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控制管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翠梅 李芳芳 丁伟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108-109,共2页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对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血透患者的增多,血透室工作量大而繁重,人员活动性大,是一个医院感染高风险场所。在血液透析治疗时,一旦感染传染性疾病,
关键词 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血透室 控制管理 终末期肾脏病 血液透析 尿毒症患者 传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切口早期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延霞 冯爱华 +1 位作者 杨传华 李晓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切口早期感染 剖宫产术后 感染危险因素 术后切口 常见并发症 相关危险因素 剖宫产产妇 预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缺乏患者入住无菌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妮 姚孟冬 +1 位作者 林冠文 刘瑛 《现代医院》 2012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缺乏患者入住无菌病房行保护性隔离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环节、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我院血液科入住无菌病房的106例粒细胞缺乏患者入住无茵病房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 目的探讨粒细胞缺乏患者入住无菌病房行保护性隔离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环节、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我院血液科入住无菌病房的106例粒细胞缺乏患者入住无茵病房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入住无菌病房的粒细胞缺乏患者发生院内感染77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2.6%,其中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1.6%,入住无菌病房期间: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不同患者交叉感染、自我防护知识欠缺、未严格遵守无菌病房操作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等是粒细胞缺乏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粒细胞缺乏入住无菌病房的患者相关宣教效果及其遵医行为的养成、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执行手卫生等在预防粒细胞缺乏患者入住无菌病房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无菌病房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冶玉虎 马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5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感染危险因素 并肺部感染 常见并发症 颅脑损伤后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科有感染危险因素病人的整体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燕瑞 左丽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对血液科实施整体护理后的 475例有感染危险因素病人 ,从发生感染危险因素、诊断依据、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等进行了阐述 ,并对危险因素、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结果显示 :当白细胞 <2× 10 9/L时应提“有感染的危险”... 对血液科实施整体护理后的 475例有感染危险因素病人 ,从发生感染危险因素、诊断依据、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等进行了阐述 ,并对危险因素、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结果显示 :当白细胞 <2× 10 9/L时应提“有感染的危险”这一护理诊断 ,而当白细胞 <2× 10 9/L ,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时 ,病人极易发生感染 ,提“潜在并发症 :感染”要比提”有感染的危险”更为确切。提示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而整体护理的实施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危险因素 整体护理 血液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597-598,共2页
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最常见的炎症性感染,其中以腹部手术最常见。腹部切口感染原因多种多样。现对本科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61例腹部手术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1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以便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 感染危险因素 腹部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 腹部手术 感染原因 切口感染 炎症性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室穿刺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7
作者 刘云华 彭丹 李贞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5期285-285,共1页
2002年9月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人工肝技术治疗重肝,经过五年多的临床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119例重肝患者做了271例次的人工肝治疗,大大提高了我院在救治重型肝炎方面的成功率,同时我们也感到这是一个院内... 2002年9月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省率先开展人工肝技术治疗重肝,经过五年多的临床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119例重肝患者做了271例次的人工肝治疗,大大提高了我院在救治重型肝炎方面的成功率,同时我们也感到这是一个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本文通过对119例人工肝治疗患者的资料回顾,对发生感染的7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感染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技术 感染危险因素 穿刺部位 人工肝治疗 第三人民医院 临床实践 重型肝炎 高危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疾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欢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眼疾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眼科收治的患者86例资料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对眼科诊疗过程中存在易感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的眼科患者90例资料作为干... 目的:分析临床眼疾患者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眼科收治的患者86例资料作为干预前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对眼科诊疗过程中存在易感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防治对策的眼科患者90例资料作为干预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眼科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患者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等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住院时间大于1周的眼科感染率高于住院时间小于7 d,同时年龄大于60岁眼科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少年人群(P<0.05);经感染控制干预后眼科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手术种类、手术器械和使用药品等因素均是眼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眼科感染的因素诸多,其中患者年龄及其住院时间属于2种易感因素,而眼科手术类型、手术器械等也是导致眼科患者发生感染的因素,基于此,在患者眼科治疗时应保证所有医疗护理措施均按标准无菌操作实施,同时注重细节处理,避免眼科患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患者 感染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9
作者 朱婕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64-1265,共2页
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如患者的年龄、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等,各研究结果间也不完全一致。现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6年间上腹部手术4187例中切口感染的71例资料进行回顾... 上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如患者的年龄、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等,各研究结果间也不完全一致。现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6年间上腹部手术4187例中切口感染的7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腹部手术切口 术后切口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上腹部手术 常见并发症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晶 钱瑛 张利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248-249,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的工作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探讨新生儿病房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分析新生儿病房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医疗器械和... 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病房的工作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探讨新生儿病房感染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分析新生儿病房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有效保障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切实降低了医源性、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房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翠绿 程航 孙继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513-1514,共2页
