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6种兔球虫混合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姜龙龙
周凯鹏
+2 位作者
张雯
韩利方
闫文朝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为探究多种球虫感染对兔的致病性,本研究选取从一只腹泻病兔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的6种兔球虫孢子化卵囊,对32日龄的无球虫兔进行感染,成功构建了兔球虫混合感染的动物模型。相对于不感染对照组,接种5.0×10^(4)或1.0×10^(5...
为探究多种球虫感染对兔的致病性,本研究选取从一只腹泻病兔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的6种兔球虫孢子化卵囊,对32日龄的无球虫兔进行感染,成功构建了兔球虫混合感染的动物模型。相对于不感染对照组,接种5.0×10^(4)或1.0×10^(5)个孢子化卵囊的兔出现明显的增重降低,采食量下降,腹泻和死亡等症状。空肠、回肠和结肠等部位寄生有大量球虫不同内生发育阶段虫体,并出现明显的出血、肠黏膜增厚和坏死等病变,肠道病变结果与接种球虫的种类基本一致。说明中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等6种兔球虫混合感染,对兔表现较强致病性。本研究建立的兔球虫混合感染动物模型,还原和验证了临床生产中混合感染的球虫对兔的致病性,也为筛选有效抗球虫药物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
中型艾美耳球虫
黄艾美耳球虫
混合
感染动物模型
病理组织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丽萍
李培英
邱学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67-70,共4页
隐孢子虫病可致人和多种动物的腹泻等症状,是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隐孢子虫的感染动物模型对研究隐孢子虫致病机理、免疫及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隐孢...
隐孢子虫病可致人和多种动物的腹泻等症状,是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隐孢子虫的感染动物模型对研究隐孢子虫致病机理、免疫及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隐孢子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试验用动物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影响因素等研究做一综述,介绍了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免疫抑制
感染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囊法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慧
李军
+2 位作者
郭宝平
温浩
张文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原头蚴发育成微囊,经腹腔注射建立稳定的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鼠源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经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力并计数,于37℃、5%CO2条件下...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原头蚴发育成微囊,经腹腔注射建立稳定的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鼠源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经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力并计数,于37℃、5%CO2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至发育成微囊,以每鼠50个微囊的剂量经腹腔注射的途径分别接种BALB/c小鼠。接种6个月后,通过腹部解剖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测分析各组小鼠的感染情况及包虫囊的生长情况。结果原头蚴在体外培养60d时发育成微囊,显微镜下观察Eg具有明显的透明角质层结构,而Em微囊角质层较薄。小鼠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均为100%,Eg包虫囊为游离单囊,成囊率达70%,囊内无原头蚴;Em包虫囊为类似肿瘤的团块状组织,病灶内有生发囊及原头蚴。结论采用微囊法可建立稳定的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疫苗研制、药物筛选和疗效判定提供研究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
原头蚴
微囊
小鼠
感染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营养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4
作者
窦建琳
张宏福
唐湘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1-74,共4页
当前新现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胜任动物模型。建立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基础上的模型,虽然可以部分复制人类疾病特征,但其经济性欠佳且与动物权益的保护有所冲突;而啮齿类动物对新现病毒的易感性往往较低,也不能...
当前新现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胜任动物模型。建立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基础上的模型,虽然可以部分复制人类疾病特征,但其经济性欠佳且与动物权益的保护有所冲突;而啮齿类动物对新现病毒的易感性往往较低,也不能很好地复制人类疾病。本文对营养、免疫及疾病易感性关系研究的进展进行文献回顾,以发现解决当前难题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疾病易感性
病毒
感染动物模型
粘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姜晨晨
彭宗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7-94,共8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人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使得针对HCV感染更为有效的疗法及疫苗的研发滞后。黑猩猩是HCV感染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但由于其来源有限、价格昂...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人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使得针对HCV感染更为有效的疗法及疫苗的研发滞后。黑猩猩是HCV感染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但由于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及临床症状等诸多问题,其应用受限,因此发展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HCV感染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迫在眉睫。近年来,以啮齿类等动物为替代模型取得了不少进展,应用转基因等实验技术使替代动物感染了HCV,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HCV自然感染的实验动物、自然感染和非自然感染的替代实验动物在致病机制研究、药物评价和疫苗研发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自然
感染
的
动物模型
替代实验
动物模型
啮齿类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L2rg^(-/-)大鼠支持人RSV在体内的长期感染
6
作者
熊芮
吴勇
+8 位作者
杨艳伟
屈哲
刘甦苏
王誉雅
马丽颖
付瑞
彭宜红
梁春南
范昌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目的为了克服已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半受纳性和感染持续时间短,本文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L2rg基因敲除(IL2rg^(-/-))的大鼠模型。方法用hRSV滴鼻感染该动物模型,观...
