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制策略
1
作者 张欣 魏祥宇 +2 位作者 高佳鑫 王龙龙 高鹏翔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针对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使用多级功率转换结构存在的传输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的问题,使用矩阵变换器替代传统多级功率转换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实现AC-AC直接功率变化。电网侧的三相工频交流电... 针对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使用多级功率转换结构存在的传输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结构复杂的问题,使用矩阵变换器替代传统多级功率转换结构,提出一种基于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的调制策略,实现AC-AC直接功率变化。电网侧的三相工频交流电通过矩阵变换器的功率调制,实现能量注入状态和自由振荡状态之间的切换,直接输出高频可控电流。矩阵变换器共有十二种工作模式,基于调制策略调节谐振电流,无需中间储能元件,减少开关的操作次数,使功率开关管工作在零电流软开关(ZCS)状态,提高变换器的可靠性和效率。构建实验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将50 Hz工频交流电直接转换为20 kHz的高频交流电,矩阵变换器输出功率为51.3 W,转换效率为92.9%,所使用的调制策略简单,便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 调制策略 零电流软开关 谐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恒压特性的SP/S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闯 郭赢 +2 位作者 葛树昆 李航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9-154,共6页
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系统输出电压保持恒定。采用一种基于串并/串(SP/S)谐振补偿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结构,当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对位置确定并采用定频控制时,该结构在全负载范围内具备接收端输... 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系统输出电压保持恒定。采用一种基于串并/串(SP/S)谐振补偿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拓扑结构,当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相对位置确定并采用定频控制时,该结构在全负载范围内具备接收端输出恒压特性。同时分析了随着横向偏移的变化,系统输出恒压增益的变化特性。最后,设计了一个6.6 k W、20 k Hz定频控制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验证了所采用的SP/S谐振补偿拓扑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串并/串 定频 恒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抗偏移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阳 杨斌 +4 位作者 彭云尔 陆远方 张泽恒 麦瑞坤 何正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537-5556,共20页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的应用初衷是为了让供电更加灵活方便,倘若系统的抗偏移性能不足,则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抗偏移技术一直都是WPT系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国内外感应式WPT系统抗偏移技术的研究现状。... 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的应用初衷是为了让供电更加灵活方便,倘若系统的抗偏移性能不足,则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因此抗偏移技术一直都是WPT系统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国内外感应式WPT系统抗偏移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概述标准中关于偏移的定义和要求,介绍研究抗偏移技术的主要团队;其次,分析线圈偏移对系统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列出不同类抗偏移的技术手段;接着,重点介绍不同种类抗偏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之处;最后,论述抗偏移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抗偏移 平稳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变参数条件下补偿网络研究综述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懿杰 孙熙来 +2 位作者 麦建伟 管乐诗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288-7305,共18页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研究起步最早、实用化与商业化进展最快、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路线。然而影响其实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负载及耦合敏感问题,如何提升变...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技术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中研究起步最早、实用化与商业化进展最快、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技术路线。然而影响其实用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负载及耦合敏感问题,如何提升变耦合或负载条件下ICPT系统的输出稳定性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偿网络能够降低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能量传输效率与带负载能力,且对补偿网络进行合理的拓扑设计与参数优化设计能够使得系统具备耦合、负载无关等特性,因而对变参数条件下ICPT系统补偿网络的研究能够增强ICPT技术的实用性。文中总结变参数条件下ICPT系统补偿网络相关研究,按照负载无关型、耦合无关型、耦合负载均无关型的分类对其拓扑设计方法与参数优化方法进行归纳与整理总结,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补偿网络 负载无关型 耦合无关型 耦合负载均无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电抗器LCL补偿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牟宪民 刘华生 +1 位作者 陈希有 焦海坤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465-473,共9页
