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用井下电缆故障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综合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闫孝姮 颜志鹏 +2 位作者 陈伟华 侯潇涵 赵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高瓦斯矿井下供电电缆发生故障导致采煤机等设备停工,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前,地面电缆故障检测常用的高压脉冲闪络法、行波反射测距法等均不适用于井下检测环境,因此提出了一种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矿用电缆故障井下综合检... 高瓦斯矿井下供电电缆发生故障导致采煤机等设备停工,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前,地面电缆故障检测常用的高压脉冲闪络法、行波反射测距法等均不适用于井下检测环境,因此提出了一种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矿用电缆故障井下综合检测新方法。在低频正弦激励源条件下,建立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电缆故障综合检测方法数学模型,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电缆开路短路故障情况下的电磁场量求解,得到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的二维分布以及探测线圈感应电压的一维曲线,仿真及实验测定了所使用线圈开路和短路时的感应电压随提离高度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低频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式综合方法进行矿用电缆故障井下检测具有可行性,在幅值1~20 V、频率范围1 kHz~20 MHz的激励下,在同一提离高度下对电缆沿线检测,可以检测长度在激励波长十分之一内电缆的开路和短路故障。为煤矿电缆故障井下检测以及产品研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电缆 感应电压 耦合谐振 井下检测 感应电场-磁耦合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TP蒙皮桁条构件感应焊接磁-热-力耦合仿真
2
作者 占小红 卜珩倡 +1 位作者 罗杰帮 李晓东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4,共14页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CFRTP)凭借其比强度高、韧性强、可焊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感应焊接是其构件制造的关键工艺,然而,感应焊接过程中多场高度复杂耦合,其演化及分布特...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CFRTP)凭借其比强度高、韧性强、可焊接,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感应焊接是其构件制造的关键工艺,然而,感应焊接过程中多场高度复杂耦合,其演化及分布特征尚不明晰,制约了构件的高效高质量生产。本研究通过耦合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傅里叶传热方程及弹塑性本构方程,构建CFRTP蒙皮桁条构件感应焊接过程磁-热-力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焊接过程磁、热及力的分布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构件边缘区域磁场强度达1.45mT,模拟所得磁场、温度场与应力场均存在显著边缘效应,焊接过程界面温度可超500℃,该现象与高频涡流引起的趋肤效应密切相关;焊接过程中蒙皮底部两侧存在非对称、近半椭圆状的高温区域,且靠近立桁区域的温度显著高于远离立桁区域的温度;当电流频率从150 kHz增加至250 kHz,焊件上应力最大值从637 MPa增加至778 MPa,焊接界面处的非对称应力集中区域不断扩大;焊接过程温度场及焊后应力测量结果与模拟结果高度吻合,这有效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本研究为CFRTP复杂构件感应焊接的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耦合仿真 温度场 应力场 感应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的感应加热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朱叶 俞树文 +1 位作者 梁融 罗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92,共4页
感应加热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精确模拟感应加热过程,同时能提出相应的简化等效热源用于模拟大尺寸工件的感应成形。本文以移动感应加热弯板成形作为对象,通过建立一个准确高效的局部精细模型探讨了感应加热过程中... 感应加热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精确模拟感应加热过程,同时能提出相应的简化等效热源用于模拟大尺寸工件的感应成形。本文以移动感应加热弯板成形作为对象,通过建立一个准确高效的局部精细模型探讨了感应加热过程中的磁场、有效功率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热开始时,加热表面的磁通密度和温度的等值线均与感应器的形状相似;随着加热的进行,磁通密度在感应器前部附近的工件表面区域的数值远大于后部,但同时刻的最高温度却分布于感应器后侧部附近的工件表面区域。此外,从感应加热的两个动态阶段详细分析了有效功率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原因。温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表明数值模拟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局部精细模型 感应加热成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有限元法的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温度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超 柴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0-44,共5页
通过Ansoft Maxwell和Ansys Mechanical软件对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磁-热耦合仿真研究,计算了挤出机机筒与螺杆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分布以及涡流和涡流损耗;并将涡流损耗结果导入Ansys Mechanical热分析... 通过Ansoft Maxwell和Ansys Mechanical软件对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磁-热耦合仿真研究,计算了挤出机机筒与螺杆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分布以及涡流和涡流损耗;并将涡流损耗结果导入Ansys Mechanical热分析模型中,计算得到机筒与螺杆三维模型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的稳态温度场分布。通过模拟及节电效果估算表明:电磁感应加热方式是一种节能高效的挤出机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挤出机 -耦合 涡流损耗 稳态温度场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54
