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准Z源逆变器驱动的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转矩脉动抑制
1
作者 高晗璎 舒天浩 赵康旭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93,共13页
与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相比,六相PMSM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故障容错等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对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领域。目前,六相PMSM系统大多使用的是电压源逆变器,特点是交流侧输出受限于电源电压,且逆变器中桥臂的... 与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相比,六相PMSM在抑制转矩脉动和故障容错等方面具有优势,适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对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领域。目前,六相PMSM系统大多使用的是电压源逆变器,特点是交流侧输出受限于电源电压,且逆变器中桥臂的死区会使输出电流发生畸变,使电动机产生转矩脉动。准Z源逆变器是一种集逆变和升压于一体的新型功率变换结构,且无需死区时间。将六相PMSM和准Z源逆变器结合在一起,提出一种新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针对算法中有效矢量对q轴电流的变化进行补偿,并将直通时间插入到有效矢量之间,以抑制q轴电流脉动,从而减小转矩脉动,且该方法对零矢量的最大利用率可达100%。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PWM调制方式对转矩脉动抑制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矩脉动抑制 四矢量SVPWM 准Z逆变 升压 矢量作用时间 永磁同步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相电流源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调制与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徐奇伟 付逸伦 +2 位作者 苗轶如 赵一舟 罗凌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20,共9页
与电压源型逆变器相比,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升压,无需加入死区,且交流侧无需额外增加无源滤波器。但其直流母线电流并非恒流源,而是由电压源与直流母线电感产生,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的调节。因此,以带直流斩波器的单相五开关... 与电压源型逆变器相比,电流源型逆变器能升压,无需加入死区,且交流侧无需额外增加无源滤波器。但其直流母线电流并非恒流源,而是由电压源与直流母线电感产生,需要在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母线电流的调节。因此,以带直流斩波器的单相五开关电流源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直流母线电流的给定与控制方法展开研究,然后针对电流源型逆变器开关信号不能通过传统调制方式直接产生的问题,推导出开关信号的逻辑表达式;接下来针对网侧LC滤波器存在的尖峰谐振问题,引入电容电压有源阻尼环节,在考虑数字延时的情况下,建立网侧部分的数学模型,结合幅频特性曲线研究电容电压反馈系数与网侧电流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最后构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逆变器能输出高品质电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证明该文的理论分析与所提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脉冲调制 谐振 电流逆变 直流母线电流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消除PWM逆变器驱动系统中电动机端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前馈有源滤波器 被引量:26
3
作者 姜艳姝 陈希有 +1 位作者 徐殿国 马洪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为抑制由PWM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而导致电机轴承的损坏,提出了前馈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包括无源共模电压检测网络,推挽电路以及四绕组共模变压器。滤波器输出与共模电压幅值相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压,将其叠加到逆变器输出上,从而达到消... 为抑制由PWM逆变器输出的共模电压而导致电机轴承的损坏,提出了前馈有源滤波器。滤波器包括无源共模电压检测网络,推挽电路以及四绕组共模变压器。滤波器输出与共模电压幅值相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压,将其叠加到逆变器输出上,从而达到消除共模电压进而消除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目的。文中还给出了部分滤波器参数的确定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滤波器可以显著地抑制电机端共模电压,从而减小了变频器输出的负面影响如轴电压,轴承电流等, 延长了轴承的寿命,提高了PWM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机 端轴电压 轴承电流 前馈有滤波 PWM 逆变 驱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逆变器六相感应电动机驱动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廖勇 杨顺昌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11,共7页
本文以十二脉冲电流型逆变器驱动的六相感应电动机拖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坐标变换,在考虑电流型逆变器换流过程的情况下,推导出该系统的d-q模型,用已建立的d-q方程分析了系统的稳态特性,同时采用小位移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系统参数以及... 本文以十二脉冲电流型逆变器驱动的六相感应电动机拖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坐标变换,在考虑电流型逆变器换流过程的情况下,推导出该系统的d-q模型,用已建立的d-q方程分析了系统的稳态特性,同时采用小位移原理进一步分析了系统参数以及电机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且编制了计算机程序,为该类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电流 逆变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准Z源逆变器电感电流纹波抑制策略
5
