后,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5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的Rasch模型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由分量表B(31个条目,感控护理活动缺失的类型及频率)和分量表C(20个条目,感控护理缺失的原因)组成,分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73和0.902,重测信度分别为0.917和0.957,内容效度(S-CVI)分别为0.973和0.949。Rasch分析中残差主成分分析显示分量表B符合单维性,分量表C非单维性,其4个维度符合单维性;分量表B、C的项目信度分别为0.97和0.98,分离指数分别为5.27和7.20,样本信度分别为0.85和0.88,分离指数分别为2.42和2.73。结论中文版感控护理缺失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作为评估护士的感控护理缺失现状及分析缺失原因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预防和控制 护理缺失 Rasch分析 经典测量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医疗建筑感染控制原则与过程
5
作者 解皓 刘抚英 +1 位作者 李洋 张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9-496,共8页
以英国卫生部公布的《医疗建筑指南00-09:建筑环境中的感染控制》为基础,对英国医疗建筑感染控制原则与过程进行解读,分析中国医疗建筑感染控制现状,为中国以《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为代表的规范或标准... 以英国卫生部公布的《医疗建筑指南00-09:建筑环境中的感染控制》为基础,对英国医疗建筑感染控制原则与过程进行解读,分析中国医疗建筑感染控制现状,为中国以《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等为代表的规范或标准未来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为降低医疗建筑中的感染风险,英国将医疗建筑感染控制过程划分为9个阶段,每个过程阶段所对应的时间段以及需要考虑的问题重点均有所不同。与英国相比较,中国在医疗建筑感染控制工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建议中国可在规范或标准层面提出医疗建筑感染控制的具体要求并建立完整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共识并明确医疗建筑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在组织结构上建立医疗建筑感染预防和控制团队并参与所有阶段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感染预防和控制 英国 医疗建筑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魏雪芳 杨琍琦 +2 位作者 何源沁 邵宜波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现状。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及洗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监控主要对象、医院感染传染源、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情况及洗手行为现状。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某省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及洗手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对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监控主要对象、医院感染传染源、医院感染发生的必要条件及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定义的知晓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医生对医院感染危害、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于护士(P<0.05),而护士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知晓率低于医生(P<0.05);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次氯酸钠主要消毒范围的知晓率,医生和护士差异无显著性,而对戊二醛灭菌作用时间的知晓率,护士高于医生(P<0.05);医生和护士的洗手行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医疗活动中有许多医生还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手/方法 医务人员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疑似切口感染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姜玲 史天陆 +4 位作者 孙言才 沈爱宗 杜德才 张圣雨 刘琳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围手术期医护 外科伤口感染/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内置佐剂UreB和HpaA双价重组疫苗对实验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毛亚飞 严杰 徐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05-411,共7页
目的:了解内置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rLTB)佐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尿素酶B亚单位(rUreB)和黏附素(rHpaA)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对Hp SS1株感染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NTA-Ni亲和层析法分别收集... 目的:了解内置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rLTB)佐剂、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尿素酶B亚单位(rUreB)和黏附素(rHpaA)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对Hp SS1株感染BALB/c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NTA-Ni亲和层析法分别收集rUreB、rHpaA、rLTB-rUreB-rHpaA、重组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A亚单位突变体(rLTKA63)、rLTB和霍乱肠毒素B亚单位(rCTB).用Western blot检测各重组蛋白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用GM1-ELISA检测rLTB、rCTB、rLTB-rUreB-rHpaA的佐剂活性.