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互感耦合参数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38
1
作者 孙跃 夏晨阳 +1 位作者 戴欣 苏玉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44-50,共7页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能效(传输功率和效率)优化问题,分析了互感耦合参数对4种典型拓扑结构ICPT系统能效的影响,并优化互感以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同时,对优化得到的互感耦合参数的适...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能效(传输功率和效率)优化问题,分析了互感耦合参数对4种典型拓扑结构ICPT系统能效的影响,并优化互感以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同时,对优化得到的互感耦合参数的适用条件给出了限制;此外,针对原边采用串联补偿拓扑结构的ICPT系统在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系统效率偏低的现象,提出一种新的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在满足系统输出功率的基础上,该指标综合考虑了系统效率、成本和可靠性等其他因素。通过在该指标下对系统的互感耦合参数进行优化,在满足功率传输的基础上,实现了ICPT系统的全局最优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传输功率 效率 互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谐振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35
2
作者 周豪 姚钢 +3 位作者 赵子玉 周荔丹 蒋大为 郭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9-16,2,共8页
在传统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拓扑中,系统谐振频率漂移会引起传输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拓扑。采用基波分析法对其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品质因数... 在传统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拓扑中,系统谐振频率漂移会引起传输效率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拓扑。采用基波分析法对其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品质因数下,系统的电压、电流增益与开关频率的特性曲线,并分析得出该拓扑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为实现了ICPT系统软开关,提出了谐振元件参数优化设计的方法。基于所优化的参数结果,分析了品质因数和耦合系数的选择对谐振元件电压电流应力的影响。最后,设计了一台基于LCL谐振型ICPT系统样机,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LCL谐振 软开关 功率因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负载变拓扑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7
3
作者 夏晨阳 庄裕海 +3 位作者 邵祥 刘志远 童为为 孙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3-960,共8页
为解决传统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多负载变拓扑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该新型ICPT系统主要采用可变拓扑的高频逆变器,通过检测负载信息,系统可根据任一时刻供电... 为解决传统多负载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多负载变拓扑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该新型ICPT系统主要采用可变拓扑的高频逆变器,通过检测负载信息,系统可根据任一时刻供电负载的数量,自动改变逆变器工作结构,只让需要供电的负载所对应的原边线圈处于工作状态,从而基于"点对点"模式实现负载高效无线供电。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新型多负载变拓扑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可行性,对桌面多负载无线供电领域的设计与应用有着广泛的应用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多负载 变拓扑高频逆变器 控制策略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不同补偿拓扑的研究 被引量:85
4
作者 周雯琪 马皓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比较了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的拓扑。讨论了ICPT系统中几种不同的补偿形式,包括单谐振补偿和多谐振补偿拓扑,并推导出匝比为1时每种拓扑的电压电流增益。为了最小化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和优化参数设计,介绍了谐振电路功率因数的概... 比较了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的拓扑。讨论了ICPT系统中几种不同的补偿形式,包括单谐振补偿和多谐振补偿拓扑,并推导出匝比为1时每种拓扑的电压电流增益。为了最小化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和优化参数设计,介绍了谐振电路功率因数的概念。由分析结果及得到的曲线图可知,在单谐振补偿拓扑中,一次侧串联补偿与其余几种相比更能抵消漏感的影响。而几种多谐振补偿拓扑的效果则明显优于单谐振补偿拓扑。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参数变化时的特性曲线,以便于进行电路设计。最后以一次、二次侧都进行并联补偿的一种电流型ICPT电路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以说明实际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 补偿拓扑 功率因数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调节方法 被引量:34
5
作者 蔡华 史黎明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5-220,共6页
高效调节输出功率是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调幅、调频、移相以及能量注入控制四种基本功率调节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特征。根据移相控制改变逆变器移相角调节输出功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谐波的移相控制... 高效调节输出功率是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调幅、调频、移相以及能量注入控制四种基本功率调节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特征。根据移相控制改变逆变器移相角调节输出功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谐波的移相控制功率调节方法,推导了从基波切换为各次谐波的移相角以及各次谐波工作下合理的移相角范围。该方法采用谐波替代基波传递功率,在输出同样功率情况下可降低器件开关频率。本文以3次谐波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功率调节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功率调节 基波 谐波 移相控制 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方程的电流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电路的频率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周雯琪 马皓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分析了一种电流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coupledpowertransfer,ICPT)系统的动态特性,着重探讨了电路的谐振频率。基于其一个周期内各阶段的状态方程,得到每个阶段各状态变量的通解,详细讨论了其不同的谐振频率。除了一个共有的... 分析了一种电流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coupledpowertransfer,ICPT)系统的动态特性,着重探讨了电路的谐振频率。基于其一个周期内各阶段的状态方程,得到每个阶段各状态变量的通解,详细讨论了其不同的谐振频率。除了一个共有的频率之外,在变压器的一次、二次侧还分别有各自的谐振频率,该文根据实际参数的取值范围,得到频率在不同条件下的简化表达式。经分析,这两个频率在某些条件下只与各自这一侧的参数相关。对电路的参数设计给出了一些限制条件,实验验证了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谐振频率 电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电磁耦合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夏晨阳 马念 +3 位作者 陈锐 郑凯 任思源 陈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27-133,共7页
