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家庭——以《嘉莉妹妹》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敏 杨子靖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102,共5页
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实现对人的控制和治理,而不是以强制的方式。如果说马克思的国家机器的统治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方式,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统治形式则是自下而上的。在《嘉莉妹妹》中,家庭是意识形态国... 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实现对人的控制和治理,而不是以强制的方式。如果说马克思的国家机器的统治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方式,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统治形式则是自下而上的。在《嘉莉妹妹》中,家庭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充满了温情。基督教观念、消费主义共同把"嘉莉妹妹"深深裹挟,曾经承担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的家庭自身也随之一同遭到放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莉妹妹》 家庭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仰海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体系,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世界的无意识"体验";第二,在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将个人建构一个具有理性意识的主体,这正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策略,...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象体系,体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世界的无意识"体验";第二,在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将个人建构一个具有理性意识的主体,这正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策略,使个人在一种主体的幻觉中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认同;第三,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庞大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为社会提供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象体系 主体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被引量:7
3
作者 彭砚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3-24,共2页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和意识形态研究,有助于电影学批评的博德里理论的分析与质疑。影像的接收过程与传播手段中意识形态,具有能指与导向作用,从而剖析电影意识形态中国民性的反映与话语表达的强势力两个问题。
关键词 电影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解析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玉波 张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54-58,共5页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虽直接源自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却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生产条件的再生产"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的功能表达,是贯穿全文的主...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虽直接源自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却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生产条件的再生产"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的功能表达,是贯穿全文的主题。《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仅发现并论证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且把意识形态的功能从上层建筑领域延伸到经济基础,从而揭示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更深刻的存在意义。在阿尔都塞看来,这不是否定或者背离,而是继承、修正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再生产视阈中的政治学话语——阿尔都塞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种尝试 被引量:2
5
作者 凌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8-42,共5页
阿尔都塞认为,由于人们长期忽视马克思的再生产维度,使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只停留在"描述性的理论"阶段,为了将这种描述性理论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必须重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问题域。在国家领域,除了... 阿尔都塞认为,由于人们长期忽视马克思的再生产维度,使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只停留在"描述性的理论"阶段,为了将这种描述性理论发展成为真正的科学理论,必须重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研究的问题域。在国家领域,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国家机器外,还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它们的存在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得以不断延续提供了必备条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的提出是阿尔都塞对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一次重要尝试,为研究国家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产 国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生子》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被引量:5
6
作者 薛玉凤 《外语研究》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土生子》问世虽然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但是在少数话语和族裔经验日益凸显的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作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赖特在《土生子》中通过对别格犯罪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被统治者的... 《土生子》问世虽然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但是在少数话语和族裔经验日益凸显的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作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赖特在《土生子》中通过对别格犯罪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被统治者的残酷统治和肆意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格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种族主义 阶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个概念的四维思考
7
