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7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20名护生感冒用药特征的调查分析研究
1
作者 刘晓香 马国娟 史慧敏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了解护生感冒用药的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推进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 目的了解护生感冒用药的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今后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推进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某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9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39.6%的学生购药决策信息来源于药店推荐,40.1%的学生选择感冒药物时注重药物疗效,价格在11至20元之间的西药胶囊受到护生的青睐。可接受的药物价格在学历、生源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感冒药物种类在年级、学历、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药物时间在年级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购药决策信息来源和服用时间方面存在不合理、不及时的现象,建议构建“学校-药店-家庭”三维的感冒用药健康服务体系,减少护生不合理的用药行为,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感冒 用药特征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小儿感冒颗粒中22种元素杂质的定量及危害分析
2
作者 陈在敏 李沁 +4 位作者 张聪 黄晓姗 严璐佳 陈亮 金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取小儿感冒颗粒样品0.3 g,加入5 mL硝酸、2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后浸泡过夜,程序升温至195℃微波消解45 min。于100℃加热赶酸至消解液剩余约1~2 mL,用5%(体积分数,下同)硝酸溶液将残余物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g... 取小儿感冒颗粒样品0.3 g,加入5 mL硝酸、2 m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混匀后浸泡过夜,程序升温至195℃微波消解45 min。于100℃加热赶酸至消解液剩余约1~2 mL,用5%(体积分数,下同)硝酸溶液将残余物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入1 mg·L^(−1) Au标准溶液200μL,并用5%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上述溶液中B、Al、V、Cr、Mn、Fe、Co、Ni、Cu、Zn、As、Se、Sr、Mo、Cd、Sn、Sb、Ba、Pt、Hg、Tl、Pb等22种元素杂质的含量,在线加入混合内标,用于校正待测元素信号响应值。采用最大限量理论值、人用药品技术要求国际协调理事会(ICH)发布的ICH 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中口服用每日允许暴露量、危害系数和综合危害指数评估22种元素杂质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各元素杂质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和内标校正后所对应的信号响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01~0.401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5.1%~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5.5%。方法用于31批样品的分析,来自不同厂家的样品中的22种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元素检出量均小于最大限量理论值、ICH 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口服用每日允许暴露量,危害系数及综合危害指数均小于1,说明22种元素杂质无重大健康风险,但是31批样品中有16批样品的综合危害指数高于0.7,说明小儿感冒颗粒可能存在潜在的元素杂质污染风险,应予以持续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颗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最大限量理论值 ICH Q3D 危害系数 综合危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冒大军来袭
3
作者 何瑾瑜 马建(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5年第3期37-37,共1页
“咳咳咳……”我回到家,忍不住咳嗽起来了。不好,“感冒大军”来袭,他们已攻进了我的体内!他们先派出了“鼻涕小队”钻入我的鼻孔内部,然后不停制造鼻涕,我用纸不断地擦去鼻涕,害得鼻子又疼又红。“鼻涕小队”首战告捷,十分得意,立马... “咳咳咳……”我回到家,忍不住咳嗽起来了。不好,“感冒大军”来袭,他们已攻进了我的体内!他们先派出了“鼻涕小队”钻入我的鼻孔内部,然后不停制造鼻涕,我用纸不断地擦去鼻涕,害得鼻子又疼又红。“鼻涕小队”首战告捷,十分得意,立马向“感冒大军”汇报,准备进行下一轮进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鼻涕 小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嗽散合三拗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珊珊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止嗽散合三拗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4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7)和试验组(n=37)。参照组实施... 目的:分析止嗽散合三拗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4例感冒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7)和试验组(n=37)。参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止嗽散合三拗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24)。治疗后,两组咽痒、咳嗽、流涕、咳痰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嗽散合三拗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较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散 三拗汤 感冒 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时行感冒患儿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朱品松 朱红光 +1 位作者 孙荣 房怀成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时行感冒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时行感冒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时行感冒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泗洪中信医院收治的时行感冒患儿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治疗。比较两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免疫功能[CD3阳性T细胞(CD3^(+))、CD4阳性T细胞(CD4^(+))、CD8阳性T细胞(CD8^(+))]、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IL-6、CRP、IFN-γ、SA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CD3^(+)、CD4^(+)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乏力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时行感冒患儿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促进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普济消毒饮 时行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小儿感冒颗粒中6种成分含量
6
