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边LCC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效率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
作者 蔡进 吴旭升 +2 位作者 胡风革 孙盼 孙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55-362,共8页
双边LCC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软开关特性易受系统参数扰动影响。为提高系统零电压软开关的稳定性,该文推导系统等效输入阻抗角模型和效率模型,对系统多拓扑参数进行扰动分析,并研究负载变化对系统等效输入阻抗角和效率的影响,... 双边LCC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软开关特性易受系统参数扰动影响。为提高系统零电压软开关的稳定性,该文推导系统等效输入阻抗角模型和效率模型,对系统多拓扑参数进行扰动分析,并研究负载变化对系统等效输入阻抗角和效率的影响,给出关键参数配置方法。搭建一台工作频率为86kHz、输出功率2kW、传输距离15cm的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负载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 双边LCC结构 稳定性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C型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震 刘树林 +2 位作者 张愉茜 陶世彤 郭瑞峰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1期66-71,共6页
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存在漏电、磨损、火花放电等各种问题,为此,建立了一种以串联-LCC(seriesLCC,S-LCC)型补偿为核心的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模型。首先,利用电路理论及互感等效理论计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表达... 传统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存在漏电、磨损、火花放电等各种问题,为此,建立了一种以串联-LCC(seriesLCC,S-LCC)型补偿为核心的感应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结构模型。首先,利用电路理论及互感等效理论计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表达式,分析了其与线圈的耦合系数、负载大小的联系;其次,考虑了松耦合变压器寄生电阻,推导出系统在恒流模式下的工作条件,计算出此时系统输出功率与传输效率的表达式,并通过MATLAB绘制出松耦合变压器寄生电阻与系统恒流输出特性的关系图;最后,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证明了S-LCC型补偿系统具有一定的恒流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感应耦合能传输 LCC 传输效率 恒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四极板耦合器的建模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 曲小慧 +1 位作者 孔凡雷 马春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02-1912,I0024,共12页
相较于常被视为绝缘体的空气,水介质中离子浓度影响其导电性,进而水下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耦合器的模型与空气中不同,极板间可同时存在电容和电导,且为防腐蚀而引入极板的绝缘介质层亦会带来额外电容,为耦合器建模带来挑战。考虑实际应... 相较于常被视为绝缘体的空气,水介质中离子浓度影响其导电性,进而水下电场式无线电能传输耦合器的模型与空气中不同,极板间可同时存在电容和电导,且为防腐蚀而引入极板的绝缘介质层亦会带来额外电容,为耦合器建模带来挑战。考虑实际应用场景中淡水和海水的电导率,文中以常用的四极板耦合器为对象,提出其等效模型。首先,经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得到可忽略水域容纳的频率范围,推导出耦合器无绝缘介质层时的六电导及其简化Π电导模型,并给出模型中参数计算与测量方法;接着,考虑绝缘介质层产生的电容,基于简化Π电导模型,提出完整的耦合器模型。模型中耦合器等效电容仅与绝缘层材料与厚度相关,不受水域中传输距离的影响,可有效指导耦合器和补偿网络的设计。最后,搭建实验样机,模拟实际淡水和海水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器建模 水下环境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与能量极板层叠方式下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玉刚 邓晨琳 +2 位作者 胡宏晟 邓仁为 李雨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762-7771,I0023,共11页
为了提升共享部分能量通道式的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系统在传输极板面积受限的应用场合中的能量传输性能,并实现信号双向高速传输,提出一种信号传输极板与能量传输极板层叠方式下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wireles... 为了提升共享部分能量通道式的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系统在传输极板面积受限的应用场合中的能量传输性能,并实现信号双向高速传输,提出一种信号传输极板与能量传输极板层叠方式下的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lectric-field coupl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EC-WPT)系统,给出系统拓扑及串扰抑制方法。基于交流阻抗分析法及香农第二定理,建立电能串扰增益、信号传输增益、信号最大传输速率及电能传输增益的数学模型,分析交叉耦合电容对电能串扰增益及信号传输的影响;以降低交叉耦合电容对信号传输增益及信号最大传输速率的影响为目标,给出层叠方式下EC-WPT系统信号传输极板面积及信号支路参数的设计方法。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系统及给出的方法能在较大传输功率下实现系统的信号双向高速传输。所搭建的实验装置实现了在系统输出功率达到520.2 W时,信号正向传输速度为18.64 Mbit/s和信号反向传输速度为19.36 M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 信号双向传输 电能串扰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串并式模型研究 被引量:116
5
作者 黄学良 吉青晶 +3 位作者 谭林林 王维 赵家明 周亚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176,187,共7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传输效率高、距离远、功率大的特点。针对串并式模型(Series-Parallel Model,SP)进行分析,从等效电路的角度研究系统传输效率及输出功率与线圈距离、工作频率、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到效率及功率的表...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传输效率高、距离远、功率大的特点。针对串并式模型(Series-Parallel Model,SP)进行分析,从等效电路的角度研究系统传输效率及输出功率与线圈距离、工作频率、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到效率及功率的表达式。通过Matlab仿真,发现在只改变系统频率的情况下最佳效率工作频率与最大功率工作频率重合,且输出功率对频率的变化更为敏感。设计制作了一套串并式结构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前述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谐振 等效电路 串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动态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82
