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绘画意象表现对白酒包装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井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究中国传统绘画意象表现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当代转换。方法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价值,利用意象造型创新图形设计,以再现物象为基础,使白酒包装造型设计有了突破和发展。在中国绘画意象表现中,对意境的追求植入包装设计对品... 目的探究中国传统绘画意象表现理论在包装设计中的当代转换。方法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重要价值,利用意象造型创新图形设计,以再现物象为基础,使白酒包装造型设计有了突破和发展。在中国绘画意象表现中,对意境的追求植入包装设计对品牌文化的传达。将散点透视中的时间元素与笔墨线条的意象表现引入白酒包装设计,丰富其表现形式。在白酒包装色彩表达上,将中国画中对墨的运用引入包装色彩设计,使用最少的颜色表达自然万物的绚丽多彩。结论利用跨界思维,在白酒包装设计中引入传统绘画意象表现理论,使白酒包装设计在外形和色彩搭配运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并且将设计师对中国白酒品牌文化内涵的关注和传承上升到了一个重要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表现 包装设计 传统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诗学理论两大误区(续完)——兼论意象表现是诗性本体
2
作者 陶型传 《中文自学指导》 2000年第2期2-6,共5页
二把诗词的思想情感内容当作诗性本体,这是一个普遍观念。既然创作主体是为了表现一定的思想情感内容而创作,那么,鉴赏主体则是为了得到这个思想情感内容而鉴赏,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于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容就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关键词 诗学理论 意象表现 诗性本体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墨画意象表现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3
作者 郑文浩 《福建茶叶》 2022年第9期84-86,共3页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产物,是具备中国文化形象和文化意义的。而茶文化更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史悠久、内在文化丰富。在现代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把中国水墨画的意象融入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对于企业的品牌文化创新以及企业精神有着... 茶叶是中国的传统产物,是具备中国文化形象和文化意义的。而茶文化更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历史悠久、内在文化丰富。在现代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把中国水墨画的意象融入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对于企业的品牌文化创新以及企业精神有着较好的铸就力。从茶文化与中国水墨画的融合发展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出发点,对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创新与审美进行分析,研究其在茶叶产品中的应用以及表现出的价值进行详细地分析,为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企业以及消费者对茶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画 意象表现 茶叶包装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沉的扩张的隐喻─-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金荣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18,共4页
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以特别的文学性(非团式、非直观化)、内在性(隐喻式思维)、比喻各方的浑然天成(具旺盛繁殖力的结合)为特征的潜沉的、扩张的隐喻构成了李"无题"诗意象表现的主调。... 李商隐"无题"诗的意象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而以特别的文学性(非团式、非直观化)、内在性(隐喻式思维)、比喻各方的浑然天成(具旺盛繁殖力的结合)为特征的潜沉的、扩张的隐喻构成了李"无题"诗意象表现的主调。潜沉意象之深婉、隐蔽,借喻、转喻之妙处,结构程式之多变,均别是一格。扩张意象在手"无题"诗中形成了富含政治、社会和人生的隐喻,隐喻所导致的思维定向的多维,逻辑上的矛盾与统一,强烈的情感和独创性的沉思,构成了扩张意象的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的意象 李商隐 “无题”诗 表现形式 莎士比亚 意象表现 《无题》诗 诗歌意象 主要表现 意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儿童诗表现视角及其艺术建构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苇舫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视角问题是艺术表现的基本问题。特定的视角具有特定的艺术建构功能。艺术视角涉及艺术作品建构的大、中、小三个层面。本文分别从艺术运思层面、叙述层面、意象表现层面,对儿童诗视角创新及其艺术建构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视角 艺术运思 叙述 意象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诗的意象及意象类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伦佑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5期71-78,共8页
不是词语创造意象,而是意象唤醒词语。——摘自写作札记一、现代诗的意象构成形象、印象与意象意象是现代诗的最小结构单位。什么是意象?意就是心理,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象就是形象,意象就是心理形象。在英语中"意象"还含有想象的意... 不是词语创造意象,而是意象唤醒词语。——摘自写作札记一、现代诗的意象构成形象、印象与意象意象是现代诗的最小结构单位。什么是意象?意就是心理,也就是人的主观意念,象就是形象,意象就是心理形象。在英语中"意象"还含有想象的意思。意象就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溶入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主观心理形象。意象有三个特点: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二是饱含诗人感情的;三是与诗人的思想相互交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意象表现 心理形象 观念性意象 诗歌作品 肩头 英语 主观意念 象征派 结构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金森诗歌的意象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可立 《外国语文》 1988年第2期98-105,共8页