作者 梁伟华 穆向上 +1 位作者 申永鹏 李海林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8-503,共1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二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其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准Z源网络电感电流纹波(脉动量)。该方法将准Z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映射在二维坐标系的坐标轴上,依据三相电压的大小关系划分控制域,根据参考电压所...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三相准Z源逆变器的二维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其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准Z源网络电感电流纹波(脉动量)。该方法将准Z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映射在二维坐标系的坐标轴上,依据三相电压的大小关系划分控制域,根据参考电压所在的控制域选择电压矢量和开关状态;并根据电感电流脉动量,将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直通时间分成六小段,插入在零矢量首尾位置和两个非零矢量之间;以电感电流在直通状态与相邻的非直通状态间的净变化量等于零为目标,计算每段直通作用时间,实现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电感电流纹波最小。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能够有效减小电感电流的脉动量。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逆变 空间矢量调制 脉冲宽度调制 电感电流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电流型逆变器供电的感应电动机的稳态和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张卫忠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EI 1997年第2期23-28,共6页
用等效的两相对称电机的方法建立由电流型逆变器供电的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稳态特性和稳定性分析,从而为实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稳定性 电流逆变 供电 数学模型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逆变器供电的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电流控制环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波 李忠 毛宗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64-668,共5页
深入地分析了影响PWM 逆变器供电的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电流控制环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指出同步电动机反电动势是其中最重要的干扰因素.而通常采用的PI( 比例积分) 电流调节器因工作频带的限制无法在较高转速时抑制反电动势... 深入地分析了影响PWM 逆变器供电的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电流控制环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指出同步电动机反电动势是其中最重要的干扰因素.而通常采用的PI( 比例积分) 电流调节器因工作频带的限制无法在较高转速时抑制反电动势的影响,但利用PWM 逆变器过调制控制的非线性特性将有助于电流控制环动态性能的提高.为此本文在提出一种基于同步电动机反电势克服的电压前馈控制电流控制环设计的基础上,配合PWM 逆变器过调制控制进一步提高电流控制环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动机 矢量控制 逆变 电流控制环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四开关低成本逆变器的磁链轨迹改进控制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蒋志坚 徐殿国 朱香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4-79,共6页
该文利用磁链轨迹控制方法详细分析了四开关三相低成本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其运行性能一般低于六开关逆变器的根本原因。总结出8个基本电压控制矢量,优选其中4个控制矢量进行逆变器的磁链轨迹改进控制。针对四开关逆变器没有零电压控... 该文利用磁链轨迹控制方法详细分析了四开关三相低成本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指出其运行性能一般低于六开关逆变器的根本原因。总结出8个基本电压控制矢量,优选其中4个控制矢量进行逆变器的磁链轨迹改进控制。针对四开关逆变器没有零电压控制矢量的特点,提出了回扫延时的概念。针对四开关逆变器的电容均衡分压问题,基于磁链轨迹控制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理论分析和样机实验表明,利用磁链轨迹控制方法对四开关逆变器进行的改进研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磁链轨迹控制 四开关逆变 电压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逆变器—感应电动机系统的分析及动态性能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忠杰 战福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15,共4页
本文介绍了最新开发、适用于汽车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供电的两相逆变器—感应电动系统。文章讨论了系统构成特点,以及与永磁直流电动机和无刷直流电动机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文章把两相逆变器和两相感应电动机作为一个整体列举了系统的数... 本文介绍了最新开发、适用于汽车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供电的两相逆变器—感应电动系统。文章讨论了系统构成特点,以及与永磁直流电动机和无刷直流电动机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文章把两相逆变器和两相感应电动机作为一个整体列举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可以模拟系统的动态及稳态性能,与研究样机实测性能对比两者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性能 感应电动机 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器供电感应电动机动态性能及低频振荡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红梅 李忠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93-98,共6页
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已获得广泛应用。为了改善系统运行质量,深入研究动态性能,采用状态变量法,建立了逆变器-感应电动机系统考虑主磁路饱和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及低频振荡现象进行模拟,模拟结... 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已获得广泛应用。为了改善系统运行质量,深入研究动态性能,采用状态变量法,建立了逆变器-感应电动机系统考虑主磁路饱和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机仿真程序,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及低频振荡现象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一致。模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系统在低频某个频段存在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感应电动机 数学模型 动态性能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采样扰动抑制的电压源逆变器三矢量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存刚 尹政 +3 位作者 芮涛 陆格野 曹文平 唐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8-2417,I0027,共11页