作者 吴永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立足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进行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在功能上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并列使用,共同维护阶级统治;这两种国家机器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它们在功能上相互支... 立足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一概念进行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在功能上和镇压性国家机器并列使用,共同维护阶级统治;这两种国家机器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它们在功能上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其中前者的功能更加真实、持久;与市民社会相比,镇压性国家机器在发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方面更具主导性和示范性;就其总体趋势而言,作为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正逐步淡化其虚无性,不断提高其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镇压性国家机器 功能 结构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都塞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被引量:8
8
作者 艾蒂安·巴里巴尔 吴子枫 《现代中文学刊》 2013年第2期94-99,共6页
雅克·比岱和法国大学出版社建议我为阿尔都塞遗著《论再生产》的再版写一篇补充性的介绍文字,他们1995年编辑出版该著作后,就从未停止过向我提出这个请求。这个建议打动了我,让我感到荣幸,我也非常高兴他们接受我用几年前所写... 雅克·比岱和法国大学出版社建议我为阿尔都塞遗著《论再生产》的再版写一篇补充性的介绍文字,他们1995年编辑出版该著作后,就从未停止过向我提出这个请求。这个建议打动了我,让我感到荣幸,我也非常高兴他们接受我用几年前所写的一篇文章作为对他们这项出版事业的支持。这篇文章虽用别的语言发表过,但还没有用法文刊发过。它就是我为这部著作的“论意识形态”那一章的希伯菜语译本(阿里拉·阿邹雷编)所草拟的“序”2。我不想改动这篇文章,因为,实际上在这篇文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 大学出版社 编辑出版 出版事业 文章 补充性 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述评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炳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84-89,共6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述评陈炳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理论的问题上,阿尔都塞最有影响的是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阿尔都塞并没有系统地探讨国家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的国家学说。他在早期著作中几...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述评陈炳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理论的问题上,阿尔都塞最有影响的是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阿尔都塞并没有系统地探讨国家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的国家学说。他在早期著作中几乎没有谈到国家的问题,只是到后期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方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国家理论 现代资本主义 统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1-56,共6页
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思想和文化手段塑造与影响人民的价值观念,以便他们认可现存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从而自愿地服从国家的控制和管理。这种职能以意识形态的合法化为基础。对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职能的高度重视... 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思想和文化手段塑造与影响人民的价值观念,以便他们认可现存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从而自愿地服从国家的控制和管理。这种职能以意识形态的合法化为基础。对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合法化职能的高度重视是20世纪西方国家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文化意识形态 合法性 阿尔都塞 合法化 葛兰西 统治阶级 政治体系 市民社会 政治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智模型”与“国家形象”:基于电影症候阅读的意识形态建构
11
作者 李伟 宫欢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6-60,共5页
一、电影的症候式阅读症候阅读这一提法,较早的系统论述是张一兵的著作《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哲学家阿尔都塞思想的学术专著。力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即“症候... 一、电影的症候式阅读症候阅读这一提法,较早的系统论述是张一兵的著作《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以文本学的解读方式研究哲学家阿尔都塞思想的学术专著。力求在阅读中穿透有形文字,读出空白读出失语,即“症候阅读不仅要把握作品说什么,更要挖掘它没说什么,要考察文艺‘在场中的不在场’、文艺的‘空白’‘遗漏’,从而寻找出深藏于最深处的现实意识形态的无意识结构。”[1]将症候阅读法运用到电影理论中,提取电影中隐含文化意味的中国元素,运用文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将积极的中国元素作为文本询唤个体,使个体主动成为文化元载体并组成国家文化的开放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专著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心智模型 症候阅读 意识形态建构 巨系统 症候式阅读 解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应全 苏宗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80-85,共6页
阿尔都塞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意识形态学说。他认为 ,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无意识的、非工具的、“主体性”的 ,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而是对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物质... 阿尔都塞在“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常极端的意识形态学说。他认为 ,意识形态是永恒的、无意识的、非工具的、“主体性”的 ,意识形态并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而是对现实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成为统治权力运行的两大基本形式之一。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至今仍然是西方最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学说 科学 永恒性 意识 主体性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学说 被引量:5
13
作者 俞吾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50-54,共5页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心理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正如J·拉雷所指出...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心理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正如J·拉雷所指出的:“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作了最有影响的探讨。”下面,我们主要分析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1965)一书中的意识形态学说,并简略地论述这一学说在他以后的论著中的发展。一、意识形态与科学“意识形态(ideology)”和“科学(science)”是贯穿《保卫马克思》全书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概念。什么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学说 马克思主义者 问题框架 理论实践 认识论断裂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的统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再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力永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2,共6页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一个关键问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来实现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一个关键问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来实现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意识形态表征了个人同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想象关系。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意识形态总是存在于一种机器及其实践中。意识形态和主体之间是一种"双重构成"的关系。通过把个体建构成为主体,意识形态产生效果,而且这种建构是自主的结果,是由主体自己做出来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为"自由的主体",从而发挥了它们的统治作用,以一种隐蔽的方式统治了那些与它们相反对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再生产 生产关系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遇的哲学与意识形态的物化——阿尔都塞晚期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8,共4页