作者 武红娜 赵庆林 +6 位作者 姚晨 黄东杰 张生谭 宝志 穆琰 高塬飞 贾睿琦 《食品与药品》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小儿感冒颗粒中告伊春、木犀草苷、绿原酸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羟基苯乙酮、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以Shim-pack C_(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小儿感冒颗粒中告伊春、木犀草苷、绿原酸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羟基苯乙酮、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以Shim-pack C_(18)(2.1 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25 ml/min;柱温为26℃;检测波长348 nm。以木犀草苷为内标,建立其他5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并与外标法检测结果比较,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6%~98.8%之间,RSD均小于2.0%。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所得结果接近。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科学可靠,可用于小儿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颗粒 木犀草苷 一测多评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祛痰平喘作用研究
7
作者 张娜娜 孙绍明 +4 位作者 孙艳 郇旭升 王竣楠 郭田甜 关永霞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优化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考察其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桑菊感冒片水煎提取试验,以干物质得率和连翘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酚红排泌法及磷酸组胺引喘法进行药理实验。结果:根据回归方程确定桑菊... 目的:优化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考察其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桑菊感冒片水煎提取试验,以干物质得率和连翘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酚红排泌法及磷酸组胺引喘法进行药理实验。结果:根据回归方程确定桑菊感冒片水煎提取的优选工艺:单次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为2次、单次加水量为6倍。祛痰实验中,桑菊感冒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在平喘实验中,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结论:优化后的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稳定且重复性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桑菊感冒片具有祛痰平喘作用,为后续适应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菊感冒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优化 祛痰平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研究——以999感冒灵广告《种春天》为例
8
作者 王苏洲 熊雄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4期66-69,共4页
微电影广告是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其将新媒体技术与电影内容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广告。以2022年在网络平台上爆火的微电影广告《种春天》为例,从内容营销、情感营销和整合营销三个独特的视角对微电影广告营销进行深... 微电影广告是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其将新媒体技术与电影内容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广告。以2022年在网络平台上爆火的微电影广告《种春天》为例,从内容营销、情感营销和整合营销三个独特的视角对微电影广告营销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微电影广告营销想获得成功,必须设计动人的微电影故事内容、制定契合品牌形象的广告策略、整合高效的传播渠道,以多元联动的方式实现广告的融合推广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影广告 广告营销 999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磷酸奥司他韦影响成人流行性感冒预后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华楠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应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效果观察,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流行性感冒的患者,将其给予所有患者服用奥司他韦胶囊进行治疗,并... 目的分析成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应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效果观察,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0例流行性感冒的患者,将其给予所有患者服用奥司他韦胶囊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临床检验指标等信息,分析其效果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流行性感冒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将单因素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发热、超敏C反应蛋白、重症肺炎、白介素-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白蛋白的初始指标值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中,将临床疗效作为自变量,经结果显示重症肺炎和超敏C反应蛋白为影响服用奥司他韦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肺炎和超敏C反应蛋白为影响服用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的预后影响因素,故临床治疗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时应严格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奥司他韦胶囊 发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的效果比照
10
作者 陈琼如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1期185-187,共3页
目的:对比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观察组纳入40例,对照组采纳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采纳中药配方... 目的:对比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观察组纳入40例,对照组采纳传统中药饮片治疗,观察组采纳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评价组间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咽喉疼痛、鼻塞流涕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前,组间中医症状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更低,P<0.05;(3)治疗前,组间炎性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5、IL-4、IFN-γ水平更优,P<0.05;(4)治疗前,组间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更优,P<0.05;(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2.50%,P<0.05;(6)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在风热感冒患者的治疗中,均有着一定的效果,中药配方颗粒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热感冒 传统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誉腾 张洪春 +2 位作者 陈梦琳 靳鑫 刘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8-57,共10页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流行性感冒临床证候学资料进行训练,获得流感辨证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病历资料,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将不同数据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分别存...