6
作者 黄学良 王维 谭林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141,共14页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自身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重点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应用现状,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自身优势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重点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应用现状,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机理模型、关键技术、电磁环境、技术标准及相关应用中的瓶颈问题等。最后,在深入探讨当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谐振 建模方法 技术动态 电磁安全 技术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苏玉刚 谢诗云 +2 位作者 呼爱国 唐春森 周玮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60,共6页
针对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CPT)系统的参数敏感性较高的问题,基于阻抗变换原理建立系统的电压增益模型,分析负载品质因数Q、LCL网络电感比值k以及电容比值a和b对系统电压增益的影响规律;给出使系统电压增益相对变化率... 针对LCL复合谐振型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CPT)系统的参数敏感性较高的问题,基于阻抗变换原理建立系统的电压增益模型,分析负载品质因数Q、LCL网络电感比值k以及电容比值a和b对系统电压增益的影响规律;给出使系统电压增益相对变化率不高于40%的4个参数选值区间,实现高阶ECPT系统的低参数敏感性运行;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电压增益模型和参数选值区间。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为ECPT系统的实际设计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场耦合 传输特性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激推挽式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屏蔽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献 苑朝阳 +2 位作者 杨庆新 魏斌 王松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5-561,共7页
基于自激推挽式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推导出带有磁屏蔽系统的传输效率表达式,分析了磁屏蔽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机理。利用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三种工况下磁屏蔽与耦合线圈轴向距离变化对耦合系数、谐振频率、线圈负载品质因数和等效... 基于自激推挽式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推导出带有磁屏蔽系统的传输效率表达式,分析了磁屏蔽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机理。利用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三种工况下磁屏蔽与耦合线圈轴向距离变化对耦合系数、谐振频率、线圈负载品质因数和等效电阻造成的影响,进而获得系统传输效率与磁屏蔽的关系。实验方面,基于研制的自激推挽式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制作了PC95材质的平面型磁屏蔽结构,在传输间距10cm下完成了小功率无线输电实验。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磁屏蔽材料的引入将使磁场更为集中,通过同时影响自激推挽式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系数、谐振频率、线圈负载品质因数和等效电阻,导致系统传输效率变化,磁屏蔽越靠近发射端其影响将更为显著,只在接收端添加且距离1cm时可获得最大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自激推挽 耦合谐振 磁屏蔽特性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感应耦合与超声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对比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希有 许康 +1 位作者 牟宪民 李冠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6,共8页
通过原理分析,提出了海水中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WPT)系统的电路模型,其中考虑了海水的涡流效应,建立了匹配条件下传输效率的表达式。作为对比,基于单个超声换能器的电路模型,建立了包含两个超声换能器的超声耦合无线电能传输(UCWPT... 通过原理分析,提出了海水中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WPT)系统的电路模型,其中考虑了海水的涡流效应,建立了匹配条件下传输效率的表达式。作为对比,基于单个超声换能器的电路模型,建立了包含两个超声换能器的超声耦合无线电能传输(UCWPT)系统电路模型,分析了匹配条件下的传输效率。分别以矩形耦合线圈作为电磁耦合装置,以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作为电声和声电转换装置,搭建了在海水槽中ICWPT和UCWPT系统实验平台。分别从传输效率与工作频率的关系、传输效率与耦合距离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并对传输功率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ICWPT的传输效率与频率的关系曲线比UCWPT的效率与频率关系曲线更加平坦。较远距离时,UCWPT的传输效率高于ICWPT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超声波 感应耦合 无线电能传输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频率跟踪控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刘帼巾 李义鑫 +2 位作者 崔玉龙 黄凯 边鑫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185-3193,共9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保持系统工作在谐振频率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失谐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系统的失谐机理,提出...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保持系统工作在谐振频率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决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谐振失谐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系统的失谐机理,提出基于自适应PI控制的可变模全数字锁相环的频率跟踪控制方法;建立基于PI控制的全数字锁相环的数学模型,分析PI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对全数字锁相环的PI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且兼顾跟踪控制的速度和精度的自适应控制器;利用FPGA实现所提出的全数字锁相环;仿真结果表明,该全数字锁相环能够较好地实现相位和频率的跟踪功能;最后,在实验样机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谐振频率变化时完成对频率的快速跟踪,使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 谐振失谐 频率跟踪 全数字锁相环 自适应PI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串串式无线电能传输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志峰 刘瑞 +1 位作者 黄海鸿 徐国浩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7-132,共6页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功率大、传输效率高、无辐射性和穿透性等优点。