为解决现有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研究采用双通路电磁耦合机构分离式设计导致体积较大、抗偏移特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通路正交DD电磁耦合机构,可实现基波能量通路与谐波能量通路电磁解耦。首先,对该电... 为解决现有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研究采用双通路电磁耦合机构分离式设计导致体积较大、抗偏移特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通路正交DD电磁耦合机构,可实现基波能量通路与谐波能量通路电磁解耦。首先,对该电磁耦合机构的解耦机理进行分析,并利用Maxwell仿真软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方案,之后对双通路正交DD电磁耦合机构的横向和纵向偏移度进行分析,最终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电磁耦合机构发生横向或纵向偏移时,均可实现基波能量通路与谐波能量通路两通路之间的电磁解耦,验证了该电磁耦合机构的可行性与抗偏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正交DD 电磁解耦 基波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中能量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跃 代林 +2 位作者 叶兆虹 唐春森 谭若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4-139,共6页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中信号反向传输的优化问题,在深入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信号并联注入、串联拾取的能量信号反向同步传输拓扑,并提出其参数设计方法。该拓扑充分将ICPT系统的谐振电感考虑到...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方法中信号反向传输的优化问题,在深入分析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信号并联注入、串联拾取的能量信号反向同步传输拓扑,并提出其参数设计方法。该拓扑充分将ICPT系统的谐振电感考虑到载波信号发射电路中,增强信号发射强度;通过LC谐振回路的选频滤波及放大作用提升信号接收强度;同时,基于交流阻抗分析法对拓扑参数进行了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拓扑及参数设计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能量与信号反向同步传输 交流阻抗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度范围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软开关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苏玉刚 吴学颖 +2 位作者 刘波 唐春森 陈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5-182,共8页
以石油钻井装置中的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为背景,针对宽温度范围下系统参数变化导致系统偏离软开关工作点,造成系统传输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的情况,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给出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主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频... 以石油钻井装置中的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为背景,针对宽温度范围下系统参数变化导致系统偏离软开关工作点,造成系统传输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的情况,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给出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主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频闪映射建模方法和周期不动点理论对主电路进行建模分析,给出系统谐振频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为调整驱动频率实现系统软开关控制提供依据;提出一种查表法和扰动观察法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实现了ICPT系统在宽温度范围下的软开关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理论和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软开关 宽温度范围 扰动观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软开关死区时间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蓝建宇 马殿光 唐厚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56,共7页
谐振网络为感性并且合理设置逆变器的死区时间能够保证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软开关运行。针对死区时间设置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在全负载和全频率范围内实现软开关的死区时间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系统数学模型... 谐振网络为感性并且合理设置逆变器的死区时间能够保证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软开关运行。针对死区时间设置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在全负载和全频率范围内实现软开关的死区时间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系统数学模型,简述其工作原理。其次,详细分析功率场效应管开关过程中其结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以及体二极管的续流过程。研究表明最优死区时间应该介于结电容放电完毕之后和体二极管续流结束之前。然后,讨论死区时间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对一台57W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实验样机进行死区时间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此设计方法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场效应管能够实现软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区时间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软开关 寄生电容 续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晨阳 任思源 +3 位作者 马念 侯永全 孙彦景 陈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100,共8页