廿世纪的美国诗歌,压倒的形式是抒情诗。诗人们继承了惠特曼不因旧制的自由传统,却不仿效他直抒情怀的风格。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纷纷走上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意象表现的道路。狄金森也就成了开创现代诗河的又一“守护神”。 狄金森(... 廿世纪的美国诗歌,压倒的形式是抒情诗。诗人们继承了惠特曼不因旧制的自由传统,却不仿效他直抒情怀的风格。他们自觉不自觉地,纷纷走上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意象表现的道路。狄金森也就成了开创现代诗河的又一“守护神”。 狄金森(1830—1886)一生共写1775首抒情诗,其中已有200多首汉译问世。她的涛才气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意象艺术 美国诗歌 抒情诗 意象表现 惠特曼 现代诗 精神生活 廿世纪 女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意象审美观照
8
作者 姚光义 徐乃为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6-28,共3页
本文所说的“意象”,是作品文本中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的特殊的文学形象。在《红》中,意象是表现作品题旨的特殊手段。这从作者曹雪芹关于石头、太虚幻境、甄出家等等意象表现中可以看出。 《红楼梦》的主题。
关键词 意象审美 意象描写 《红楼梦》 道人 意象表现 神话意象 太虚幻境 石头 甄士隐 实际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意象感应
9
作者 姚光义 《高校教育管理》 1995年第3期30-31,共2页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庄》、《列》最近诗.”其实,不仅可以把《庄子》看作具有丰富的意象的散文诗或哲理诗,我们还发现《庄子》中有意象小说的肇始之作.宏观地观照《庄子》中的意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发现其中凝聚着文学艺术、哲...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庄》、《列》最近诗.”其实,不仅可以把《庄子》看作具有丰富的意象的散文诗或哲理诗,我们还发现《庄子》中有意象小说的肇始之作.宏观地观照《庄子》中的意象,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发现其中凝聚着文学艺术、哲学、思维科学等方面发展创造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意象表现 思维科学 散文诗 感应 发展创造 胡应麟 文学艺术 哲理诗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词语 走向无限——意象意蕴的本体空间场透视
10
作者 陶型传 《现代中文学刊》 1997年第4期8-13,共6页
意象是诗词的生命细胞。意象的意蕴是一个活性"场",这个场的内涵远远超越词语的本体意义,而且在阅读中时时以其多角度多层面的生发性为其灵魂所在。诗词"境生象外"、"意在言外"、"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意象是诗词的生命细胞。意象的意蕴是一个活性"场",这个场的内涵远远超越词语的本体意义,而且在阅读中时时以其多角度多层面的生发性为其灵魂所在。诗词"境生象外"、"意在言外"、"在有限中见出无限"的基本特征,就生气勃勃地体现在意象对词语意义的层层超越和对情志意理的无限生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表现 词语意义 诗词 空间场 多角度 基本特征 本体意义 异质同构 指称意义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现代油画创作的中国元素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宏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244-248,共5页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油画艺术创作的体会与感悟,寻求中国传统文化对油画艺术创作的影响,并采用意象表现的创作方法,探索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油画创作 中国文化 意象表现 审美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问题反思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忠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5,共9页
世界现代戏剧的总体进程中贯串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大思潮的平行或交叉的发展。现代主义戏剧中人物符号化的共同走向,把戏剧情境置于比人物形象更重要的地位上,加强了对诗情哲理和现代人的复杂境遇的表现,但也使现代戏剧为此付出了... 世界现代戏剧的总体进程中贯串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大思潮的平行或交叉的发展。现代主义戏剧中人物符号化的共同走向,把戏剧情境置于比人物形象更重要的地位上,加强了对诗情哲理和现代人的复杂境遇的表现,但也使现代戏剧为此付出了代价——现代意识强化而人物形象弱化,而且这一问题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应为现实主义正名,注重个性化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生命力,而这是与意象表现的艺术规律和人文精神复归相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个性化人物 意象表现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水的旅程──论1958-1976年唐湜的“潜在写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志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9,共9页
五十七十年代,随着越来越频繁的政治运动,一批批在新文学史①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的作家被剥夺了发表的权利,陷入沉默之中。他们有着辉煌的早年,也有着丰硕的晚年,中间的一段却仿佛电影断了片,是十年甚至更长的空白。自然,即使... 五十七十年代,随着越来越频繁的政治运动,一批批在新文学史①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的作家被剥夺了发表的权利,陷入沉默之中。他们有着辉煌的早年,也有着丰硕的晚年,中间的一段却仿佛电影断了片,是十年甚至更长的空白。自然,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有一些坚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写作 叙事诗 海陵王 抒情诗 文化大革命 故事诗 生命力 历史叙事 意象表现 唐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画创作的文化视野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宏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1-4,共4页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油画创作感悟,寻求中国哲学思想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对油画艺术创作的支撑点,采用意象表现的创作方法,探索、尝试富有民族特征与时代精神的中国现代油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美术 艺术创作 油画创作 艺术精神 意象表现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歌的行板”——沈行工的诗意油画
