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晔 桑田 管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是一种发生在既往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炎症相关急性脑病,以热性感染后出现的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为临床特征,多数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 热性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ebrile infection-related epilepsy syndrome,FIRES)是一种发生在既往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炎症相关急性脑病,以热性感染后出现的超级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为临床特征,多数预后不良。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加深,治疗理念也有所转变,更提倡在规范抗癫痫发作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及时免疫治疗和综合支持。本文从FIRES的定义、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发病机制、诊断及评估、治疗、预后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提高认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相关癫痫综合征 新发生的难治癫痫持续状态 感染诱发性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MRI表现
2
作者 伊泽茜 许敬博 +3 位作者 曹一民 李晓童 卜静英 周立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为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羟甲基胆素合酶(recombinant 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基因突变导致卟胆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活性缺乏所致。PBGD失活...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为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羟甲基胆素合酶(recombinant 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基因突变导致卟胆原脱氨酶(porphobilinogen deaminase,PBGD)活性缺乏所致。PBGD失活致前体物质如胆色素原(porphobilinogen,PBG)和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体内蓄积,其毒性可影响多个系统^([1]);累及神经系统时,可出现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 间歇 后部白质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3
作者 逯青丽 刘佩 +3 位作者 孙超 史亚玲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30/15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MRIFLAIR序列示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除肾损害外,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积极予以降血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头颅影像学征象均改善,最终临床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视网膜 可逆后部综合征 降血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周铁忠 曲悦 +2 位作者 李敏 尉超 高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对辽宁省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的哺乳仔猪,通过临床症状、血清学、病理学、动物试验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ne virus,PRRSV)与猪血凝性脑脊髓... 对辽宁省某规模化猪场发病的哺乳仔猪,通过临床症状、血清学、病理学、动物试验和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ne virus,PRRSV)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混合感染。RT-PCR检测结果证明,所感染的PRRSV为美洲型毒株,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多呈隐性感染,本猪场哺乳仔猪发生二者混合感染,可能与PRRSV感染猪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HEV而混合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血凝脊髓炎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感染相关性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时军 应立英 +3 位作者 张凤飞 叶景 南向珍 韩国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的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2例与文献报道的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相一致的患儿,均为突发昏迷和抽搐、高热、休克、水样腹泻、代谢性酸中毒、DIC、肝肾功能损害,前躯期为严重的水样便。结果大...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的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2例与文献报道的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相一致的患儿,均为突发昏迷和抽搐、高热、休克、水样腹泻、代谢性酸中毒、DIC、肝肾功能损害,前躯期为严重的水样便。结果大便检测3例轮状病毒阳性:高死亡率和严重的运动和语言障碍是其特点;极显著的肝酶学改变,血胆红素多正常。入院1~2d后肝转氨酶达高峰,多于1周内恢复正常;随着休克的纠正,肾功能于1~2d内转正常,病情缓解,但神经功能却发生进行性损害:发病后持续昏迷或频繁抽搐,肺出血,难以纠正的休克,持续无尿,出血不止,多于短期内死亡;本组死亡7例,4例留有严重的神经后遗症,1例神经功能正常。结论应提高对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认识。治疗关键是纠正休克,肠源性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 出血休克与综合征 肠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6
作者 赵鑫 薛伟 +4 位作者 祝新莉 井冬青 洪帆 郭筱 刘君玲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主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上的罕...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主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上的罕见疾病。本文介绍1例有PNH的老年男性患者,患者长期慢性溶血性贫血,不规律服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短期间断输入共计10 U洗涤红细胞后,出现伴有头痛、痫性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血压异常增高及微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PRES,此病需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预防、早期识别及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睡眠血红蛋白尿症 可逆后部综合征 输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肺性脑病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海国 严志学 +2 位作者 刘文辉 王红阳 刘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叠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纳入56例重叠综合征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叠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纳入56例重叠综合征并发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16例,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应用、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后2、24 h动脉血气分析(p H、Pa CO2),比较入院后24 h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率、气管插管率。结果: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p H、Pa CO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后2、24 h动脉血气分析(p H、Pa CO2)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24 h气管插管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纠正重叠综合征并发肺性脑病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提高意识障碍改善率,减少气管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重叠综合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产后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苗重昌 陈迎良 李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99-3100,共2页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像表现的临床一放射综合征。