5
作者 范兴明 莫小勇 张鑫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5-82,99,共9页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是当前三种主流WPT技术之一,具有中等传输距离、高效非辐射能量传输等特点。本文阐述了磁耦合谐振WPT的基本原理,并概述当前三种主流WPT技术:电磁感应耦合式、磁耦合谐振式、电磁波辐射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是当前三种主流WPT技术之一,具有中等传输距离、高效非辐射能量传输等特点。本文阐述了磁耦合谐振WPT的基本原理,并概述当前三种主流WPT技术:电磁感应耦合式、磁耦合谐振式、电磁波辐射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分别对磁耦合谐振WPT技术的系统建模与传输特性、发射接收天线结构、系统控制策略和谐振器实用组合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该技术在电动汽车、医疗电子和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该技术的研究方向,如设计适用的大功率高频电源、制订适用的行业标准、WPT产品的电磁环境安全研究、设计智能WPT网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谐振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模理论 感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结构耦合的电磁线圈发射器驱动线圈累积失效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宇娇 秦威南 +1 位作者 聂靓靓 陈满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84,共8页
实验中线圈发射器常在发射5-6次后驱动线圈出现破坏现象,为了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线圈发射器,对破坏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以实验所用单级同轴感应线圈发射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路-磁场-结构场耦合计算方法,求解出了线圈及其封装... 实验中线圈发射器常在发射5-6次后驱动线圈出现破坏现象,为了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线圈发射器,对破坏原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以实验所用单级同轴感应线圈发射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路-磁场-结构场耦合计算方法,求解出了线圈及其封装的应力分布。对于封装非金属材料,采取静强度评估方法进行失效判断,认为当封装所受最大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极限时发生失效。对线圈金属材料,除采取静强度评估方法外,还结合其材料应力-寿命曲线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结果显示:封装所受最大应力超过了其抗拉强度极限,在发射过程中,破坏区域逐渐扩大直至封装完全破坏;线圈所受最大应力小于其屈服强度,没有发生静强度失效,但在多次发射后会出现疲劳破坏。通过对封装进行材料改进,使得封装所受应力在许用范围内并且增加了驱动线圈的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线圈发射器 场路耦合时步有限元法 -结构耦合场计算 累积失效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俊巍 吴军基 +1 位作者 张旭东 王万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5-180,共6页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并设计了基于该原理的小功率电能无线传输装置,成功为100cm远处的12V/3W LED灯实现供电,验证了磁共振耦合技术的可行性,体现了磁耦合...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并设计了基于该原理的小功率电能无线传输装置,成功为100cm远处的12V/3W LED灯实现供电,验证了磁共振耦合技术的可行性,体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谐振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的铝合金活塞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正科 朱叶 +1 位作者 罗宇 李滋亮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61,共4页
以某活塞生产厂家的电磁感应活塞热疲劳实验平台为对象,基于磁-热耦合有限元模拟了活塞受热过程,计算出了实验平台中活塞的温度历程,实测了活塞的温度历程曲线。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开发的数值计算的可靠性,为活塞的热... 以某活塞生产厂家的电磁感应活塞热疲劳实验平台为对象,基于磁-热耦合有限元模拟了活塞受热过程,计算出了实验平台中活塞的温度历程,实测了活塞的温度历程曲线。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开发的数值计算的可靠性,为活塞的热疲劳寿命评估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感应加热 铝合金活塞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的磁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端补偿技术 被引量:21
9
作者 高键鑫 吴旭升 +1 位作者 高嵬 彭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9-15,共7页