建立Hp SS1株感染BALB/c小鼠模型,检测不同组合抗原和佐剂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分离培养和镀银染色法检查感染小鼠胃窦组织中的Hp.建立ELISA,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胃液S-IgA和血清IgA.结果:rUreB、rHpaA和rLTB-rUreB-rHpaA可被兔抗Hp全菌抗体识别,并与牛GM1结合.单用rUreB或rHpaA 免疫小鼠,其保护率低于70%;若与rLTB或rCTB合用,其保护率可增至75.0%~83.3%.在不同抗原及佐剂组合中,rLTB-rUreB-rHpaA保护率达100%,其次为rHpaA+rUreB+rCTB+rLTKA63(91.7%)和rUreB+rHpaA+rLTB(90.9%).rLTB和rCTB均有明显的诱生免疫小鼠特异性血清IgA和胃液S-IgA作用,但前者诱生S-IgA的能力强于后者.特异性血清IgA,尤其是胃液S-IgA的阳性率与小鼠免疫保护率基本吻合,rLTB-rUreB-rHpaA免疫小鼠rUreB 和rHpaA 特异性S-IgA阳性率分别高达100%和91.7%.结论:rUreB和rHpaA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和抗原性,rLTB和rCTB有黏膜免疫佐剂活性.内置佐剂UreB和HpaA双价重组疫苗对小鼠高保护率与使用高剂量rLTB、抗原分子量增大和局部高水平特异性S-IgA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免疫学 IGA 重组 遗传 免疫疗法 螺杆菌感染/预防和控制 IGA 分泌/分析 尿素酶/生物合成 细胞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思腾 于立新 +3 位作者 邓文锋 苗芸 刘如敏 叶桂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泌尿系统感染(UTI)的不同,探究肾移植受者UTI的合理诊治方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南方医院确诊UTI的肾移植受者和普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UTI特点。结果:49例肾移植受者共...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泌尿系统感染(UTI)的不同,探究肾移植受者UTI的合理诊治方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南方医院确诊UTI的肾移植受者和普通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UTI特点。结果:49例肾移植受者共发生69次UTI,401例普通UTI患者共发生443次UTI;肾移植受者和普通UTI患者均以女性居多(63.3%和58.6%),大肠埃希菌感染频率均最高(37.7%和34.1%);两组UTI患者其他病原体易感性不一致:肾移植受者肺炎克雷伯杆菌频率高于普通患者(11.6%与3.2%,P=0.001),而白色念珠菌频率低于普通患者(1.5%与11.3%,P=0.008);肾移植受者尿路刺激征更多见,更易发生抗生素耐药,感染复发率更高(38.8%与16.7%,P〈0.001);肾移植受者发生UTI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高于普通患者[(72.65±1.90)%与(68.59±0.73)%,P=0.048],淋巴细胞百分率[(17.73±1.29)%与(21.28±0.61)%。P=0.037)]和血小板计数[(187.64±10.84)×10^9/L与(240.76±5.26)×10^9/L,P〈0.01]均低于普通患者。结论:肾移植受者与普通患者UTI的特点不尽相同,早期行中段尿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对于肾移植受者UTI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泌尿道感染/微生物学 泌尿道感染/预防和控制 免疫抑制 剂投药和剂量 回顾性研究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第五轮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项目分析和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广保 周昌明 +2 位作者 崔哲哲 王海涛 刘飞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641-644,共4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广西第五轮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实施结果,为制定广西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框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项目执行期间的报表、专题调查、项目督导和工作考核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项... 目的分析和评价广西第五轮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实施结果,为制定广西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框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项目执行期间的报表、专题调查、项目督导和工作考核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项目落实经费511.28万元;对8 379例结核病人开展HIV咨询检测,阳性检出率2.4%;对10 016例HIV/AIDS开展结核病筛查,结核检出率10.1%;发现的1 207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病人中实施抗结核治疗928例,抗病毒治疗629例,复方新诺明预防性治疗(CPT)793例。结论通过实施第五轮全球基金项目TB/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应用科学、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掌握了项目地区的TB/HIV双重感染者的状况,并采取了相应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HIV感染/预防和控制 卫生保健费用 评价研究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例小儿烧伤创面感染及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建宁 祝俊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8-129,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及合并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3月~2003年11月收治的96例小儿烧伤临床病例熏按治疗方法分为湿润暴露疗法和非湿润暴露疗法两组。结果两组间在创面感染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96例病例中,92例治...