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定位和建构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亮
王彩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5,共6页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的存量基础之上提出并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的存量基础之上提出并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性、先进性、科学性。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契合性来看,随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在阶层结构、利益诉求和价值体系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需要通过建构"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二者的有机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定位。结合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契合性,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的有效建构,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下,从构建"主体吸纳型意识形态"、探索"利益融合型意识形态"和培育"价值包容型意识形态"这三个主要方面来积极稳妥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发展
型
意识形态
主流
意识形态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主体吸纳
型
意识形态
利益融合
型
意识形态
价值包容
型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中国治理型意识形态的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由革命向治理的重大转型。治理型意识形态从内在构成要素上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功能互动:方法层面的认知行为与诚信合作,规则层面的规则制度与效率稳定,信仰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由革命向治理的重大转型。治理型意识形态从内在构成要素上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功能互动:方法层面的认知行为与诚信合作,规则层面的规则制度与效率稳定,信仰层面的价值理念与认同忠诚。治理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理资本,能够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内生供给机制,在微观上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在中观上协调多元社会阶层,在宏观上整合多元价值观念,从而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转型提供持久的稳定机制与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型
意识形态
转
型
结构
功能
供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
15
3
作者
孙迎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24-27,89,共4页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化为开端经学术化再到生活化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追求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克服"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倾向,走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化困境"。面向生活型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型
学术
型
面向生活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定位和建构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亮
王彩波
机构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12&ZD058)
项目负责人:王彩波
文摘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的存量基础之上提出并发展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契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才能保持自身的发展性、先进性、科学性。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契合性来看,随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在阶层结构、利益诉求和价值体系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需要通过建构"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来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二者的有机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定位。结合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契合性,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的有效建构,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下,从构建"主体吸纳型意识形态"、探索"利益融合型意识形态"和培育"价值包容型意识形态"这三个主要方面来积极稳妥地进行。
关键词
创造发展
型
意识形态
主流
意识形态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主体吸纳
型
意识形态
利益融合
型
意识形态
价值包容
型
意识形态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中国治理型意识形态的构建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敏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8,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西方保守主义语境下的民主政治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300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学院创新团队资助项目"青年政治学者创新团队"(项目编号:31541510102)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由革命向治理的重大转型。治理型意识形态从内在构成要素上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功能互动:方法层面的认知行为与诚信合作,规则层面的规则制度与效率稳定,信仰层面的价值理念与认同忠诚。治理型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高效的治理资本,能够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的内生供给机制,在微观上吸纳多元治理主体,在中观上协调多元社会阶层,在宏观上整合多元价值观念,从而为中国社会的平稳转型提供持久的稳定机制与协调机制。
关键词
治理
型
意识形态
转
型
结构
功能
供给机制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
15
3
作者
孙迎光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24-27,89,共4页
文摘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化为开端经学术化再到生活化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追求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克服"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倾向,走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化困境"。面向生活型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型
学术
型
面向生活
型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type
academic type
life-oriented type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造发展型意识形态: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逻辑定位和建构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契合性的分析视角
陈亮
王彩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型中国治理型意识形态的构建
张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孙迎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