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软启动控制方法
1
作者 杨继鑫 史黎明 +1 位作者 殷正刚 范满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2,共7页
为解决目前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启动阶段电流冲击大、启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软启动控制方法。分析了基于串-串型补偿电路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高频逆变器不同调制占空比与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对系统... 为解决目前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启动阶段电流冲击大、启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软启动控制方法。分析了基于串-串型补偿电路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高频逆变器不同调制占空比与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对系统软启动调节时间长度、占空比调制载波频率等关键参数进行了选取。所提软启动控制方法可较好地抑制启动冲击电流以及软启动调节时间过后的电流振荡现象,并实现高频逆变器在全时间范围内的零电压开关,降低了高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研制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实验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软启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 启动冲击电流 电流振荡 零电压开关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助拾取模块的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电流谐波抑制方法
2
作者 杨继鑫 史黎明 +2 位作者 殷正刚 范满义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663-7673,共11页
为抑制感应耦合能量传输(ICPT)系统中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提出一种基于辅助拾取模块的电流谐波抑制方法。首先,建立ICPT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谐波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其次,以抑制3次电流谐波为例,详细分析了辅助拾取模块... 为抑制感应耦合能量传输(ICPT)系统中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提出一种基于辅助拾取模块的电流谐波抑制方法。首先,建立ICPT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谐波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其次,以抑制3次电流谐波为例,详细分析了辅助拾取模块抑制电流谐波的原理,通过合理设计辅助拾取模块的品质因数,可防止拾取线圈之间的交叉干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降低3次电流谐波幅值,减小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并且轻载工况下系统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 辅助拾取模块 电流谐波抑制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恒流和恒压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陆江华 朱国荣 +2 位作者 黎文静 李博 姜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68-2778,共11页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中补偿网络能够改善系统特性,目前针对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特性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LC电路、??型电路和T型电路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或恒...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中补偿网络能够改善系统特性,目前针对谐振补偿网络的输出电流和电压特性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分析模型。首先分析了LC电路、??型电路和T型电路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或恒压输出的谐振条件,并针对高阶无源谐振网络提出一种建模方法,通过将谐振网络等效成2阶LC网络和多级3阶???型电路或多级3阶T型电路的串联,研究其恒流或恒压输出的物理机理。ICPT系统中双边LCC谐振腔实质上是一个9阶谐振网络,基于所提建模方法,分析双边LCC谐振腔输出电流和电压特性。此外,提出仅切换一次系统工作频率便可以实现系统先恒流再恒压输出的方法,且恒流和恒压模式下系统工作频率均满足SAEJ2954标准要求,分别能实现谐振腔输入电压、电流之间的零相角和原边逆变器MOSFETs的零电压开通。搭建3.3kW电动汽车感应耦合能量传输系统的Matlab仿真平台和实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恒流和恒压模式下实验样机谐振腔的效率分别为92.1%和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 恒压 感应耦合能量传输 电动汽车 零相位角 零电压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中能量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跃 代林 +2 位作者 叶兆虹 唐春森 谭若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4-139,共6页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中信号反向传输的优化问题,在深入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信号并联注入、串联拾取的能量信号反向同步传输拓扑,并提出其参数设计方法。该拓扑充分将ICPT系统的谐振电感考虑到...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中信号反向传输的优化问题,在深入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信号并联注入、串联拾取的能量信号反向同步传输拓扑,并提出其参数设计方法。该拓扑充分将ICPT系统的谐振电感考虑到载波信号发射电路中,增强信号发射强度;通过LC谐振回路的选频滤波及放大作用提升信号接收强度;同时,基于交流阻抗分析法对拓扑参数进行了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拓扑及参数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能量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 交流阻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拓扑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亚楠 冬雷 +1 位作者 鞠兴龙 廖晓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059-6067,共9页