为实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化功率传输,提升整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LCC三阶补偿网络结构的保持发射端线圈电流恒定的方法,此方法不受接收端反射阻抗影响,实现了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发射端与接收端解耦设计... 为实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最大化功率传输,提升整机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LCC三阶补偿网络结构的保持发射端线圈电流恒定的方法,此方法不受接收端反射阻抗影响,实现了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发射端与接收端解耦设计。同时,提出了LCC补偿网络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设计方法。在不增加元件的情况下,采用LCC网络的输入基波电流补偿LCC网络的输入高次谐波电流的方法,在功率管关断瞬间,降低通过功率管的电流瞬时值,实现了高频逆变器的零电流关断,减小了功率管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应力,提高了ICPT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 LCC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不同补偿方式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吝伶艳 方成刚 +1 位作者 宋建成 张文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9-67,共9页
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如何根据传输距离和负载要求获得最佳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是首要研究目标。从系统的谐振补偿方式角度入手,应用互感耦合理论对磁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中串-串和串-并2种补偿方式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理论推导... 在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如何根据传输距离和负载要求获得最佳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是首要研究目标。从系统的谐振补偿方式角度入手,应用互感耦合理论对磁谐振无线输电系统中串-串和串-并2种补偿方式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理论推导对2种谐振补偿方式的传输特性随系统参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然后,将2种补偿方式在不同负载和传输距离条件下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负载大小和传输距离要求,选择合适的谐振补偿方式可使系统具有最佳的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最后设计制作了一套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谐振 传输特性 -串补偿 -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交叉耦合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斌 麦瑞坤 +2 位作者 杨乃健 陈阳 符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47-152,159,共7页
传统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存在严重的交叉耦合,影响系统效率。为了消除原副边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文中分析了三相串-串拓扑电路,利用DDQ结构线圈解耦的原理,在DDQ型线圈上增加一个与原DD线圈成90°放置的DD型线圈,... 传统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磁耦合机构存在严重的交叉耦合,影响系统效率。为了消除原副边线圈之间的交叉耦合,文中分析了三相串-串拓扑电路,利用DDQ结构线圈解耦的原理,在DDQ型线圈上增加一个与原DD线圈成90°放置的DD型线圈,使不同线圈间互感均为零,由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消除交叉耦合的三相感应式电能传输系统磁耦合机构。最后,搭建了一个3.3 kW的原理样机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三相耦合机构的交叉耦合可以忽略,最高效率(直流-直流)可达95.61%,当系统偏移15%的情况下,内部的解耦被严重破坏时,系统效率发生下降,最大降低2.16%。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有效且可行,可适用于三相大功率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式电能传输 交叉耦合 耦合机构 -串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能量法模型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疏许健 张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共5页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P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目前采用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无法深入了解ICPT系统能量传输的过程,所以提出了一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建模方法,建立了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和并联—并... 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ICPT)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目前采用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无法深入了解ICPT系统能量传输的过程,所以提出了一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建模方法,建立了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和并联—并联(PP)型4种ICPT系统的能量法模型,分析了能量法模型与耦合模型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它们的等效性及数学意义上的等效条件,并通过MATLAB仿真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此外,目前ICPT系统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系统原理相混淆,因而基于能量法模型分析了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在原理上的区别,得出只有在谐振、弱耦合、高品质因数的物理条件下,SS型ICPT系统才与MCRWPT系统等效,由此阐明了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原理上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精确设计和优化ICPT系统与MCRWPT系统设计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耦合谐振 能量法模型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判断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永全 马立方 +5 位作者 方涛 吴波 梅霜 王晶晶 孙安冉 夏晨阳 《广东电力》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隔离开关分合状况的智能、可靠判断对于电网调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隔离开关全面调度遥控操作的需求,至少需要2个非同源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判断方法,其判断结果可作为辅助判据。