目的为了克服已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半受纳性和感染持续时间短,本文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L2rg基因敲除(IL2rg^(-/-))的大鼠模型。方法用hRSV滴鼻感染该动物模型,观察感染期(0~35 d)的临床表征、体重及体温变化;记录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11、20、35天)鼻腔、气管、肺等呼吸道脏器的病毒总拷贝数;在观察终点(滴鼻感染后第35天)对感染动物的靶器官进行病理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20、35天)外周血T、B、NK、NKT细胞的变化及不同时间点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1)通过鼻内接种hRSV后,纯合的IL2rg基因敲除大鼠的呼吸道内能保持较高的病毒载量,鼻腔中病毒的平均峰值滴度能快速升至1×10^(10 )copies/g,至第5周时,病毒依然能维持复制,病毒载量亦可达到1×10^(7)copies/g。(2)但其鼻、气管和肺组织,无明显病变。(3)感染hRSV的IL2rg^(-/-)大鼠外周血B细胞含量有上升。(4)IL-6和MCP-1两种细胞因子都在感染前期上升,在观察终点回落。结论本研究基于TALEN技术建立了IL2rg^(-/-)大鼠模型,并发现该模型能很好地支持hRSV高水平复制和并长期感染,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抗hRSV抗体体内效力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rg-/-大鼠
TALEN基因编辑技术
NK细胞缺陷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种兔球虫混合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姜龙龙
周凯鹏
张雯
韩利方
闫文朝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基金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4)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2011GGJS-076)。
文摘
为探究多种球虫感染对兔的致病性,本研究选取从一只腹泻病兔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的6种兔球虫孢子化卵囊,对32日龄的无球虫兔进行感染,成功构建了兔球虫混合感染的动物模型。相对于不感染对照组,接种5.0×10^(4)或1.0×10^(5)个孢子化卵囊的兔出现明显的增重降低,采食量下降,腹泻和死亡等症状。空肠、回肠和结肠等部位寄生有大量球虫不同内生发育阶段虫体,并出现明显的出血、肠黏膜增厚和坏死等病变,肠道病变结果与接种球虫的种类基本一致。说明中型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等6种兔球虫混合感染,对兔表现较强致病性。本研究建立的兔球虫混合感染动物模型,还原和验证了临床生产中混合感染的球虫对兔的致病性,也为筛选有效抗球虫药物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
关键词
兔
中型艾美耳球虫
黄艾美耳球虫
混合
感染动物模型
病理组织学观察
Keywords
Rabbits
E.media
E.flavescens
mixed infection model
pathohistology
分类号
S858.2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于丽萍
李培英
邱学斌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安徽省公安厅警犬基地。安徽合肥
出处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67-70,共4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0411018)
文摘
隐孢子虫病可致人和多种动物的腹泻等症状,是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建立隐孢子虫的感染动物模型对研究隐孢子虫致病机理、免疫及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隐孢子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试验用动物的选择、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影响因素等研究做一综述,介绍了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免疫抑制
感染动物模型
Keywords
Cryptosporidiurn
immunosuppression
infective animal model
分类号
S852.723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囊法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慧
李军
郭宝平
温浩
张文宝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4-78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U1303203
U1303222
+2 种基金
31260272)
新疆重大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IB-XJMDR-2015-Y4)
新疆医学动物模型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XJDX1103-2013-09)~~
文摘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原头蚴发育成微囊,经腹腔注射建立稳定的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羊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鼠源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经胃蛋白酶消化后检测虫体活力并计数,于37℃、5%CO2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至发育成微囊,以每鼠50个微囊的剂量经腹腔注射的途径分别接种BALB/c小鼠。接种6个月后,通过腹部解剖大体观察和病理检测分析各组小鼠的感染情况及包虫囊的生长情况。结果原头蚴在体外培养60d时发育成微囊,显微镜下观察Eg具有明显的透明角质层结构,而Em微囊角质层较薄。小鼠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感染率均为100%,Eg包虫囊为游离单囊,成囊率达70%,囊内无原头蚴;Em包虫囊为类似肿瘤的团块状组织,病灶内有生发囊及原头蚴。结论采用微囊法可建立稳定的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为疫苗研制、药物筛选和疗效判定提供研究动物模型。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
原头蚴
微囊
小鼠
感染动物模型
Keywords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protoscoleces
small cysts
mouse, animal models