其治疗方案与其他产后易发神经系统疾病不同,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白质 可逆 产后 诊断 MRI 血管源水肿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治群 高金鸟 涂蓉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8期909-913,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RP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首次影像学检查:CT检查19例,MRI检查16例。影像学复查:17例患者...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期高血压合并RP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首次影像学检查:CT检查19例,MRI检查16例。影像学复查:17例患者于首次检查后3~14d进行复查,平均复查间隔时间为6d,其中CT复查7例,MRI复查10例。结果:RPES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皮层下脑水肿,于CT图像上呈不规则形低密度区,于MRT。wI上呈高信号,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32/35),其次是额叶(23/35)和颞叶(16/35),也累及深部脑白质(15/35)和基底节区(11/35),小脑(5/35)和脑干(3/35)偶有累及;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MRI增强扫描:5例患者病灶均未见强化;MRA: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正常3例;2例患者MRV检查均正常;DWI:病灶多呈等信号或低信号(10/12),ADC图上呈高信号;DWI示2例病灶中出现斑点状高信号,ADC图提示此区域扩散受限。复查:17例患者治疗后CT或MRI复查显示病灶完全消失13例,病灶范围明显缩小4例。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RPES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主要表现为皮层下脑白质血管源性水肿,以累及后循环供血区域为主,双侧较对称,治疗后病变范围迅速减小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后部综合征 妊娠期高血压 血管源水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od综合征并发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圆圆 王浩玥 +2 位作者 郭文婷 邵康梅 葛朝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38,共3页
Good 综合征渊Good syndrome, GS冤是一种罕见的合并胸腺瘤的成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典型特征为胸腺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免疫缺陷,多见于成年人,无性别差异,占胸腺瘤患者的10%。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 Good 综合征渊Good syndrome, GS冤是一种罕见的合并胸腺瘤的成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典型特征为胸腺瘤、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免疫缺陷,多见于成年人,无性别差异,占胸腺瘤患者的10%。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 PML)是一种由JC 多瘤病毒(John Cunningham polyomavirus, JCPy V)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进行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到抑制的人群。本文报告1 例女性GS并发PML 患者,以期提高对PML 及GS 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d综合征 胸腺瘤 免疫缺陷 进行多灶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与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防控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千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0-141,共2页
作者通过对一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与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断与防制进行总结,探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的综合防制措施,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高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圆环 混合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86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及随访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秀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7-28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颅内感染 干听觉诱发电位 后遗症 听力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其增 杨文英 +7 位作者 谢雨党 洪一飞 周新民 雷旗 何利平 安榕榕 杨柏生 高河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41-43,共3页
对不同Child(C)级别肝硬化患者43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检查48次,其中42次检查时无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另以健康人125例作为正常对照(N)。结果见C_2HE_0、C_3HE_0组各波潜伏期进行性延长,其中Ⅲ、V两波潜伏期与N组、C_1HE_0组及... 对不同Child(C)级别肝硬化患者43例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检查48次,其中42次检查时无肝性脑病临床表现。另以健康人125例作为正常对照(N)。结果见C_2HE_0、C_3HE_0组各波潜伏期进行性延长,其中Ⅲ、V两波潜伏期与N组、C_1HE_0组及两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5~0.05)。如以N组V波潜伏期M+3SD 6.01msec以上作为异常,则本组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检出率为61.9%。C_3HE_0组7例V波潜伏期>6.50msec,其中3例在3~10日后发生临床肝性脑病。研究结果建议以BAE-PsV波潜伏期>6.00msec作为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对>6.50msec者可考虑行预防性肝性脑病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 诱发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颗粒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智力测试与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龙民 王灵台 +2 位作者 陈建杰 高月求 虞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中医治疗。方法:收集SH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中药清开颗粒组(30例)和乳果糖组(30例),用药二周,评价其对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T)、诱发电位(EPs)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乳果糖比较,中药清开颗粒... 目的: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中医治疗。方法:收集SH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中药清开颗粒组(30例)和乳果糖组(30例),用药二周,评价其对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DST)、诱发电位(EPs)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乳果糖比较,中药清开颗粒组可明显缩短NCT的时间,对DST亦有明显改善作用;AEPs、SEP的PL和IPL均有不同程度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清开颗粒对SHE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发挥中医药优势,在SHE的防治方面取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肝 清开颗粒 智力测试 诱发电位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诱发电位及数字连接试验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初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沈清燕 易淑倩 +2 位作者 赵英恒 熊希民 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作者对36名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EP)的检测,其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23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2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22例,有33例同时进行了数字连接试验(NCT),30及... 