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意识存在”和“物质存在”--在克罗齐诞辰152周年之际重读他的《美学原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杜书瀛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4,209,共6页
在克罗齐看来,文学艺术根本上是意识之中的"直觉""表现";读者所看到的创作中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形式,并不属于"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本身。克罗齐所谓艺术"即直觉即表现"... 在克罗齐看来,文学艺术根本上是意识之中的"直觉""表现";读者所看到的创作中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形式,并不属于"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本身。克罗齐所谓艺术"即直觉即表现"也即"完成"等观点的片面性,特别是他把艺术传达排除于文学艺术之外等观点,明显违背客观事实。审美和艺术,就其根本性质而言,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而不是物质性的存在物。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不仅仅是所谓"认识"而是还有情感,并且还应包括"意志""道德"等等;文学艺术不仅仅是排除了理性的"直觉",它一定还包含着不同于哲学"概念"的特殊形式的理性活动,甚至它与某些"概念""判断"也不能完全绝缘。意象只是意中之象。仅有意象,只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意识存在",远不能说是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作品还必须有它的"物质存在"。每一个作家艺术家必须熟悉和掌握自己的特殊的艺术门类的工具、手段和物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规律,将之付诸艺术表现。平庸的艺术家与天才的艺术家所做的艺术表现是很不相同的,这是因为艺术家的才能和技巧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 意识存在 物质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是什么:一种从意识存在批判而来的复杂求解
2
作者 崔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3,共9页
逻辑的现身日常性和存在经验性湮没了它的神秘身世,以致人们总是自信而盲目地用经验方法处理关于逻辑定义这一反思课题。出于对这种状况的理论否定,笔者以彻底的学术精神和严肃谋划的方法,将逻辑本质的追问抛出逻辑现象之外而放置到意... 逻辑的现身日常性和存在经验性湮没了它的神秘身世,以致人们总是自信而盲目地用经验方法处理关于逻辑定义这一反思课题。出于对这种状况的理论否定,笔者以彻底的学术精神和严肃谋划的方法,将逻辑本质的追问抛出逻辑现象之外而放置到意识存在批判的基础上,从而使之陡然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形而上学问题。在其中,意识存在先验形式被确立为逻辑的根源,中经存在概念所衍生的真理概念,而把意识对思维的合理方式的领悟提升为反思性的明确规范即逻辑。逻辑就是被意识存在先验形式所决定的作为思维真理性之必要条件的思维规则。当然,这里所能做到的仅仅是依托庞大的意识存在批判成果背景而刻画解决问题的纲要,仪式化地宣示一种全新反思路径的存在,因而必然不能满足要求完整理解的读者。为此,不可不写下一条留言:所有对这种思路心存好奇的读者,只有超越本文而深入到《有限意识批判》文本,才能验证这个真理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意识存在结构 思维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蔽与敞亮:“思想”道路上的小说——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中的存在意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凤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45,共6页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存在意识较为强烈的小说家。昆德拉与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既在存在观念上有内在联系,又在入思方式上形成深刻差异。以塞万提斯为例,昆德拉指出了哲学家对"存在"领域的遮蔽以及小说家...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存在意识较为强烈的小说家。昆德拉与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既在存在观念上有内在联系,又在入思方式上形成深刻差异。以塞万提斯为例,昆德拉指出了哲学家对"存在"领域的遮蔽以及小说家对敞亮"存在"的独特贡献。小说的相对性立场与怀疑论态度,使其中的"存在"成为一种对话式、开放自由的思想,不同于哲学式的思辨概念。穆齐尔所代表的小说"第三时"美学──沉思的美学,在把握存在主题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而这一沉思的传统在20世纪遭到漠视。重新发扬小说"诗性地沉思存在"的传统,正是当代小说家的重要使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米兰·昆德拉 诗学 存在意识 捷裔法籍作家 理性精神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灵魂的历程——析残雪近期小说创作中的存在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玉娟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残雪 小说创作 存在意识 追寻 文本 世俗 作家 执著 人的存在 体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
5
作者 胡寿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43-49,共7页
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是目下中国最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之一。但该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存在有两个概念;社会意识有两个视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对不上口径;社会存在... 肖前等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是目下中国最权威的哲学教科书之一。但该书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上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六个方面:社会存在有两个概念;社会意识有两个视角;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对不上口径;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的界限不清楚;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的划分不恰当;社会存在的界定不明确。本文就这六个问题依次作出了考察和评判,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自然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社会关系 思想关系 生产方式 界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实人”的三层次存在--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宝刚 王思鸿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7-61,共5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来论证人的现实存在,阐发其人学思想的。马克思认为,只有对象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存在,人是对象性存在,进行对象性活动,因而人是现实的存在。人的三个层次的对象性活动,即自然的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是通过人的对象性活动来论证人的现实存在,阐发其人学思想的。马克思认为,只有对象性的存在才是现实的存在,人是对象性存在,进行对象性活动,因而人是现实的存在。人的三个层次的对象性活动,即自然的对象性活动、自由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社会的对象性活动,分别表现和确证着人三个层次的存在,即人的自然的存在、自由有意识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三个层次辩证统一的综合过程,因而人的现实存在是三层次存在辩证统一的立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活动 自然的存在 自由有意识存在 社会的存在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教师的自我意识及其基本结构 被引量:6
