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国反垄断法的价值追求及其争议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玉岭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2,共6页
美国反垄断法是政府对商业集中和经济力量的干预。长期以来,反垄断学者、执行机构与法官围绕着反垄断法的价值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折射出其背后浓厚的意识形态冲突。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进化派强调反垄断法的经济效率,而以民粹派为...
美国反垄断法是政府对商业集中和经济力量的干预。长期以来,反垄断学者、执行机构与法官围绕着反垄断法的价值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折射出其背后浓厚的意识形态冲突。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进化派强调反垄断法的经济效率,而以民粹派为代表的干预派特别关注反垄断法的社会政治价值。双方相悖的政治信仰强烈地影响着反垄断法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价值追求
意识形态冲突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公共学校的“意识形态冲突”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露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从教育与权力的关系入手、以意识形态冲突为视角来研究美国公共学校的"战争史",是美国公共教育史的一种解释路径。知识与学校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体现着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从美国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诞生...
从教育与权力的关系入手、以意识形态冲突为视角来研究美国公共学校的"战争史",是美国公共教育史的一种解释路径。知识与学校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体现着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从美国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诞生之日起,在当时社会和历史条件中居于主流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集团对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中"谁来学、谁来教、学什么、为什么学"的争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使得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从一开始就沦为了灌输社会主流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沦为了统治集团实现价值控制力的工具,沦为了阶级再生产、经济再生产、政治再生产、文化再生产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共教育
学校战争
意识形态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突与调适: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
12
3
作者
余学军
李银兵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化多样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在国与国之间变得越来越普遍,不同意识形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激烈。跨文化交流不仅是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更是...
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化多样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在国与国之间变得越来越普遍,不同意识形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激烈。跨文化交流不仅是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与另外一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与对话。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和意识形态的文化性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本质。因此,在抓住跨文化交流意识形态本质的基础上,坚定跨文化交流的初心和使命,澄明意识形态冲突产生的根源,明确跨文化交流的主旨,才能实现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建构起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话语权,不仅能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事务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引领力,也能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发展,推进世界和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意识形态
关联
意识形态冲突
意识形态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传播的意识形态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英杰
徐菲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就建构互联性、协同式、结构化世界发展格局所作的独特智识贡献,不仅强调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更是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实践方案,可以从中区分出"作为发展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就建构互联性、协同式、结构化世界发展格局所作的独特智识贡献,不仅强调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更是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实践方案,可以从中区分出"作为发展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作为治理工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者以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为核心;而后者以前者为思想根基,容易遭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误解和阻击,这是"作为治理工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实效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间的互斥性和西方社会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曲解等方面。突破这些困境的路径有三:求同存异,探索相融合的部分;推动不同意识形态间平等对话,消除西方意识形态的曲解;提升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反垄断法的价值追求及其争议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玉岭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6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7年重点项目“反垄断立法疑难问题研究”(07AFX003)的部分成果
文摘
美国反垄断法是政府对商业集中和经济力量的干预。长期以来,反垄断学者、执行机构与法官围绕着反垄断法的价值问题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折射出其背后浓厚的意识形态冲突。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进化派强调反垄断法的经济效率,而以民粹派为代表的干预派特别关注反垄断法的社会政治价值。双方相悖的政治信仰强烈地影响着反垄断法的执行。
关键词
反垄断法
价值追求
意识形态冲突
经济效率
分类号
D922.294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公共学校的“意识形态冲突”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露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校大辩论’中主流象征的政治性与工具性分析"(项目编号:10XNF047)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从教育与权力的关系入手、以意识形态冲突为视角来研究美国公共学校的"战争史",是美国公共教育史的一种解释路径。知识与学校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它体现着社会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从美国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诞生之日起,在当时社会和历史条件中居于主流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集团对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中"谁来学、谁来教、学什么、为什么学"的争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使得公共教育和公共学校从一开始就沦为了灌输社会主流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工具,沦为了统治集团实现价值控制力的工具,沦为了阶级再生产、经济再生产、政治再生产、文化再生产的工具。
关键词
美国公共教育
学校战争
意识形态冲突
Keywords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school war
ideological conflicts
分类号
G51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突与调适: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性
被引量:
12
3
作者
余学军
李银兵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西南多民族村落文化研究”(22XMZ032)。
文摘
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及文化多样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在国与国之间变得越来越普遍,不同意识形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激烈。跨文化交流不仅是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融,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与另外一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与对话。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和意识形态的文化性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本质。因此,在抓住跨文化交流意识形态本质的基础上,坚定跨文化交流的初心和使命,澄明意识形态冲突产生的根源,明确跨文化交流的主旨,才能实现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同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建构起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话语权,不仅能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事务中的号召力、影响力和引领力,也能促进世界文化和谐发展,推进世界和平进步。
关键词
跨文化交流
意识形态
关联
意识形态冲突
意识形态
调适
Key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deology relevance
ideology collision
ideology adjustment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传播的意识形态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
11
4
作者
刘英杰
徐菲
机构
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基金
工信部党建研究中心2019年重点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
2017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当前大学生认知特点、行为规律与引导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GZY209、SJGSZ2017007。
文摘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就建构互联性、协同式、结构化世界发展格局所作的独特智识贡献,不仅强调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更是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实践方案,可以从中区分出"作为发展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作为治理工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者以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为核心;而后者以前者为思想根基,容易遭受西方意识形态的误解和阻击,这是"作为治理工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实效的重要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间的互斥性和西方社会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曲解等方面。突破这些困境的路径有三:求同存异,探索相融合的部分;推动不同意识形态间平等对话,消除西方意识形态的曲解;提升我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冲突
Keywords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destiny
globalization
ideology
ideological conflicts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国反垄断法的价值追求及其争议背后的意识形态冲突
吴玉岭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国公共学校的“意识形态冲突”
陈露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冲突与调适: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形态性
余学军
李银兵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国际传播的意识形态困境及应对
刘英杰
徐菲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