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串串式拓扑模型,给出了输出功率、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搭...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功率大、传输效率高、无辐射性和穿透性等优点。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建立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串串式拓扑模型,给出了输出功率、传输效率的计算方法,搭建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试验平台,通过仿真与实验,分析了线圈距离、工作频率、负载电阻以及系统谐振对输出功率、传输效率的作用规律,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谐振 串串模型 输出功率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串并式无线电能传输功率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靖英 周思诺 +1 位作者 崔玉龙 李志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26,共10页
无线电能传输功率稳定性分析对其能否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等效电路理论对串并式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取了输出功率与线圈互感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一般形状接收线圈与矩形导轨之间的互感计算公式。考虑固定负载移动供电的情况... 无线电能传输功率稳定性分析对其能否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等效电路理论对串并式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取了输出功率与线圈互感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一般形状接收线圈与矩形导轨之间的互感计算公式。考虑固定负载移动供电的情况,研究了影响互感的因素,采用仿真软件得出了不同形状接收线圈与轨道之间的互感与影响互感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功率与影响互感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接收线圈形状对输出功率稳定性的影响。设计了无线电能传输功率稳定性验证实验方案,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与实验表明,当固定负载移动供电系统工作在谐振频率,发射轨道为矩形、接收线圈面积一定时,采用正方形接收线圈传输功率的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 串并结构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特性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子建 曹阳阳 +1 位作者 樊京 杜欣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互感理论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介绍了阻抗匹配理论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将收、发线圈互感的变化等效成系统阻抗参数的改变,建立了含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在相同... 以互感理论分析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理,介绍了阻抗匹配理论及相应的参数计算方法,提出将收、发线圈互感的变化等效成系统阻抗参数的改变,建立了含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阻抗匹配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有效提高负载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耦合谐振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卢闻州 沈锦飞 王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5-200,共6页
阐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线圈选型。磁耦合谐振式系统具有传输距离比感应耦合式长、传输效率也相对较高等特点,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大功率、长距离、高效率无线充电,故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 阐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线圈选型。磁耦合谐振式系统具有传输距离比感应耦合式长、传输效率也相对较高等特点,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大功率、长距离、高效率无线充电,故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分布广泛、清洁环保等优点;并通过实验详细测试了所搭建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从而验证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谐振 传输效率 大功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倪卫涛 杨庆新 +4 位作者 李阳 张献 刘维娜 何亚伟 张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7,共3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如何自动定位的问题,分析了感应装置之间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整个磁芯线圈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感应装置之间的耦合系数随着感应装置横向错位的增大...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装置如何自动定位的问题,分析了感应装置之间的横向错位对耦合系数的影响,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整个磁芯线圈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感应装置之间的耦合系数随着感应装置横向错位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这一理论成果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检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感应装置自动跟踪定位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感应装置 横向错位 耦合系数 磁芯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变参数条件下补偿网络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懿杰 孙熙来 +2 位作者 麦建伟 管乐诗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288-7305,共18页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研究起步最早、实用化与商业化进展最快、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路线。