15
作者 邵大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望江南》 苏东坡 在当代中国美术界,沈行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创造的富有诗意、讲究意象表现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
关键词 油画家 诗意 行板 《望江南》 艺术教育家 当代中国 油画作品 意象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夏洛特烦恼》的身体阐释
16
作者 武磊磊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46,共3页
圣经中的隐喻系统以身体阐释切中人对神的具象化的认知,并以此作为沟通导引信仰与生命的纽带,在影视作品之中,针对身体可以进行非常感性化的形诸于影视语言的极妍尽态的描摹,然而深究其中的身体阐释,我们看到其中亦蕴含了较为深刻的理... 圣经中的隐喻系统以身体阐释切中人对神的具象化的认知,并以此作为沟通导引信仰与生命的纽带,在影视作品之中,针对身体可以进行非常感性化的形诸于影视语言的极妍尽态的描摹,然而深究其中的身体阐释,我们看到其中亦蕴含了较为深刻的理性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特 过度阐释 思想意识 影视语言 感性化 哲学意蕴 哲学视角 具象化 意向性 意象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的哲学内涵
17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4-304,共1页
罗时进、邢蕊杰在《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撰文《唐诗的哲理叙述》指出,唐诗数量至巨,其中颇多哲学之制。无论是以山水意境或历史意象表现哲思,还是在诗中发表议论、切近说理,大体皆能“虚实相生,共殊交发,道理融贯迹象,色... 罗时进、邢蕊杰在《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撰文《唐诗的哲理叙述》指出,唐诗数量至巨,其中颇多哲学之制。无论是以山水意境或历史意象表现哲思,还是在诗中发表议论、切近说理,大体皆能“虚实相生,共殊交发,道理融贯迹象,色相流露义理。因此可以说唐诗不仅以丰神情韵见长,也包含了大量的筋骨思理,呈现出多种审美向度。这是“理”在诗歌国度里存在的某种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体现,也是唐代诗人的哲学智慧的证明。从诗歌史的发展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内涵 唐诗 社会科学 意象表现 虚实相生 哲学智慧 唐代诗人 诗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幻景”,还是“寤梦”——试析诗境与梦境的关系
18
作者 罗家礼 《齐鲁学刊》 CSSCI 1992年第6期99-102,共4页
我们通常把诗歌作品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谓之诗境,把梦中经历的情境谓之梦境。展读诗卷,我们时常发现梦萦诗魂,诗境与梦境相融,浑然一体,难分彼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诗人与梦者相同、诗境与梦境相通?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 我们通常把诗歌作品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谓之诗境,把梦中经历的情境谓之梦境。展读诗卷,我们时常发现梦萦诗魂,诗境与梦境相融,浑然一体,难分彼此。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诗人与梦者相同、诗境与梦境相通?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讨论。诗人与梦者要想弄清诗境与梦境的关系,就得首先了解诗人与梦者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要做梦。二位当代诗人曾这样说过:“不会做梦的脑子,只是一块时间的荒地。”在芸芸众生中,诗人通常被认为是梦者,是织梦人。英国作家查理·兰姆曾讲过一则趣闻。说他有一位朋友十分风趣,一当他看出自己所认识的人中谁有一点想当诗人的苗头,他问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小伙子,你会做什么样的梦?”这位先生的问题不仅指出诗人要会做梦,而且做的梦与常人大为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个人 日常生活 意象表现 诗歌作品 相融 诗魂 境界 作家 驾驭语言 法国象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春回叶叶青——罗飞诗集《银杏树》漫议
19
作者 石天河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罗飞在选定银杏树作为诗集的名字时,对它的象征意义作了概略的说明。《银杏树》那首诗,也确是作者心灵的自画像。银杏,是大地冰河期的孑遗植物,它是挺拔的乔木而花很小,小到不显眼,故从外表看,它常年都象是朴素无华的老干。但它的每一... 罗飞在选定银杏树作为诗集的名字时,对它的象征意义作了概略的说明。《银杏树》那首诗,也确是作者心灵的自画像。银杏,是大地冰河期的孑遗植物,它是挺拔的乔木而花很小,小到不显眼,故从外表看,它常年都象是朴素无华的老干。但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具有如蝶翅的扇形,如花瓣的细脉,细看起来,却有一种自具一格的美。《银杏树》中的诗,也就是这样一种特色。今从情志、意象、题材、技巧诸侧面,对它发表一点私见,自知漫乱,名之曰“漫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树 象征意义 意象表现 艺术技巧 鲁迅 题材 语言表现 抒情诗 乔木 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怀味象 静观默识——谈中国画的写生教学
20
作者 黄名芊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3期43-46,共4页
长期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它既表现客观更表现主观,"师造化",属传神写意的意象艺术。中国画是写意的,即寓写实于抽象之中,寓再现于表现之中,以表现为主,以再现为辅。中国画专业的写生教学,无论是人... 长期以来,中国画的发展形成了独特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它既表现客观更表现主观,"师造化",属传神写意的意象艺术。中国画是写意的,即寓写实于抽象之中,寓再现于表现之中,以表现为主,以再现为辅。中国画专业的写生教学,无论是人物、山水或花鸟,其任务不仅肩负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对象描摹能力,还应负有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专业 独特表现 意象表现 师造化 感受力 线描 历代画家 写形 郑板桥 表现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