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感性的活动”与马克思的未来性思想 |
刘日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2
|
“主体性”问题小议 |
徐亦让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3
|
要牢牢把握马克思的基本思想 |
徐崇温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4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
王晓升
|
《理论学习月刊》
|
1998 |
0 |
|
5
|
复调视野中的胡风文学理论 |
傅异星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起点——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段志平
马俊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7
|
从《提纲》看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一种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新视角 |
马文保
蔡静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8
|
文化自信的四重哲学意蕴 |
李双套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9
|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起点——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段志平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是一个完整的思想 |
邹季荣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1996 |
1
|
|
11
|
论马克思对作为历史前提的人的批判 |
刘国胜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振兴人机交互 促进社会进步——三、工作的未来(六) |
|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3
|
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批判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马文保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