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双感应电阻率响应模拟及其在水平井解释方面的应用
1
作者 李永杰 秦黎明 +2 位作者 吴海燕 李建伟 孙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83-190,共8页
从双感应电阻率响应正演模拟出发,引入了一种新的水平井测井解释方法。以导眼井地质模型为约束,通过已建立的双感应电阻率仪器的响应模型,模拟测井仪器的电阻率与实测值对比,调整井眼轨迹与地层界面视倾角,并结合区域地质与地震信息,最... 从双感应电阻率响应正演模拟出发,引入了一种新的水平井测井解释方法。以导眼井地质模型为约束,通过已建立的双感应电阻率仪器的响应模型,模拟测井仪器的电阻率与实测值对比,调整井眼轨迹与地层界面视倾角,并结合区域地质与地震信息,最终实现井眼轨迹与储层顶底界面交互识别,建立两者的二维空间响应关系。此套技术方法在鄂南地区红河油田成功应用,并提出了两种水平井解释模式,单一砂体及复杂薄层解释模型,认证了水平井解释方法的可靠性,并为压裂层段优选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水平井测井响应关系 交互解释处理方法 感应电阻率正演模拟 两种解释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rthStar超深电阻率随钻测井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120,共1页
Halliburton公司研发的EarthStar超深电阻率随钻测井技术,将目前随钻测井的测量深度提高了一倍,能够探测井眼周围60 m范围内的油藏和流体边界。采用该技术能够获取对油藏的整体认识,从而节省钻导眼和侧钻的费用,并为实时地质导向和制定... Halliburton公司研发的EarthStar超深电阻率随钻测井技术,将目前随钻测井的测量深度提高了一倍,能够探测井眼周围60 m范围内的油藏和流体边界。采用该技术能够获取对油藏的整体认识,从而节省钻导眼和侧钻的费用,并为实时地质导向和制定油田开发方案提供更充分的数据基础。EarthStar超深电阻率随钻测井技术通过方位电磁感应电阻率描绘井眼周围地质构造,能够更全面地描述油藏,提高开发潜力。该技术可以与Halliburton公司的RoxC地质导向软件配合使用,利用RoxC先进的算法实时提供油藏构造和流体边界的可视化解释结果,通过地层描绘来评估油藏储量、探明未发现的储层及制定油田开发方案。在地质导向方面,该技术有助于将井眼轨迹控制在甜点区域,从而提高单井油气产量。另外,该技术还可以对潜在的钻井风险进行预测。EarthStar超深电阻率随钻测井技术在北海油田成熟区块进行了应用,在该井含油区成功钻进一长段水平段之后,钻遇了120.00 m的注水区,考虑停止钻进,但EarthStar数据显示在井眼下方15.00 m处有另外一个油层,这个发现将该井有效产层增加了50%,极大地提高了该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技术 感应电阻率 超深 井眼轨迹控制 油田开发方案 地质导向 地质构造 油气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电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振学 陈朕 +2 位作者 牛全兵 宋光建 刘延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了弄清致密砂岩储层复杂的电性特征,以高分辨率阵列感应资料为基础,结合核磁测井、岩心微观分析资料及试气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L区块二叠系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导致电阻率值存在差异以及储层具有... 为了弄清致密砂岩储层复杂的电性特征,以高分辨率阵列感应资料为基础,结合核磁测井、岩心微观分析资料及试气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L区块二叠系上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导致电阻率值存在差异以及储层具有不同侵入特征的原因。研究表明: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性质并不是电阻率值存在差异的主控因素,低电阻率主要是孔喉边缘黏土矿物的束缚水与可连通孔隙喉道内的毛管水共同导电造成的,中-高电阻率与孤立孔隙无法导电有关;侵入特征与含气性及喉道的沟通能力有关,低电阻率负差异储层是含气性与优质孔隙结构的指示,低电阻率无差异为片状喉道导致的不动水导电和毛管阻力及黏土矿物阻止钻井液侵入有关,中-高电阻率无差异与孤立孔隙无法导电及无法侵入有关。导致地层出现这种电性特征是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后期成藏的共同影响的。该研究成果对指导研究区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特征 致密砂岩 阵列感应电阻率 上石盒子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