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及合并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3月~2003年11月收治的96例小儿烧伤临床病例熏按治疗方法分为湿润暴露疗法和非湿润暴露疗法两组。结果两组间在创面感染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96例病例中,92例治愈出院,其中有后遗症者6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小儿烧伤易出现合并症,病情变化快,重度烧伤有一定死亡率,处理上要把好抗休克、防感染、消除创面三关,而防治感染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熏采用湿润暴露疗法可减少创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并发症 伤口感染/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人类健康中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全球优先研究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婷 肖园园(译) 吴安华(校)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5-998,共4页
人类健康中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研究议程确定了40个优先研究主题,旨在为2030年前的政策提供依据。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据估计,2019年约有495万人的死亡与细菌耐药相关。2021年全球新增耐利福平和耐多药结... 人类健康中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全球研究议程确定了40个优先研究主题,旨在为2030年前的政策提供依据。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据估计,2019年约有495万人的死亡与细菌耐药相关。2021年全球新增耐利福平和耐多药结核病约45万例。此外,全球范围内侵袭性真菌感染正在增加,存在抗真菌药物耐药和诊断困难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 感染预防和控制 优先研究议程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世界卫生组织细菌优先病原体 世界卫生组织真菌优先病原体 抗微生物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阜阳市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区HIV/AIDS社会支持现状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建波 孙业桓 +3 位作者 吴荣涛 张秀军 张泽坤 吴红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现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市京九办事处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及其家属、乡村干部、乡村医生进行关于社会支持现状、态度及意见的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各类人群...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社会支持现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阜阳市京九办事处农村地区的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及其家属、乡村干部、乡村医生进行关于社会支持现状、态度及意见的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各类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比以前有所提高、态度有所改善,HIV感染对被感染者本人及其家庭除了带来精神痛苦更重要的是经济困难,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内部,家庭外支持相对薄弱。结论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社会支持与卫生服务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当地经济,改善社会支持环境消除歧视,建立和加强新型的农村合作化医疗体系以及社区/邻里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预防和控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防和控制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巨细胞病毒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用于指导干预性治疗
14
作者 许兰平 黄晓军 +3 位作者 郭乃榄 任汉云 张耀臣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分析用血浆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结果指导抗CMV干预性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 eticstemcelltransplan... 目的 :分析用血浆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检测结果指导抗CMV干预性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ematopoi 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HSCT)的所有患者自预处理开始 ,常规用PCR法检测血浆的CMV DNA(采用华美公司生产的巨细胞病毒 4℃PCR检测试剂盒 ) ,每周 1次。其中尚无CMV病的临床表现而检测到血浆CMV阳性的患者 89例。随机选取 5 2例阳性患者给予干预性治疗。将上述 89例患者分为 3组 (分别为停止治疗时血浆CMV PCR转阴组、停止治疗时未转阴组、血浆CMV阳性未治疗组 )比较各组CMV病的发生率。CMV病的发生率采用Kaplan Meier曲线表示 ,曲线间的比较用Log Rank(曲线无交叉 )或Breslow(曲线交叉 )检验 ,某时点率的比较采用RXC列联表或 χ2 检验。结果 :10 0d内CMV病的发生率 ,在治疗后血浆CMV PCR由阳性转为阴性组为 10 .2 6% ,治疗结束时血浆CMV PCR仍为阳性组为 66.67% ,血浆CMV PCR阳性未治疗组为 3 6.2 4 % (P =0 .0 0 0 0 )。上述3组中任两组移植后 10 0dCMV病的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移植后 1年时上述 3组CMV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 0 .65 %、75 0 0 %、4 2 .95 % (P =0 .0 0 0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聚合酶链反应 巨细胞病毒感染/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