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的“意识存在”和“物质存在”--在克罗齐诞辰152周年之际重读他的《美学原理》 |
杜书瀛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2
|
逻辑是什么:一种从意识存在批判而来的复杂求解 |
崔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3
|
遮蔽与敞亮:“思想”道路上的小说——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中的存在意识 |
李凤亮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4
|
追寻灵魂的历程——析残雪近期小说创作中的存在意识 |
张玉娟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5
|
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问题——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界定 |
胡寿鹤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6
|
论“现实人”的三层次存在--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李宝刚
王思鸿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7
|
试析教师的自我意识及其基本结构 |
包兵兵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8
|
书写“无需厄运特殊拨弄的悲剧”——比较沈从文与张爱玲对“存在”的探询 |
赵学勇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近代 现代 后现代意识与中国人的现代化 |
杨金海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9 |
1
|
|
10
|
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途径 |
周德新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6 |
15
|
|
11
|
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心问题——批判理论与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比较分析 |
张离海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3 |
0 |
|
12
|
生活决定意识的诸含义 |
刘忠世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
|
|
13
|
略论俄苏文学中“类存在”思潮的价值与意义 |
韩捷进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4
|
论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层次的构想 |
肖锦全
|
《现代哲学》
|
1997 |
23
|
|
15
|
论超前意识 |
孙洪敏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0 |
|
16
|
社会主义商品意识初探 |
吴克烈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6 |
0 |
|
17
|
培养社区意识 促进社区发展 |
周伟文
赵巍
|
《社会》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18
|
社会意识的观点和精神文明建设 |
汪寿祥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9
|
要区分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6 |
0 |
|
20
|
图书馆是“三在”综合体 |
于鸣镝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
|
|