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黏膜、肠道免疫和微生物群在肠源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慧婷 李家生 +3 位作者 徐志昌 秦定梅 张祎 王睿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1-637,共7页
肠源性白念珠菌感染是指肠道内定植的白念珠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易位,突破肠道,造成组织感染,甚至引发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肠道黏膜作为念珠菌第一接触位点,是抵抗白念珠菌定植或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常通过物理屏障和激活宿主免疫抑制感... 肠源性白念珠菌感染是指肠道内定植的白念珠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易位,突破肠道,造成组织感染,甚至引发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肠道黏膜作为念珠菌第一接触位点,是抵抗白念珠菌定植或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常通过物理屏障和激活宿主免疫抑制感染。作为另一种防御机制,肠道内微生物群则通过调节pH,分泌抗菌肽和竞争黏附点共同抵抗白念珠菌侵袭感染。本综述总结肠道黏膜、肠道免疫和微生物群这三个关键因素在肠源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为肠道定植引发侵袭性白念珠菌病的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源性念珠菌感染 肠道黏膜 肠道免疫 肠道微生物群 假丝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叶发酵物治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 被引量:3
2
作者 白静 胡雷 +4 位作者 张丽 田春雨 庞得全 薄海美 韩淑英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叶发酵物对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艾叶发酵物小、中、大剂量组(100,200,400 mg·kg^-1)及氟康唑组(20 mg·... 目的观察艾叶发酵物对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艾叶发酵物小、中、大剂量组(100,200,400 mg·kg^-1)及氟康唑组(20 mg·kg^-1),每组30只。小鼠灌胃给予相应治疗药物,bid,连续给药5 d。计算模型建立后21 d各组小鼠生存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平板计数法测定小鼠肝、肾组织活菌数目。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艾叶发酵物中、大剂量组和氟康唑组小鼠存活率,血清IFN-γ、IL-2水平及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较高,而肝、肾组织白念珠菌数目较低(P〈0.01);与艾叶发酵物小剂量组比较,中、大剂量组和氟康唑组上述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或P〈0.01),但中、大剂量组与氟康唑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叶发酵物200-400 mg·kg^-1对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IFN-γ、IL-2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发酵物 感染白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初报 被引量:5
3
作者 廖军 郝飞 +2 位作者 钟白玉 王莉 王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3-375,共3页
目的:评价血浆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方法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建立G试验方法定量检测血浆β-D-葡聚糖浓度。结果:在40只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经内脏组织真菌培养证实为白念珠菌感染)中,血浆β-D-葡聚糖浓度随... 目的:评价血浆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方法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建立G试验方法定量检测血浆β-D-葡聚糖浓度。结果:在40只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经内脏组织真菌培养证实为白念珠菌感染)中,血浆β-D-葡聚糖浓度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100%、100%和55.6%。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40只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治疗模型中,血浆β-D-葡聚糖浓度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variations,CV)为4.62%,批间CV为6.85%。结论:G试验定量检测血浆β-D-葡聚糖具有方法简便、结果稳定等特点,本试验提示其可用于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感染 系统性 G试验 Β-D-葡聚糖 诊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治疗口腔白念珠菌感染5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远芳 张咏 孟小萍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1期831-832,共2页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老年人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 10 4例老年口腔白念珠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2例。治疗组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 ,第 1天 2 0 0mg ,以后每天 10 0mg ,疗程 14d ;口服氟康唑10 0mg·d 1 ... 目的 :观察氟康唑治疗老年人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 10 4例老年口腔白念珠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2例。治疗组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 ,第 1天 2 0 0mg ,以后每天 10 0mg ,疗程 14d ;口服氟康唑10 0mg·d 1 ,疗程 7~ 14d。对照组制霉菌素常规治疗 ,10 0万U ,tid ,疗程 14d。结果 :治疗组痊愈 44例 (84.62 %) ,显效 6例 (11.5 4%) ,有效 2例 (3 .85 %) ,总有效率 10 0 .0 %;对照组痊愈 3 4例 (65 .3 8%) ,显效 4例 (7.69%) ,有效 3例 (5 .77%) ,无效 11例 (2 1.15 %) ,总有效率 78.8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χ2 =95 .72 ,P <0 .0 1)。结论 :氟康唑是治疗老年性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制霉菌素 念珠菌感染 口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球菌感染的机体防御研究——对IL_1产生及其活性的研究
5
作者 郭宁如 沈丹蓓 +1 位作者 李子仁 吴绍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报道了白念珠菌及其抗原不论在体内或体外均可明显抑制同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产IL_1的活性,同时探讨了正常小鼠腹腔Mφ产IL_1的有关因素,并对此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及临床意义作了分析。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细胞介素 念珠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机会性真菌感染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绍熙 郭宁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2-814,782,共4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机会性 中国 念珠菌感染 马尔尼菲青霉 糠秕马拉色菌 曲霉菌属 20世纪 毛霉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