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胶体液和晶体液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对比研究
1
作者 黄浩 郭永明 +3 位作者 万展鸥 张璐 林湘 纪云航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人工胶体液和晶体液在容量反应性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ICU住院138例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扩容(A)组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扩容(B)组。... 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人工胶体液和晶体液在容量反应性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ICU住院138例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扩容(A)组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扩容(B)组。比较两组治疗72小时后,电解质、肌酐、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动脉血气分析、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脏指数(CI)、心搏指数(SVI)、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中心静脉压(CVP)、水肿情况。结果A组GEDI较B组增加,A组肌酐、乳酸、EVLW、PVPI、水肿较B组少,剩余碱较B组更高,电解质、APTT、PT、CI、SVI、CVP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使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扩容较晶体液显著改善循环血容量,减少毛细血管渗漏、血管外肺水,减少水肿发生及肾损害,更能显著改善代酸和降低乳酸水平,不增加对凝血功能、电解质及心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 晶体液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感染性休克为临床表现的严重过敏反应一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连兴基 何子永 +5 位作者 谷文龙 何婷 王衍慧 彭晓辉 刘丽兰 黄玉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0年,加重伴气促4个月余”就诊。患者10余年前出现咳嗽、咯痰,为白色黏痰,每天痰量约80 ml,于早晨和晚上明显加重,自觉体力下降,登3层楼可感气促,曾行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前段、中叶内侧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0年,加重伴气促4个月余”就诊。患者10余年前出现咳嗽、咯痰,为白色黏痰,每天痰量约80 ml,于早晨和晚上明显加重,自觉体力下降,登3层楼可感气促,曾行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前段、中叶内侧段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右肺上叶、下叶及左肺下叶散在炎症”,诊断“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过敏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筋膜炎伴感染性休克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史梦军 管忠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的由多种细菌侵入软组织造成的严重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深筋膜、浅筋膜,以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为特点。NF,皮损处疼痛感明显,可伴有严重的全身毒性反应,如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对于NF应尽... 坏死性筋膜炎(NF)是一种罕见的由多种细菌侵入软组织造成的严重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深筋膜、浅筋膜,以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为特点。NF,皮损处疼痛感明显,可伴有严重的全身毒性反应,如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对于NF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中西医结合方法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NF患者的生存率。该文介绍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坏死性筋膜炎伴感染性休克病案1则,并对NF进行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感染性休克 中西医结合方法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任昌发 吴险峰 罗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54-56,共3页
目的 分析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 目的 分析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输液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肾小管损伤情况及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上机12、24、36 h输液量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分别为(36.21±13.23)、(51.11±16.65)、(45.27±9.19)g/(kg·min)和(1.19±0.21)、(1.03±0.21)、(0.35±0.27)μg/(kg·min),对照组分别为(95.08±12.26)、(102.34±13.79)、(108.34±16.16)g/(kg·min)和(1.39±0.28)、(1.31±0.11)、(1.28±0.45)μg/(kg·min);观察组上机12、24、36 h输液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小管损伤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日常行为、控制行为、处理行为、监测行为评分及总分分别为(24.3±4.5)、(31.4±4.8)、(19.6±3.6)、(12.5±3.8)、(87.8±10.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1±3.2)、(16.0±5.9)、(11.2±2.7)、(6.3±2.1)、(48.6±8.9)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高流量血液滤过治疗ICU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输液量、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及肾小管损伤程度,对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血液滤过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瑾 郭丽娟 王卉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148-151,共4页
目的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54)和预后不良组(n=42),基于二元... 目的基于回归分析法建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54)和预后不良组(n=42),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预后效果预测模型。将2021年4月—2022年7月ICU收治的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验证集,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并发真菌感染情况、合并急性肾损伤情况、白蛋白水平是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效果预测模型方程=1/[1+exp(-3.765+0.872×白蛋白水平+0.849×真菌感染+0.753×急性肾损伤+0.816×APACHEⅡ评分)]。模型验证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的结果为χ^(2)=11.735,P=0.167。结论基于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有利于临床医护工作者尽早识别预后效果的高危因素,为患者安全提供保障,有效配置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分析 ICU 感染性休克 预后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6
