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伤病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的增加及头孢硫脒的抗感染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振荣 马建丽 +8 位作者 于勇 柴家科 盛志勇 孙永华 朱敬民 邓诗琳 廖镇江 夏照帆 谢卫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1-234,239,共5页
目的 通过近年来烧伤病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的增加 ,说明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重要性 ,探讨头孢硫脒在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 调查 1995年至 2 0 0 1年 3 0 4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流行病学变化 ,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的... 目的 通过近年来烧伤病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的增加 ,说明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重要性 ,探讨头孢硫脒在抗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作用。方法 调查 1995年至 2 0 0 1年 3 0 4医院烧伤病区病原菌流行病学变化 ,观察革兰氏阳性球菌的变化趋势。汇总七家医院 198例烧伤病人对头孢硫脒的临床验证结果 ,以头孢呋辛作为对照组 ,并进行了体外敏感试验 ,评估头孢硫脒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感染作用。结果 解放军 3 0 4医院烧伤病区共检测出病原菌 2 5 84株 ,1999年开始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比明显增加 ,高达5 1 48%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 3 1 3 0 % ,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73 74% ,从而证明了革兰氏阳性球菌已成为烧伤病原微生物的优势菌群。临床观察的头孢硫脒组比头孢呋辛组疗效好 ,表现为 :①病人体温转为正常的时间短 ( 4 68d ,对照组为 5 17d) ;②临床感染症状控制或减轻总显效率高达 88 46% (对照组为76 47% ) ;③创面细菌清除率为 77 2 4% (对照组为 5 6 92 % ) ;④革兰氏阳性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头孢硫脒的敏感率达到 89 89% ,仅次于万古霉素 ( 99 3 6% )。结论 近年来革兰氏阳性球菌已成为许多单位烧伤病区细菌构成比的优势菌群 ,头孢硫脒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感染作用仅次于万古霉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 头孢硫脒 流行病学 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低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和抗感染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莹 罗勇 +1 位作者 徐卫国 陈同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8-699,共2页
低聚糖亦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与普通低聚糖相比,功能性低聚糖一般在机体内很难被消化吸收,但却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菌、促进肠道... 低聚糖亦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分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低聚糖两大类。与普通低聚糖相比,功能性低聚糖一般在机体内很难被消化吸收,但却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菌、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降血压、降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低聚糖 机体免疫功能 感染作用 双歧杆菌增殖 机体免疫力 消化吸收 糖苷键 机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乙酰肝素受体介导的病毒感染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建勇 独军政 +5 位作者 高闪电 丛国正 林彤 邵军军 伏小平 常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4-877,共4页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 病毒受体 受体介导 感染作用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 SULFATE 糖蛋白受体 特异性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灯山根口服液抗感染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剑华 金若敏 +3 位作者 曹梅芳 倪嘉纳 李世芳 吴跃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研究金灯山根口服液抗感染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抑菌实验 ,抗大肠杆菌内毒素感染 ,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等实验。结果 :金灯山根口服液的药效作用可能并不主要在于直接抑菌而在于调动机体内其它抗感染机能。增强机体的免疫... 目的 :研究金灯山根口服液抗感染作用的机理。方法 :采用抑菌实验 ,抗大肠杆菌内毒素感染 ,小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测定等实验。结果 :金灯山根口服液的药效作用可能并不主要在于直接抑菌而在于调动机体内其它抗感染机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及对毒素的耐受力 ,可能是金灯山根口服液用于治疗咽部急性感染的作用机理之一。结论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灯山根口服液 咽部急性感染 感染作用 抑菌实验 毒素耐受力 机体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联蛋白受体介导的病毒感染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建勇 独军正 +5 位作者 高闪电 林彤 邵军军 丛国政 伏小平 常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关键词 整联蛋白 受体介导 病毒表面 感染作用 细胞间黏附分子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 黏附分子-1 呼肠孤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感染致Th1/Th2效应选择及其抗感染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睿 景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6-378,共3页
