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隐含的本体论变革
1
作者 朱厚敏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1-28,330,共9页
感性对象性活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隐含的本体论概念。马克思肯定费尔巴哈用以克服旧哲学宗教性的感性原则,将恢复现实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感性视为人的本质力量,将现实的人视为感性存在。马克思看到费尔巴哈所没有看到的辩证... 感性对象性活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隐含的本体论概念。马克思肯定费尔巴哈用以克服旧哲学宗教性的感性原则,将恢复现实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感性视为人的本质力量,将现实的人视为感性存在。马克思看到费尔巴哈所没有看到的辩证法这一批判方法的伟大之处,即辩证法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从而将现实的人视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历史性存在。只有从“感性对象性活动”入手,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才能理解马克思如何基于全新的前提完成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感性对象性活动 现实的人 劳动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