该... 隔离开关分合状况的智能、可靠判断对于电网调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隔离开关全面调度遥控操作的需求,至少需要2个非同源指示发生对应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隔离开关分合到位判断方法,其判断结果可作为辅助判据。该方法通过在动触头侧安装无源接收线圈及电压感知元件,在静触头侧安装磁能发射线圈及控制装置,基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通过辨识开关分合运动带来发射、接收线圈间互感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压变化实现隔离开关位置判别。研究首先分析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开关分合到位判别方法的原理及工作逻辑,然后建立系统模型,给出了参数设计准则及流程,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隔离开关动作过程中两线圈互感与感应电压间存在映射关系,通过设定合理的感应电压阈值,可以实现隔离开关分合状态的判断,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位置确认 感应 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X70管道环焊缝裂纹缺陷力磁耦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欢欢 刘艳军 黄杰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7-603,共7页
主要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以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和力磁理论为基础,对不同相对深度的环焊缝裂纹缺陷进行静力学分析并进行力磁耦合,得到不同管道运行压力和不同裂纹相对深度下的磁感应强度信号;利用环焊缝裂纹磁场强度梯度值K形成的... 主要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以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和力磁理论为基础,对不同相对深度的环焊缝裂纹缺陷进行静力学分析并进行力磁耦合,得到不同管道运行压力和不同裂纹相对深度下的磁感应强度信号;利用环焊缝裂纹磁场强度梯度值K形成的李萨如图形封闭曲线面积,对裂纹磁信号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到了封闭区域面积与裂纹相对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方法可定量的对裂纹缺陷相对深度进行表示,对磁记忆检测定量分析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际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缺陷 感应强度 -耦合 李萨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感应加热弹丸装药倒空技术分析研究
15
作者 向红军 施洪杰 +2 位作者 吕庆敖 乔志明 苑希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6-151,共6页
针对蒸汽加热在弹丸装药倒空中存在污染环境、装药适用范围小、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磁感应加热弹丸装药倒空技术。分析了感应加热倒药方法的工作原理,构建了感应制热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磁热顺序耦合方法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感应加... 针对蒸汽加热在弹丸装药倒空中存在污染环境、装药适用范围小、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电磁感应加热弹丸装药倒空技术。分析了感应加热倒药方法的工作原理,构建了感应制热器的数学模型,基于磁热顺序耦合方法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感应加热弹丸装药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电磁场和温度场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时刻下弹丸装药不同位置的电磁场和温度场分布,掌握了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对弹丸内部装药几乎无影响、弹丸温度沿壳体至装药内部递减的结果。研究表明:加热效果与用蒸汽加热相比有较大提高,并且能够控制加热温度确保安全性,电磁感应加热弹丸装药倒空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药倒空 感应加热 数值模拟 -耦合 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波电流补偿高次谐波电流的LCCL谐振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高键鑫 吴旭升 +1 位作者 高嵬 汪小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1-207,共7页
针对现有对称型LCL谐振结构引起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逆变器功率管非零电流关断问题,提出了一种LCCL谐振结构基波电流补偿高次谐波电流的方法。摒弃了传统对称型LCL谐振结构保持输入、输出阻抗呈现纯电阻特性的思路,通过采... 针对现有对称型LCL谐振结构引起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逆变器功率管非零电流关断问题,提出了一种LCCL谐振结构基波电流补偿高次谐波电流的方法。摒弃了传统对称型LCL谐振结构保持输入、输出阻抗呈现纯电阻特性的思路,通过采用基波无功电流的超前输入电压相位来补偿高次谐波电流落后输入电压相位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四阶LCCL谐振结构参数设计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ICPT系统逆变环节的零电流关断。针对所提出的LCCL谐振结构参数设计约束条件较多、设计过程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规划求解LCCL谐振结构参数方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分析。