7
作者 包兵兵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2-34,共3页
教师自我意识,广义上讲就是指教师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审视和对自我发展愿景的规划。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教师以教育的视角来审视自我的生存状态,以自我作为认知、解构和反思的对象,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意识更新和个体构建的主要途径,... 教师自我意识,广义上讲就是指教师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审视和对自我发展愿景的规划。从狭义上说,它是指教师以教育的视角来审视自我的生存状态,以自我作为认知、解构和反思的对象,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意识更新和个体构建的主要途径,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融认知发展、督导监控、生命体验和自我超越为一体的意识形态。从宏观层面上来看,教师的自我意识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存在意识和发展意识。教师自我意识的培养对教师个体成长和教育教学变革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自我意识 存在意识 发展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写“无需厄运特殊拨弄的悲剧”——比较沈从文与张爱玲对“存在”的探询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学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与张爱玲都是属于深度关注"人"的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除了表现"人性"的主题外,对生命本质意蕴的思考,对人的生存之痛的感受与言说,构成了其重要的创作旨向。正是由于他们创作中透射出的对...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与张爱玲都是属于深度关注"人"的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除了表现"人性"的主题外,对生命本质意蕴的思考,对人的生存之痛的感受与言说,构成了其重要的创作旨向。正是由于他们创作中透射出的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追问,以及追问中所呈示的浓郁的悲剧性倾向,使得沈从文与张爱玲表层相去甚远的作品有着深层的契合,也使两位作家在对人的存在本质意义的揭示上有了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本质 存在意识 悲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 现代 后现代意识与中国人的现代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金海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则在于中国人应该进行三次大的意识转换,即由传统意识到主体意识、存在意识、世界意识的转换。要实现这种转换,则必须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作... 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则在于中国人应该进行三次大的意识转换,即由传统意识到主体意识、存在意识、世界意识的转换。要实现这种转换,则必须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作者扬弃了对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提出了划清传统文化作用的界限和范围的"划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国人 现代化 主体意识 存在意识 世界意识 传统文化 后现代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途径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德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6年第8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生命意识 高校 德育工作 价值意识 实践活动 存在意识 生命存在 可替代性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心问题——批判理论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张离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726-731,共6页
在法兰克福学派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批判中 ,有四个反复出现的主题 ,即总体性、意识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真理。其中 ,曼海姆的社会历史总体概念被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倒退加以拒绝 ;曼海姆对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说明被说成... 在法兰克福学派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批判中 ,有四个反复出现的主题 ,即总体性、意识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真理。其中 ,曼海姆的社会历史总体概念被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倒退加以拒绝 ;曼海姆对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说明被说成是含糊的和没有具体决定的 ;曼海姆把意识形态概念扩展到“一般的—总体的”表述被认为导致了其最初批判内容的丧失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关于“相对主义”的所有断言 ,被认为缺乏一个真实的真理概念 ,因而注定会陷于相对主义。这四个论题是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心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 意识与社会存在 意识形态 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决定意识的诸含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忠世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83-87,共5页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1.在人们的生活本身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既改变了对象世界同时也改变、创造了入自身,从而创造了意识的物质前提和生理条件.2.由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是生活借以实现的精神条件.3.意识是生活总体中的一个因素,生活决定意识是总体决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4.具体个人的意识是由个人的具体生活决定的.5.意识是生活的表现,因而为生活所决定.6.意识作为反映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7.意识随着生活的变化、演进而变化、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自我意识 唯物史观 存在决定意识 新唯物主义 相互关系 人的意识 旧唯物主义 实际生活过程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俄苏文学中“类存在”思潮的价值与意义