作者 方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7期14-16,共3页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属于严重的组织灌注不良性疾病。该病是诱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方法较多,但是因本病病情复杂,增加了治疗难度。为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属于严重的组织灌注不良性疾病。该病是诱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方法较多,但是因本病病情复杂,增加了治疗难度。为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下文主要针对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治疗方法 现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罗晓松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69-72,共4页
目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单位为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其中58例应用单一盐酸多巴胺注射... 目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单位为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其中58例应用单一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治疗,设为对照组;58例应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汪秋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重症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巴胺,观察组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对比两组的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脏指数、肺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适用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改善效果,还能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重症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齐长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66-668,共3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致急...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在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CRRT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血液生化指标、临床生存率及尿量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存率和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CRRT治疗,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生存率和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敏 王海芳 +1 位作者 王艳 张秀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实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去甲肾... 目的比较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实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时患者病死率、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计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用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达,连续变量用标准均数差(SMD)及其95%CI表达。结果最终8项RCT共2 18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去甲肾上腺素降低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效果优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组病死率和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优于多巴胺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感染性休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15例报告 被引量:28
11
作者 葛成国 靳风烁 +5 位作者 江军 王洛夫 李家宽 万江华 兰卫华 张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51-553,556,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43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645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男4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在经皮肾镜...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取石术中、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432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及645例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男4例,女1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发生在经皮肾镜取石术,4例发生于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1例,术后14例。感染性休克诊断明确后,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首先液体复苏,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验性应用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对中毒症状明显者应用小剂量甲强龙,发生肺部感染顽固性低氧者呼吸机通气辅助呼吸。结果 1例术中出现感染性休克,及时终止手术并转入ICU进一步救治;1例发生在麻醉苏醒过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给予保留气管插管,液体复苏并转入ICU治疗。13例发生在术后2~8 h,经快速液体复苏,其中5例转入ICU进一步救治。8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4例出现呼吸衰竭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维持呼吸。无患者死亡,15例均在3~5 d后逐渐停用血管活性药物,术后3~8 d后体温及血常规恢复正常。12例术后结石成分分析:10例主要成分为碳酸磷灰石及磷酸镁铵,2例为草酸钙。结论术前充分抗感染治疗是预防感染性休克发生的重要环节;对结石合并感染且术中、术后突发高热患者推荐早期应用疗效确切的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早期液体复苏对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供氧维持氧气运输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镜取石术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友林 冯恩民 +5 位作者 张爱云 谭植华 王海玲 李琳 魏栋 李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高渗组先静脉滴注1.8%氯化钠溶液后行早期集束化治疗;等渗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后行早期集束化治疗。比...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高渗组先静脉滴注1.8%氯化钠溶液后行早期集束化治疗;等渗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后行早期集束化治疗。比较两组入ICU后0、6、24 h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乳酸、乳酸清除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输液量、尿量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与入ICU后0 h比较,入ICU后6 h,两组MAP、Pa O2/Fi O2、乳酸清除率增高,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下降(P均<0.05);高渗组APACHEⅡ评分低于等渗组(P<0.05)。