针对LCL-S拓扑补偿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析其频率分叉特性,获得了次谐振点频率的特点。通过设计感应耦合功率传输(ICPT)系统的参数能够消除频率分叉,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一般固有谐振点工作时,系统的输出功率较次谐振点的... 针对LCL-S拓扑补偿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析其频率分叉特性,获得了次谐振点频率的特点。通过设计感应耦合功率传输(ICPT)系统的参数能够消除频率分叉,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一般固有谐振点工作时,系统的输出功率较次谐振点的输出功率低的结论。为提高ICPT系统的可控能力,提出一种一次侧采用直流可控饱和电抗器的LC复合谐振网络的ICPT电路,基于互感模型和电路理论,详细分析输出电压的特点。以方波脉冲作为系统电源,饱和电抗器产生的高次谐波电流经过补偿网络能够传输到负载,提高系统传输功率。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饱和电抗器模型进行仿真,搭建实物样机系统进行实验,仿真结果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饱和电抗器 频率分叉 谐波特性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P补偿拓扑的强抗偏移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被引量:9
6
作者 麦建伟 曾宪瑞 +4 位作者 刘治钢 宋鼎 谷鹏 王懿杰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5-1536,共12页
针对感应式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偏移造成输出电压不稳定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强抗偏移的S/SP补偿IPT系统,该系统在变耦合变自感和变耦合不变自感两种情况下均能保证较小的输出电压波动和较高的传输效率。首... 针对感应式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系统偏移造成输出电压不稳定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强抗偏移的S/SP补偿IPT系统,该系统在变耦合变自感和变耦合不变自感两种情况下均能保证较小的输出电压波动和较高的传输效率。首先,基于Maxwell有限元仿真,分析罐型磁心松耦合变压器的磁通分布和磁场分布特性,总结不同方向偏移的参数变化规律。然后,提出一种提高系统抗偏移能力的S/SP补偿参数设计方法,得到相应的磁耦合机构设计准则,并结合磁仿真数据,通过数值计算方式求得系统输出波动和输入阻抗角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文中采用罐型磁心和新型S/SP补偿拓扑实现多方向偏移下高效率、低波动无线电能传输的可行性。在额定负载下,系统沿纵向和水平方向偏移的输出电压波动分别为2.7%和3.1%,传输效率维持在90.8%~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S/SP补偿拓扑 二端口网络 罐型磁心 抗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7
作者 闫争超 胡谦宇 +4 位作者 赵晨旭 伍敏 文海兵 张克涵 王来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668-9681,共14页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为水下航行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电能补给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分别从理论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对水下IPT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海水涡流...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为水下航行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电能补给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分别从理论和应用研究两方面对水下IPT技术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海水涡流损耗计算、系统建模、磁耦合机构设计和抗偏移系统设计。最后,从深远海环境适应性、系统互操作性、电能数据混合传输及系统级优化设计4个方面探讨该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水下航行器 涡流损耗 抗偏移 磁耦合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圈定位与电容阵列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调谐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俊杰 陈乾宏 张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在实际应用中,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常存在耦合线圈错位的复杂工况,影响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基于线圈定位与电容阵列提出一种适于S/SP补偿网络的调谐控制策略,在错位失谐工况下,主动利用原、副边线圈的位置信息,优化系统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常存在耦合线圈错位的复杂工况,影响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基于线圈定位与电容阵列提出一种适于S/SP补偿网络的调谐控制策略,在错位失谐工况下,主动利用原、副边线圈的位置信息,优化系统特性。为了量化系统的输出电压波动,建立了S/SP补偿网络在全工况下电压增益曲线的计算模型。进而为确保错位工况下系统的恒压输出特性,在给定的耦合系数变化范围和输出电压波动指标内,给出了电容阵列切换级数和容值调节步长的最优设计,并与传统定电容补偿进行对比。最后,通过一台800 W输出的原理样机对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所提调谐控制策略,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输出功率与效率,并大幅降低其输出电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线圈定位 电容阵列 S/SP补偿网络 输出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雷阳 张剑韬 +3 位作者 宋凯 魏国 朱春波 陈清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87-192,共6页