13
作者 韩捷进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俄苏"类存在"文学思潮表现出俄罗斯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民族意识强化与历史反思的趋势,既具有民族宗教意识的认同与回归,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当代世界人类社会道德精神危机的拯救观念,这种思潮具有对"人类思维"与&q... 俄苏"类存在"文学思潮表现出俄罗斯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民族意识强化与历史反思的趋势,既具有民族宗教意识的认同与回归,同时也表现出对于当代世界人类社会道德精神危机的拯救观念,这种思潮具有对"人类思维"与"人类人道主义"等观念的特殊强调,因此对这种文学思潮的研究有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存在意识 俄苏文学思潮 “人类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被引量:23
14
作者 肖锦全 《现代哲学》 1997年第1期45-49,共5页
社会思潮是区别于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的社会意识现象,可以把它构想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层次。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结构 普列汉诺夫 社会意识理论 意识系统 理论形态 马克思主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超前意识
15
作者 孙洪敏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5期30-33,共4页
人们都承认有落后于存在的落后意识,那么,有没有先于存在的超前意识呢?本文就是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恳望大家指正。一、何谓超前意识意识能超前吗?说意识超前是否就否定了存在决定意识呢?笔者认为,承认超前意识如同承认落后意识一样... 人们都承认有落后于存在的落后意识,那么,有没有先于存在的超前意识呢?本文就是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恳望大家指正。一、何谓超前意识意识能超前吗?说意识超前是否就否定了存在决定意识呢?笔者认为,承认超前意识如同承认落后意识一样,并不同承认存在决定意识的问题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意识 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 社会条件 资本主义 人类生存 物质利益 马克思主义 社会变革 存在决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意识初探
16
作者 吴克烈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31-35,共5页
存在决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为社会主义的商品意识。因此,认真探讨社会主义商品意识这一范畴,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 存在决定意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为社会主义的商品意识。因此,认真探讨社会主义商品意识这一范畴,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所谓商品意识,简言之,即商品经济客观存在的反映。其涵义较为广泛,包括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一般是指人们对商品经济现实的感觉或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商品意识反映商品存在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们能够用从商品经济的现实活动中所引出的概念、思想和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条件下 资本主义私有制 有计划商品经济 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现阶段 客观存在 存在决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社区意识 促进社区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伟文 赵巍 《社会》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社区发展 社区意识 社区环境 社区成员 社会群体 社区建设 现代社区 社会成员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角色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意识的观点和精神文明建设
18
作者 汪寿祥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61-69,共9页
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则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因为,它是任何一种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 一、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则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社会生活的根本。因为,它是任何一种历史观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决定着解决社会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物质文明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社会历史观 法律思想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区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19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2期70-70,共1页
“存在决定意识”说,常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谢遐令以为这一点很值得商榷。(1984年1月20日《光明日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两类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 “存在决定意识”说,常被当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谢遐令以为这一点很值得商榷。(1984年1月20日《光明日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有两类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页)。显然,自然存在是可感觉的,物质的,社会存在却是超感觉的、非物质的。然而许多同志在主张“存在决定意识”时,往往把“存在”理解为自然存在,并未理会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存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唯物史观并非建基于自然存在(物质),而是建基于社会存在(非物质,却是客观存在)。作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客观存在 自然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存在决定意识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关系 非物质 基本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是“三在”综合体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鸣镝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共3页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对图书馆进行概括后,认为它是“三在”(实体存在、关系存在、意识存在)的综合体。
关键词 图书馆 综合体 意识存在 实体存在 关系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