医院感染可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本人、家庭、医院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精神病院患者大多长期住院,且由于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其特殊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 医院感染可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本人、家庭、医院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精神病院患者大多长期住院,且由于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其特殊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精神病医院院感的防治提供一个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感染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相关危险因素 封闭式管理 精神科病房 精神病医院 康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凌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78-881,共4页
目的分析区域内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耐药性变化和主要危险因素,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化脓性角膜炎患者277例(277眼),详细记录每例患者... 目的分析区域内化脓性角膜炎的病原学特征、耐药性变化和主要危险因素,为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化脓性角膜炎患者277例(277眼),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就诊信息、病原学检查结果,将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77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测检出率37.55%,其中细菌检出率35.47%,真菌检出率42.13%,各年份真菌检出率均高于细菌检出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检出细菌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56株(59.57%),革兰阴性杆菌28株(29.79%),革兰阳性杆菌10株(10.64%);真菌以曲霉菌(26株,34.67%)、白假丝酵母菌(13株,17.33%)为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红霉素等耐药比较高,而对庆大霉素和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属对红霉素、氨苄西林、环氧氟沙星的耐药比较高。不同菌属病原体对哌拉西林、红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角膜外伤,以植物外伤为主,其次是沙石异物和金属异物;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原有眼部疾病、全身疾病、眼部手术史和配戴角膜接触镜。结论化脓性角膜炎病原检出率偏低,真菌检出率超过细菌检出率,同时存在明显的抗生素耐药现象,角膜外伤仍是导致化脓性角膜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区域病原学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改善治理效果,同时相关部门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居民远离危险因素,降低角膜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角膜炎 病原学特征 感染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7期273-274,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新生儿监护室感染成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新生儿病房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医疗器械... 目的为了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工作质量,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探讨新生儿监护室感染成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新生儿病房管理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结论有效保障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切实降低了医源性、内源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住院患者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红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96-396,共1页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全国医院感染调查统一表格对847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感染与受症状支配、病程长、封闭式治疗环境密切相关。结论加强病房管理...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全国医院感染调查统一表格对847例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住院患者感染与受症状支配、病程长、封闭式治疗环境密切相关。结论加强病房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感染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15
作者 李秋梅 曹兰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感染危险因素 下呼吸道 医院内 病原学分析 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关危险因素 感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管理
16
作者 梁淑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86-87,共2页
ICU是易感人群和各种危险因素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就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增加病死率。为了尽力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我科通过对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 ICU是易感人群和各种危险因素集中的场所,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就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增加病死率。为了尽力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我科通过对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定期检查和评价,在工作中持续改进,有效地减少了ICU医院感染的发生。1 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1.1易感人群密集ICU汇集了各种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患者 医护人员 手卫生 无菌操作 ICU 感染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阿嫦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424-425,共2页
脑卒中是危害人体健康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二位,而下呼吸道感染是增加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脑卒中患者病情重,意识不清,咳嗽与吞咽能力下降,长期不当体位卧床,加上各种... 脑卒中是危害人体健康及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二位,而下呼吸道感染是增加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脑卒中患者病情重,意识不清,咳嗽与吞咽能力下降,长期不当体位卧床,加上各种侵人眭操作,极易发生院内感染。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对本院42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系统化预防感染专项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下呼吸道感染 专项护理 感染危险因素 人体健康 病死原因 世界人口 意识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关乐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286-28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将20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200例同期收治的没有感染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心血管内科感染率,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合并症以及抗生素使用情...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将200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200例同期收治的没有感染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心血管内科感染率,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合并症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率为8%,大于本院心血管疾病的平均感染率5%,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占45%,上呼吸感染患者占23%,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占14%,胃肠道患者感染患者占11%,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占7%。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感染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感染率,就要采取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并采取侵入式操作,对于患者基础症状改善以及住院时间缩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感染危险因素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6
19
作者 符红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6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危险感染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所有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相...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常见的危险感染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所有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具有多变性以及突变性特点,很容易发生感染。所有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主要的危险感染因素有,相应的并发症感染,心功能水平不好产生感染,病房感染以及相应的侵入式操作引起的感染和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引起的感染等。患者的相关感染部位也存在差异,根据临床记录资料显示,有呼吸道感染83例(56.85%)、泌尿系统感染5例(3.42%)、胃肠道感染23例(15.75%)以及皮肤软组织的感染35例(23.97%)。在患者住院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了相应的并发症,对这些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患者临床表现良好。结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感染危险因素很多,主要感染的相关的危险感染因素有,相应的并发症感染,心功能水平不好产生感染,病房感染以及相应的侵入式操作引起的感染和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引起的感染等。对相应的危险感染因素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避免感染对于预防以及治愈患者的相关病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感染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周松吉 周卫锦 +1 位作者 沈卫华 潘伟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肺癌 感染危险因素 患者生活质量 抗肿瘤治疗 肺癌患者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