多负载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于加入了谐振补偿拓扑,可能存在多谐振点,从而导致系统频率控制中的不稳定现象。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工作条件。本文利用互感耦合模型获得了多负载系统次级侧到初级侧的等... 多负载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由于加入了谐振补偿拓扑,可能存在多谐振点,从而导致系统频率控制中的不稳定现象。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多负载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工作条件。本文利用互感耦合模型获得了多负载系统次级侧到初级侧的等效反映阻抗;为了保证最大功率传输能力,获得了初、次级系统谐振频率一致时的初级谐振电容值;最后,根据多负载系统初级侧存在唯一零相角谐振点的条件,得到了多负载系统的稳定条件:当所有初、次级绕组之间的耦合系数的平方和与次级系统品质因数满足稳定条件时,系统工作在稳定区域,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多负载 谐振补偿 反映阻抗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效率优化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舒然 段善旭 +1 位作者 陈昌松 陈浩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597-4609,共13页
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高效功率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全功率范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该方法在一、二次侧采用一种具有多个周期的不对称激励电压波形,当系统需要降... 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高效功率传输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本要求。为提升全功率范围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该方法在一、二次侧采用一种具有多个周期的不对称激励电压波形,当系统需要降功率运行时,根据功率大小对构成多周期激励电压波形的各个半周期脉宽依次进行缩减。同时,通过调节二次侧激励电压波形相对于电流波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宽功率范围内的开关器件零电压开通。通过各个半周期脉宽随功率降低依次缩减的变化模式,使激励电压相位差随功率的逐渐降低而出现多次回归至峰值的非单调变化特性,平抑了宽功率范围内激励电压相位差的波动幅度而将其维持于较高值,进而实现宽功率范围内的效率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宽功率范围内的效率不低于传统方法的效率,在大部分功率点的效率高于传统方法的效率。所提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方法无需任何额外硬件电路,可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PT) 双侧多周期不对称电压激励控制 效率优化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最大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蓉 汪鑫林 傅旻帆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110,共9页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依靠耦合线圈将能量从电源端传输到负载端。多线圈的耦合特性可以用来构建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网络,目前针对此类网络的稳态特性分析仍然不具有通用性。传输效率作为系统稳态特性之一,是多线圈系统的...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依靠耦合线圈将能量从电源端传输到负载端。多线圈的耦合特性可以用来构建多输入多输出的无线能量传输网络,目前针对此类网络的稳态特性分析仍然不具有通用性。传输效率作为系统稳态特性之一,是多线圈系统的重要优化目标。由于线圈寄生电阻使得耦合器损耗占据整体系统损耗的大部分,因此,优化系统效率的关键在于最大化耦合线圈效率。首先,建立任意耦合线圈个数的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模型,依照输入输出稳态特性分析效率最大化的影响因素以及最优效率点下的功率分配和损耗;其次,仿真验证不同输入端和不同输出端时理论分析的准确性;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多发射多接收无线充电系统效率最大化点的稳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多线圈系统 稳态特性 最大化线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2
作者 王振亚 王学梅 +1 位作者 张波 丘东元 《电源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27-32,共6页
主要介绍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然后介绍了两种主要的无线充电技术,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和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提高电动汽车... 主要介绍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然后介绍了两种主要的无线充电技术,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和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提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传输效率的措施,并讨论了无线充电技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问题;最后提出了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ZVT Buck电路的IPT充电系统设计
13
作者 刘雪莉 徐睿 +3 位作者 李阳 汪学亮 寇苏雅 孟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为了避免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中增加多余的开关器件以及额外的无源元件,同时减小系统工作在高频率、大功率时全控型开关器件存在的开关损耗,提出基于改进型ZVT Buck电路闭环控制的方法实现对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通过... 为了避免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耦合机构中增加多余的开关器件以及额外的无源元件,同时减小系统工作在高频率、大功率时全控型开关器件存在的开关损耗,提出基于改进型ZVT Buck电路闭环控制的方法实现对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通过分析改进型ZVT Buck电路的工作模态以及对电路参数的设计,确保在整个充电过程中DC-DC变换器均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最后搭建充电电流为35 A、充电电压为370 V的实验平台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简单,并且降低了系统电路结构的复杂度,传输效率相对较高,能够满足恒流恒压充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改进型ZVT Buck电路 恒流恒压充电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开关技术对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ICPT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英 杨深钦 +2 位作者 孙军 蔡进 蒋超利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1,共7页