入ICU后24 h,两组MAP、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评分及乳酸清除率比较,P均>0.05,高渗组Pa O2/Fi O2高于等渗组(P<0.05)。入ICU后6 h和24 h,与等渗组比较,高渗组输液量低,尿量高(P均<0.05),MODS的发生率低(P均<0.05),两组病死率比较,P>0.05。结论与0.9%氯化钠溶液比较,1.8%氯化钠溶液能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集束化治疗的效果,降低MOD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高渗盐水 氯化钠 集束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水肿指数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丽娟 祁荣 +3 位作者 范菁菁 韩进海 刘娟丽 彭海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IS)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水肿指数(EVLWI)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66例IS合并ARDS患者,原发疾病为重症肺炎32例、败血症30例、尿毒症4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IS)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水肿指数(EVLWI)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66例IS合并ARDS患者,原发疾病为重症肺炎32例、败血症30例、尿毒症4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微量输液泵恒速输入及机械通气治疗,住院期间死亡14例(死亡组),存活52例(存活组)。两组入院后行脉搏指示性连续心排监测,测定置管前及置管5天肺水肿指数及血气相关指标[血氧分压(Pa 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合指数(OI)]、呼吸相关指标[气道峰压(Ppeak)、潮气量(Vt)及呼气末的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肺损伤相关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及肺损伤评分(LIS评分)],并分析肺水肿指数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及死亡组置管前肺水肿指数分别为12. 87±2. 61、13. 02±2. 59,置管5天分别为8. 14±2. 07、14. 12±2. 11;存活组置管5天肺水肿指数低于置管前及死亡组置管5天(P <0. 05或<0. 01)。两组置管前及置管5天Pa O2、Pa CO2、Ppeak、Vt、PETCO2均无明显变化(P均> 0. 05),存活组置管5天OI高于置管前及死亡组置管5天(P均<0. 05)。存活组置管5天SOFA、LIS均低于置管前,死亡组置管5天SOFA、LIS均高于置管前(P均<0. 05);存活组置管前SOFA低于死亡组,置管5天SOFA、LIS均低于死亡组(P均<0. 05)。IS并发ARDS患者肺水肿指数与SOFA、LI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735、0. 697,P均<0. 05),与OI呈负相关关系(r=-0. 582,P <0. 05),与Pa O2、Pa CO2、Ppeak、Vt、PETCO2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 05)。结论 IS合并ARDS患者肺水肿指数与肺损伤程度有关,肺水肿指数下降提示患者预后较好;肺水肿指数监测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水肿指数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产褥期感染性休克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克新 闫玉荣 +2 位作者 魏学功 翟清亮 王志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导向治疗 产褥期 疗效观察 液体治疗 孕产妇死亡 休克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引发感染性休克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道冬 孙丹宁 +4 位作者 高瑾 王勤 李靖 颜加强 康元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16例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1~2天,休克基本纠正(无需升压药维持,收缩压>90mmHg),空腹血...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16例输尿管结石合并糖尿病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经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1~2天,休克基本纠正(无需升压药维持,收缩压>90mmHg),空腹血糖<11mmol/L后,行输尿管镜治疗,配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取石,并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 16例治疗均获成功,14例一期碎石并取净结石,2例二期体外碎石,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当日体温、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术后5~7天白细胞恢复正常;术后1~4周B超肾积水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积水5例,轻度积水7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1例),输尿管扩张5~10mm,平均8.2mm;6例伴发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5例术后1周内恢复正常,1例术后4周恢复正常。16例随访2~4周,未见感染、结石残留。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输尿管结石引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应在积极抗感染、抗休克后,及早采取输尿管镜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感染性休克 输尿管结石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丹 严正 +1 位作者 惠姣洁 严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AKI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6岁。随机分为SLED组(30例)和CRRT组(30... 目的对比研究持续低效血液透析(SLED)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感染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AKI的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9.56岁。随机分为SLED组(30例)和CRRT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2016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疗指南》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SLED(每次治疗8~10 h,24 h后重复治疗,每例患者至少进行3次以上)和CRRT[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剂量35~40 mL/(kg·h),初始24 h持续治疗,然后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时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pH、钾离子、每天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90 d病死率。结果与CRRT组比较,SLED组治疗后12 h和治疗后5 d的血肌酐、钾离子水平均显著低于CRRT组(P<0.05)。与CRRT组APACHEⅡ评分[(14.78±3.79)分]比较,SLED组治疗后5 d的APACHEⅡ评分[(10.45±3.02)分]明显低于CRRT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SLED组具有与CRRT组相近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P>0.05)。其中,SLED组血管加压药指数(VI)为20.32±5.18,血管加压药依赖性(VD)为(22.08±4.41)%;CRRT组VI为21.05±5.63,VD为(22.67±4.95)%。SLED组患者ICU住院时间[(15.32±3.65)d]显著短于CRRT组[(19.76±4.