关键词 感染作用 TH1/TH2 分子机制 包虫感染 细胞因子水平 免疫调节剂 免疫病理损伤 感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帕沙星与洛美沙星临床抗感染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睿 王雅芹 +3 位作者 方翼 刘庆锋 纪树国 王岳松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比较司帕沙星(SPLX)与洛美沙星(LMLX)的临床抗感染作用。方法将24例呼吸道和泌尿道等感染患者随机分为SPLX和LMLX两组。SPLX组口服剂量为200~300mg ,每日1次 ;LMLX组口服剂量为200~400mg,每日2次。临床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和... 目的比较司帕沙星(SPLX)与洛美沙星(LMLX)的临床抗感染作用。方法将24例呼吸道和泌尿道等感染患者随机分为SPLX和LMLX两组。SPLX组口服剂量为200~300mg ,每日1次 ;LMLX组口服剂量为200~400mg,每日2次。临床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四级标准判定。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结果SPLX组的总用药量显著少于LMLX组 ,但痊愈率和有效率略高于LMLX组。受试患者的细菌分离率为91 7 % ,在停药第11天两组的细菌清除率为81 8 %和75 0 %。两组均未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SPLX为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洛美沙星 感染作用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圣注射液抗感染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红 王刚 +2 位作者 邓学兵 何浚 于飞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3期30-31,共2页
将大肠杆菌注入小鼠的膀胱后观察药物对细菌上行感染肾脏的抑制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观察药物对细菌内毒素引起机体发热的影响;采用大鼠足趾炎性肿胀模型观察药物对炎性肿胀及机械压迫足趾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百草圣注射... 将大肠杆菌注入小鼠的膀胱后观察药物对细菌上行感染肾脏的抑制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观察药物对细菌内毒素引起机体发热的影响;采用大鼠足趾炎性肿胀模型观察药物对炎性肿胀及机械压迫足趾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百草圣注射液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清除体内细菌感染和减轻发热、肿胀、疼痛等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作用 百草圣注射液 兽药 纯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圣注射液抗感染作用实验观察
9
作者 张国红 王刚 +2 位作者 邓学兵 何浚 于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百草圣注射液 感染作用 实验观察 大肠杆菌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核白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抗感染作用(续) 被引量:1
10
作者 祁保民 罗先 《福建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54-58,共5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多形核白细胞 感染作用 超微结构 髓过氧化物酶 中性粒细胞 吞噬作用 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抗感染作用研究
11
作者 任超 郁彪 +3 位作者 李如杰 诸葛增玉 李留安 金天明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抗感染作用,在ATRA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记录小鼠给药7 d内的临床症状,然后通过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ATRA的急性毒性。将大肠杆菌经口感染小鼠建立感染模型,记录小鼠感染7 d内...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抗感染作用,在ATRA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记录小鼠给药7 d内的临床症状,然后通过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研究ATRA的急性毒性。将大肠杆菌经口感染小鼠建立感染模型,记录小鼠感染7 d内的临床症状,通过剖检和器官指数的测定来研究ATRA对小鼠的抗感染作用。结果表明,ATRA以最大给药量(人用剂量500倍)灌胃没有对小鼠造成明显的异常反应,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无可见病变。同时,口服高剂量ATRA的小鼠在感染后体重恢复效果好于低剂量组,口服ATRA的小鼠肝脏、肾脏、脾脏器官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ATRA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同时具有良好的促进肝脏、肾脏、脾脏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效果,可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以及疾病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A 急性毒性 感染作用 小鼠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核白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抗感染作用
12
作者 祁保民 罗先 《福建畜牧兽医》 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多形核白细胞 感染作用 超微结构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学概念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藤茶化学成分及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云坤 李娟 +4 位作者 黄丹 欧阳文 姚蓉 何寿生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12-2022,共11页
藤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保健茶和中草药,在民间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目赤肿痛、痈肿疮疖等症。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Scifinder等数据库,系统调研相关文献资... 藤茶是一种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的保健茶和中草药,在民间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目赤肿痛、痈肿疮疖等症。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PubMed、Scifinder等数据库,系统调研相关文献资料,对中药藤茶的化学成分、抗感染作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藤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藤茶中主要含黄酮类、甾体类、萜类、多酚、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菌、抗炎、调节免疫等抗感染生物活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等多种途径达到抑制病原微生物及其引起的病变,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化学成分 感染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有效成分的抗菌抗感染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永仙 王权 《云南畜牧兽医》 1996年第2期5-5,共1页