阿尔都塞晚期思想中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不是指构成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而是指一种现实的实践性原则和方式,强调的是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事物发展的一种过程。相遇的哲学思考历史的现实、政治的现实,在两种现实的相遇当中,在斗争中思考它... 阿尔都塞晚期思想中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不是指构成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而是指一种现实的实践性原则和方式,强调的是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事物发展的一种过程。相遇的哲学思考历史的现实、政治的现实,在两种现实的相遇当中,在斗争中思考它们的联系。阿尔都塞强调,哲学是在理论上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不是纯粹的意识,而是在现实社会中被纳入国家机器、成为被物化的社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目的论 现实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电影叙事的意识形态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丽娅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6期66-68,共3页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意识形态在影片本文的缝合与反缝合、掩蔽与去蔽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些变化与后工业社会文明对人的异化与塑造是息息相关的. 一、新型的意识形态腹语术 阿尔都塞在他的重要论文《... 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意识形态在影片本文的缝合与反缝合、掩蔽与去蔽的不断斗争中,不断地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这些变化与后工业社会文明对人的异化与塑造是息息相关的. 一、新型的意识形态腹语术 阿尔都塞在他的重要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了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后现代文化语境 电影叙事 人的异化 社会文明 阿尔都塞 去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都塞国家机器理论”视角下的苏报案
17
作者 贾艳敏 朱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7-41,70,共6页
苏报案中章太炎、邹容分别被轻判的结果折射出晚清国家综合控制能力的薄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由于近代租界的特殊性加之行政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致使清政府镇压性国家机器在苏报案中难以发挥"暴力机关"的作... 苏报案中章太炎、邹容分别被轻判的结果折射出晚清国家综合控制能力的薄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由于近代租界的特殊性加之行政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致使清政府镇压性国家机器在苏报案中难以发挥"暴力机关"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相对独立性、多样性,造成清政府与革命派在报刊舆论、法庭辩驳等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相互较量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判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报案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国家控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兰查斯意识形态理论述要
18
作者 汪行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6,共7页
普兰查斯在意识形态理论上有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阶级意识和主导意识形态理论作了批判的分析,揭示了其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决定论倾向,先于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引入了新的唯物主... 普兰查斯在意识形态理论上有多方面的原创性贡献。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阶级意识和主导意识形态理论作了批判的分析,揭示了其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决定论倾向,先于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在意识形态研究中引入了新的唯物主义转向,把意识形态批判引入对资产阶级国家的具体分析,在法西斯主义和当代新保守主义批判方面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查斯 主导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法西斯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述评
19
作者 姬长军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9期141-147,共7页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也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一大批理论成果。从目前来看,国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渊源、内容、贡献和缺陷的认识等几个方面。阿尔都...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也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一大批理论成果。从目前来看,国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渊源、内容、贡献和缺陷的认识等几个方面。阿尔都塞在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都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甚至触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但其保卫马克思的"初衷"并未真正如愿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里归途》:新主流电影英雄符号的美学重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李 周雅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9,共6页
艺术是社会语境里具备传播功能的综合艺术体,是基于人类本身对事物产生的感知、处理、表征阶段。“电影艺术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物,它们的存在语境决定了其物质本质最终必然服务于它的社会本质。而其社会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影视艺... 艺术是社会语境里具备传播功能的综合艺术体,是基于人类本身对事物产生的感知、处理、表征阶段。“电影艺术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物,它们的存在语境决定了其物质本质最终必然服务于它的社会本质。而其社会存在方式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属性:电影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电影是一种影像语言,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所有这些关于电影的定义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语言 影视艺术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大众传播媒介 新主流电影 传播功能 美学重构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