分类号
R383.3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营养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4
作者
窦建琳
张宏福
唐湘方
机构
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出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1-74,共4页
基金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2004DA125184F1107)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lzujbky-2010-122)
转基因新品种重培育重大专项经费资助(2009ZX08012-015B)
文摘
当前新现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最大的"瓶颈"在于没有胜任动物模型。建立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基础上的模型,虽然可以部分复制人类疾病特征,但其经济性欠佳且与动物权益的保护有所冲突;而啮齿类动物对新现病毒的易感性往往较低,也不能很好地复制人类疾病。本文对营养、免疫及疾病易感性关系研究的进展进行文献回顾,以发现解决当前难题的线索。
关键词
营养
疾病易感性
病毒
感染动物模型
粘膜免疫
Keywords
Nutrition
Susceptibility
Animal models of virus infection
Mucosal immunity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5
作者
姜晨晨
彭宗根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87-9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132205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2-0072)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010B072)
文摘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人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实验动物模型,使得针对HCV感染更为有效的疗法及疫苗的研发滞后。黑猩猩是HCV感染研究的最佳实验动物,但由于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及临床症状等诸多问题,其应用受限,因此发展新的实验动物模型用于HCV感染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迫在眉睫。近年来,以啮齿类等动物为替代模型取得了不少进展,应用转基因等实验技术使替代动物感染了HCV,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HCV自然感染的实验动物、自然感染和非自然感染的替代实验动物在致病机制研究、药物评价和疫苗研发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自然
感染
的
动物模型
替代实验
动物模型
啮齿类
动物
Keywords
Hepatitis C virus
Naturally infected animal models
Surrogate animal models
Rodents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L2rg^(-/-)大鼠支持人RSV在体内的长期感染
6
作者
熊芮
吴勇
杨艳伟
屈哲
刘甦苏
王誉雅
马丽颖
付瑞
彭宜红
梁春南
范昌发
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安全评价研究所(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30170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10304402)。
文摘
目的为了克服已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如半受纳性和感染持续时间短,本文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IL2rg基因敲除(IL2rg^(-/-))的大鼠模型。方法用hRSV滴鼻感染该动物模型,观察感染期(0~35 d)的临床表征、体重及体温变化;记录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11、20、35天)鼻腔、气管、肺等呼吸道脏器的病毒总拷贝数;在观察终点(滴鼻感染后第35天)对感染动物的靶器官进行病理分析;观察不同时间点(滴鼻感染后第4、20、35天)外周血T、B、NK、NKT细胞的变化及不同时间点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1)通过鼻内接种hRSV后,纯合的IL2rg基因敲除大鼠的呼吸道内能保持较高的病毒载量,鼻腔中病毒的平均峰值滴度能快速升至1×10^(10 )copies/g,至第5周时,病毒依然能维持复制,病毒载量亦可达到1×10^(7)copies/g。(2)但其鼻、气管和肺组织,无明显病变。(3)感染hRSV的IL2rg^(-/-)大鼠外周血B细胞含量有上升。(4)IL-6和MCP-1两种细胞因子都在感染前期上升,在观察终点回落。结论本研究基于TALEN技术建立了IL2rg^(-/-)大鼠模型,并发现该模型能很好地支持hRSV高水平复制和并长期感染,为抗病毒药物筛选、抗hRSV抗体体内效力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关键词
IL2rg-/-大鼠
TALEN基因编辑技术
NK细胞缺陷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动物模型
Keywords
IL2rg^(-/-)rat
TALEN technology
NK cell defects
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animal model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6种兔球虫混合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观察
姜龙龙
周凯鹏
张雯
韩利方
闫文朝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于丽萍
李培英
邱学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囊法棘球蚴继发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王慧
李军
郭宝平
温浩
张文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营养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
窦建琳
张宏福
唐湘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姜晨晨
彭宗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IL2rg^(-/-)大鼠支持人RSV在体内的长期感染
熊芮
吴勇
杨艳伟
屈哲
刘甦苏
王誉雅
马丽颖
付瑞
彭宜红
梁春南
范昌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