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空间意识现象学的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倪梁康 《新建筑》 2009年第6期4-7,共4页
空间意识现象学所要讨论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有空间意识,客观空间是如何在空间意识中被构造起来并且被客体化的。建筑与空间、场所以及空间意识、场所意识是内在相关联的。现象学把空间意识的研究视为自己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这... 空间意识现象学所要讨论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有空间意识,客观空间是如何在空间意识中被构造起来并且被客体化的。建筑与空间、场所以及空间意识、场所意识是内在相关联的。现象学把空间意识的研究视为自己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个意义上,空间问题显然是联结建筑学与现象学之间的一条重要中介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空间意识现象学 空间意识 现象空间 客观空间 直观空间 几何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种感知类型的意识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倪梁康 《心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388-398,共11页
现象学的意向分析应当先从感知开始,因为它是最具奠基性的意识行为,也就是说,所有其他意识行为都植根于感知,即使在感知本身中也包含着一些非原本的东西。通常意义上的感知可以分为三类:具有事物感知结构的物感知、具有他人感知结构的... 现象学的意向分析应当先从感知开始,因为它是最具奠基性的意识行为,也就是说,所有其他意识行为都植根于感知,即使在感知本身中也包含着一些非原本的东西。通常意义上的感知可以分为三类:具有事物感知结构的物感知、具有他人感知结构的同感知、具有本己感知结构的自感知。意识现象学的分析表明,所有的感知意识——物感知、自感知和同感知——都是在各自特定意义上的超越意识,即在自身中都包含超越了原本意识的因素,因而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伪称”。这也意味着,我们对外部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以及对我们本己心灵世界的认知,都始终是不完满的,都始终有可能出错,而这是由我们的感知意识的先天结构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现象学 物感知 自感知 同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性与契合性意向:虚拟现实艺术交互设计的现象学理论转向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恺悦 李栋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132,共7页
借由现象学意向性理论对虚拟现实艺术交互设计方法进行理论关照,清晰了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师与体验者各自具足的“意识感知”和“互动行为”的相互含韵与互文置换的结构特点,确立了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双重性意向结构的理论指向。意向性在... 借由现象学意向性理论对虚拟现实艺术交互设计方法进行理论关照,清晰了虚拟现实艺术设计师与体验者各自具足的“意识感知”和“互动行为”的相互含韵与互文置换的结构特点,确立了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的双重性意向结构的理论指向。意向性在交互行为中的理论显现,展示出虚拟现实艺术信息反馈与接收的“契合性”意向结构特征。设计师所表现出的意义创造与情感表达,在体验者介入互动所历经的逐次意向性层级参与中,“契合性”地共同完成了虚拟现实艺术作品的最终共同意义构建。是此,契合性意向是虚拟现实艺术交互行为深层次的意识动因与本质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艺术 现象学意识 交互行为 契合性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