金荞麦有效成分的抗菌抗感染作用云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永仙,王权金荞麦(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为蓼科植物,一般用其根,但其余部份也很有药用价值。其性平、微凉、苦、涩,有清热解毒、活血法... 金荞麦有效成分的抗菌抗感染作用云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永仙,王权金荞麦(Fagopyrumcymosum<Trev>Meisn)为蓼科植物,一般用其根,但其余部份也很有药用价值。其性平、微凉、苦、涩,有清热解毒、活血法瘀、清肺排脓等功效。主要成分为双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黄烷醇 抗菌作用 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牛乳铁蛋白衍生肽LFcinB-W的抗感染作用
15
作者 闫永平 肖桂然 +1 位作者 吴磊 李广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92-1296,共5页
抗菌肽有望替代抗生素成为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理想抗菌剂,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B)是由牛乳铁蛋白经消化酶水解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短肽。文章以牛乳铁蛋白肽为基础,根据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LFcin... 抗菌肽有望替代抗生素成为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理想抗菌剂,牛乳铁蛋白肽(bovine lactoferricin,LFcinB)是由牛乳铁蛋白经消化酶水解产生的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短肽。文章以牛乳铁蛋白肽为基础,根据抗菌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对LFcinB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到衍生肽LFcinB-W。将设计得到的LFcinB-W基因片段与pPIC9K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细胞GS115诱导表达。对发酵上清液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测试,结果证明该衍生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更强的抑菌活性;利用病原体Erwinia carotovora carotovora 15(Ecc15)感染模式生物果蝇肠道,进一步探究LFcinB-W对感染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LFcinB-W可有效缓解病原体感染对果蝇造成的损伤,在体内表现出比LFcinB更好的抗感染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该肽的生物活性及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铁蛋白肽(LFcinB) 结构设计 果蝇 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孙怀远 李文跃 +3 位作者 冯佳佳 孔维华 江坤 林丽开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7-923,共7页
中药被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在抗感染领域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该文详细介绍利用代谢组、蛋白组、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种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感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帮... 中药被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在抗感染领域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该文详细介绍利用代谢组、蛋白组、基因组、转录组等多种组学技术在中药抗感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组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探索中药发挥抗感染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阐明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通路,助力新活性成分的发现;探究中药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解读中药协同抗微生物药物的机制。随着更多研究成果的产生和验证,在未来通过结合多组学、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中药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抗微生物耐药性挑战中的作用将愈加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抗感染作用 组学技术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在疟原虫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17
作者 陈维佩 张天飞 +1 位作者 益建疆 叶明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保留脾脏对抗疟原虫感染的影响。方法:昆明株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脾切除组和脾移植组。术后3个月给小鼠腹腔接种感染约氏疟原虫,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死亡率及其平均存活时间,外周血红细胞感染...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保留脾脏对抗疟原虫感染的影响。方法:昆明株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脾切除组和脾移植组。术后3个月给小鼠腹腔接种感染约氏疟原虫,观察小鼠一般状况,死亡率及其平均存活时间,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并在光镜下观察心、肺、肝、脾的变化。结果:脾切除动物比脾保留动物发病早,症状重,恢复慢,平均存活时间短,病理变化也较重,其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明显胝于脾保留组。结论:脾脏能发挥抗疟原虫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病 脾脏 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gD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对病毒感染相关作用分析
