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污名化:隐喻、意识操纵与应对 被引量:15
1
作者 舒绍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92-99,共8页
对新冠病毒的污名化和隐喻性思考,实质是一种意识操纵。通过污名化新冠病毒,以制造范式、左右情感、合谋媒介等方式进行意识操纵,既能找到替罪羊,转移责任,又能达到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翻新"中国威胁论"的目的。因而,应当对新... 对新冠病毒的污名化和隐喻性思考,实质是一种意识操纵。通过污名化新冠病毒,以制造范式、左右情感、合谋媒介等方式进行意识操纵,既能找到替罪羊,转移责任,又能达到丑化中国国家形象、翻新"中国威胁论"的目的。因而,应当对新冠病毒的意识操纵进行有力的揭露、批判与反抗,使得新冠肺炎疫情回归疾病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意识操纵 隐喻 污名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文学翻译论中的意识形态操纵理论
2
作者 郭小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X期39-40,共2页
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文本翻译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翻译者对文本的选择,鲁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也时常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选择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的文本进行翻译。意识形态操控论还从另外一个方面影响着文本翻译,那... 意识形态操纵理论对文本翻译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翻译者对文本的选择,鲁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也时常会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选择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的文本进行翻译。意识形态操控论还从另外一个方面影响着文本翻译,那就是对文本翻译词汇转换和翻译方法的影响,鲁迅的翻译作品在词汇的选择使用和翻译方法的使用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操纵理论除了影响翻译者对文本的选择、翻译词汇转换和方法的使用以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鲁迅文学作品在后期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学翻译论 意识形态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和话语视角探究美国智库构建的中美国家形象——以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朱颖 杨建林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8,73,共9页
[研究目的]防范西方精英的意识操纵行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意识操纵的结果往往是民众产生对指涉对象的认知偏差。探究美国智库学者的报告话语是否具备操纵意图,为遏制不良价值观的传播、稳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防范西方精英的意识操纵行为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课题,意识操纵的结果往往是民众产生对指涉对象的认知偏差。探究美国智库学者的报告话语是否具备操纵意图,为遏制不良价值观的传播、稳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基于内容分析的结果,围绕中立语料进行James Paul Gee的七项话语构建任务分析:意义、活动、身份、关系、立场策略、联系、符号系统和知识。[研究结论]分析得出智库报告塑造出迥然相异的中美国家形象,对华持中立态度的美国智库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并不是保持绝对的客观理性,他们否定中国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试图塑造和巩固西方价值观,具备操纵意识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操纵 话语分析 国家形象 美国智库 布鲁金斯学会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乔尔·斯普林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林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09,共13页
乔尔·斯普林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形成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的社会运动密不可分,他的思想充满斗争性和批判性,是一种激进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斯普林认为,学校场域中的文化战争在不同的政党、宗教和种族之间展开;非主流文化对美国... 乔尔·斯普林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形成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的社会运动密不可分,他的思想充满斗争性和批判性,是一种激进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想。斯普林认为,学校场域中的文化战争在不同的政党、宗教和种族之间展开;非主流文化对美国学校的影响表现为无政府主义者对公立学校的批评、去学校化运动的兴起和自由学校的建立、消费主义文化对学校的影响等;美国原住民的文化转型是美国政府利用学校教育施加文化控制和文化影响的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应维护文化多样性,警惕这种“意识形态操纵”;全球化进程中,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正在丢失,文化帝国主义造成的单一性正在取代世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尔·斯普林 多元文化教育 文化战争 意识形态操纵 社会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