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流行性感冒临床证候学资料进行训练,获得流感辨证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病历资料,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将不同数据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分别存储,以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机、lightGBM和随机森林为备选模型,通过Optuna进行超参数优化选择,并在各数据集中分别训练模型,以macro-F1评分为核心指标,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整理得到训练样本1 011个,其中风热犯卫证453个、风寒束表证152个、表寒里热证406个;得到用于训练的数据集8个,包含数据80份。经训练,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机、lightGBM、随机森林模型的macro-F1评分分别为0.783 0、0.774 2、0.731 5、0.782 4、0.716 7、0.793 8、0.815 3。加权样本能显著提高平均模型性能,而主成分分析降维会降低平均模型性能。单一模型中,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性能最佳;集成方法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性能最佳。结论 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模型使用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lightGBM较为适宜,随着样本量增加,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lightGBM和随机森林可能更为合适。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会影响模型性能,对证型典型程度信息的采集有利于提高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机器学习 逻辑回归模型 辨证模型 特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2010~2011年冬季150例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医证候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腾霄 李雁 +1 位作者 刘言 刘清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对北京地区2010~2011年冬季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特点,有助于提高对流行性感冒样病例的认识,准确进行辨证论治。方法对150例北京地区2010~2011年冬季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1)以首发症状... 目的对北京地区2010~2011年冬季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特点,有助于提高对流行性感冒样病例的认识,准确进行辨证论治。方法对150例北京地区2010~2011年冬季流行性感冒样病例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1)以首发症状的不同,将病例分为恶寒发热组和咳嗽咽痛组,分析就诊时中医证候特点;(2)以1月10日为时间节点将病例分为两组,分析其就诊时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1)发热、肌肉酸痛为流行性感冒样病例通常出现症状;(2)恶寒发热组病例就诊时恶寒恶风、项紧、流涕、头痛等症状明显多于咳嗽咽痛组,以风寒束表证为主;咳嗽咽痛组就诊时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明显多于恶寒发热组,以风热犯卫证为主;(3)1月10日以前组病例就诊时恶寒恶风、项紧、流涕、头痛等症状明显多于1月10日以后组,以风寒束表为主;1月10日以后组就诊时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状明显多于1月10日以前组,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结论流行性感冒样病例监测要重视病人的首发症状,对于判断病邪性质、感邪途径、传变规律以及确定治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时间的流行性感冒样病例呈现不同的中医证候特点,可能提示致病病原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样病例 中医证候 季节性流行性感冒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2024版)
13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咽喉疼痛为主要特征,具有季节性、流行性,可归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等范畴。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特色优势,特制定本方案。一、流行特征。流感病毒是...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及咽喉疼痛为主要特征,具有季节性、流行性,可归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等范畴。为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流感的特色优势,特制定本方案。一、流行特征。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隶属正黏病毒科,主要流行株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与H3N2亚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以气溶胶形式传播。流感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是其主要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流感病毒 咽喉疼痛 隐性感染者 中医药防治 时行感冒 流行性感冒 呼吸道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研究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剂量
14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包蕾 郭姗姗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炎症模型;氨水雾化致小鼠咳嗽模型;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脂多糖(LPS)致家兔发热模型,分别观察羚羊感冒口服液的人用剂量(儿童)0.1、0.2、0.4、0.6、0.8、1.0mL·kg^(-1)·d^(-1)6个剂量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的有效性,按体表面积换算公式换算为动物用量:小鼠用量分别为1、2、4、6、8、10 mL·kg^(-1)·d^(-1);家兔用量分别为0.3、0.6、1.2、1.8、2.4、3.0 mL·kg^(-1)·d^(-1)。最终根据结果确定儿童最佳剂量范围。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鼠肺指数、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及扭体次数、降低家兔体温,其中发挥稳定药效的剂量范围分别为4.0~8.0 mL·kg^(-1)·d^(-1)和1.2~2.4m L·kg^(-1)·d^(-1),相当于人用剂量0.4~0.8 m L·kg^(-1)·d^(-1)。结论羚羊感冒口服液在0.4~0.8 mL·kg^(-1)·d^(-1)剂量范围内产生稳定有效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作用,换算成不同年龄小儿临床推荐用量为1~3岁:每次5 mL、每日1~2次;4~6岁:每次5 mL、每日1~3次;7~12岁:每次5 mL、每日2~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儿童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止咳 解热 多动物模型 小鼠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研究
15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郭姗姗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在动物水平对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临床适应证,建立6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FM1株及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 目的在动物水平对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临床适应证,建立6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FM1株及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及扭体模型,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及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模型。通过观察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伊文思蓝OD值、扭体次数,咳嗽次数及酚红排泌量等药效指标,评价羚羊感冒口服液的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止咳、化痰作用。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20 mL·kg^(-1)·d^(-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FM1引起的肺指数增高,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升高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羚羊感冒口服液20、15、10 mL·kg^(-1)·d^(-1)3个剂量组对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减少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20、15 mL·kg^(-1)·d^(-1)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结论不同剂量组羚羊感冒口服液作用程度不同且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包括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止咳、化痰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抗病毒 抗菌 抗炎 止咳 化痰 肺指数 酚红排泌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GC-IMS技术和人工感官评价对小儿感冒颗粒的气味分析及口感改善研究