18
作者 张杨子 王璇 +3 位作者 吴玙彤 潘淑惠 文正常 文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1期101-102,共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鸭肠炎病毒(DEV)gD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对病毒感染的相关作用。本研究经过对DEV病毒扩增处理,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重组gD基因胞外区蛋白(gDw),以兔抗gDw IgG为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反应,对比病毒对照组,检查gD蛋白在吸附、... 本试验旨在研究鸭肠炎病毒(DEV)gD蛋白亚细胞定位及其对病毒感染的相关作用。本研究经过对DEV病毒扩增处理,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重组gD基因胞外区蛋白(gDw),以兔抗gDw IgG为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反应,对比病毒对照组,检查gD蛋白在吸附、侵入以及传播之间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接种DEV后4h可见绿色荧光,主要在细胞核附近。持续观察6~24h发现荧光随着时间增加明显加强,细胞轮廓清晰,主要存在于胞浆中。激光显微镜下观察接种DEV后4h可观察到绿色荧光,经过PI染色12h后可见绿色荧光更加明显,主要在胞浆中呈现,在胞核内没有出现特异性荧光。染色后72h可在细胞膜上观察到绿色荧光,且轮廓清晰。添加兔抗gDw IgG不会影响病毒粒子吸附率,在病毒粒子吸附中糖蛋白D并未产生明显作用。观察组吸附率和噬斑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兔抗gDw IgG后可有效降低病毒粒子侵入DEF,糖蛋白D具有阻止病毒侵入DEF的作用。添加兔抗gDw IgG后病毒噬斑直径明显减小,证实了在DEV细胞之间传播过程中糖蛋白D起到抵抗作用。DEF感染DEV后2h可检查到gD基因转录,经过免疫荧光实验,4h后可合成gD蛋白,出现在核膜和核周,12h出现在胞浆上,72h出现在细胞膜上。DEVgD参与病毒侵入以及细胞之间传播的作用,对于病毒吸附不明显,添加gDw Igw抗体后,细胞病变具有延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 病毒gD蛋白 亚细胞定位 病毒感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局部感染时Sertoli细胞IL-1、IL-6、TGF-β和FasL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广洁 李伟毅 +2 位作者 席晔斌 王保国 包士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目的:研究大鼠Sertoli细胞在抗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溶脲脲原体(UU)和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直接注入大鼠膀胱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分别在1周、2周、3周处死大鼠,分离取得睾丸组织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及从大鼠睾丸... 目的:目的:研究大鼠Sertoli细胞在抗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溶脲脲原体(UU)和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直接注入大鼠膀胱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分别在1周、2周、3周处死大鼠,分离取得睾丸组织作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变化及从大鼠睾丸组织中分离获得高纯度的Sertoli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正常组与UU感染组、致病性大肠杆菌组之间IL-1、IL-6、TGF-β和FasL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UU和E.coli感染后,其IL-1分泌升高,IL-6分泌下降,TGF-β分泌升高,FasL表达也升高。结论:大鼠Sertoli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可通过IL-1、IL-6、TGF-β和FasL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辜丸感染 SERTOLI细胞 免疫调节 感染作用 IL-1 IL-6 TGF-Β FASL 基因表达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M-CSF对化疗小鼠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小芸 焦瑞清 +4 位作者 郑明明 欧阳建 孙敬方 陈兵 秦浚川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0-854,共5页
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种能刺激巨噬细胞系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的生长因子,其抗真菌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小鼠化疗损伤模型研究家蚕表达的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单独或与氟康唑联合应用时对白念珠菌感染... 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种能刺激巨噬细胞系细胞生长、增殖、分化的生长因子,其抗真菌活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小鼠化疗损伤模型研究家蚕表达的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M-CSF)单独或与氟康唑联合应用时对白念珠菌感染的防治作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导致小鼠免疫功能下降.当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降至最低时尾静脉注射白念珠菌.rhM-CSF治疗组分别采用每天10、50、250、500μg/kg4种剂量连续6d氟康唑每天300μg/kg,连续5d.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天数和只数,计算平均存活天数和存活率.结果:rhM-CSF及rhM-CSF和氟康唑联合治疗组的小鼠存活率较空白组显著提高.250μg/kgrhM-CSF和氟康唑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小鼠存活率由空白组的14.3%提高至50.0%,存活小鼠肾脏白念珠菌菌落数也明显降低.表明家蚕表达的rhM-CSF对化疗损伤小鼠白念菌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为临床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白念珠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M-CSF 小鼠 实验研究 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念珠菌 氟康唑 存活率 化疗损伤 感染作用 抗真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