针对传统电压源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MFPCC)方法存在电流纹波大、电流梯度更新停滞以及预测性能易受采样扰动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采样扰动的三矢量MFPCC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应用... 针对传统电压源逆变器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MFPCC)方法存在电流纹波大、电流梯度更新停滞以及预测性能易受采样扰动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计及采样扰动的三矢量MFPCC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应用3个基本矢量,并根据价值函数计算矢量作用时间,降低了输出电流纹波;其次,通过建立不同矢量作用下的电流梯度方程组,实现电流梯度数据的实时更新,消除了停滞现象;再次,分析采样扰动对MFPCC的影响,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采样扰动以补偿预测电流控制,抑制其对输出电流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逆变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三矢量 电流梯度更新 采样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滑模观测器的电流源逆变器驱动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文祥 宋世昌 +1 位作者 周书文 陶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7-995,共9页
由于电流源逆变器(CSI)的叠流效应以及前级DC-DC控制的母线电流脉动较大,使得扩展反电动势中含有大量谐波,造成较大的位置误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滑模观测器的电流源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传统... 由于电流源逆变器(CSI)的叠流效应以及前级DC-DC控制的母线电流脉动较大,使得扩展反电动势中含有大量谐波,造成较大的位置误差。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滑模观测器的电流源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传统滑模观测器,设计复系数滤波器代替传统低通滤波器,实现了对估计反电动势的准确提取,同时也抑制了估计反电动势中的高频抖动和高次谐波。其次,将二阶广义积分器内嵌于锁相环中,用于消除位置误差信号中的低次谐波,提高位置观测准确度。最后,将估算的速度信息反馈回复系数滤波器,实现复系数滤波器的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工况下,能够有效提高估算的转子位置精度,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电流逆变(CSI) 改进滑模观测 复系数滤波 无位置传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扩展状态观测器的感应电机驱动系统逆变器死区效应在线补偿方法
13
作者 张士强 葛兴来 +3 位作者 左运 王惠民 常玉 林春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46-1957,I0028,共13页
逆变器中死区时间会带来电流谐波和转矩脉动,从而导致感应电机出现明显振动并增加额外损耗。为减少逆变器死区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高阶扩展状态观测器(high-orde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HO-ESO)的逆变器死区效应在线补... 逆变器中死区时间会带来电流谐波和转矩脉动,从而导致感应电机出现明显振动并增加额外损耗。为减少逆变器死区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高阶扩展状态观测器(high-orde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HO-ESO)的逆变器死区效应在线补偿方法。首先,对逆变器死区效应进行分析,推导出因死区效应而产生的d、q轴误差电压方程。接着,对传统的基于二阶ESO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该方法难以准确估计误差电压,从而导致补偿效果欠佳。进一步,设计一种HO-ESO对误差电压进行估计,并将其补偿到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测试对所研究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进行验证,并与传统的基于二阶ESO的死区效应补偿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基于二阶ESO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所研究方法表现出更好的死区效应补偿性能。此外,所研究方法无需检测电流极性,易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死区效应 感应电机 电流谐波 死区效应补偿 高阶扩展状态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源型逆变器驱动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士杰 郑萍 +2 位作者 佟诚德 隋义 王明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43-2852,I0027,共11页
在现代电机驱动系统中,采用电流源型逆变器控制方案可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降低电机电流谐波含量,并提升电磁兼容性能。电流源型逆变器拓扑采用电感元件作为母线储能装置,对于功率回路中的短路故障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逆变器输出... 在现代电机驱动系统中,采用电流源型逆变器控制方案可有效提升系统可靠性,降低电机电流谐波含量,并提升电磁兼容性能。电流源型逆变器拓扑采用电感元件作为母线储能装置,对于功率回路中的短路故障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逆变器输出侧并联滤波电容网络,实现对高频谐波的旁路作用。该文对五相电流源型驱动系统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五相半桥型逆变器拓扑结构,电机绕组采用星型连接方式以限制零序电流,给出基波与谐波电流矢量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双平面矢量脉宽调制策略,有效抑制3次谐波电流。考虑到逆变器输出侧CL型负载可能引起的谐振问题,采用基于电机电流的有源阻尼策略,降低谐振电流分量,提升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 电流逆变 电流型空间矢量调制 CL谐振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源逆变器复矢量解耦与前馈解耦联合降阶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佳强 吴绍朋 +2 位作者 杜博超 刘旭扬 张庆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7,共10页
电流源逆变器输出侧需添加电容器对输出斩波电流进行滤波,导致电流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模型具有系统阶次高、存在谐振点、旋转坐标系下模型耦合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降阶控制为主要目的,提出了复矢量解耦与前馈解耦联合降... 电流源逆变器输出侧需添加电容器对输出斩波电流进行滤波,导致电流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模型具有系统阶次高、存在谐振点、旋转坐标系下模型耦合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降阶控制为主要目的,提出了复矢量解耦与前馈解耦联合降阶控制策略。针对电流源逆变器的复矢量模型,引入电机电流前馈消除模型中电机电流耦合项,在此基础上,使用复矢量解耦策略,针对二阶串联模型设计带有耦合误差项的比例积分控制器,消除常规控制器中高阶模型导致的闭环系统谐振,简化闭环模型,实现系统的解耦与降阶。同时,该控制器具有结构与参数整定简单的优点,通过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所提闭环电流控制器的可行性。以一台3 kW永磁同步电机为对象进行仿真,并与传统控制策略、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降低模型阶次、简化控制器设计的同时,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解耦合能力更强,在阶跃响应与转速耦合作用下表现出更强稳定性,电流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均没有发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逆变 复矢量解耦 前馈解耦 降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Z源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电流误差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宇豪 李文真 +2 位作者 肖海峰 贺昱曜 康雪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0,共9页
