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钝感力”与“敏感力”的平衡对于和谐护患关系的促进 |
范靖琪
赵东旭
|
《中国卫生产业》
|
2018 |
1
|
|
2
|
职场年轻人如何巧借“钝感力”提升抗压抗挫性 |
李沿颖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领导者应对单位争端的敏感力与钝感力修炼之道 |
樊慈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4
|
钝感力——心灵的“防火墙” |
陈丽丽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 |
1
|
|
5
|
生活需要钝感力 |
春天的鱼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多一些“钝感力” |
邝金龙
|
《政工学刊》
|
2013 |
0 |
|
7
|
感力机械手捕绳防滑技术在煤矿立井提升系统中的应用 |
韩振兴
|
《煤炭与化工》
CAS
|
2014 |
0 |
|
8
|
教科研要兼具敏感性和“钝感力” |
冯卫东
|
《江苏教育》
|
2017 |
0 |
|
9
|
钝感力训练应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效果 |
许秀
|
《中国社区医师》
|
2023 |
0 |
|
10
|
基于FBG的悬臂梁式微力与微位移传感单元 |
彭星玲
茶映鹏
叶建雄
刘萍先
|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1
|
教师希望感领导力的内涵与价值分析 |
龙君伟
刘苹苹
李博文
|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9 |
2
|
|
12
|
力感 动感 美感 质感——浅谈《大河之舞》所带来的审美冲击 |
于玲
|
《音乐时空》
|
2014 |
1
|
|
13
|
论钢琴演奏艺术的三大构筑点:音色、构思、力感 |
顾晓晖
|
《歌海》
|
2009 |
0 |
|
14
|
教育需要无力感 |
钟建林
|
《教育视界》
|
2018 |
0 |
|
15
|
强力感召 |
杨洁
赵春梅(摄影)
|
《纺织科学研究》
|
2013 |
0 |
|
16
|
一种轮式装甲车模拟器转向机构力感模型 |
魏国强
朱元武
朱锐
罗浩
武帆
|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7
|
电动操纵负荷系统中基本力感的建立 |
张戟
|
《科技创新与应用》
|
2016 |
1
|
|
18
|
盆景扭转型力感及其艺术表达研究 |
李静
邓光华
|
《湖南农业科学》
|
2021 |
1
|
|
19
|
一手生活(创作谈) |
乔叶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走出“悲”的泥潭——谈悲剧的净化宣泄功能与生命力感 |
梁健婧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