为解决现有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主要利用逆变器输出方波中的基波分量进行电能传输所带来的输出调压范围不够宽、调压精度及系统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基于谐波的高频特性与能量特性,提出一种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ICPT系统,通过在逆... 为解决现有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主要利用逆变器输出方波中的基波分量进行电能传输所带来的输出调压范围不够宽、调压精度及系统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基于谐波的高频特性与能量特性,提出一种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ICPT系统,通过在逆变器输出之后建立基波能量通路与谐波能量通路,对逆变方波中的基波及谐波分量进行提取、利用,以拓宽系统的调压范围,同时提高了系统效率。首先,阐述了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ICPT系统的工作机理;接着,分析了系统关键参数对系统效率与选频特性的影响;然后,结合该系统基本思想,提出一种宽范围调压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基波—谐波双通路并行ICPT系统原理的正确性与调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 谐波 宽范围调压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解谐传输功率控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民生 王耀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8,共7页
提出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的动态解谐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对相控电抗器进行动态切换,通过改变其导通延迟角来改变导通电流大小,使得ICPT系统的电能拾取侧谐振或解谐,在负载端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实现对传输功率的控制。导... 提出一种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的动态解谐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对相控电抗器进行动态切换,通过改变其导通延迟角来改变导通电流大小,使得ICPT系统的电能拾取侧谐振或解谐,在负载端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同时实现对传输功率的控制。导出了动态切换的相控电抗器的等效电感,分析了等效电感对输出电压及传输功率的控制作用。根据负载稳定时输出电压与导通延迟角之间的变化曲线获得了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控制方法。相控可变电抗器实现了软开关动态切换,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功率损耗。利用该动态谐振/解谐控制方法,系统的最大功率传输性能得到了保证。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良传输功率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传输功率控制 动态谐振/解谐 相控电抗器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补偿型浮标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洪宇 王茜 +2 位作者 苗雨润 徐佳毅 李醒飞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可用于浮标系统水下传感器的长期稳定可靠供电。在此建立LCL补偿型浮标ICPT系统的模型,分析得出不同负载下,谐振点处该结构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较高;分析水下次级绕组LCL补偿与串联补偿的区别,当次级品质因数小...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可用于浮标系统水下传感器的长期稳定可靠供电。在此建立LCL补偿型浮标ICPT系统的模型,分析得出不同负载下,谐振点处该结构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较高;分析水下次级绕组LCL补偿与串联补偿的区别,当次级品质因数小于1时,LCL补偿输出功率更大;进而提出补偿电路的设计思路;建立LCL补偿型浮标ICPT系统实验平台。实验表明系统在12 V电源条件下,输出功率最高达到18.637 W,效率达到0.649,且能实现恒流输出,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提升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补偿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稳定域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跃 陈宇 +2 位作者 唐春森 蒋成 葛学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93-1302,共10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软开关技术能提高ICPT系统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多软开关工作点(频率分叉)问题,使系统呈现复杂的动态特性.通过求解极限环的...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软开关技术能提高ICPT系统的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多软开关工作点(频率分叉)问题,使系统呈现复杂的动态特性.通过求解极限环的稳定域(region of stability,RoS)可以对其背后的原理进行很好的解释.本文以串联谐振型ICPT系统为例,首先对其建立了分段线性模型与碰撞映射模型,并利用ICPT系统的对称特性将碰撞映射模型进行了简化.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基于二次型李雅普诺夫函数的稳定性判据.设计算法,以稳定性判据为约束条件,RoS体积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实现了RoS的求解.最后通过实例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相比于现有方法,本方法求得的RoS体积更大,从而更好地解释了软开关ICPT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也可用于求解其他分段线性系统的极限环RoS,为这类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稳定域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无线电能传输 分段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自持振荡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蓝建宇 唐厚君 耿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3,共7页
串并联补偿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负载变轻时会发生频率分叉现象,传统变频控制的方法难以使系统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将自持振荡控制(self-sustain oscillation control,SSOC)理论应用到ICP... 串并联补偿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在负载变轻时会发生频率分叉现象,传统变频控制的方法难以使系统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将自持振荡控制(self-sustain oscillation control,SSOC)理论应用到ICPT系统中。首先,分析变频控制下发生频率分叉时ICPT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其次,用描述函数法建立ICPT系统的自持振荡控制系统,并通过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实验样机上实现了ICPT系统的自持振荡控制。当负载变轻而发生频率分叉现象时,自持振荡器可以使系统自由振荡而趋于稳定,其动态性能良好,并且始终保持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ero voltage switch,ZVS)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叉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自持振荡控制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型补偿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非线性现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颖 夏晨阳 +2 位作者 彭昱翔 刘旭 谢帆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1期46-51,共6页