在大部分的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为了产生一定频率的谐振电流,逆变器拓扑的开关管工作频率必须与谐振频率相同。但采用高频率高品质因数的谐振网络会使得逆变器开关损耗增加,进而导致系统整体传输效率下降。提出一种脉冲注入... 在大部分的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为了产生一定频率的谐振电流,逆变器拓扑的开关管工作频率必须与谐振频率相同。但采用高频率高品质因数的谐振网络会使得逆变器开关损耗增加,进而导致系统整体传输效率下降。提出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拓扑,不仅使得开关频率能够远低于谐振频率,并且将注入能量的大小与开关频率、谐振网络以及负载状况彻底解耦,完全实现离散能量注入功能。在提出的拓扑基础上,叙述了电路的工作模态,建立了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并给出了电路关键参数的设计原则。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感应耦合 离散能量注入 谐振网络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磁感应电击发系统能量传输效率优化
6
作者 万炎成 鲁旭涛 李汶键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8,共10页
针对金属风暴电磁感应耦合电击发系统能量传输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基于电击发系统电路原理建立Simulink电路仿真模型与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无磁芯、松耦合式同轴线圈磁瞬态场换能元3D模型,分析各参数对系统能量传递效率的影... 针对金属风暴电磁感应耦合电击发系统能量传输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基于电击发系统电路原理建立Simulink电路仿真模型与ANSYS electronics desktop无磁芯、松耦合式同轴线圈磁瞬态场换能元3D模型,分析各参数对系统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进而对各参数进行优化。根据理论公式对影响能量传输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将分析所得最优参数应用于仿真模型与试验系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系统供电电压为50 V、原边线圈直径为42 mm、副边线圈直径为32 mm、副边线圈匝数为15匝、原副边线圈线径为1 mm的限定条件下,身管材料为硅钢,系统谐振频率为100 kHz,互感值为0.5μH,负载电阻为2Ω时,系统能量传输效率最高,可达41.6%,可为进一步提高金属风暴武器电击发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耦合 耦合结构 参数匹配 能量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法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疏许健 张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共5页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P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目前采用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无法深入了解ICPT系统能量传输的过程,所以提出了一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建模方法,建立了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和并联—并...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P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目前采用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无法深入了解ICPT系统能量传输的过程,所以提出了一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建模方法,建立了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和并联—并联(PP)型4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模型,分析了能量法模型与耦合模型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它们的等效性及数学意义上的等效条件,并通过MATLAB仿真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此外,目前ICPT系统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原理相混淆,因而基于能量法模型分析了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在原理上的区别,得出只有在谐振、弱耦合、高品质因数的物理条件下,SS型ICPT系统才与MCRWPT系统等效,由此阐明了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原理上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精确设计和优化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设计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耦合谐振 能量法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35
8
作者 周豪 姚钢 +3 位作者 赵子玉 周荔丹 蒋大为 郭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9-16,2,共8页
在传统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拓扑中,系统谐振频率漂移会引起传输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拓扑。采用基波分析法对其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品质因数... 在传统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拓扑中,系统谐振频率漂移会引起传输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拓扑。采用基波分析法对其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品质因数下,系统的电压、电流增益与开关频率的特性曲线,并分析得出该拓扑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为实现了ICPT系统软开关,提出了谐振元件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基于所优化的参数结果,分析了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的选择对谐振元件电压电流应力的影响。最后,设计了一台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LCL谐振 软开关 功率因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永祥 田野 +1 位作者 李琳 明廷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41,共4页
在建立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互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小功率感应电源试验平台,分析了如何选择该系统的补偿拓扑和谐振频率.根据分析结果搭建了感应电源试验平台,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在额定负载下的输出功率最大.