为降低准Z源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误差,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电流误差控制方法。首先,在充分分析电压矢量对被控量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适合各被控量的电压矢量组合方式。然后,利用电流对称控制思想保证电感电流关于其参考指令... 为降低准Z源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误差,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电流误差控制方法。首先,在充分分析电压矢量对被控量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适合各被控量的电压矢量组合方式。然后,利用电流对称控制思想保证电感电流关于其参考指令对称。最后,采用电压矢量抵消原理使输出电流幅值逼近其目标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大幅降低电感电流脉动和输出电流谐波含量;证明了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准Z源逆变器的控制精度,简化了对权重系数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准Z逆变 电感电流脉动 输出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用高性能电流型trans-Z源逆变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强 刘和平 彭东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0,89,共8页
鉴于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运行温度及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提出基于高性能电流型trans-Z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其拓扑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逆变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该系统能够克服传统驱动系统中缺点与不足:具有输出电压的任... 鉴于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运行温度及可靠性的严格要求,提出基于高性能电流型trans-Z源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其拓扑是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单级逆变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的特点。该系统能够克服传统驱动系统中缺点与不足:具有输出电压的任意升-降压功能;无需直流母线电容,提供正弦驱动电压,同时降低了硬件成本、提高了整个驱动系统的可靠性。文中详细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并推导出不同运行模式的等效电路,建立多自由度控制下直通零状态、开路零状态与直流链电压增益的映射关系;明确了系统在不同模式下的运行范围,量化逆变器输出电压与控制变量及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流逆变 trans-Z 升压-降压 能量回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PWM逆变器—感应电动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成立 杨正堂 刘国海 《江苏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77-85,共9页
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系统仿真程序包,最后用此程序包在数字计算机上分析了该系统的瞬态和稳态运行性能.
关键词 逆变 PWM 感应电动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控制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兴华 沈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5-28,共4页
在转子磁链坐标系下,以电流控制电压源逆变器供电驱动电机运行。通过在电流内环采用高增益控制器,感应电机模型中的2个定子电流分量可近似为定子参考电流,从而可忽略定子电流动态特性的影响,将以定子电压为控制量的感应电机四阶模型降... 在转子磁链坐标系下,以电流控制电压源逆变器供电驱动电机运行。通过在电流内环采用高增益控制器,感应电机模型中的2个定子电流分量可近似为定子参考电流,从而可忽略定子电流动态特性的影响,将以定子电压为控制量的感应电机四阶模型降阶成以定子电流为控制量的二阶模型。采用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求得感应电机的逆系统,将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感应电机动态解耦成转速与转子磁链2个一阶子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积分比例(IP)控制器对解耦子系统进行闭环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滞环比较器,直接获得PWM信号,控制逆变器实现电流跟踪,从而使调速系统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性能。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逆系统 电流控制 电压逆变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
20
作者 马建伟 刘鸿鹏 +2 位作者 魏来 张伟 张书鑫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2,共11页
针对传统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存在直流链电压尖峰和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分析了所提拓扑在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波形。采用安秒和伏... 针对传统耦合电感型阻抗源逆变器存在直流链电压尖峰和直通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直通电流抑制能力的低电压尖峰Y源逆变器。分析了所提拓扑在直通状态和非直通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内的主要波形。采用安秒和伏秒平衡原理,分别推导出关键器件的电压、电流应力。与改进型Y源逆变器对比,当绕组系数相同时,所提拓扑在相同的升压比下具有更小的直通占空比,增大了调制比范围,提高了直流链电压利用率,并能够降低直流链电压尖峰。而且,所提拓扑能够抑制直通电流的增大,相同直流链电压下需要更小的直通时间使其直通状态下的开关管导通损耗更小。最后,搭建240 W实验装置充分验证所提拓扑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逆变 耦合电感 直通电流抑制 电压尖峰 电压电流应力 功率损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