作者对36名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脑诱发电位(EP)的检测,其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EP)23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2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S)22例,有33例同时进行了数字连接试验(NCT),30及36例分别检查了血氨及脑电图。结果表明30例无肝性脑病(HE)表现的患者有18例(60%)出现三项EP中任一项以上的异常,部分伴有NCT时间的延长,其异常率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有关,而血氨及脑电图(EEG)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EP及NCT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有一定的诊断意义,而血氨及EEG的诊断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诱发电位 数字连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在手足口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序峰 周涛 +7 位作者 刘玉玲 朱建萍 吴涛 张胜 姜玉娥 龙晓玲 马立忠 付四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住院的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及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ABR检查,并对结果异常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中,177例ABR检查正常,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在手足口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住院的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及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ABR检查,并对结果异常的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200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中,177例ABR检查正常,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14例为脑干功能受损。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1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60例为脑干功能受损。14例脑干功能受损的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0例进展为重症手足口病,2周后复查均恢复正常。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例仅为听阈值异常者出院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而60例脑干功能受损患儿中有37例在出院2周后恢复正常,10例于1个月后恢复正常,7例于3个月后恢复正常,死亡2例,现仍有4例在随访中。结论 ABR检查可对脑干功能受损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判断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作为随访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 诱发电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MRI表现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建灵 高剑波 张焱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共23例AIDS合并颅内感染的MRI表现。结果 23例脑内感染中,弓形虫感染12例,病变主要侵犯基底节区及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靶征"是其特征性表...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共23例AIDS合并颅内感染的MRI表现。结果 23例脑内感染中,弓形虫感染12例,病变主要侵犯基底节区及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区,"靶征"是其特征性表现;隐球菌感染5例,主要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脑内胶状假囊是其特点;脑结核6例,单纯侵犯脑实质少见,不同时期的脑实质内病变的MRI表现有所差异。结论 AIDS合并脑内机遇性感染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遇感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测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亚临床肝性脑病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彤宇 陈立刚 吴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1-362,共2页
探讨心理测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在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诊断中的意义。对 4 5例肝硬化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进行数字连接试验 (NCT) ,视觉诱发电位 (VEP)检测。研究其在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肝硬化组NCT异常占 5 6 % (2 5 / 4... 探讨心理测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在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诊断中的意义。对 4 5例肝硬化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进行数字连接试验 (NCT) ,视觉诱发电位 (VEP)检测。研究其在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肝硬化组NCT异常占 5 6 % (2 5 / 4 5 ) ,VEP异常占 4 9% (2 2 / 4 5 ) ,NCT和 (或 )VEP异常占 71% (32 / 4 5 ) ,两者均异常 33% (15 /4 5 ) ;对照组NCT异常占 30 % (9/ 30 ) ,VEP异常占 2 7% (8/ 3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NCT和VEP可用于诊断SHE ,联合检测可提高SHE检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亚临床肝 视觉诱发电位 VEP NCT 异常 心理测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电位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瑞军 杨昭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96-297,共2页
为评价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的诊断价值 ,对 1 2 1例肝硬化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结果 :1 2 1例肝硬化患者中 ,BAEP异常 48例 (3 9.67% ) ,VEP异常 62例 (5 1 .2 4% ) ... 为评价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的诊断价值 ,对 1 2 1例肝硬化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 (VEP)、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结果 :1 2 1例肝硬化患者中 ,BAEP异常 48例 (3 9.67% ) ,VEP异常 62例 (5 1 .2 4% ) ,SEP异常 5 0例 (4 1 .3 2 % ) ,3项联合检测总异常率为 75 .2 1 %。提示 :诱发电位可作为检测SHE的敏感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亚临床肝 诊断 SHE 肝硬化 电生理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变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变化与肝性脑病的关系
20
作者 苗继延 潘伯荣 +1 位作者 郭守一 任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文对肝硬变患者33例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测定,并与50名健康混合年龄组(其峰值8.74±3.43μV,峰时85.1±5.02ms)进行对照。结果:33例中峰值正常者12例,降低者20例(60.6%)。峰时延长者15例(45.5%)。结果反映肝硬变患者VE... 本文对肝硬变患者33例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VEP)测定,并与50名健康混合年龄组(其峰值8.74±3.43μV,峰时85.1±5.02ms)进行对照。结果:33例中峰值正常者12例,降低者20例(60.6%)。峰时延长者15例(45.5%)。结果反映肝硬变患者VEP有较大改变。测定VEP的变化有益于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视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