然而影响其实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负载及耦合敏感问题,如何提升变...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研究起步最早、实用化与商业化进展最快、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路线。然而影响其实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负载及耦合敏感问题,如何提升变耦合或负载条件下ICPT系统的输出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偿网络能够降低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与带负载能力,且对补偿网络进行合理的拓扑设计与参数优化设计能够使得系统具备耦合、负载无关等特性,因而对变参数条件下ICPT系统补偿网络的研究能够增强ICPT技术的实用性。文中总结变参数条件下ICPT系统补偿网络相关研究,按照负载无关型、耦合无关型、耦合负载均无关型的分类对其拓扑设计方法与参数优化方法进行归纳与整理总结,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无线电能传输 补偿网络 负载无关型 耦合无关型 耦合负载均无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一次电流效率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7
作者 殷正刚 史黎明 范满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6-53,共8页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包含多个接收模块时通过保持一次侧发射线圈电流恒定可以实现多个二次侧接收模块间控制的解耦。当接收模块通过DC-DC控制输出电压时,一次线圈电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设定,这也带来了效率优化的空间。该...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包含多个接收模块时通过保持一次侧发射线圈电流恒定可以实现多个二次侧接收模块间控制的解耦。当接收模块通过DC-DC控制输出电压时,一次线圈电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设定,这也带来了效率优化的空间。该文建立一次电流与电磁耦合机构效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得到效率最大的一次线圈电流最优值。基于系统参数进行不同一次线圈电流下耦合机构效率的计算。搭建无线电能传输仿真系统和实验平台,仿真系统的耦合机构效率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同,实验测量的效率变化规律和最大功率点也与计算及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电磁耦合机构效率的一次线圈电流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电磁感应 耦合机构 效率优化 电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丽敏 崔玉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3-27,共5页
基于发射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及电路中的共振理论,建立了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的等效电路模型。为给WPT系统提供合适的交流电源,基于建立的模型,推导并仿真了电源频率变化对负载平均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此外,与现有的用实... 基于发射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及电路中的共振理论,建立了磁耦合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WPT)的等效电路模型。为给WPT系统提供合适的交流电源,基于建立的模型,推导并仿真了电源频率变化对负载平均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此外,与现有的用实验数据探究传输距离对WPT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基于建立的模型,推导并仿真了传输距离与负载平均功率、传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源频率与发射和接收线圈的固有谐振频率相等(约205kHz)时,负载接收的平均功率最大,不等时,负载平均功率减小;电源频率变化时,电能传输效率仍能保持在68%以上;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传输效率下降,但负载平均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共振 无线电能传输 传输效率 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拓扑设计研究
19
作者 王亚楠 冬雷 +1 位作者 鞠兴龙 廖晓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059-6067,共9页
在大部分的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为了产生一定频率的谐振电流,逆变器拓扑的开关管工作频率必须与谐振频率相同。但采用高频率高品质因数的谐振网络会使得逆变器开关损耗增加,进而导致系统整体传输效率下降。提出一种脉冲注入... 在大部分的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为了产生一定频率的谐振电流,逆变器拓扑的开关管工作频率必须与谐振频率相同。但采用高频率高品质因数的谐振网络会使得逆变器开关损耗增加,进而导致系统整体传输效率下降。提出一种脉冲注入型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拓扑,不仅使得开关频率能够远低于谐振频率,并且将注入能量的大小与开关频率、谐振网络以及负载状况彻底解耦,完全实现离散能量注入功能。在提出的拓扑基础上,叙述了电路的工作模态,建立了描述系统状态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并给出了电路关键参数的设计原则。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拓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能量传输 感应耦合 离散能量注入 谐振网络 参数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20
20
作者 于宙 肖文勋 +1 位作者 张波 丘东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069,共19页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CPT)是一种通过金属极板之间的耦合电容实现能量无线传输的技术,以其良好的传能特性、不产生涡流、成本低、损耗低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首先介绍ECPT技术的发展历...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ECPT)是一种通过金属极板之间的耦合电容实现能量无线传输的技术,以其良好的传能特性、不产生涡流、成本低、损耗低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下无线电能传输研究的一个热点。该文首先介绍ECPT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近年来国内外ECPT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系统综述,具体论述ECPT的耦合机构、电路结构、系统控制、电磁安全、电场与磁场混合耦合等方面的各种技术的特性、改进过程、适用场合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ECPT技术;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电场 耦合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 机构补偿网络 电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