16
作者 万顺 谭润泽 +8 位作者 何倜 何金芳 郭静 白璐 龚云 张鹏 杨秀伟 凌勇根 王炜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9期1586-1595,共10页
目的:改善小儿感冒颗粒的口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分析小儿感冒颗粒气味并确定气味来源,采用电子舌分析评价热浸温度、加水量、矫味剂、贮存期等参数对小儿感冒颗粒口感的影响,并结合排序+评分... 目的:改善小儿感冒颗粒的口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分析小儿感冒颗粒气味并确定气味来源,采用电子舌分析评价热浸温度、加水量、矫味剂、贮存期等参数对小儿感冒颗粒口感的影响,并结合排序+评分法(ISEM)综合评价矫味剂对小儿感冒颗粒的矫味效果。结果:通过GC-IMS分析在小儿感冒颗粒中共检测出57个挥发性物质,气味主要来自挥发油、挥发油滤液和热浸液中的有机酸类及部分醛类;电子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工艺中不同参数各中间产品口感上的差别并不影响颗粒的最终口感,结合ISEM评价体系进行人工感官评价,最终得出添加2‰氯化钠矫味可以明显改善小儿感冒颗粒的口感,其口感会随贮存期发生变化。结论:通过GC-IMS分析、电子舌智能感官评定与人工口尝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科学合理地筛选出小儿感冒颗粒的最佳矫味剂组合,显著地改善其口感,优化制剂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小儿感冒颗粒 口感 气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验方治疗风寒暑湿感冒100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雪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11期31-31,共1页
感冒是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症状多样,中医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时行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咽痒等局部症状,以及头痛、恶寒、发热、全身疼痛、肌肉酸痛、咳嗽、咯痰等全身症状。笔者在老家农... 感冒是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症状多样,中医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时行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咽痒等局部症状,以及头痛、恶寒、发热、全身疼痛、肌肉酸痛、咳嗽、咯痰等全身症状。笔者在老家农村居住期间得到在当地农村广为传播的验方,2009~2011年在门诊观察其疗效,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暑湿感冒 验方治疗 风寒感冒 民间 局部症状 风热感冒 时行感冒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建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32-33,共2页
生猪养殖始终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产业,随着市场对生猪及相关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整个产业也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但在实际养殖中,很多因素都会对猪产生影响,甚至会威胁猪的健康,比如在养殖中一些急性传染病危害比较严重,通过个体间的接触... 生猪养殖始终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产业,随着市场对生猪及相关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整个产业也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但在实际养殖中,很多因素都会对猪产生影响,甚至会威胁猪的健康,比如在养殖中一些急性传染病危害比较严重,通过个体间的接触,即可在群体内快速传播,如果没有及时管控,或管控不到位,都会造成养殖区内大面积感染。所以作为饲养者,在养殖中必须针对各种疾病做到全面认识,减少疾病对生猪造成的影响。本文结合石家庄当地生猪养殖情况,分析流行性感冒继发支原体肺炎疾病的症状,探讨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了解如何更好地加强疾病预防,希望能提高猪的养殖质量,并为相关养殖者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生猪养殖 支原体肺炎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东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1期30-31,76,共3页
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提升该疾病诊断精度以及治疗水平对于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意义重大。在本次研究中文章详细分析了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临床表现,并分别从病原... 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提升该疾病诊断精度以及治疗水平对于保障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意义重大。在本次研究中文章详细分析了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临床表现,并分别从病原检测技术、抗体检测技术两方面入手阐述疾病诊断方法。之后文章深入分析了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治疗思路,提出了散发病例治疗方法、群体发病治疗方法等对策,并介绍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以及相关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感冒 支原体肺炎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琛 刘静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选择流行性感冒患儿9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3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淀粉样蛋白A(SA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选择流行性感冒患儿99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热速清颗粒,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行穴位贴敷。3组均治疗1周。比较治疗1周后3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的血清MIF、SAA、HMGB-1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2组总有效率(93.94%,31/33)高于观察1组(75.76%,25/33)、对照组(51.52%,17/33)(P<0.05),观察1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咽痛消失、发热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鼻卡他/鼻塞消失及流涕消失时间呈逐渐缩短趋势(P<0.05)。治疗1周后,3组血清MIF、SAA、HMGB-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血清MIF、SAA、HMGB-1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3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速清颗粒可有效促进流感患儿相关症状缓解,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小儿热速清颗粒基础上联用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行性感冒 小儿热速清颗粒 穴位贴敷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