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3%vs 36.67%;P>0.05)。结论SLED治疗感染性休克AKI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在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并不亚于CR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低效血液透析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的综合护理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海萍 赵海珠 +1 位作者 何美青 郑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1月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4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38例患者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者并发脑水肿、1例患者并发心功能衰竭,予以治疗及护理后均好转;2例患者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重症监护病房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OFA评分联合IL-6 PCT CRP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武道荣 闫雪波 +4 位作者 方磊 李睿 王鹏 冯开俊 宋秋鸣 《安徽医学》 2021年第8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究快速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SOFA)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 目的探究快速器官功能障碍评分(qSOFA)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轻症组及重症组,并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qSOFA评分,以及血清IL-6、PCT、CRP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SOFA评分联合血清IL-6、PCT、CRP水平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①重症组患者qSOFA评分及血清IL-6、PCT、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SOFA评分联合血清IL-6、PCT、CRP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大于单独qSOFA评分、血清IL-6、PCT、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死亡组qSOFA评分及血清IL-6、PCT、CRP水平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SOFA评分联合血清IL-6、PCT、CRP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AUC为0.882,大于单独qSOFA评分、血清IL-6、PCT、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SOFA评分联合IL-6、PCT、CRP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快速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卫卫 张会 +1 位作者 张加强 孟凡民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2期68-70,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麻醉管理水平。方法对38例伴感染性休克患儿(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20例,嵌顿疝合并腹膜炎9例,胃穿孔9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 目的进一步提高外科感染性休克患儿围术期麻醉管理水平。方法对38例伴感染性休克患儿(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20例,嵌顿疝合并腹膜炎9例,胃穿孔9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选择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在手术的过程中监测患儿心电图(ECG)、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无创血压(NIBP)、尿量、体温、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血压(ABP)、红细胞压积(Hct)、血糖、乳酸及电解质。术中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充分的液体复苏治疗;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根据休克程度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和循环灌注。结果 38例患儿麻醉效果充分,术后SpO2、MAP、尿量、Hct、CVP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HR、乳酸水平、血糖明显下降(P均<0.05)。32例术毕清醒安全拔管,6例送ICU。1例合并先心病进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第2天死亡。结论感染性休克患儿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围术期维持内环境稳定和脏器功能,避免脏器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小儿 麻醉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管理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徐颖 顾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感染性休克早期根据早期目标性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进行液体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已得到大家共识,最近研究表明感染性休克后期限制性液体管理同样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文中探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 目的感染性休克早期根据早期目标性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进行液体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已得到大家共识,最近研究表明感染性休克后期限制性液体管理同样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文中探讨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患者早期及后期液体管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收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U的感染性休克合并ALI患者67例患者纳入研究,以入ICU后6 h内液体复苏后实现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8 mmHg(1 mmHg=0.133 kPa)且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者为早期液体复苏达标(early fluid loading,EFL),入ICU后3 d内至少1 d液体负平衡的则为后期限制性液体管理达标(conservative fluid management,CFM)。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入组前6h液体平衡量无明显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3d内每日液体平衡量均为正平衡,并高于存活组(P<0.01),且3 d内累计液体量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第2天即出现液体负平衡。EFL达标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EFL未达标组(P<0.05),CFM达标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CFM未达标组(P<0.05),符合EFL和CFM的患者死亡率最低,只符合EFL或只符合CFM的患者死亡率次之,EFL和CFM均不符合的患者死亡率最高,APACHEⅡ评分、EFL未达标以及CFM未达标均为独立死亡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合并ALI患者早期充足液体复苏联合后期限制液体复苏能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液体管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