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肾上腺髓质素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儿中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雷后兴 高志伟 +3 位作者 雷文芬 周杰林 陈妙 樊必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56-1657,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APSGN患儿(观察组)入院和住院第15 d时血清IGF-Ⅱ与ADM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APSGN患儿(观察组)入院和住院第15 d时血清IGF-Ⅱ与ADM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的血清IGF-Ⅱ、ADM的含量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第15 d时APSGN患儿与正常儿血清IGF-Ⅱ含量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清ADM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PSGN患儿存在着IGF-Ⅱ和ADM水平改变。ADM增高可能与APSGN急性期患儿因机体防御作用使血压升高有关;IGF-Ⅱ降低可能与APSGN患儿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其在APSGN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上腺髓质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肾病范畴蛋白尿的儿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娟 陈朝英 +2 位作者 夏华 孙金山 李华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9-432,436,共5页
目的了解伴有肾病范畴蛋白尿的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50例伴有肾病蛋白尿的APSGN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儿中男35例、女15例,中位发病年龄8.7(6.8~... 目的了解伴有肾病范畴蛋白尿的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收治的50例伴有肾病蛋白尿的APSGN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儿中男35例、女15例,中位发病年龄8.7(6.8~10.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43例)、肉眼血尿(38例)、浮肿(37例)、急性肾损伤(34例)和低蛋白血症(27例)。16例接受肾活检的患儿均为毛细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病变(15例)和肾间质改变(8例),7例伴有广泛足突融合,5例伴新月体形成,3例存在广泛毛细血管袢受压变窄。伴高血压和肉眼血尿患儿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高于不伴高血压和肉眼血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肾间质病变患儿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不伴肾间质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9,P=0.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儿肾功能恢复优于非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13)。结论伴肾病范畴蛋白尿的APSGN患儿可伴急性肾损伤和明显肾小管间质损害,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蛋白尿 糖皮质激素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治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吕俊 陈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5,共4页
近来国外在识别致病的链球菌抗原方面取得了多方面进展。肾炎相关链球菌纤溶酶受体以及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因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发现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3011在内的易感因素... 近来国外在识别致病的链球菌抗原方面取得了多方面进展。肾炎相关链球菌纤溶酶受体以及链球菌致热外毒素B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因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发现包括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03011在内的易感因素的高表达。有报道,可逆性后脑白质脑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能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相关。此外,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大多数仍主张采取保守治疗,对于有不良预后因素存在的患儿是否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仍值得商榷。严重A族链球菌感染,包括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仍是发展中国家导致疾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研制疫苗以及预防。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有关发病机制、宿主易感性、临床多样性以及治疗的最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病因学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瑾莹 黄瑶 +7 位作者 袁曙光 陈晓君 符晓 李峥 李瑛 孙林 刘虹 朱雪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013年6月至2022年10月行肾活检诊断为以C3沉积为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PIGN)组(n=15)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N-PIGN)组(n=37)。进一步行N-PIGN亚组分析,分为C3独立沉积组(n=16)与C3复合沉积组(n=21),或C3肾病(C3 glomerulopathy,C3G)组(n=27)与非C3肾病(N-C3G)组(n=10)。结果:PIGN组相较于N-PIGN组,活检时血清肌酐值更低(84.60μmol/L vs 179.62μmol/L,P=0.001),补体C3值更低(0.36 g/L vs 0.74 g/L,P<0.001),病理慢性化病变程度更轻。在N-PIGN亚组分析中,C3复合沉积组较C3独立沉积组血清肌酐值更高(235.30μmol/L vs 106.70μmol/L,P=0.004),24 h尿蛋白值更高(4025.62 mg vs 1981.11 mg,P=0.037)。PIGN组的预后好于N-PIGN组(P=0.049),C3独立沉积组的预后好于C3复合沉积组(P=0.017),C3G组的预后好于N-C3G(P=0.018)。结论: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涵盖多种病理类型,诊断C3G前需先排除PIGN,但对于非典型PIGN患者仍需要警惕C3G叠加或者相互转化;此外,荧光显微镜下经典补体C1q的沉积可能提示肾预后不良,应加强相关诊治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沉积为主的肾小肾炎 C3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痛、抽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肾小球肾炎1例
5
作者 吴静 杨惠标 +4 位作者 袁发焕 黄云剑 张璟 叶自林 冯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13-171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肾小肾炎 急性链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头痛 抽搐 症状 功能异常 APSGN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转变为膜增生性肾炎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宏博 黄建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 PGN)转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病理由En PGN转为MPGN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病理结果。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持续性低... 目的探讨由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n PGN)转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脏病理由En PGN转为MPGN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肾活检病理结果。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及镜下血尿,持续性低补体C3血症,病理类型由En PGN转为MPGN,经口服激素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后,尿蛋白转阴,补体C3仍低。结论持续补体C3降低的患儿,病理类型可转变,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肾炎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