为研究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ICPT系统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该结构下逆变器开关管关断电流的完整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软开关实现方法,该方... 为研究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对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ICPT系统特性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该结构下逆变器开关管关断电流的完整数学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软开关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初级侧补偿电容的取值进行优化,可分别实现零电流关断(ZCS)或零电压开通(ZVS)两种类型的软开关;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从功率因数、开关管通态损耗、元件应力和输出电流稳定性的角度对比了两种软开关参数下系统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双边LCCL谐振 零电压开通 零电流关断 系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边LCCL结构的ICPT系统水下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英 杨深钦 何笠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70,共7页
为了研究海水环境对双边LCCL结构的感应式无线供电(ICPT)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从海水压力、线圈位置变化以及涡流损耗三个方面研究了海洋环境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在线圈错位状态下... 为了研究海水环境对双边LCCL结构的感应式无线供电(ICPT)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双边LCCL谐振结构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特性。从海水压力、线圈位置变化以及涡流损耗三个方面研究了海洋环境对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在线圈错位状态下线圈互感的计算方法,并引入修正系数对现有涡流损耗计算模型进行修正,使之更符合介质中实际的磁场分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双边LCCL谐振 涡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抗偏移特性的通用复合式IPT耦合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玮 曲小慧 +1 位作者 连静 马春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343-7351,共9页
为实现高效高可靠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其耦合机构的原边和副边侧线圈应保持精准对齐,但在很多应用中线圈偏移不可避免。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具有高抗偏移特性通用复合式IPT耦合器,该复合式IPT耦合器通过... 为实现高效高可靠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其耦合机构的原边和副边侧线圈应保持精准对齐,但在很多应用中线圈偏移不可避免。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具有高抗偏移特性通用复合式IPT耦合器,该复合式IPT耦合器通过结合一个4线圈的BP耦合器和一个高阶的PS-S或S-SP补偿网络,可有效实现高抗偏移能力,适用于任意补偿网络。同时,高阶网络的接入,使得BP耦合器原边或副边同一侧两个交叠的线圈可有效解耦,简化设计。另一侧两个交叠的线圈虽仍然相互耦合,但其参数设计只需考虑交叉耦合足够小即可,进一步简化BP耦合器的设计难度,无需迭代重复设计。最后,基于该复合式IPT耦合器构建一台3kW的抗偏移IPT系统,采用S-S补偿网络,输出不受负载和耦合变化影响的恒定电流,适合于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场合,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复合式耦合器 高抗偏移能力 补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ICPT系统恒流输出复合谐振网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春 朱旺 +1 位作者 水恒琪 于东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90,共7页
为解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同传感器的恒流无线供电问题,针对电流馈电型磁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复合谐振补偿网络,推导了实现恒流输出的补偿网络所需条件,分析了软开关实现方式及系统参数... 为解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同传感器的恒流无线供电问题,针对电流馈电型磁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ICPT)系统,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的复合谐振补偿网络,推导了实现恒流输出的补偿网络所需条件,分析了软开关实现方式及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输出特性及输入阻抗角的影响。该网络通过补偿元件的重构组合及参数配置获得不同的输出增益,而无需重新设计松耦合变压器,简化了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谐振补偿网络可以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原边线圈及输出电流的负载无关性,同时满足开关管关断时的软关断,可用于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不同类型或型号传感器的恒流供电,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及对不同负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 电流型磁耦合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 传感器无线供电 恒流输出 复合谐振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