仿真和实验表明,采用所提LCCL谐振结构参数设计方法,在ICPT系统逆变器关断瞬间,功率管进入反并联二极管续流状态,通过功率管的电流瞬时值为0,实现了ICPT系统逆变模块的零电流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耦合 LCCL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规划求解单位功率因数谐振结构参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键鑫 吴旭升 +2 位作者 高嵬 孙兆龙 孙盼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134,共7页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端LCL谐振结构参数的约束条件较多。传统设计方法需要进行反复迭代,较为繁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规划求解临界导通模式单位功率因数LCL谐振结构参数的方法。将繁琐的谐振结构参数设计问题转变为一般...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接收端LCL谐振结构参数的约束条件较多。传统设计方法需要进行反复迭代,较为繁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规划求解临界导通模式单位功率因数LCL谐振结构参数的方法。将繁琐的谐振结构参数设计问题转变为一般的非线性规划问题。该方法可以使谐振结构参数在满足众多约束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谐振结构各个元件,使各个元件工作在较为接近的负荷水平,均衡地将谐振结构电压、电流应力分配到各个元件。最后,对所提的方法进行了算例与实验验证,搭建了额定输出功率为2.1kW的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 耦合 LCL谐振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刀具高频感应钎焊温度计算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袁琦 董海 +1 位作者 徐鹏 李琦楠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4,共6页
基于磁–热双向耦合理论,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三维非线性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高频感应钎焊温度场模型,计算高频感应钎焊时PDC钎焊处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设计所建模型的高频感应钎焊试验进行验证,分析钎焊处的温度变化规律... 基于磁–热双向耦合理论,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三维非线性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刀具高频感应钎焊温度场模型,计算高频感应钎焊时PDC钎焊处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设计所建模型的高频感应钎焊试验进行验证,分析钎焊处的温度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钎焊处温度达700℃之前,其升温变化规律近似线性,加热升温12s左右即可达到钎焊有效温度;在钎焊有效温度区间内,试验中测得的钎焊处实际温度值与计算值的误差小于5%,可以此模型为基础确定钎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高频感应钎焊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ICPT系统恒流输出复合谐振网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春 朱旺 +1 位作者 水恒琪 于东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90,共7页
为解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同传感器的恒流无线供电问题,针对电流馈电型磁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复合谐振补偿网络,推导了实现恒流输出的补偿网络所需条件,分析了软开关实现方式及系统参数... 为解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同传感器的恒流无线供电问题,针对电流馈电型磁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复合谐振补偿网络,推导了实现恒流输出的补偿网络所需条件,分析了软开关实现方式及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输出特性及输入阻抗角的影响。该网络通过补偿元件的重构组合及参数配置获得不同的输出增益,而无需重新设计松耦合变压器,简化了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谐振补偿网络可以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线圈及输出电流的负载无关性,同时满足开关管关断时的软关断,可用于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同类型或型号传感器的恒流供电,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及对不同负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 电流型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传感器无线供电 恒流输出 复合谐振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245
20
作者 范兴明 莫小勇 张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84-2600,共17页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效应或者能量交换作用实现从电源到负载无电气接触地进行电能传输的新型输电方式,相比传统导线输电方式,其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目前已有的...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效应或者能量交换作用实现从电源到负载无电气接触地进行电能传输的新型输电方式,相比传统导线输电方式,其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目前已有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有磁场耦合式和电磁辐射式,其中磁场耦合式以磁感应耦合式和磁耦合谐振式为主,电磁辐射式以微波辐射式和激光方式为主。该文首先叙述了这4种主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分别对4种主流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待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这些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研究,如交通运输、医疗电子、消费电子和空间太阳能等领域。最后讨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感应耦合 耦合谐振 微波辐射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