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经济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嬗变及其效应
- 1
-
-
作者
林默彪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12期15-20,共6页
-
文摘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经济、政治、文化互动而催生的社会转型进程中。这场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社会巨变,犹如时代春潮涌动,在人们的心灵、意识深处唤起如涛的回声,观念变革成为一个时代的共有话语。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试验区”、“窗口”,在社会转型中率先跨出一步,特区人的心理、观念尤其是意识形态观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并对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产生巨大的效应。
-
关键词
意识形态观念
经济特区
社会转型
特区意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大众文化
市场化
审美意识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当代意识形态范畴的理解困境与阐释路径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长利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0,共10页
-
基金
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关系诗学史论"(批准号2014WB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意识形态内涵的不断增殖与巨大变化引发认知困难,该范畴的演进秩序和科学内涵亟待厘清与描述。传统意识形态观念侧重时间上的性质探进,观念性、历史性、反映性、阶级性、上层建筑性、相对独立性、科学性、思想体系性等思想得到揭示。现代意识形态观念侧重向空间拓展,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无意识、科学技术、文化、主体、电子传媒、后工业时代等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当代意识形态认识应当建立在对话和关系的基础之上,不同的观念彼此依赖、互为条件,意识形态是一个内部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思维空间。意识形态分析依然是介入当代社会话题的有效工具、方法和原则立场。
-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现代意识形态观念
“场域式”定义
关系思维
-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意识形态导论:结语
被引量:8
- 3
-
-
作者
特利.伊格尔顿
宋伟杰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7,共4页
-
-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伊格尔顿
合法化
认识论
意识形态观念
信仰
社会生活
商品拜物教
政治权力
意识形态终结论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文学史并非观念史
- 4
-
-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5-35,共1页
-
文摘
雷达在《文学史并非观念史》(《文学评论》)1991年1期)一文中指出: 过去,我们就有用一般的政治历史观念或一般的意识形态观念来概括文学历史的弊病,现在此病并非色改。不同的是。
-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
文学史
观念史
文化哲学观
作家
意识形态观念
历史观念
创作方法
雷达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并不意味着好坏对错的置换
- 5
-
-
作者
赖大仁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1-251,共1页
-
文摘
赖大仁撰文《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论》指出,新时期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经历了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再到“审美论”的过程,一方面反映了新时期文学实践变革发展的现实要求,即要求在文学观念上摆脱过去那种过于严苛的意识形态束缚而应更多关注和尊重文学本身的特性与规律,使文学摆脱其依附性,从而在自主性和自律性的条件下繁荣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文学理论本身求新求变的内在要求,即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模式,革新既有的理论观念。
-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赖大仁
《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论》
-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全球化压力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傅守祥
-
机构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
文摘
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了一个文化与产业不断接近以至融合甚至部分重合的过程。文化产业的出现 ,标志着“文化经济”这一新的经济类型或者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 ;“文化经济”应该是一种“人文化的知识经济” ,即一种在世性与神性追求双赢的知识经济。作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 ,中国政府应该将自己放在全面的文化开放平台上 ,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 ,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 。
-
关键词
文化经济
人文化的知识经济
世贸规则
制度创新
文化意识形态观念
-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
-
题名评张大春《四喜忧国》
- 7
-
-
作者
孟悦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评论>编辑部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6-77,共2页
-
文摘
这区区八个短篇竟似展示了一座活的庞然废墟;昔日那些庄严的语言法令、历史之碑及新老文明殿堂胡乱扰做纷扬不可收拾的碎片。
-
关键词
废墟
后现代
忧国
语言法
大春
意识形态观念
文明
蒙太奇
历史
现实处境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