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博Ⅲ优638的选育及其在国内、越南及缅甸的生产力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威豪 刘百龙 +3 位作者 杨名通 韦善富 熊昭志 黄桂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培育适合中国华南及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稻作区种植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杂交水稻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感光不育系博ⅢA与优势恢复系R638配组育成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博Ⅲ... 【目的】培育适合中国华南及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稻作区种植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杂交水稻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感光不育系博ⅢA与优势恢复系R638配组育成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博Ⅲ优638,于2013-2014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晚造感光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17-2018年在缅甸和越南进行试种。【结果】博Ⅲ优638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米质优、田间抗病性好、适应性广,在缅甸、越南也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结论】博Ⅲ优638可在华南地区适合种植感光品种的稻作区种植,并可引种到缅甸、越南等东盟国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Ⅲ优638 感光型杂交稻 生产力试验 缅甸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与运用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宗宏 李耀球 +5 位作者 庞德祥 黄秋莉 刘伟 周波 黎文 王腾金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1,共3页
回顾了博A、博ⅡA、博ⅢA的选育过程,总结了选育、运用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的经验与体会。选育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进行某些性状改良时,应注意双亲其它重要性状的互补,避免双亲具有共同的缺陷;杂交双亲保持系至少其... 回顾了博A、博ⅡA、博ⅢA的选育过程,总结了选育、运用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的经验与体会。选育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在进行某些性状改良时,应注意双亲其它重要性状的互补,避免双亲具有共同的缺陷;杂交双亲保持系至少其中1个带有感光基因;不育系的米质鉴定,要在低世代开始进行,胁迫选育跟踪至高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型杂交稻 不育系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光型杂交稻品种博Ⅲ优638的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威豪 杨名通 +4 位作者 刘百龙 韦善富 曾吉珍 黄桂荣 熊昭志 《中国种业》 2019年第5期93-96,共4页
博Ⅲ优638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感光不育系博ⅢA与优势恢复系R638配组育成的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米质优、抗病性好、后期耐低温、适应性广、用种... 博Ⅲ优638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质感光不育系博ⅢA与优势恢复系R638配组育成的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米质优、抗病性好、后期耐低温、适应性广、用种量少、易制种等特点;2013-2014年参加广西桂南稻作区晚造感光组合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698.8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5.84%。介绍了博Ⅲ优638的选育过程及主要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Ⅲ优638 感光型杂交稻 选育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博Ⅱ优3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王应培 林长河 +2 位作者 林亨巍 迟强 吴小燕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1期254-255,共2页
博Ⅱ优33是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博ⅡA与红恢SR33配组而成的三系感光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株型适中、丰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2015年7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南作晚稻种植。本文作者总结了该组合... 博Ⅱ优33是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博ⅡA与红恢SR33配组而成的三系感光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株型适中、丰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2015年7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南作晚稻种植。本文作者总结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三系杂交稻 博Ⅱ优33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