关键词 耦合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补偿拓扑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能量注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戴欣 孙跃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2,89,共5页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控制,利用原边逆变电路的能量注入模式及自由谐振模式,提出一种基于双工作模式切换的能量注入调节方法。该方法建立了谐振网络能量函数以刻画系统中能量平衡关系,并以能量注入、能量储存及能量耗散三者关系,... 针对感应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控制,利用原边逆变电路的能量注入模式及自由谐振模式,提出一种基于双工作模式切换的能量注入调节方法。该方法建立了谐振网络能量函数以刻画系统中能量平衡关系,并以能量注入、能量储存及能量耗散三者关系,提出了基于能量注入占空比的系统控制策略。该控制方法从能量角度实现控制,有效地避免了该非线性系统的复杂建模及控制设计过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能量注入 感应电能传输系统 输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度范围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软开关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玉刚 吴学颖 +2 位作者 刘波 唐春森 陈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5-182,共8页
以石油钻井装置中的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为背景,针对宽温度范围下系统参数变化导致系统偏离软开关工作点,造成系统传输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的情况,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给出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主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频... 以石油钻井装置中的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为背景,针对宽温度范围下系统参数变化导致系统偏离软开关工作点,造成系统传输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的情况,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给出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主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频闪映射建模方法和周期不动点理论对主电路进行建模分析,给出系统谐振频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为调整驱动频率实现系统软开关控制提供依据;提出一种查表法和扰动观察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实现了ICPT系统在宽温度范围下的软开关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理论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软开关 宽温度范围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倪卫涛 杨庆新 +4 位作者 李阳 张献 刘维娜 何亚伟 张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7,共3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如何自动定位的问题,分析了感应装置之间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整个磁芯线圈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感应装置之间的耦合系数随着感应装置横向错位的增大...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如何自动定位的问题,分析了感应装置之间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整个磁芯线圈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感应装置之间的耦合系数随着感应装置横向错位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这一理论成果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检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感应装置自动跟踪定位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感应装置 横向错位 耦合系数 磁芯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稳定域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跃 陈宇 +2 位作者 唐春森 蒋成 葛学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93-1302,共10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软开关技术能提高ICPT系统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多软开关工作点(频率分叉)问题,使系统呈现复杂的动态特性.通过求解极限环的...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软开关技术能提高ICPT系统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多软开关工作点(频率分叉)问题,使系统呈现复杂的动态特性.通过求解极限环的稳定域(region of stability,RoS)可以对其背后的原理进行很好的解释.本文以串联谐振型ICPT系统为例,首先对其建立了分段线性模型与碰撞映射模型,并利用ICPT系统的对称特性将碰撞映射模型进行了简化.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基于二次型李雅普诺夫函数的稳定性判据.设计算法,以稳定性判据为约束条件,RoS体积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实现了RoS的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相比于现有方法,本方法求得的RoS体积更大,从而更好地解释了软开关ICPT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也可用于求解其他分段线性系统的极限环RoS,为这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稳定域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无线电能传输 分段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微机电系统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修泉 李艳红 +1 位作者 薛凯峰 黄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8期1807-1812,共6页
首先介绍体内微机电系统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原理和构成。在互感基础上建立四种拓扑补偿的数学模型。用Mat-lab进行计算和仿真,研究了负载和工作频率对反映阻抗特性的影响以及电磁耦合结构参数如耦合系数和初次级绕组内阻等对系统性能的... 首先介绍体内微机电系统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的原理和构成。在互感基础上建立四种拓扑补偿的数学模型。用Mat-lab进行计算和仿真,研究了负载和工作频率对反映阻抗特性的影响以及电磁耦合结构参数如耦合系数和初次级绕组内阻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表明耦合系数增大,可以大大增加系统传输效率;与次级绕组内阻相比,初级绕组内阻对系统传输效率影响更大。因此减小初级绕组内阻,可以显著提高系统传输效率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负载恒压输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扬 郭前岗 周西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78,共6页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负载变化时系统输出的稳恒性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电压型与电流型ICPT系统地负载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电压型ICPT系统比电流型ICPT系统具有更好地负载适应能力和频...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负载变化时系统输出的稳恒性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电压型与电流型ICPT系统地负载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电压型ICPT系统比电流型ICPT系统具有更好地负载适应能力和频率稳定性地结论。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补给及自循环模式地输出控制方法,该方法从系统能量平衡地关系出发,通过对功率补给模式工作时间与自循环模式工作时间比值地控制实现系统输出恒压。该控制方法从能量角度实现控制,有效地避免了该非线性系统地复杂建模及控制设计过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地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动态负载 负载适应性 能量平衡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并联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司马昆 吴松荣 +2 位作者 张欣 吴昊 屠福全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1,共6页