为分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工作于弱耦合模式下产生的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映射数值建模法和Filippov法的、用以判定系统周期闭轨稳定性的Jacobian矩阵求解模型,并分析系统在全谐振条件下出现的Hopf分岔等非线性行... 为分析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工作于弱耦合模式下产生的分岔和混沌等非线性现象,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映射数值建模法和Filippov法的、用以判定系统周期闭轨稳定性的Jacobian矩阵求解模型,并分析系统在全谐振条件下出现的Hopf分岔等非线性行为。首先通过互感模型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及其Jacobian矩阵求解模型,然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计算Jacobian矩阵特征根来判断系统分岔类型并且确定分岔点,最后搭建实验平台研究在典型耦合系数下系统的电压电流波形。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耦合系数的变化系统存在Hopf分岔现象,从而验证了仿真和建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耦合系数 全谐振 HOPF分岔 雅克比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电压控制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罗博 陈丽华 +1 位作者 李勇 麦瑞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35-242,共8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将系统能量从电源侧传递至负载侧。由于该系统具有负载参数变化、系统结构复杂、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系统控制器面临着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输出电压控制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将系统能量从电源侧传递至负载侧。由于该系统具有负载参数变化、系统结构复杂、工作频率高等特点,系统控制器面临着设计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输出电压控制器,采用移相控制方法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该控制方法有效降低了系统建模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输出电压响应特性。通过简化系统结构,推导出滑模控制器的具体表达式,并给出了滑模控制系数的选取方法。通过建立IPT实验系统,在不同负载工作工况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对比传统PI控制方法和所提出的滑模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滑模控制方法响应更快、对系统负载参数变化不敏感、鲁棒性及动态性能更好,能够较好控制IPT系统的输出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滑模控制 移相控制 滑模系数 PI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型与LCC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逸杰 苏建徽 +2 位作者 张健 汪海宁 刘硕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研究不同补偿网络条件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的效率传输特性,采用基波分析法对SS型与LCC型ICPT系统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两种补偿拓扑结构在不同互感和不同负载电阻条件下系统传输效率的稳定性以及效率值的对比结果,... 为研究不同补偿网络条件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的效率传输特性,采用基波分析法对SS型与LCC型ICPT系统建立等效电路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两种补偿拓扑结构在不同互感和不同负载电阻条件下系统传输效率的稳定性以及效率值的对比结果,并依据此结论对最高效率负载点与互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传输效率 负载 互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负载恒压输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扬 郭前岗 周西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78,共6页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负载变化时系统输出的稳恒性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电压型与电流型ICPT系统地负载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电压型ICPT系统比电流型ICPT系统具有更好地负载适应能力和频...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负载变化时系统输出的稳恒性问题,本文首先分别对电压型与电流型ICPT系统地负载适应能力进行分析,得出电压型ICPT系统比电流型ICPT系统具有更好地负载适应能力和频率稳定性地结论。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功率补给及自循环模式地输出控制方法,该方法从系统能量平衡地关系出发,通过对功率补给模式工作时间与自循环模式工作时间比值地控制实现系统输出恒压。该控制方法从能量角度实现控制,有效地避免了该非线性系统地复杂建模及控制设计过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地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动态负载 负载适应性 能量平衡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并联系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司马昆 吴松荣 +2 位作者 张欣 吴昊 屠福全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1,共6页
单模块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由于器件功率等级和大功率器件价格的限制,不适宜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本文提出了LCL型ICPT并联拓扑,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参数设置方法,推导出并联系统在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下各模块分布的功率和电流的... 单模块LCL型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由于器件功率等级和大功率器件价格的限制,不适宜应用于大功率场合。本文提出了LCL型ICPT并联拓扑,给出了并联系统的参数设置方法,推导出并联系统在平衡和不平衡状态下各模块分布的功率和电流的表达式,分析了并联系统的均流情况和工作特性。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并联系统可以降低各模块参数不平衡带来的影响,有效扩大系统容量,适用于大功率场合。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LCL补偿 并联系统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