单模块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由于器件功率等级和大功率器件价格的限制,不适宜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本文提出了LCL型ICPT并联拓扑,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参数设置方法,推导出并联系统在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下各模块分布的功率和电流的... 单模块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由于器件功率等级和大功率器件价格的限制,不适宜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本文提出了LCL型ICPT并联拓扑,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参数设置方法,推导出并联系统在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下各模块分布的功率和电流的表达式,分析了并联系统的均流情况和工作特性。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并联系统可以降低各模块参数不平衡带来的影响,有效扩大系统容量,适用于大功率场合。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LCL补偿 并联系统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浮标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频率分裂特性及最大功率点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丛丛 李醒飞 +2 位作者 杨少波 李洪宇 谭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482,共8页
为探究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中的频率偏移是否会对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产生影响,综合考虑线圈谐振频率、耦合系数,通过建立互感模型对基于海洋浮标的ICPT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进行分析,选择输出功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导出在ICPT系... 为探究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中的频率偏移是否会对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产生影响,综合考虑线圈谐振频率、耦合系数,通过建立互感模型对基于海洋浮标的ICPT系统的频率分裂现象进行分析,选择输出功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导出在ICPT系统中输出功率与耦合系数,工作频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通过数值分析研究耦合系数、工作频率对频率分裂影响的一般化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其结论.结果表明:对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进行匹配,可以避免系统发生频率分裂,且在固有谐振频率处输出功率和效率达到最大值;若系统耦合系数固定,通过调整工作频率,可以使系统传输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 谐振频率 频率分裂 输出功率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C型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震 刘树林 +2 位作者 张愉茜 陶世彤 郭瑞峰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1期66-71,共6页
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存在漏电、磨损、火花放电等各种问题,为此,建立了一种以串联-LCC(seriesLCC,S-LCC)型补偿为核心的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模型。首先,利用电路理论及互感等效理论计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表达... 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存在漏电、磨损、火花放电等各种问题,为此,建立了一种以串联-LCC(seriesLCC,S-LCC)型补偿为核心的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模型。首先,利用电路理论及互感等效理论计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表达式,分析了其与线圈的耦合系数、负载大小的联系;其次,考虑了松耦合变压器寄生电阻,推导出系统在恒流模式下的工作条件,计算出此时系统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的表达式,并通过MATLAB绘制出松耦合变压器寄生电阻与系统恒流输出特性的关系图;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证明了S-LCC型补偿系统具有一定的恒流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LCC 传输效率 恒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系统能量与信号混合传输技术 被引量:21
19
作者 孙跃 王琛琛 +2 位作者 唐春森 戴欣 王智慧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3,22,共5页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CPT)系统中的信号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通道的数字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切换谐振逆变器开关管的软开关周期来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幅调制,电能接收端在通过功率调节单元接收电能的同时,提取调制信号特征并进...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CPT)系统中的信号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通道的数字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通过切换谐振逆变器开关管的软开关周期来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幅调制,电能接收端在通过功率调节单元接收电能的同时,提取调制信号特征并进行信号复原,在不改变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主电路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传输数字信号。介绍了信号传输原理,分析了功率与信号混合传输特性,以及和信号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能量调制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副边串联补偿的电压型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42
20
作者 马皓 孙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8-52,共5页
在分析变压器原副边串联补偿的电压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的电压传输函数主要参数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电压传输特性的ICPT系统参数设计方法。基于电路的建模和分析,给出系统的电压增益函... 在分析变压器原副边串联补偿的电压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的电压传输函数主要参数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电压传输特性的ICPT系统参数设计方法。基于电路的建模和分析,给出系统的电压增益函数。以一手持式电子设备充电平台的应用为例,讨论系统主要参数变化对电压增益特性的影响,并给出部分参数的取值范围。基于模型参数的分析结果,给出了电压型ICPT系统的参数设计过程。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空心变压器 电压增益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